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利用玉米秸稈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文檔序號:606300閱讀:51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玉米秸稈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化工領域,涉及微生物油脂,尤其是一種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能源與環境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如何應對日益加劇的化石能源需求量的增加與自然資源嚴重短缺的矛盾,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作為一種能夠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的綠色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生物柴油(Biodiesel)是生物質能的一種,是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的油脂以及動物油脂、餐飲廢棄油等為原料油脂通過酯交換工藝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生物柴油具有優良的穩定性和環保特 性,硫含量低,可大大減少二氧化硫等硫化物的排放量且生物降解性可達98%,與普通柴油相比,對環境的破壞作用顯著降低。用于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脂來源廣泛,主要包括各種天然的植物油脂、動物脂肪以及食品工業的廢油等,目前主要集中于植物油和餐飲廢棄油脂。盡管生物柴油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有了一定的應用,但成本過高仍然是制約其進一步發展和應用的主要瓶頸。以植物油脂為例,原料成本高達總成本的75%,而餐飲廢棄油脂也同樣存在收集和運輸困難等問題。因此,開發一種廉價的原料油脂是生物柴油產業化的關鍵。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又稱單細胞油脂(Single cell oil, SCO),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產生并儲存于菌體內的甘油脂,其脂肪酸組成以C16、C18系脂肪酸(如硬脂酸、油酸和亞油酸)為主。產油微生物產生并儲存的油脂通常占其生物總量的20%以上,包括細菌、霉菌、酵母、藻類等。與傳統油脂生產相比,微生物發酵生產油脂具有以下優點生長周期短,適應性強;不受場地、氣候和季節的限制,占地面積小,易于實現大規模連續生產;碳源利用譜廣,可以工農業、林業、食品行業及造紙業的多種廢棄物為基質進行生長,來源豐富、價格低廉;油脂成分與植物油脂組成相似,可作為生產生物柴油的原料,也可開發一些功能性油脂應用于食品及其它相關領域。木質纖維素是含量最豐富的自然資源之一,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部分組成,其中,纖維素、半纖維素是可發酵糖的重要來源。木質纖維素經水解后,可生成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多種糖類,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豐富的碳源。我國是農業大國,如果能充分利用各種農業廢棄物如水稻桿、高粱桿、小麥桿、玉米秸桿等進行微生物發酵生產油脂,將對緩解油脂供需緊張的局面和環境保護產生積極的影響。目前,也存在一些關于制備微生物油脂的方法,但是普便得率較低,方法較為復雜。通過檢索,發現與本專利申請相關的如下三篇專利公開文獻I、微生物發酵油脂及其用于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CN1923960),本發明包括微生物發酵油脂的制備和利用微生物發酵油脂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即以酵母菌為微生物產油脂菌種,通過在產油脂菌種培養基中接入該酵母菌微生物,在一定的培養條件下進行微生物發酵制備油脂,然后經離心、分離、提取得到微生物發酵油脂,以該微生物油脂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轉酯化反應,得到生物柴油,副產物為甘油。