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腸衣加工自動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腸衣加工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腸衣加工自動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家畜的大、小腸經刮制而成的堅韌半透明薄膜。按畜別分為豬腸衣、羊腸衣和牛腸衣3類,并可分為小腸衣和大腸衣。主要用作填充香腸和灌腸的外衣;羊腸衣還可制成腸線,供制作網球拍線、弓弦、樂器弦線和外科縫合線等用。在加工腸衣的過程中,經過洗凈鮮腸,浸泡、剝刮、沖洗干凈、灌水檢驗、割去破損有洞腸段鹽潰一晝夜,即成為半成品光腸。沖洗時,先將腸衣置于漂洗池內清洗,再撈出灌水檢驗。其缺點是兩道工序分開進行,影響加工效率,另外清洗腸衣時,腸衣內壁清洗不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提高腸衣加工效率且清洗方便的腸衣加工自動處理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腸衣加工自動處理系統,其創新點在于包括一水平設置的空心噴水管,該噴水管與水泵連接;所述噴水管的管體表面均勻分布有若干傾斜的噴水孔,噴水管的左端管體外壁設置有限位環,噴水管的右端面設置圓滑過渡的導向凸起。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腸衣通過導向凸起套裝在噴水管的管體上,由水泵抽出的水通過噴水管的管體噴出,沖刷腸衣的內壁,實現腸衣內壁的清洗。清洗完畢后,停止通水,捏住腸衣的兩端,通過觀察水的溢出來檢查腸衣是否存在破損,不但清洗方便,還提高了腸衣的加工效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腸衣加工自動處理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包括一水平設置的空心噴水管1,該噴水管I與水泵連接;噴水管I的管體表面均勻分布有若干傾斜的噴水孔2,噴水管I的左端管體外壁設置有限位環3,噴水管I的右端面設置圓滑過渡的導向凸起4。使用時,將腸衣5通過導向凸起4套裝在噴水管I的管體上,由水泵抽出的水通過噴水管I的管體噴出,沖刷腸衣5的內壁,實現腸衣5內壁的清洗。清洗完畢后,停止通水,捏住腸衣5的兩端,通過觀察水的溢出來檢查腸衣5是否存在破損,不但清洗方便,還提高了腸衣的加工效率。
權利要求1. 一種腸衣加工自動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設置的空心噴水管,該噴水管與水泵連接;所述噴水管的管體表面均勻分布有若干傾斜的噴水孔,噴水管的左端管體外壁設置有限位環,噴水管的右端面設置圓滑過渡的導向凸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腸衣加工自動處理系統,其創新點在于包括一水平設置的空心噴水管,該噴水管與水泵連接;所述噴水管的管體表面均勻分布有若干傾斜的噴水孔,噴水管的左端管體外壁設置有限位環,噴水管的右端面設置圓滑過渡的導向凸起。將腸衣通過導向凸起套裝在噴水管的管體上,由水泵抽出的水通過噴水管的管體噴出,沖刷腸衣的內壁,實現腸衣內壁的清洗。清洗完畢后,停止通水,捏住腸衣的兩端,通過觀察水的溢出來檢查腸衣是否存在破損,不但清洗方便,還提高了腸衣的加工效率。
文檔編號A22C17/16GK202552020SQ201220105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0日
發明者王捷, 顧永軍 申請人:江蘇聯眾腸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