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背景技術:
[0002]揉捻是茶葉初制加工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過程,它的好壞決定了成茶品質的優劣。 目前的茶葉連續揉捻機的結構包括機架、揉捻裝置和傳動機構,揉捻裝置包括進料口、揉鼓、揉蓋和出料口,進料口位于揉鼓上方,出料口位于揉鼓下方,揉鼓安裝在揉蓋內;揉鼓由圓錐臺形的上段和倒圓錐臺形的下段連接構成,揉鼓上設有螺旋導葉筋;揉蓋由上揉蓋和下揉蓋組成,上揉蓋與揉鼓上段之間構成由上而下體積逐漸縮小的初揉搓區,下揉蓋與揉鼓下段之間構成體積小于初揉搓區的揉搓擠壓區,揉蓋與機架固定連接;揉鼓上下兩端部設有縱向的轉軸,機架上設有轉軸固定座,轉軸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0003]工作原理茶葉從上面的進料口進入初揉搓區,茶葉初步被揉搓后,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和導葉筋的推動下進入揉搓擠壓區。在揉搓擠壓區,揉搓空間變小,對茶葉造成擠壓,使其細胞破裂擠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過程,經出料口出料。[0004]目前的茶葉連續揉捻機存在的問題1.茶葉進入揉捻機內揉捻的時間太短,很快的出來,沒有得到充分的揉捻。2.茶葉不能成團的進入揉捻空間,造成單片葉不能得到充分揉捻。3.揉捻機出口處有茶葉搓成長草繩的現象。
發明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茶葉揉捻質量均一、可實現連續化生產、操作簡單、方便清洗的茶葉連續揉捻機。[0006]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包括機架、揉捻裝置和傳動機構,所述的揉捻裝置包括進料斗、掃料器、揉捻芯、外殼和揉盤,進料斗、掃料器位于揉捻芯上方,掃料器裝在進料斗內,揉捻芯裝在外殼和揉盤組成的空間內,揉盤位于揉捻芯下方,出料口位于揉盤底部,出料口中心偏離揉盤中心。[0007]所述的進料斗是一個中間下凹的大圓盤,底部是進料口,上部設有圓環形的防護圈。進料斗與機架固定連接。[0008]所述的掃料器是由一塊弧形板和一塊平板組成的,掃料器固定在傳動軸上并隨傳動軸轉動。[0009]所述的進料斗和掃料器構成初搓成團區,茶葉在掃葉器弧形板的作用下,被初搓成團。[0010]所述的揉捻芯由一個圓錐體和一個中間下凸的圓盤構成,揉捻芯上部圓錐體和底部圓盤之間還設有過渡中部,揉捻芯上部和中部設有螺旋導葉板;揉捻芯底部設有螺旋導葉筋。[0011]所述的外殼是由一個圓錐臺和一個圓環組成的,圓錐臺、圓環垂直對分,由左右兩半組成,外殼上有連接板與機架鉸接,外殼可以繞機架上的銷軸轉動打開,外殼內壁設有豎3直排列的揉筋,揉筋沿圓周均勻分布。[0012]所述的揉捻芯上部和外殼構成揉搓過渡區,茶葉在揉捻芯螺旋導葉板的推動下進一步的被揉搓、輸送。[0013]所述的揉盤是一個中間下凹的圓盤,揉盤底部有偏離中心的出料口,揉盤有凸出的邊緣,在邊緣處與機架鉸接,揉盤可以向下開啟。[0014]所述的揉盤上有均勻排布的半圓球體。[0015]所述的揉捻芯底部與揉盤構成揉捻成形區,茶葉受到螺旋導葉筋、半圓球體和揉捻芯、揉盤壁的揉搓擠壓,使其細胞破裂擠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過程,經出料口出料。[0016]進一步,所述揉捻芯上端部設有傳動軸,機架上設有傳動軸軸承座,傳動軸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0017]本實用新型連續揉捻機的整個揉捻區間分為初搓成團區、揉搓過渡區和揉捻成形區,茶葉從殺青機出來,落入由進料斗和掃料器構成的初搓成團區,在掃料器弧形板的作用下,茶葉初步被搓成團,然后從進料口滾入由外套和揉捻芯上部構成的揉搓過渡區內,茶葉在螺旋導葉板的推動下進一步的被揉搓,然后進入由揉盤和揉捻芯底部構成的揉捻成形區,在揉捻成形區,茶葉受到螺旋導葉筋、半圓球體和揉捻芯外壁、揉盤內壁的揉搓擠壓,使其細胞破裂擠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過程,經出料口出料。外殼垂直對分,左右兩半可以開啟,揉盤可以向下開啟,解決了使用后清洗的問題,方便清洗,使茶葉生產更清潔衛生。[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清潔衛生,實現了連續揉捻,無需停頓,可以滿足茶葉生產流水線的要求,茶葉揉捻質量均一,且成本低廉,節約能源和資源,對操作者的文化素質要求不高。
