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產加工米粉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
背景技術:
米粉是我國南方的一種傳統食品,是以大米為原料,制成的條狀、絲狀的米制品。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干炒,入味爽滑,深受消費者喜愛。在米粉的制作工序中,蒸制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現對米粉的蒸制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漿塊擠成圓柱狀,使用蒸汽對其進行蒸制,該方法較適用于米粉的生產,但其存在蒸制時間長,蒸汽耗量大等缺點;另一種是將漿塊攪拌成粉,在一個相對密閉的容器中蒸制,該方法較適用于粉絲的生產,但其因冷凝蒸汽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致其含水量高,產品外觀易粘連,較難處理,不利于工業化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節約成本、高效節能、實用的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蒸粉內室1、蒸粉外室2、攪拌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粉內室I設于蒸粉外室2之內;所述的蒸粉內室I的上端設有蒸汽管4,所述的蒸汽管4上設有若干蒸汽孔5 ;所述的蒸粉外室2的上部設有封閉蓋7,下部設有出水口 8 ;所述的蒸粉內室I的中部設有攪拌裝置3,所述的攪拌裝置3相對于蒸粉內室I可轉動;所述的蒸粉內室I底部設有出料口 6。所述的蒸粉內室I為長方形,所述的蒸粉外室2為上窄下寬的梯形,其夾角為60 75° ;所述的蒸粉內室I與蒸粉外室2同底部。所述的蒸粉外室2的高度比蒸粉內室I的高度高出5 10c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蒸粉外室的梯形結構可使多余的蒸汽冷凝成水后由蒸粉外室的出水口排出,有效的降低了胚粉中的水分;本實用新型也具有和粉功能,將和粉與蒸粉兩個工序整合為一個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同時適用米于米粉和粉絲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便于推廣使用。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圖;圖2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蒸粉內室1、蒸粉外室2、攪拌裝置3,所述的蒸粉內室I設于蒸粉外室2之內;蒸粉外室2的高度比蒸粉內室I的高度高出5 IOcm ;蒸粉內室I的上端設有蒸汽管4,蒸汽管4上設有若干蒸汽孔5 ;蒸粉外室2的上部設有封閉蓋7,下部設有出水口 8 ;蒸粉內室I的中部設有攪拌裝置3,攪拌裝置3相對于蒸粉內室I可轉動;蒸粉內室I底部設有出料口 6。本實用新型的蒸粉內室I為長方形,所述的蒸粉外室2為上窄下寬的梯形,其夾角為60 75° ;蒸粉內室I與蒸粉外室2同底部。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先打開封閉蓋7,將磨好的胚粉置于蒸粉內室I中,蓋上封閉蓋7,打開攪拌裝置3攪拌均勻;打開蒸汽管4,蒸汽通過蒸汽孔5進入蒸胚內室1,在I 2分鐘內即可將胚粉蒸至五成熟以上,同時,多余的蒸汽和冷凝蒸汽在蒸粉外室I冷凝下來,通過出水口 8排出。胚粉蒸至規定熟度后,打開出料口 6,并閉攪拌裝置3將胚粉放出。本實用新型裝置高效節能,只需I 2分鐘即可將胚粉蒸至五成熟;處理量大,一次可處理150 200千克的物料;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同時適用米于米粉和粉絲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便于推廣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蒸粉內室(I)、蒸粉外室(2)、攪拌裝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粉內室(I)設于蒸粉外室(2)之內;所述的蒸粉內室(I)的上端設有蒸汽管(4),所述的蒸汽管(4)上設有若干蒸汽孔(5); 所述的蒸粉外室(2)的上部設有封閉蓋(7),下部設有出水口(8); 所述的蒸粉內室(I)的中部設有攪拌裝置(3),所述的攪拌裝置(3)相對于蒸粉內室(I)可轉動;所述的蒸粉內室(I)底部設有出料口( 6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粉內室(I)為長方形,所述的蒸粉外室(2)為上窄下寬的梯形,其夾角為60 75° ;所述的蒸粉內室(I)與蒸粉外室(2)同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粉外室(2)的高度比蒸粉內室(I)的高度高出5 1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米粉生產的高效節能蒸粉裝置,蒸粉內室、蒸粉外室、攪拌裝置,所述的蒸粉內室設于蒸粉外室之內;所述的蒸粉內室的上端設有蒸汽管,所述的蒸汽管上設有若干蒸汽孔;所述的蒸粉外室的上部設有封閉蓋,下部設有出水口;所述的蒸粉內室的中部設有攪拌裝置,所述的攪拌裝置相對于蒸粉內室可轉動;所述的蒸粉內室底部設有出料口。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安裝方便、高效節能、實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A23L1/164GK202819526SQ2012204023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4日
發明者廖珍龍, 郭剛, 付德軍, 林碧瓊, 宋仁謙 申請人:莆田市東南香米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