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壓面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加工機械,具體地說是一種自動壓面機。
技術背景在制作面食的時候,首先要經過和面和壓面等程序,壓面時間越長,蒸出來的饅頭越好吃,壓面一般通過人工揉面的方式,壓面工人的體力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大型食堂、賓館,饅頭需求量大,壓面需要消耗很大的人工。目前市場上一些壓面機在壓面過程中,需要人工不斷地撒干面粉與面胚混合,但是人工撒的干面粉不均勻,壓面效果不好,生產效率低,并且壓面機壓面的厚度不可調,無法適應各種壓面操作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壓面機,該壓面機能夠在壓面的過程中自動的撒干面粉,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壓面的效果和效率,并且壓面的厚度可調,可以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壓面機,包括機架及設置在機架上的進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機構、出面機構;所述進面機構、出面機構均為皮帶輸送機構;所述的壓面機構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二壓面輥和第三壓面輥;所述第二壓面輥、第三壓面輥之間為壓面工作區;所述壓面機構還包括與第二壓面輥、第三壓面輥平行的、用于將待壓面向上導入所述壓面工作區的第一壓面輥;第一壓面輥位于所述壓面工作區的斜下方,并位于所述進面機構的輸送末端;所述第一壓面輥和第三壓面輥位置固定的設置在機架上,第三壓面輥位于所述出面機構的輸送始端;所述第二壓面輥通過移動板可水平移動并定位的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移動板與機架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所述撒面機構包括盛放干面粉的料斗,料斗位于第三壓面輥的上方,料斗的底部設置為撒面網且撒面網的橫截面為圓弧形,料斗內設置撒面刀及帶動撒面刀轉動的撒面軸,撒面軸與所述第三壓面輥平行;還包括驅動進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機構、出面機構運行的電機及傳動裝置。優選的所述的移動板上設有水平方向的滑槽,移動板通過卡在滑槽內的螺栓與機架相連;在移動板的一側設有控制移動板移動并定位的調整機構,該調整機構包括豎直設置的蝸桿軸,與蝸桿軸的蝸桿部分配合有蝸輪,與該蝸輪同軸固裝有用于推動移動板的凸輪,所述蝸桿軸頂端設置有操作手輪。優選的所述出面機構的輸送終端高于輸送始端。優選的所述撒面刀的一側邊緣與所述撒面軸固接在一起,另一側邊緣設為鋸齒狀。優選的所述的電機固定安裝在機架的底部;電機的輸出端通過皮帶傳動連接第一軸;第一軸經第一鏈傳動減速后連接第二軸;第二軸通過第二鏈傳動連接第一壓面軸,所述第一壓面輥設置該第一壓面軸上;第一壓面軸通過齒輪傳動連接第三壓面軸;第三壓面軸通過齒輪傳動連接出面主動軸;第一壓面軸通過第四鏈傳動連接第二壓面軸;第二軸通過第三鏈傳動連接進面主動軸;第三壓面軸通過第五鏈傳動連接撒面軸。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撒面軸上的撒面刀撥動撒面網上的干面粉運動,干面粉就會從撒面網上漏下,均勻落到正在壓的面上,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并且保證壓面質量。 2、轉動操作手輪,蝸桿帶動蝸輪轉動,凸輪推動第二壓面輥移動板水平移動,帶動第二壓面輥移動,調整第一、二、三壓面輥的間距,尤其是第二、三壓面輥的間距即壓面的厚度,可以滿足壓面的多種需求。3、其電機轉動通過皮帶傳動、多級鏈傳動、齒輪傳動帶動送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軸、出面機構運行;一臺電機可以驅動整臺壓面機運轉,節能節電,而且有利于保證轉動的同步性,尤其是進面機構與第一壓面輥之間,第二、三壓面輥之間,第三壓面輥與出面機構之間的同步性,從而不會使面產生停滯或拉扯作用,能保證壓面工作的可靠性、連續性,有利于工作效率的保證。