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健涼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飲料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對人體具有解毒、益智、增強免疫力的保健涼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的加劇,很多人因為工作、學習的壓力大,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容易疲勞、記憶力不好、面黃饑瘦、體力不支,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的效果與質量,這時,人們往往采用一些補品進行補充體力,這些補品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這些補品會對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且費用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保健涼茶,其可以促進人體血脈暢通,膚色紅潤變白;解酒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開心益智;增強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長期服用,對人體沒有毒副作用。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保健涼茶的制備方法,其工藝簡單,其原料藥常見、便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保健涼茶,其主要是由下列質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蓮肉8 12份、蓮花4 6份、茵陳蒿4 6份、人參2. 4 3. 6份、黃芪4 6份、甘草
I.6 2. 4份、金銀花4 6份、蒲公英4 6份、白砂糖16 24份、海金沙4 6份、淡竹葉4 6份、水916 944份。本發明進一步的優選質量份配比為蓮肉9 11份、蓮花4. 5 5. 5份、茵陳蒿4. 5 5. 5份、人參2. 7 3. 3份、黃芪4. 5 5. 5份、甘草I. 8 2. 2份、金銀花4. 5 5. 5份、蒲公英4. 5 5. 5份、白砂糖18 22份、海金沙4. 5 5. 5份、淡竹葉4. 5 5. 5份、水925 935份。本發明再進一步的優選質量份配比為蓮肉8 10份、蓮花4 5份、茵陳蒿4 5份、人參2. 4 3份、黃苗4 5份、甘草I. 6 2份、金銀花4 5份、蒲公英4 5份、白砂糖16 20份、海金沙4 5份、淡竹葉4 5份、水916 930份。本發明還進一步的優選質量份配比為蓮肉10 12份、蓮花5 6份、茵陳蒿5 6份、人參3 3. 6份、黃苗5 6份、甘草2 2. 4份、金銀花5 6份、蒲公英5 6份、白砂糖20 24份、海金沙5 6份、淡竹葉5 6份、水930 944份。本發明進一步的優選質量份配比為蓮肉10份、蓮花5份、茵陳蒿5份、人參3份、黃芪5份、甘草2份、金銀花5份、蒲公英5份、白砂糖20份、海金沙5份、淡竹葉5份、水930 份。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是
一種保健涼茶的制備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一.稱取原料按如下質量份配比稱取原料蓮肉8 12份、蓮花4 6份、茵陳蒿4 6份、人參
2.4 3. 6份、黃苗4 6份、甘草I. 6 2. 4份、金銀花4 6份、蒲公英4 6份、白砂糖16 24份、海金沙4 6份、淡竹葉4 6份、水916 944份;
二.粉碎
將稱得的原料中的蓮肉和人參用中藥粉碎機粉碎成60 300目;
三.熬煮 將上述原料倒入罐或鍋中,加熱煮沸,繼續熬煎50 100分鐘;
四.過濾
過濾,得到保健涼茶。本發明進一步的另一技術方案是第二步粉碎后的蓮肉和人參顆粒度為60 300目。本發明更進一步的另一技術方案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優選質量份配比為蓮肉9 11份、蓮花4. 5 5. 5份、茵陳蒿4. 5 5. 5份、人參2. 7 3. 3份、黃芪4. 5 5. 5份、甘草I. 8 2. 2份、金銀花4. 5 5. 5份、蒲公英4. 5 5. 5份、白砂糖18 22份、海金沙4. 5 5. 5份、淡竹葉4. 5 5. 5份、水925 935份。本發明進一步的另一技術方案是其還包括如下步驟
五.灌裝
將上述保健涼茶以O. 5 2升大小的塑料瓶或者易拉罐進行灌裝、密封。本發明用到的主要符號及名稱解析如下
數值范圍,例如I 5表示I至5。本發明用到的主要原料藥說明如下