該技術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易于控制、成本較低,以微生物發酵油脂為原料,具有良好的工業化應用前景。2、用植物廢棄物生產生物柴油和土壤調節劑的方法(CN101007957A),其方法具體是將植物廢棄物粉碎后通過常規的酶水解或者酸水解得到水解產物,用水解產物發酵培養高產油脂的微生物,得到大量的菌體; 水解殘渣接種內生菌或益生菌,待用;按常規方法從培養得到的菌體中提取油脂,提取的油脂再通過甲酯化得到生物柴油;菌體殘渣與接種內生菌或者益生菌的秸桿水解殘渣復配,得到土壤調節劑。本方法利用植物廢棄物轉化為生物柴油,同時生產土壤調節劑,能充分利用秸桿成分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有廣闊的市場空間。3、秸桿載體用于油脂熱解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CN101463264A),提供一種秸桿載體用于油脂熱解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油菜籽等含油脂物料粉碎后與粉碎的秸桿混和,或油脂與粉碎的秸桿混和,用固定床或流化床反應器熱解,收集液相產物分離脂肪酸甲酯即得生物柴油。本發明的秸桿載體用于油脂熱解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具有下述優點首先,用熱解的方法將油脂轉化為生物柴油,避免了油脂提取和傳統轉酯化反應復雜工藝;其次,本發明所用的油脂物料來源廣泛,包括富含動植物和微生物油脂物料及動植物和微生物油月旨,對油脂原料沒有選擇性,有利于解決生物柴油生產過程中油脂來源不足問題。通過對比,本發明專利申請與上述專利公開文獻有本質不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方法簡便、降低原料油脂的生產成本、提高農副產品的應用價值、對環境無污染而且油脂含量較高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本發明實現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步驟如下⑴玉米秸桿水解液的制備將玉米秸桿通過酸水解制得玉米秸桿水解液;⑵脫毒處理;向步驟⑴中的玉米秸桿水解液中加入0&(011)2,調pH至10-11,離心取上清液,用磷酸回調PH至6. 0,離心取上清液,再將上清液滅菌、抽濾,所得濾液調pH至6. 0,再次滅菌后備用;⑶產油微生物的發酵培養向步驟⑵制得的玉米秸桿水解液中加入固液比g/mL為0. 1-0. 3%的(NH4)2SO4,0. 01-0. 10% 的酵母粉,0. 05-0. 2% 的 KH2PO4,0. 01-0. 05% 的Mg2SO4 *7H20,溶解后調 pH至 5. 0,經121°C、20min滅菌,作為發酵培養基;向滅菌后的發酵培養基中接入產油微生物,接種量為發酵培養基體積的10-20%,在30°C、180r/min條件下培養96_144h,發酵結束后,離心收集菌體;⑷微生物油脂提取步驟⑶中菌體經破碎、提取即得微生物油脂。而且,所述步驟⑴中玉米秸桿水解液的制備的具體步驟如下
玉米秸桿經清洗、烘干、粉碎后,過40目篩,按照玉米秸桿粉末與稀酸溶液的固液比g mL為1:8-11的比例加入質量百分數為2%的稀硫酸溶液,于121°C高壓水解20min,3800r/min離心15min,即得玉米稻桿水解液。而且,所述步驟⑵中Ca (OH) 2為Ca (OH) 2粉末。而且,所述步驟⑶中向步驟⑵制得的玉米秸桿水解液中加入固液比g/mL為0. 2%的(NH4)2SO4jO. 05% 的酵母粉,0. 1% 的 KH2PO4,0. 03% 的 Mg2SO4 7H20。而且,所述步驟⑶中的發酵培養基制備中調節pH所用的酸為鹽酸。而且,所述步驟⑶中的接種量為發酵培養基體積的15%。而且,所述步驟⑶中的產油微生物是圓紅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As2. 1389)。
