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草莓葉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健葉茶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草莓葉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茶的文化熱、有機茶熱、保健茶熱、花草茶熱的興起,傳統茶葉的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慢慢地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健康、更快捷,科技含量更高的茶葉消費趨勢。保健類葉茶橫跨茶飲料、保健品、藥茶三大黃金行業,既能止渴生津,又可保健養生。目前,保健類葉茶主要有苦丁茶、柿葉茶、銀杏葉茶、枸杞葉茶、絞股藍茶等,各保健葉茶多采用一成不變的生產工藝,且未對加工工序進行理想參數的研究和葉茶茶形的豐富,產品形式較單一。至今國內外還未見對草莓葉茶加工工藝的研究,以及對草莓葉茶中有效化學成分含量測定的報道。草莓葉片是脫離草莓果實后的副產品,原料豐富且容易獲得,在草莓果實采摘后,就可以大量采摘其葉片。《草莓在北京》等書中表明每IOOg草莓果肉中維生素C含量高達50mg 120mg,比柑橘高三倍,比蘋果和葡萄高10倍以上,日本人稱草莓是“活的維生素丸”。而研究表明草莓葉片的抗氧化能力(ORAC)高于草莓果實。在漿果中,每克新鮮漿果TE的ORAC值在7. 8 33. 7μπιο1 (干漿果中為35. O 162. Iymol);在葉片中,每克新鮮葉片 TE 的 ORAC 值在 69. 7 182. 2 μ mo I (干葉片中為 205. O 728. 8 μ mol) (Shiow Y.Wang, Hsin-Shan Lin.Antioxidant Activity in Fruits and Leaves of Blackberry,Raspberry, and Strawberry Varies with Cultivar and Developmental Stage. J.Agric. Food Chem.,2000,48 (2),pp 140 - 146.)。根據農業部果品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的結果顯示,草莓葉片中維生素C含量可達90mg/100g 170mg/100g,鞋花酸含量最高可達67mg/100g。由于維生素C和鞋花酸具有抗氧化、防癌、降壓等保健功效,因此將草莓葉片加工制成葉茶飲用可增強人體的抗氧化和抗癌功能。同時草莓葉茶加工工藝為其它保健葉茶的制作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也實現了草莓種植業產物的綜合利用。因此,研究草莓葉茶有極大的科研意義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了以初展的草莓嫩葉為原料的草莓葉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草莓葉茶,所述草莓葉茶的原料為初展的草莓嫩葉片。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了上述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初展的草莓嫩葉片作為原料;
2)攤放和萎凋將步驟I)得到的初展草莓嫩葉片原料攤放在萎凋槽中進行萎凋,攤放厚度為2-3cm,攤放時間為6-8小時,期間輕翻1_2次,得到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3)殺青將步驟2)得到的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置于滾筒殺青機中進行殺青,殺青溫度為100-120°C,殺青時間為l_2min,投葉量為O. 65kg_lkg,得到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4)揉捻將步驟3)得到的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攤涼后進行冷揉捻,投葉量為20-25kg,揉搶過程為先無壓揉搶IOmin,再以輕壓力揉搶5一 IOmin,再以加壓揉搶5min,最后無壓揉捻5min,得到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5)干燥將步驟4)得到的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進行干燥,干燥過程分初烘和復烘兩次進行,初烘溫度為80-85°C,攤葉厚度I. 5-2cm,每隔3_5min翻烘一次,時間為20min,初烘后充分攤涼O. 5-1小時后進行復烘,復烘溫度為65-75°C,攤葉厚度4-5cm,每隔6_8min翻烘一次,時間為40-60min,復烘后得到草莓葉茶。進一步的,上述的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3)中,殺青溫度為110°C,殺青時間為I. 5min,投葉量為O. 8kg。進一步的,上述的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4)中,投葉量為22kg,揉捻過程為先無壓揉搶IOmin,再以輕壓力揉搶8min,再以加壓揉搶5min,最后無壓揉搶5min。進一步的,上述的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所述步驟5)中,初烘溫度為82°C,攤葉厚度I. 8cm,每隔4min翻烘一次,時間為20min,初烘后充分攤涼40min后進行復烘,復烘溫度為70°C,攤葉厚度4. 5cm,每隔6. 5min翻烘一次,時間為50min。草莓葉片不同于茶葉,草莓葉片呈螺旋形分布,三出復葉,葉表面有厚厚的角質層,葉柄和葉背上多生茸毛,葉片相對偏大且薄,加工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焦邊焦葉,條索松散,青氣略顯香氣不顯著的情況。因此,在原料選擇上選取剛初展的嫩葉。經測定,相比于其他部位(莖尖、成熟葉、老葉)的葉片,剛初展的嫩葉中各有效化學成分含量最高,且葉質柔軟度適中,大小較為合適。另外,對于揉捻的草莓葉,采用鍋式炒干機炒成珠形茶,使葉茶條索更為緊結。同時,干燥過程中應用適當的高火發展茶香。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草莓葉茶及其制備方法,由于采用的是原料為初展的草莓嫩葉的葉片,豐富了保健葉茶的種類,增強了保健葉茶抗癌、抗氧化、抗突變等功效,確定了草莓葉茶最佳加工技術及工藝參數,為其它保健葉茶的制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
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初展的草莓嫩葉片作為原料;