蓮子,是睡蓮科水生草本植物蓮的種子。又稱白蓮、蓮實、蓮米、蓮肉。蓮,又稱荷芙蓉、水芝。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出產,而以江西贛州、福建建寧產者最佳。秋、冬季果實成熟時,割取蓮房(蓮蓬),取出果實;或取墜入水中,沉于泥內的果實,除去果殼,鮮用或曬干用,或剝去蓮子的外皮和心(青色的胚芽)用,特稱為蓮肉。經過1994年7月、2002年底、2006年冬,在歷經3次航天搭載后,白蓮脫胎換骨升格為“太空蓮”。《中藥大辭典》的記載蓮子異名藕實、水芝丹(《本經》),蓮實(《爾雅》郭璞注),蓮蓬子(《山西中藥志》),蓮肉(通稱);甚原為睡蓮科蓮屬植物蓮的成熟種子;功用主治補脾止瀉,益腎固精。主治脾虛久瀉、久痢,腎虛遺精、滑泄、小便不禁,婦人崩漏帶下,心神不寧,驚悸,不眠。蓮花,蓮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于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面灰綠色,全緣并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于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臺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于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后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 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 10月。蓮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中藥大辭典》的記載,蓮花異名菡萏(《詩經》),荷花(《毛詩傳》),水花、芙蓉(崔豹《古今注》));甚原為睡蓮科蓮屬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Gaertn。的花蕾;功用主治散瘀止血,去濕消風;主治跌傷嘔血,血淋,崩漏下血,天泡濕瘡,疥痙癢。茵陳蒿《中藥大辭典》的記載,茵陳蒿異名因塵(《吳普本草》),馬先(《廣雅》),茵蒿(《雷公炮炙論》),茵陳(《本草經集注》),因陳蒿(《本草拾遺》),石茵(《日華子》),綿茵陳(《本經逢原》),絨蒿(《廣西中獸醫藥用植物)),臭蒿、安呂草(《江蘇省植物藥材志》),婆婆蒿(《山東中藥》),野蘭蒿(《湖南藥物志》);基原為菊科蒿屬植物豬毛蒿或茵陳蒿的地上部分。春采的去根幼苗,習稱‘綿茵陳”,夏割的地上部分“茵陳蒿”;功用主治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疽,小便不利,濕瘡瘙癢。人參又名黃參、血參、人銜、鬼蓋、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皺面還丹;氣味(根)甘、微寒、無毒;主治陰虧陽絕之癥(昏眩、自汗、痰鳴、脈大)、胸中痞堅,脅下逆氣搶心、脾胃氣虛、不思飲食、開胃化痰、胃寒氣滿、饑不能食、胃虛惡習、或嘔吐有痰、反胃(飲食入口即吐,病人衰弱無力)、妊婦腹痛吐酸、不能飲食、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暈、喘急欲絕、產后發喘、產后諸虛、發熱、自汗、產后大便不能出血很多、橫生倒產、怔忡自汗、心氣不足、肺虛久咳、喘嗽咳血、脈弱無力、咳嗽吐血、吐血下血、血如泉涌、鼻血不止、陰虛尿血、水 渴、痢久暈厥、六脈沉香、禁口痢、老人虛痢不止、不能飲食、傷寒壞癥(傷寒癥或其他時疫,病久體弱,脈沉伏,不省人事)、傷寒厥逆(身有微熱,煩躁,六脈沉細)、筋骨風痛、小兒風抽筋、小兒驚后眼斜、蜈蚣、蜂蠆螫傷。有補氣強心、消腫、益腦醒神等功效。黃芪《本草綱目》中又稱戴糝、戴椹、草、百本、王孫,(“芪”原作為“耆”);氣味(根)甘、微溫、無毒;主治小便不通、酒疸黃疾、白濁、萎黃焦渴、老人便秘、血淋、少淋、吐血、咳膿咳血、肺癰、胎動不安、陰汗濕癢。有補中益氣斂汗、治慢性腎炎、消蛋白、解毒生肌、補益脾胃等功效。黃芪,又名黃耆,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植物黃芪產于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甘草《中藥大辭典》記載甘草,異名美草、蜜甘(《本經》),蜜草、黑根草(《別錄》),國老(《本草經集注》),靈通(《記事珠》),粉草(《群芳譜》),甜草(《中國藥用植物志》),甜根子(《中藥志》),棒草(《黑龍江中藥》);基原為豆科甘草屬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脹果甘草的根及根莖;功用主治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炙用治脾胃虛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攣急疼痛,心悸,臟躁,肺痰咳嗽;生用治咽喉腫痛,癰瘡腫毒,小兒胎毒,及藥物、食物中毒。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甘草,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靈通、國老;氣味(根)甘、平、無毒。金銀花,植物金銀花又名忍冬,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綠纏繞木質藤本植物;“金銀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由于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后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金銀花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發疹、發斑、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證,均效果顯著。