而且,所述步驟⑶中的發酵時間為120h。而且,所述步驟⑷中微生物油脂提取的具體步驟如下使用酸熱耦合超聲波法對菌體細胞進行破碎,即每克菌體加入10mL、4mol/L鹽酸,振蕩混勻,室溫下靜置30min后沸水浴3min,立即置于-20°C環境中速冷;取出后超聲破碎;將破碎后的菌體細胞按照固液比g mL為1:2-5的比例加入體積比為I: I的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萃取,充分振蕩后,超聲lOmin,抽濾,取濾液,旋轉蒸發除去有機溶劑即得微生物油脂。而且,所述破碎后的菌體細胞與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的固液比g :mL為1:3。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I、本發明微生物油脂的生產方法利用稀硫酸水解玉米秸桿得到木質纖維素水解液,經Ca (OH) 2脫毒處理后可有效減少或抑制水解液中的發酵抑制物,從而促進微生物發酵,得到含量較高的微生物油脂。本發明方法得到的生物量為13. 5g/L,油脂產量4. 71g/L,油脂含量為34. 89%,還原糖利用率95. 73%。2、本發明微生物油脂的生產方法以玉米秸桿為原料,價格低廉、來源廣泛,不僅擴大了原料油脂的來源、降低了原料油脂的生產成本,提高了農副產品的應用價值,而且對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可再生利用具有積極的意義。3、本發明微生物油脂的生產方法以木質纖維素水解液為底物發酵生產微生物油月旨,水解后獲得的可發酵糖可作為培養基用于多種生物發酵產品,不僅擴展了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脂來源,使生物質資源得到充分應用,而且方法簡便,便于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是以富含木質纖維素的農業廢棄物玉米秸桿為原料,通過稀酸水解制得水解液,經Ca (OH) 2脫毒處理后,添加適量氮源及其它微量的無機鹽成分,經產油微生物轉化獲得油脂。實施例I一種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⑴玉米秸桿水解液的制備
玉米秸桿經清洗、烘干、粉碎后,過40目篩,按照玉米秸桿粉末與稀酸溶液的固液比(g mL)為1:8的比例加入質量百分數為2%的稀硫酸溶液,于121 °C高壓水解20min,3800r/min離心15min,得玉米稻桿水解液,即木質纖維素水解液;采用DNS法測水解液中還原糖的含量;⑵脫毒處理Ca(OH)JA毒處理向水解液中加入Ca (OH) 2粉末,調pH至10-11,3800r/min離心IOmin,取上清液,用磷酸回調pH至6. 0, 3800r/min離心IOmin,取上清液;所得上清液經滅菌有沉淀產生,抽濾,去除沉淀,用NaOH調pH至6. 0,滅菌;⑶產油微生物的發酵培養
①種子液的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從活化后的圓紅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toruloidesAs2. 1389)斜面上挑取1_2環菌體,接入到已滅菌的50mLYEro液體種子培養基中,于30°C、180r/min搖瓶培養至對數生長期,得到發酵種子液;所述的YEH)培養基的組成為酵母膏1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20g/L,pH6. 0 ;固體培養基加入20g/L的瓊脂。所述的YEH)培養基在121 °C條件下滅菌20min ;②發酵培養在步驟⑵制得的玉米秸桿稀酸水解液中加入固液比(g/mL)為0. 1%的(NH4) 2S04,0. 01% 的酵母粉,0. 01% 的 KH2PO4,0. 01% 的 Mg2SO4 IW2Q,充分溶解后,調 pH 至5.0,經121°C、20min滅菌后,作為發酵培養基,備用;在滅菌后的發酵培養基中接入步驟①所得的發酵種子液,接種量為培養基體積的10%,置于恒溫搖床培養箱中培養,培養條件為30°C、180r/min,發酵周期120h,發酵結束后,4000r/min離心15min收集濕菌體,用蒸懼水洗漆兩次后于45°C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獲得干菌體,備用;⑷微生物油脂提取將步驟⑶得到的干菌體利用有機溶劑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對干燥的油脂微生物菌體細胞內的油脂進行提取,方法如下用酸熱耦合超聲波法對菌體細胞進行破碎,即每克菌體加入10mL、4mol/L鹽酸,振蕩混勻,室溫下靜置30min后沸水浴3min,立即置于-20°C環境中速冷。取出后再置于200W的超聲清洗器中超聲lOmin。將破碎后的菌體細胞按照固液比(g:mL)l:2的比例加入體積比為1:1的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萃取,充分振蕩后,超聲lOmin,抽濾,取濾液,旋轉蒸發除去有機溶劑即得粗油脂。