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切面機的切面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用于切面機的切面刀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面條制造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切面機的切面刀。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用于制造的面條的切面機,其上設置的切面刀上的刀齒形狀固定,軋制出來的面條通常為扁形或圓形,不能滿足人們對面條多樣化的需求,此外軋制出來面條的表面光滑,在煮面時,面條容易粘連在一起,不易煮熟。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軋制出來的面條與手工制作的刀削面形狀相似,而且煮制時面條不易粘連的用于切面機的切面刀。[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切面機的切面刀, 所述切面刀包括一對上下咬合的軋輥,所述軋輥分別沿軸向等間距設置環形刀口,刀口與刀口之間為容納面條的鋸齒形凹槽,該鋸齒形凹槽為環形槽;鋸齒形凹槽的外周面上設有一圈相互平行的凸紋,所述凸紋之間的間隙為O. 5cm。[0005]優選的,所述的兩個軋輥的上的鋸齒形凹槽上下對合后的形狀為菱形。[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軋制出來的面條形狀和口感與手工刀削面非常相似,并且生產效率更高,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需求,此外, 凸紋的設置使得切出來的面條其正面形成壓痕,面條表面不光滑,煮面時面條不易發生粘連現象,食用口感更好。
[0007]圖1是使用本實用新型切面刀的切面機的結構示意圖。[0008]圖中[0009]1、上軋輥 2、刀口3、鋸齒形凹槽[0010]4、凸紋 5、工作齒輪 6、帶輪[0011]7、下軋輥。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所示,切面機上用于軋制面條的切面刀包括一對上下咬合的上軋輥I和下軋輥7,所述上軋輥I和下軋輥7分別沿軸向等間距設置環形刀口 2,刀口 2與刀口 2之間為容納面條的鋸齒形凹槽3,該鋸齒形凹槽3為環形槽;鋸齒形凹槽3的外周面上設有一圈相互平行的凸紋4,所述凸紋4之間的間隙為O. 5cm,上軋輥I和下軋輥7上的鋸齒形凹槽 3上下對合后的形狀為菱形。[0013]軋制面條時,電機帶動切面機上的帶輪6轉動,工作齒輪5是一對上下嚙合的齒輪,工作齒輪5在帶輪6的驅動下轉動,從而分別帶動上軋輥I和下軋輥7相向運動,生產出表面有壓痕,煮制時不易粘連的刀削面。[0014]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切面機的切面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刀包括一對上下咬合的軋輥,所述軋輥分別沿軸向等間距設置環形刀口,刀口與刀口之間為容納面條的鋸齒形凹槽,該鋸齒形凹槽為環形槽;鋸齒形凹槽的外周面上設有一圈相互平行的凸紋,所述凸紋之間的間隙為O. 5c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切面機的切面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軋輥的上的鋸齒形凹槽上下對合后的形狀為菱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切面機的切面刀,所述切面刀包括一對上下咬合的軋輥,所述軋輥分別沿軸向等間距設置環形刀口,刀口與刀口之間為容納面條的鋸齒形凹槽,該鋸齒形凹槽為環形槽;鋸齒形凹槽的外周面上設有一圈相互平行的凸紋,所述凸紋之間的間隙為0.5cm。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軋制出來的面條形狀和口感與手工刀削面非常相似,并且生產效率更高,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需求,此外,凸紋的設置使得切出來的面條其正面形成壓痕,面條表面不光滑,煮面時面條不易發生粘連現象,食用口感更好。
文檔編號A21C11/08GK202857703SQ20122048258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陳中紅 申請人:宜墾(天津)農業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