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可生化物質發酵產生沼氣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利用可生化物質發酵產生沼氣的設備,立式外罩上接有出氣管、出液管、進料管和出渣管;外罩內部裝有攪拌器,底部裝有增濕器。該裝置集發酵,儲氣于一體,結構緊湊、可使原料得到充分地利用,提高產氣量,降低了建造成本。
【專利說明】利用可生化物質發酵產生沼氣的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發酵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利用可生化物質發酵產生沼氣的設備。【背景技術】:
[0002]目前,利用厭氧裝置發酵可生化物質產生沼氣能源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目前常用的厭氧發酵裝置多為濕式厭氧發酵(含水率>80%),而利用濕式厭氧發酵裝置發酵含水率較低的物質時,需要加入大量的水,不僅浪費了水源,而且為后續水的進一步處理增加了負擔。同時,這種濕式厭氧裝置還存在以下缺點:1、現有沼氣工程大多采用分體式作法,厭氧消化器(沼氣反應罐)至儲氣柜間距要達到一定距離的兩個氣室,這樣就要有大批管道往反連接,費工、費料,因管道連接需要技術性較高,容易產生泄漏,熱量流失多,占地面積大并且操作、管理和維修都不太方便、故障多、給用戶帶來不便。2、產氣量低。因現有沼氣發酵工藝物料的消化指標只有50%-60%,其主要原因是物料在厭氧消化器內生料一半生料一較熟料一熟料控制的不好,造成有40%左右未消化好的生料排出,從而限制了沼氣發酵水平的提高。3、由于工程占地面積大,建筑分散故保溫效果差,冬季產氣率低。4、存在沼渣結殼和二次污染的問題。
[0003]近年來,采用干式厭氧發酵技術處理有機固體廢棄物回收沼氣的研究廣受關注。所謂“干式”發酵是指發酵原料含水率控制在20-50%的厭氧發酵處理技術,與傳統“濕式”發酵(含水率>80%)相比,具有有機負荷聞、廣氣效率聞、占地面積小、能耗低等優點,同時可避免濕式厭氧發酵存在的沼渣結殼、二次污染的問題。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利用可生化物質發酵產生沼氣的設備,該裝置 集發酵,儲氣于一體,結構緊湊、可使原料得到充分地利用,提高產氣量,降低了建造成本。
[0005]如上構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可生化物質發酵產生沼氣的設備,其特征在于:立式外罩上接有出氣管、出液管、進料管和出渣管;外罩內部裝有攪拌器,底部裝有增濕器。
[0006]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0007]1、由于集發酵、儲氣于一體,因此結構緊湊、可減少工程造價30%,占用的空間小、并且操作、管理和維修方便。
[0008]2、本發明使用安全、可靠、運行費用低。
[0009]3、本發明由于在外罩的底部設置有增濕器,因此,可促進氣體循環,并去除沼氣中的有害物質,同時與攪拌器協同作用,可使有機物得以充分消化利用,使發酵更加充分,防止未消化好的生料排出,提高產氣量。
[0010]4、本發明由于在外罩的底部設置有增濕器,可進行保溫,從而保證冬季達到正常 產氣量。【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所示:一種利用可生化物質發酵產生沼氣的設備,立式外罩⑧上接有出氣管②、出液管③、進料管④和出渣管⑥;外罩內部裝有攪拌器①,底部裝有增濕器⑦。所述攪拌器①上有攪拌葉⑤。
[0013]本發明體積小、建造成本低、熱量流失少、產氣率高、運行成本低、占地面積小、操作簡單、原料發酵利用充分 。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可生化物質發酵產生沼氣的設備,包括外罩,其特征在于:立式外罩上接有出氣管、出液管 、進料管和出渣管;外罩內部裝有攪拌器,底部裝有增濕器。
【文檔編號】C12M1/02GK103881900SQ201210559015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王建耕 申請人:天津市德盛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