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圖;圖3是圖I的B-B剖視圖;圖4是圖2的C向視圖;圖中1電機;2皮帶傳動;3第一軸;4第一鏈傳動;5第二軸;6第二鏈傳動;7第三鏈傳動;8第一壓面軸;9第一壓面棍;10第四鏈傳動;11第二壓面軸;12第二壓面棍;13第三壓面軸;14第三壓面輥;15第五鏈傳動;16撒面網;17撒面軸;18撒面刀;19操作手輪;20移動板;201滑槽;202螺栓,21進面主動軸;22進面皮帶;23進面從動軸;24出面主動軸;25出面從動軸;26出面皮帶;27第一齒輪;28第二齒輪;29第三齒輪;30第四齒輪;31第五齒輪;32蝸輪;33凸輪;34蝸桿軸;35機架;36復位彈簧;37料斗。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I所示,該自動壓面機主要包括機架35及設置在機架上的進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機構、出面機構。所述進面機構、出面機構均為皮帶輸送機構。送面機構主要包括進面主動軸21、進面從動軸23及繞置在進面主動軸21、進面從動軸23之間的進面皮帶22。出面機構主要包括出面主動軸24、出面從動軸25及繞置在出面主動軸24、出面從動軸25之間的出面皮帶26。優選的所述出面機構的輸送終端高于輸送始端。[0031]所述壓面機構主要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壓面輥9、第二壓面輥12和第三壓面輥14,三者分別設置在第一壓面軸8、第二壓面軸11、第三壓面軸13上。第二壓面輥12、第三壓面輥14之間為壓面工作區。第一壓面輥9位于所述壓面工作區的斜下方,并位于所述進面機構的輸送末端。第一壓面輥9用于將待壓面向上導入所述壓面工作區。第一壓面棍9和第三壓面棍14位置固定的設置在機架35上。第三壓面棍14位于所述出面機構的輸送始端。第二壓面輥12通過移動板20可水平移動并定位的設置在機架35上,其具體結構如下所述的移動板20上設有水平方向的滑槽201,移動板20通過卡在滑槽201內的螺栓 202與機架35相連;在移動板20的一側設有控制其移動并定位的調整機構,該調整機構包括豎直設置的蝸桿軸34,與蝸桿軸34的蝸桿部分配合有蝸輪32,與該蝸輪32同軸固裝有用于推動移動板20的凸輪33,所述蝸桿軸34頂端設置有操作手輪19。該移動板20與機架35之間設有復位彈簧36,該復位彈簧36用于驅動移動板20反向水平移動以復位。作為調整移動板20的調整機構,也可以采用橫向設置的螺栓頂動移動板20的方式進行調整,只是該方式需要在第二壓面輥12的兩端的兩塊移動板20處分別設置一套調整螺栓,調整起來操作繁瑣,而且第二壓面輥12容易被調偏。因此優選蝸輪蝸桿帶動凸輪的方式。本實用新型也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兩種方式。該壓面機的撒面機構包括盛放干面粉的料斗37,料斗37位于第三壓面輥14的上方。料斗37的底部設置為撒面網16,且撒面網16的橫截面為圓弧形,料斗37內設置撒面刀18及帶動撒面刀18轉動的撒面軸17,撒面軸17與所述第三壓面輥14平行。優選的該撒面刀18的一側邊緣與撒面軸17固接在一起,另一側邊緣設為鋸齒狀,如圖2、3所示。該壓面機還包括驅動進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機構、出面機構運行的電機I及傳動裝置。該壓面機的電機I固定安裝在機架35的底部。其具體傳動設置如下電機I的輸出端通過皮帶傳動2連接第一軸3 ;第一軸3經第一鏈傳動4減速后連接第二軸5。第二軸5通過第二鏈傳動6連接第一壓面軸8。第一壓面軸8通過齒輪傳動(由第一齒輪27、第二齒輪28構成;第一齒輪27固設在第一壓面軸8上,第二齒輪28固設在第三壓面軸13上)連接第三壓面軸13。第三壓面軸13通過齒輪傳動(由第三齒輪29、第四齒輪30、第五齒輪31 ;第三齒輪29固設在第三壓面軸13上,第四齒輪30通過其齒輪軸設置在機架35上,第五齒輪31固設在出面主動軸24上)連接出面主動軸24。第一壓面軸8通過第四鏈傳動10連接第二壓面軸11。第二軸5通過第三鏈傳動7連接進面主動軸21。第三壓面軸13通過第五鏈傳動15連接撒面軸17。這樣即實現一臺電機即可驅動進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機構、出面機構。該壓面機工作時,啟動電機I轉動,帶動皮帶傳動2、第一鏈傳動4減速運動,通過第二鏈傳動6帶動第一壓面輥9轉動,第三鏈傳動7帶動進面主動軸21,繼而帶動進面皮帶22。第四鏈傳動10帶動第二壓面輥12轉動,第一壓面軸8上的第一齒輪27帶動第三壓面軸13上的第二齒輪28轉動,第三壓面輥14也隨之轉動。第三壓面軸13上的第三齒輪29帶動第四齒輪30轉動,第四齒輪30又帶動出面主動軸24上的第五齒輪31轉動,出面主動軸24帶動出面皮帶26運動。第三壓面軸13帶動第五鏈傳動15運動,從而帶動撒面軸17、撒面刀18轉動。將待壓面坯放入進面皮帶22上,面坯移動,到達第一壓面輥9表面后,在第一壓面輥9的導向作用下,面坯向上運動,此時第一壓面輥9逆時針轉動,面坯進入第二壓面輥12和第三壓面輥14之間的壓面工作區,此時第二壓面輥12逆時針轉動、第三壓面輥14順時針轉動,面坯到達第二壓面輥12、第三壓面輥14上部后向斜上方移動至出面機構的輸送始端,經過出面皮帶26輸出面坯,操作工人從出面皮帶26取下面坯放到進面皮帶22上,再次進入以上循環 ,經過多次重復后面被壓好。壓制過程中,或壓制之前,可以通過操作手輪19,轉動蝸桿軸34,驅動蝸輪32,帶動同軸的凸輪33轉動,凸輪33的邊緣推動移動板20水平移動,實現三個壓面輥間距的調整,尤其是構成壓面工作區的第二壓面輥12、第三壓面輥14之間的間距,即壓面厚度的調