經檢測,本發明所得微生物油脂的組成成分包括肉豆蘧酸(C14:tl)、十五碳酸(C15:tl)、棕櫚油酸(c16:1)、反式棕櫚油酸(c16:1)、棕櫚酸(c16:tl)、十七碳酸(c17:tl)、亞油酸(c18:2)、油酸(C18:1)、硬脂酸(C18:tl)。主要成分為C16和C18系脂肪酸,其中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的含量相對較高,與植物油的組成相似,可以作為原料油脂用于生產生物柴油及其它相關化工行業。經檢測,所得玉米秸桿稀酸水解液中的還原糖含量為38. 77g/L ;發酵結束后菌體生物量達到12g/L,油脂產量3. 5g/L,油脂含量為29. 17%,還原糖利用率92. 52%。實施例2一種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⑴玉米秸桿水解液的制備玉米秸桿經清洗、烘干、粉碎后,過40目篩,按照玉米秸桿粉末與稀酸溶液的固液比(g mL)為1:10的比例加入質量百分數為2%的稀硫酸溶液,于121°C高壓水解20min,3800r/min離心15min,得玉米稻桿水解液,即木質纖維素水解液;采用DNS法測水解液中還原糖的含量;⑵脫毒處理Ca(OH)JA毒處理向水解液中加入Ca (OH) 2粉末,調pH至10-11,38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用磷酸回調pH至6. 0, 38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所得上清液經滅菌有沉淀產生,抽濾,去除沉淀,用NaOH調pH至6. 0,滅菌;
⑶產油微生物的發酵培養①種子液的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從活化后的圓紅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toruloides As2. 1389)斜面上挑取1_2環菌體,接入到已滅菌的50mLYEro液體種子培養基中,于30°C、180r/min搖瓶培養至對數生長期,得到發酵種子液;所述的YEH)培養基的組成為酵母膏1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20g/L,pH6.0 ;固體培養基加入20g/L的瓊脂。所述的YEH)培養基在121 °C條件下滅菌20min ;②發酵培養在步驟⑵制得的玉米秸桿稀酸水解液中加入固液比(g/mL)為0. 2%的(NH4) 2S04,0 . 05% 的酵母粉,0. 1% 的 KH2PO4,0. 03% 的 Mg2SO4 IW2Q,充分溶解后,調 pH 至5.0,經121°C、20min滅菌后,作為發酵培養基,備用;在滅菌后的發酵培養基中接入步驟①所得的發酵種子液,接種量為發酵液體積的15%,置于恒溫搖床培養箱中培養,培養條件為30°C、180r/min,發酵周期120h,發酵結束后,4000r/min離心15min收集濕菌體,用蒸懼水洗漆兩次后于45°C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獲得干菌體,備用;⑷微生物油脂提取將步驟⑶得到的干菌體利用有機溶劑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對干燥的油脂微生物菌體細胞內的油脂進行提取,方法如下用酸熱耦合超聲波法對菌體細胞進行破碎,即每克菌體加入10mL、4mol/L鹽酸,振蕩混勻,室溫下靜置30min后沸水浴3min,立即置于_20°C環境中速冷,取出后再置于200W的超聲清洗器中超聲lOmin。將破碎后的菌體細胞按照固液比(g:mL)l:3的比例加入體積比為1:1的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萃取,充分振蕩后,超聲lOmin,抽濾,取濾液,旋轉蒸發除去有機溶劑即得粗油脂。經檢測,本發明所得微生物油脂的組成成分包括肉豆蘧酸(C14:tl)、十五碳酸(C15:tl)、棕櫚油酸(c16:1)、反式棕櫚油酸(c16:1)、棕櫚酸(c16:tl)、十七碳酸(c17:tl)、亞油酸(c18:2)、油酸(C18:1)、硬脂酸(C18:tl)。主要成分為C16和C18系脂肪酸,其中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的含量相對較高,與植物油的組成相似,可以作為原料油脂用于生產生物柴油及其它相關化工行業。經檢測,所得玉米秸桿稀酸水解液中的還原糖含量為38. 77g/L ;發酵結束后菌體生物量達到13. 5g/L,油脂產量4. 71g/L,油脂含量為34. 89%,還原糖利用率95. 73%。實施例3