[0019]圖I、圖2為實施例所述茶葉連續揉捻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0021]參照圖1,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包括機架5、揉捻裝置和傳動機構4,所述的揉捻裝置包括進料斗I、掃料器2、外殼6、揉捻芯8和揉盤11,進料斗I和掃料器2位于揉捻芯8 上方,揉捻芯8安裝在由外殼6和揉盤11組成的空間內,揉盤11位于揉捻芯8下方,出料口 13位于揉盤11底部,出料口中心偏離揉盤中心;[0022]參照圖2,掃料器2裝在進料斗I內,固定在傳動軸22上,進料口 3在進料斗I底部,[0023]所述的揉捻芯8的上部是一個圓錐體19,底部是一個中間下凸的圓盤20 ;所述揉捻芯上部圓錐體19和底部圓盤20之間還設有過渡中段21。揉捻芯上部19和過渡中段21 上設有螺旋導葉板9,揉捻芯底部圓盤20上設有螺旋導葉筋10。[0024]所述的外殼6由一個圓錐臺23和一個圓環24組成,圓錐臺23、圓環24垂直對分, 由左右兩半組成,外殼6上有連接板25與轉軸套17連接,通過轉軸16與機架5鉸接,外殼 6可以繞轉軸16轉動打開,外殼6內壁設有豎直排列的揉筋7,揉筋7沿圓周均勻分布。[0025]所述的揉捻芯8上端部設有傳動軸22,機架5上設有傳動軸軸承座18,傳動軸22 與傳動機構4傳動連接。[0026]所述的揉盤11是一個中間下凹的圓盤。在圓盤底部有偏離中心的出茶口,在圓盤的四周有凸出的邊緣,揉盤11在邊緣處通過固定銷14與機架5上的揉盤固定座15鉸接, 揉盤11可以向下開啟。揉盤11上有均勻排布的半圓球體12。[0027]所述的進茶斗I和掃料器2構成初搓成團區26,在初搓成團區茶葉被初搓成團; 所述的外殼6和揉捻芯8上段圓錐體19構成揉搓過渡區27,在揉搓過渡區茶葉被進一步揉搓;所述的揉盤11和揉捻芯8底部圓盤20構成揉捻成形區28,在揉捻成形區茶葉被充分揉捻。[0028]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傳動機構4通過傳動軸22帶動掃料器2、揉捻芯8旋轉運動, 茶葉從殺青機出來,落入初搓成團區26的進料斗I邊緣,茶葉在掃料器2的推動下被初搓成團,然后從進料口 3滾入由外殼6和揉捻芯上部圓錐體19構成的揉搓過渡區27內,在螺旋導葉板9的驅動作用下,茶葉被進一步揉搓,然后進入由揉捻芯底部20和揉盤11構成的揉捻成形區28,在揉捻成形區茶葉受到螺旋導葉筋10、半圓球體12和揉捻芯8外壁、揉盤 11內壁的揉搓擠壓,使其細胞破裂擠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過程,經揉盤11底部偏離中心的出料口 13出料。[0029]使用結束后將外殼6左右開啟,揉盤11向下開啟,方便清洗,使茶葉生產更清潔衛生。[0030]最后,應該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包括機架、揉捻裝置和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裝置包括進料斗、掃料器、揉捻芯、外殼和揉盤,進料斗、掃料器位于揉捻芯上方,掃料器裝在進料斗內,揉捻芯裝在外殼和揉盤組成的空間內,揉盤位于揉捻芯下方, 出料口位于揉盤底部,出料口中心偏離揉盤中心;所述的進料斗是一個中間下凹的大圓盤,底部是進料口,上部設有圓環形的防護圈,進料斗與機架固定連接;所述的掃料器是由一塊弧形板和一塊平板組成的,掃料器固定在傳動軸上并隨傳動軸轉動;所述的揉捻芯由一個圓錐體和一個中間下凸的圓盤構成,揉捻芯上部圓錐體和底部圓盤之間還設有過渡中部,揉捻芯上部和中部設有螺旋導葉板,揉捻芯底部設有螺旋導葉筋;所述的外殼是由一個圓錐臺和一個圓環組成的,圓錐臺、圓環垂直對分,由左右兩半組成,外殼上有連接板與機架鉸接,外殼可以繞機架上的銷軸轉動打開;所述的揉盤是一個中間下凹的圓盤,揉盤底部有偏離中心的出料口,揉盤有凸出的邊緣,在邊緣處與機架鉸接,揉盤可以向下開啟;所述的進料斗和掃料器構成初搓成團區,揉捻芯上部和外殼構成揉搓過渡區,揉捻芯底部與揉盤構成揉捻成形區;所述的揉捻芯上端部設有傳動軸,機架上設有傳動軸軸承座,傳動軸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葉連續揉捻機,其特征在于外殼內壁設有豎直排列的揉筋,揉筋沿圓周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茶葉連續揉捻機,其特征在于揉盤上有均勻排布的半圓球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連續揉捻機,包括機架、揉捻裝置和傳動機構,所述的揉捻裝置包括進料斗、掃料器、揉捻芯、外殼和揉盤,進料斗、掃料器位于揉捻芯上方,掃料器裝在進料斗內,揉捻芯裝在外殼和揉盤組成的空間內,揉盤位于揉捻芯下方,出料口位于揉盤底部,出料口中心偏離揉盤中心;所述的揉捻芯由一個圓錐體和一個中間下凸的圓盤構成,揉捻芯上部和中部設有螺旋導葉板,揉捻芯底部設有螺旋導葉筋;進料斗和掃料器構成初搓成團區,揉捻芯上部和外殼構成揉搓過渡區,揉捻芯底部與揉盤構成揉捻成形區;外殼垂直對分,左右兩半可以開啟,揉盤可以向下開啟;所述揉捻芯上端部設有軸向的傳動軸,機架上設有傳動軸軸承座,傳動軸與傳動機構傳動連接。
文檔編號A23F3/06GK202738720SQ2012203915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馬文桂 申請人:馬文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