難
iF. O本發明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壓面機,其特征是,包括機架及設置在機架上的進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機構、出面機構; 所述進面機構、出面機構均為皮帶輸送機構; 所述的壓面機構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二壓面輥和第三壓面輥;所述第二壓面輥、第三壓面輥之間為壓面工作區;所述壓面機構還包括與第二壓面輥、第三壓面輥平行的、用于將待壓面向上導入所述壓面工作區的第一壓面輥;第一壓面輥位于所述壓面工作區的斜下方,并位于所述進面機構的輸送末端;所述第一壓面輥和第三壓面輥位置固定的設置在機架上,第三壓面輥位于所述出面機構的輸送始端;所述第二壓面輥通過移動板可水平移動并定位的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移動板與機架之間設有復位彈簧; 所述撒面機構包括盛放干面粉的料斗,料斗位于第三壓面輥的上方,料斗的底部設置為撒面網且撒面網的橫截面為圓弧形,料斗內設置撒面刀及帶動撒面刀轉動的撒面軸,撒面軸與所述第三壓面輥平行; 還包括驅動進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機構、出面機構運行的電機及傳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自動壓面機,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動板上設有水平方向的滑槽,移動板通過卡在滑槽內的螺栓與機架相連;在移動板的一側設有控制移動板移動并定位的調整機構,該調整機構包括豎直設置的蝸桿軸,與蝸桿軸的蝸桿部分配合有蝸輪,與該蝸輪同軸固裝有用于推動移動板的凸輪,所述蝸桿軸頂端設置有操作手輪。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自動壓面機,其特征是,所述出面機構的輸送終端高于輸送始端。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自動壓面機,其特征是所述撒面刀的一側邊緣與所述撒面軸固接在一起,另一側邊緣設為鋸齒狀。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種自動壓面機,其特征是,所述的電機固定安裝在機架的底部; 電機的輸出端通過皮帶傳動連接第一軸;第一軸經第一鏈傳動減速后連接第二軸; 第二軸通過第二鏈傳動連接第一壓面軸,所述第一壓面輥設置該第一壓面軸上;第一壓面軸通過齒輪傳動連接第三壓面軸;第三壓面軸通過齒輪傳動連接出面主動軸;第一壓面軸通過第四鏈傳動連接第二壓面軸; 第二軸通過第三鏈傳動連接進面主動軸; 第三壓面軸通過第五鏈傳動連接撒面軸。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壓面機,屬于食品加工機械,包括機架及設置在機架上的進面機構、壓面機構、撒面機構、出面機構;壓面機構中構成壓面工作區的第二、三壓面輥之間的間距可調;撒面機構包括盛放干面粉的料斗,料斗位于第三壓面輥的上方,料斗的底部設置為撒面網且撒面網的橫截面為圓弧形,料斗內設置撒面刀及帶動撒面刀轉動的撒面軸,撒面軸與所述第三壓面輥平行。該壓面機能夠在壓面的過程中自動的撒干面粉,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壓面的效果和效率,并且壓面的厚度可調,可以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
文檔編號A21C3/02GK202773923SQ2012203445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尹丙征, 尹丙剛, 康蕓, 張田彬, 趙興珠 申請人:山東美鷹食品設備有限公司, 尹丙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