一種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⑴玉米秸桿水解液的制備玉米秸桿經清洗、烘干、粉碎后,過40目篩,按照玉米秸桿粉末與稀酸溶液的固液比(g mL)為1:10的比例加入質量百分數為2%的稀硫酸溶液,于121°C高壓水解20min,3800r/min離心15min,得玉米稻桿水解液,即木質纖維素水解液;采用DNS法測水解液中還原糖的含量;⑵脫毒處理Ca(OH)JA毒處理向水解液中加入0&(011)2粉末,調口11至10-11,380017/111111離心20min,取上清液,用磷酸回調pH至6. 0, 3800r/min離心15min,取上清液;所得上清液經滅 菌有沉淀產生,抽濾,去除沉淀,用NaOH調pH至6. 0,滅菌;⑶產油微生物的發酵培養①種子液的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從活化后的圓紅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toruloides As2. 1389)斜面上挑取1_2環菌體,接入到已滅菌的50mLYEro液體種子培養基中,于30°C、180r/min搖瓶培養至對數生長期,得到發酵種子液;所述的YEH)培養基的組成為酵母膏1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20g/L,pH6. 0 ;固體培養基加入20g/L的瓊脂。所述的YEH)培養基在121 °C條件下滅菌20min ;②發酵培養在步驟⑵制得的玉米秸桿稀酸水解液中加入固液比(g/mL)為0. 3%的(NH4) 2S04,0. 10% 的酵母粉,0. 2% 的 KH2PO4,0. 05% 的 Mg2SO4 IW2Q,充分溶解后,調 pH 至5.0,經121°C、20min滅菌后,作為發酵培養基,備用;在滅菌后的發酵培養基中接入步驟①所得的發酵種子液,接種量為15%,置于恒溫搖床培養箱中培養,培養條件為30°C、180r/min,發酵周期144h,發酵結束后,4000r/min離心15min收集濕菌體,用蒸餾水洗滌兩次后于45°C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獲得干菌體,備用。⑷微生物油脂提取將步驟⑶得到的干菌體利用有機溶劑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對干燥的油脂微生物菌體細胞內的油脂進行提取,方法如下用酸熱耦合超聲波法對菌體細胞進行破碎,即每克菌體加入10mL、4mol/L鹽酸,振蕩混勻,室溫下靜置30min后沸水浴3min,立即置于-20°C環境中速冷;取出后再置于200W的超聲清洗器中超聲IOmin ;將破碎后的菌體細胞按照固液比(g:mL) 1:5的比例加入體積比為1:1的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萃取,充分振蕩后,超聲lOmin,抽濾,取濾液,旋轉蒸發除去有機溶劑即得粗油脂。經檢測,本發明所得微生物油脂的組成成分包括肉豆蘧酸(C14:tl)、十五碳酸(C15:tl)、棕櫚油酸(c16:1)、反式棕櫚油酸(c16:1)、棕櫚酸(c16:tl)、十七碳酸(c17:tl)、亞油酸(c18:2)、油酸(C18:1)、硬脂酸(C18:tl)。主要成分為C16和C18系脂肪酸,其中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的含量相對較高,與植物油的組成相似,可以作為原料油脂用于生產生物柴油及其它相關化工行業。經檢測,所得玉米秸桿稀酸水解液中的還原糖含量為38. IlgfL0發酵結束后菌體生物量達到12. 4g/L,油脂產量4g/L,油脂含量為32. 26%,還原糖利用率91. 08%。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I)玉米秸桿水解液的制備將玉米秸桿通過酸水解制得玉米秸桿水解液; ⑵脫毒處理; 向步驟⑴中的玉米秸桿水解液中加入Ca(0H)2,調pH至10-11,離心取上清液,用磷酸回調pH至6. 0,離心取上清液,再將上清液滅菌、抽濾,所得濾液調pH至6. 0,再次滅菌后備用; ⑶產油微生物的發酵培養 向步驟⑵制得的玉米秸桿水解液中加入固液比g/mL為0. 1-0. 3%的(NH4) 2S04,0. 01-0. 10% 的酵母粉,0. 05-0. 2% 的 KH2PO4,0. 01-0. 05% 的Mg2SO4 *7H20,溶解后調 pH至 5. 