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茶葉生產設備,特別適應于青錢柳葉加工的茶葉烘干機。
背景技術:
傳統茶葉生產,茶葉首先在地面上經由日光照射萎凋殺青,然后放在揉捻機中揉捻,再放置于室內自然發酵,最后于鍋中炒干,產出茶葉。這種傳統茶葉生產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由于茶葉具有季節性,傳統茶葉生產方式易受季節與氣候的影響,春季多雨水,春芽采摘特別多,難得干燥;二是自動化程度不高,茶葉產量有限,茶葉質量不高;三是勞動強度大,需要生產場地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茶葉生產易受季節性與氣候的影響、茶葉產量不高、茶葉質量不高、勞動強度大等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發明一種茶葉烘干機,特別適應于青錢柳葉加工的茶葉烘干機。
一種茶葉烘干機,它主要由生葉清洗甩干系統、機架、微波機柜、排氣系統、輸送系統、動力系統組成;輸送系統貫穿于機架的中部,輸送帶的上方裝有微波機柜和排氣系統,生葉清洗甩干系統位于機架的前端,動力系統是整個茶葉烘干機的動力源。
該茶葉烘干機加工的茶葉,烘干快,顏色佳,質量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標所示: 1、生葉清洗甩干系統 1.1、生葉自動鋪撒系統 1.2、生葉入料口 2、機架 3、微波機柜 3.1、控制面板 3.2、微波發生器 3.3、隔板 3.4、溫度傳感器 4、排氣系統 4.1、水氣抽排管 4.2、冷卻風管 4.3、抽風機 5、輸送系統 5.1、輸送帶 5.2、輸送輪 5.3、張緊輪 5.4、過渡輪 5.5、手輪 5.6、螺桿 5.7、滑塊 5.8、鏈輪 6、動力系統 6.1、動力鏈條 6.2、調速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生葉清洗甩干系統1、機架2、微波機柜3、排氣系統4、輸送系統5、動力系統6組成;輸送系統5貫穿于機架2的中部,輸送帶5.1的上方裝有微波機柜3和排氣系統4,生葉清洗甩干系統1位于機架2的前端,動力系統6是整個茶葉烘干機的動力源。
生葉清洗甩干系統1主要由生葉自動鋪撒系統 1.1、生葉入料口1.2組成。
微波機柜3主要由控制面板3.1、微波發生器3.2、隔板3.3、溫度傳感器3.4組成。
排氣系統4主要由水氣抽排管4.1、冷卻風管4.2、抽風機4.3組成。
輸送系統5主要由輸送帶5.1、輸送輪5.2、張緊輪5.3、過渡輪5.4、手輪5.5、螺桿5.6、滑塊5.7、鏈輪5.8組成。
動力系統6主要由動力鏈條6.1、調速電機6.2組成。
輸送輪5.2與動力系統6通過鏈輪5.8、動力鏈條6.1將調速電機6.2的動力傳遞給輸送帶5.1。
旋轉手輪5.5,使螺桿5.6帶動滑塊5.7左右移動,同時張緊輪5.3左右移動,調整輸送帶5.1松緊程度;在適當的位置設置過渡輪5.4,使輸送帶5.1不致松垂。
機架2承載設備的各個構件;微波機柜產生熱能,干燥茶葉。隔板3.3將機柜分隔成上下兩層;控制面板3.1調整微波發生器3.2參數,確保微波發生器發熱溫度在65±5°C范圍內;溫度傳感器3.4檢測烘烤區溫度并傳遞給控制面板進行自動補償調節溫度在設定區域。
排氣系統4中的水氣抽排管4.1穿透隔板3.3將烘烤區的水氣抽排出去;冷卻風管4.2將微波機柜內的熱氣排出,避免高溫燒毀元件。
一種茶葉烘干機的用法,該機適應于加工綠茶,特別適應于青錢柳綠茶加工;在青錢柳茶葉加工時,先把采摘回來的青錢柳生葉投入到生葉清洗甩干系統1中,經自動清洗、甩干后,由生葉自動鋪撒系統1.1將生葉連續、均勻地鋪撒在輸送帶5.1上,通過微波機柜3干燥,控制微波發生器發熱溫度在60-70°C范圍內,經過輸送帶5.1尾部將初步干燥(殺青)的茶葉收集起來放入揉捻機揉捻,揉捻后的茶葉加入生葉入料口1.2,再經過一次輸送帶5.1及微波機柜3干燥后,直接進入自動包裝系統,得到產品。
經過生產性實驗,該茶葉烘干機效率高,其加工的青錢柳茶葉質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