2)攤放和萎凋將步驟I)得到的初展草莓嫩葉片原料攤放在萎凋槽中進行萎凋,攤放厚度為2cm,攤放時間為6小時,期間輕翻I次,得到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3)殺青將步驟2)得到的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置于滾筒殺青機中進行殺青,殺青溫度為100°C,殺青時間為lmin,投葉量為O. 65kg,得到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4)揉捻將步驟3)得到的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攤涼后進行冷揉捻,投葉量為20kg,揉搶過程為先無壓揉搶IOmin,再以輕壓力揉搶5min,再以加壓揉搶5min,最后無壓揉搶5min,得到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5)干燥將步驟4)得到的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進行干燥,干燥過程分初烘和復烘兩次進行,初烘溫度為80°C,攤葉厚度I. 5cm,每隔3min翻烘一次,時間為20min,初烘后充分攤涼O. 5小時后進行復烘,復烘溫度為65°C,攤葉厚度4cm,每隔6min翻烘一次,時間為40min,復烘后得到草莓葉茶。實施例2:
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初展的草莓嫩葉片作為原料;
2)攤放和萎凋將步驟I)得到的初展草莓嫩葉片原料攤放在萎凋槽中進行萎凋,攤放厚度為3cm,攤放時間為8小時,期間輕翻2次,得到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3)殺青將步驟2)得到的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置于滾筒殺青機中進行殺青,殺青溫度為120°C,殺青時間為2min,投葉量為1kg,得到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4)揉捻將步驟3)得到的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攤涼后進行冷揉捻,投葉量為25kg,揉搶過程為先無壓揉搶IOmin,再以輕壓力揉搶IOmin,再以加壓揉搶5min,最后無壓揉搶5min,得到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5)干燥將步驟4)得到的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進行干燥,干燥過程分初烘和復烘兩次進行,初烘溫度為85°C,攤葉厚度2cm,每隔5min翻烘一次,時間為20min,初烘后充分攤涼I小時后進行復烘,復烘溫度為75°C,攤葉厚度5cm,每隔8min翻烘一次,時間為60min,復烘后得到草莓葉茶。實施例3
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初展的草莓嫩葉片作為原料;
2)攤放和萎凋將步驟I)得到的初展草莓嫩葉片原料攤放在萎凋槽中進行萎凋,攤放厚度為2. 5cm,攤放時間為7小時,期間輕翻2次,得到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3)殺青將步驟2)得到的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置于滾筒殺青機中進行殺青,殺青溫度為110°C,殺青時間為I. 5min,投葉量為O. 8kg,得到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4)揉捻將步驟3)得到的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攤涼后進行冷揉捻,投葉量為22kg,揉搶過程為先無壓揉搶IOmin,再以輕壓力揉搶8min,再以加壓揉搶5min,最后無壓揉搶5min,得到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
5)干燥將步驟4)得到的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進行干燥,干燥過程分初烘和復烘兩次進行,初烘溫度為82°C,攤葉厚度I. 8cm,每隔4min翻烘一次,時間為20min,初烘后充分攤涼40min后進行復烘,復烘溫度為70°C,攤葉厚度4. 5cm,每隔6. 5min翻烘一次,時間為50min,復烘后得到草莓葉茶。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草莓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莓葉茶的原料為初展的草莓嫩葉片。
2.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料選取初展的草莓嫩葉片作為原料;2)攤放和萎凋將步驟I)得到的初展草莓嫩葉片原料攤放在萎凋槽中進行萎凋,攤放厚度為2-3cm,攤放時間為6-8小時,期間輕翻1_2次,得到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3)殺青將步驟2)得到的萎凋后的草莓葉茶原料置于滾筒殺青機中進行殺青,殺青溫度為100-120°C,殺青時間為l_2min,投葉量為O. 65kg_lkg,得到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4)揉捻將步驟3)得到的殺青后的草莓葉茶原料攤涼后進行冷揉捻,投葉量為20-25kg,揉搶過程為先無壓揉搶IOmin,再以輕壓力揉搶5一 IOmin,再以加壓揉搶5min,最后無壓揉捻5min,得到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5)干燥將步驟4)得到的揉捻后的草莓葉茶原料進行干燥,干燥過程分初烘和復烘兩次進行,初烘溫度為80-85°C,攤葉厚度I. 5-2cm,每隔3_5min翻烘一次,時間為20min,初烘后充分攤涼O. 5-1小時后進行復烘,復烘溫度為65-75°C,攤葉厚度4-5cm,每隔6_8min翻烘一次,時間為40-60min,復烘后得到草莓葉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殺青溫度為110°C,殺青時間為1.5min,投葉量為O. 8kg。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投葉量為22kg,揉搶過程為先無壓揉搶IOmin,再以輕壓力揉搶8min,再以加壓揉搶5min,最后無壓揉搶5min。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草莓葉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初烘溫度為82°C,攤葉厚度I. 8cm,每隔4min翻烘一次,時間為20min,初烘后充分攤涼40min后進行復烘,復烘溫度為70°C,攤葉厚度4. 5cm,每隔6. 5min翻烘一次,時間為50min。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草莓葉茶,所述草莓葉茶的原料為初展的草莓嫩葉,并提供了其制備方法,包括選料、攤放和萎凋、殺青、揉捻和干燥五個步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的草莓葉茶及其制備方法,由于采用的是原料為初展的草莓嫩葉的葉片,豐富了保健葉茶的種類,增強了保健葉茶抗癌、抗氧化、抗突變等功效,確定了草莓葉茶最佳加工技術及工藝參數,為其它保健葉茶的制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940081SQ201210493879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張運濤, 王麗娜, 鐘傳飛, 王桂霞, 董靜, 常琳琳, 馮曉元, 王寶剛, 楊媛, 莊嚴 申請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