0,經121°C、20min滅菌,作為發酵培養基; 向滅菌后的發酵培養基中接入產油微生物,接種量為發酵培養基體積的10-20%,在30°CU80r/min條件下培養96_144h,發酵結束后,離心收集菌體; ⑷微生物油脂提取步驟⑶中菌體經破碎、提取即得微生物油脂。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⑴中玉米秸桿水解液的制備的具體步驟如下 玉米秸桿經清洗、烘干、粉碎后,過40目篩,按照玉米秸桿粉末與稀酸溶液的固液比g mL為1:8-11的比例加入質量百分數為2%的稀硫酸溶液,于121 °C高壓水解20min,3800r/min離心15min,即得玉米稻桿水解液。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⑵中Ca(OH)2為Ca(OH)2粉末。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⑶中向步驟⑵制得的玉米秸桿水解液中加入固液比g/mL為0. 2%的(NH4)2SO4,0. 05% 的酵母粉,0. 1% 的 KH2PO4,0. 03% 的 Mg2SO4 7H20。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⑶中的發酵培養基制備中調節PH所用的酸為鹽酸。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⑶中的接種量為發酵培養基體積的15%。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⑶中的產油微生物是圓紅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As2. 1389)。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⑶中的發酵時間為120h。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⑷中微生物油脂提取的具體步驟如下 使用酸熱耦合超聲波法對菌體細胞進行破碎,即每克菌體加入10mL、4mol/L鹽酸,振蕩混勻,室溫下靜置30min后沸水浴3min,立即置于-20°C環境中速冷;取出后超聲破碎;將破碎后的菌體細胞按照固液比g :mL為1:2-5的比例加入體積比為1:1的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萃取,充分振蕩后,超聲lOmin,抽濾,取濾液,旋轉蒸發除去有機溶劑即得微生物油脂。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玉米秸桿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后的菌體細胞與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的固液比g :mL為1:3。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玉米秸稈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的方法,步驟如下⑴將玉米秸稈通過酸水解制得玉米秸稈水解液;⑵向水解液中加入Ca(OH)2,調pH至10-11,3800r/min離心10-20min,取上清液,用磷酸回調pH至6.0,3800r/min離心10-20min,取上清液,再將上清液滅菌、抽濾,所得濾液用NaOH調pH至6.0;⑶產油微生物的發酵培養⑷步驟⑶中干菌體經破碎、提取即得微生物油脂。本發明微生物油脂的生產方法利用稀硫酸水解玉米秸稈得到木質纖維素水解液,經Ca(OH)2脫毒處理后可有效減少或抑制水解液中的發酵抑制物,從而促進微生物發酵,得到含量較高的微生物油脂,可進一步轉化為生物柴油。
文檔編號C12P7/64GK102719499SQ20121020813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劉澤君, 羅成 申請人:天津科技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贵德县| 托克托县| 郸城县| 瓦房店市| 武定县| 驻马店市| 新余市| 茶陵县| 东至县| 余江县| 庆阳市| 电白县| 咸丰县| 烟台市| 广平县| 江门市| 武义县| 安新县| 华坪县| 乌兰察布市| 洪洞县| 北碚区| 二连浩特市| 平武县| 康平县| 天等县| 宁夏| 淮南市| 都安| 赤壁市| 板桥市| 绥滨县| 蒙自县| 高尔夫| 固始县| 维西| 扬州市| 梁平县| 陈巴尔虎旗| 兴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