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忍冬,釋名金銀藤、鴛鴦藤、鷺鷥藤,老翁須、左纏藤、金釵股、通靈草、蜜桶藤、金銀花;氣味甘、溫、無毒。蒲公英,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蒲公英,釋名名耨草、金簪草、黃花地丁;氣味(苗)甘、平、無毒。《中藥大辭典》記載蒲公英,[異名]鳧公英、仆公英(《千金方》),蒲公草(《新修本草》),仆公罌(《本草圖經》),地丁(《本草衍義》),孛孛丁菜、黃花苗、黃花郎(《救荒本草》),鵓鴣英(《庚辛玉冊》),婆婆丁(《滇南本草》),黃花地丁、蒲公丁、狗乳草(《綱目》),奶汁草(《本經逢原》),黃狗頭(《植物名實圖考》),卜地蜈蚣、鬼燈籠(《草木便方》),黃花草(《江蘇植物志》);基原為菊科蒲公英屬植物蒲公英、堿地蒲公英、東北蒲公英、異苞蒲公英、亞洲蒲公英、紅梗蒲公英等同屬多種植物的全草;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主治乳癰,肺癰,腸癰,痄腮,瘰疬,療毒瘡腫,目赤腫痛,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胃炎,腸炎,痢疾,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蛇蟲咬傷,燒燙傷。淡竹葉,《中藥大辭典》記載淡竹葉,異名竹葉門冬青(《分類草藥性》),迷身草(《嶺南科學雜志》),山雞米(《華南經濟禾草植物》),金竹葉(《廣西中獸醫藥用植物》),長竹葉(《江蘇植物藥材志》),山冬、地竹(《廣西中藥志》),淡竹米(《藥材學》),林下竹(《閩東本草》);基原為禾本科淡竹葉屬植物淡竹葉或中華淡竹葉的地上部分;功用主治清熱,除煩,利尿;主治煩熱口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小便赤潘,淋濁。白砂糖,是食糖的一種。其顆粒為結晶狀,均勻,顏色潔白,甜味純正,甜度稍低于紅糖。白糖是日常生活中最廣泛使用的食糖,含蔗糖95%以上的結晶體,比綿白糖含水率低,結晶顆粒較大,經過精煉及漂白而制成,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也是最常用的甜味劑,日常生活所指的“砂糖”通常便指白砂糖。主要食用功效潤肺生津、止咳,和中益肺、舒緩肝 氣、滋陰、調味、除□臭、解鹽鹵毒。
《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第二版,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I.久服,通血脈,令人好顏色,變白防老。2.解酒毒,祛黃疸,生津止渴。3.補五臟,安精神,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止消渴。4.增強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5.抗疲勞,可以長期服用,對人體沒有毒副作用。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列舉以下實施例和臨床資料,但其對發明的范圍無任何限制。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稱取原料蓮肉12千克、蓮花6千克、茵陳蒿6千克、人參3. 6千克、黃芪6千克、甘草
2.4千克、金銀花6千克、蒲公英6千克、白砂糖24千克、海金沙6千克、淡竹葉6千克,這些原料成分均為經過曬干后的質量;
粉碎,將蓮肉和人參用中藥粉碎機粉碎成60 300目;
熬煮,將上述原料倒入1200升的罐或鍋中,再加入916千克水,加熱(通過火或者蒸汽均可)煮沸,繼續熬煎50 100分鐘;
過濾,通過中草藥過濾器或者紗布進行過濾,去掉濾渣,得到香甜可口的保健涼茶(液體部分);過濾時,要趁熱過濾,以達到同時殺菌的效果;
灌裝,將上述保健涼茶以O. 5 2升大小的塑料瓶或者易拉罐進行灌裝、密封。使用方法小孩每天服用100 300暈升,成人每天服用300 500暈升。臨床試驗I.隨機選18 40歲女人30人,連續服用本實施例得到的飲料3個月,25人膚色明顯變白變紅,5人膚色更加紅潤。2.在25 40歲的50個男人中度醉酒(意識模糊,不能正常行走)后,服用本實施例得到的飲料500毫升,40人4小時后酒醒(意識清晰,可以正常行走),10人繼續服用本飲料500毫升,8小時后酒醒。3.隨機選10 15歲的少年30人(均是學生,分別在10個不同的班),連續服用本實施例得到的飲料一個學期,學生普遍感覺學習更輕松,抗疲勞效果明顯,有20人在期末考試時在班里排名比上學期期末考試前進了 10名(上學期期末考試均在10名之外),有I人仍然保持全班第一名,有7人前進5名,另外2人退步I名。
4.隨機選40 60歲的中老年人20人,連續服用本實施例得到的飲料一年,平均感冒次數為I. 3次,該20人上年度沒有服用本實施例得到的飲料時全年感冒次數為3. I次,服用本實施例得到的飲料感冒次數明顯減少。以上臨床試驗中沒有發現本飲料對人體的任何毒副作用。實施例2-18
實施例2-18除了原料質量配比與實施例I不同外,其原料種類和制作工藝步驟與實施例I相同,實施例2-18所使用的原料及質量如下面的表I所示,下面的表I示出了實施例1-18所使用的原料及質量;本發明人還分別采用實施例2-18得到的飲料做了與實施例I基本相同的臨床試驗,各實施例臨床試驗結果與實施例I的臨床結果基本相同,證明各實施例得到的飲料均具有實施例I的飲料的臨床效果。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保健涼茶,其特征是其主要是由下列質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蓮肉8 12份、蓮花4 6份、茵陳蒿4 6份、人參2. 4 3. 6份、黃苗4 6份、甘草I. 6 2. 4份、金銀花4 6份、蒲公英4 6份、白砂糖16 24份、海金沙4 6份、淡竹葉4 6份、水916 944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健涼茶,其特征是蓮肉9 11份、蓮花4.5 5. 5份、茵陳蒿4. 5 5. 5份、人參2. 7 3. 3份、黃芪4. 5 5. 5份、甘草I. 8 2. 2份、金銀花4. 5 5. 5份、蒲公英4. 5 5. 5份、白砂糖18 22份、海金沙4. 5 5. 5份、淡竹葉4. 5 5. 5份、水925 935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健涼茶,其特征是蓮肉8 10份、蓮花4 5份、茵陳蒿4 5份、人參2. 4 3份、黃苗4 5份、甘草I. 6 2份、金銀花4 5份、蒲公英4 5份、白砂糖16 20份、海金沙4 5份、淡竹葉4 5份、水916 930份。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保健涼茶,其特征是蓮肉10 12份、蓮花5 6份、茵陳蒿5 6份、人參3 3. 6份、黃苗5 6份、甘草2 2. 4份、金銀花5 6份、蒲公英5 6份、白砂糖20 24份、海金沙5 6份、淡竹葉5 6份、水930 944份。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保健涼茶,其特征是蓮肉10份、蓮花5份、茵陳蒿5份、人參3份、黃芪5份、甘草2份、金銀花5份、蒲公英5份、白砂糖20份、海金沙5份、淡竹葉5份、水930份。
6.一種保健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一.稱取原料 按如下質量份配比稱取原料蓮肉8 12份、蓮花4 6份、茵陳蒿4 6份、人參.2.4 3. 6份、黃苗4 6份、甘草I. 6 2. 4份、金銀花4 6份、蒲公英4 6份、白砂糖16 24份、海金沙4 6份、淡竹葉4 6份、水916 944份; 二.粉碎 將稱得的原料中的蓮肉和人參用中藥粉碎機粉碎成60 300目; 三.熬煮 將上述原料倒入罐或鍋中,加熱煮沸,繼續熬煎50 100分鐘; 四.過濾 過濾,得到保健涼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保健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粉碎后的蓮肉和人參顆粒度為60 300目。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保健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取得的原料質量份配比為蓮肉9 11份、蓮花4. 5 5. 5份、茵陳蒿4. 5 5. 5份、人參2. 7 3. 3份、黃芪4. 5 5. 5份、甘草I. 8 2. 2份、金銀花4. 5 5. 5份、蒲公英4. 5 5. 5份、白砂糖18 22份、海金沙4. 5 5. 5份、淡竹葉4. 5 5. 5份、水925 935份。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保健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其還包括如下步驟 五.灌裝 將上述保健涼茶以O. 5 2升大小的塑料瓶或者易拉罐進行灌裝、密封。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保健涼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其還包括如下步驟 五.灌裝將上述保健涼茶以O. 5 2升大小的塑料瓶或者易拉罐進行灌裝、密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保健涼茶,其主要是由下列質量份配比的原料經過粉碎、熬煮、過濾、灌裝制成蓮肉8~12份、蓮花4~6份、茵陳蒿4~6份、人參2.4~3.6份、黃芪4~6份、甘草1.6~2.4份、金銀花4~6份、蒲公英4~6份、白砂糖16~24份、海金沙4~6份、淡竹葉4~6份、水916~944份。其可以促進人體血脈暢通,膚色紅潤變白;解酒毒,生津止渴;安神,明目開心益智;增強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長期服用,對人體沒有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23L1/29GK102960513SQ20121053248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
發明者任先武 申請人:衡陽縣金峰生豬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