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貯藏保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用于金銀花的貯藏保鮮方法。
背景技術:
金銀花屬我國公布的藥食兩用植物,藥理研究表明,金銀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生育、解熱、保肝、止血、降血脂、抗氧化、中樞興奮和免疫調節等作用。綠原酸、木樨草苷是金銀花的主要藥效成分,其含量的高、低是金銀花質量優、劣的重要標志。金銀花中的總酚、總黃酮也有藥用和保健功能。金銀花提取液有明顯的抗氧化能力,對燙傷小白鼠中性粒細胞合成和釋放過氧化氫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使中性粒細胞合成和釋放溶體酶的能力降低;金銀花提取液對清除自由基也有明顯的作用。常規貯藏金銀花易使其品質下降、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嚴重影響金銀花的銷售。經對現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現,蘭華在《中國食品學報》(Vol. 8,No. 6,2008,43 47)發表了“金銀花不同貯藏時期有效成分與抗氧化力的研究”,研究發現金銀花采后常規貯藏I個月,其所含綠原酸和總黃酮下降顯著;3個月后上述兩種物質的含量為原來的50%-60%。其總抗氧化力下降趨勢與之相同,且更為顯著。農訓學在《農村新技術》(No. 04,2004,38 39)發表了 “金銀花的采集加工與貯藏”,介紹了少量金銀花可存放在大缸內,缸底放少量石灰,上面蓋塑料布防潮。孫奇在《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Vol. 10, No. 12,2008, 153 154)發表了 “金銀花栽培技術”,介紹將曬干后的金銀花轉入塑料袋中,把缸曬熱,將袋裝入缸內,埋于干燥的麥糠中,可貯存I年不受蟲蛀,并能基本保持原品色澤。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510003040. 2的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品質的金銀花的加工方法,將采摘的金銀花用115-125°C的高溫殺酶3-5分鐘后,用30-50°C的中溫排濕25-35分鐘,接著用中高溫50-60°C干燥30-40分鐘,自然冷卻后包裝得產品。本發明的方法能提高金銀花藥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外觀顏色好、質量上乘且穩定、且大大縮短了加工時間。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1010291616.0為了提高金銀花茶的質量,避免有效成分綠原酸的損失,提高金銀花茶的儲存時間,本發明提出了金銀花茶的高溫速干加工方法。其技術方案為金銀花茶的高溫速干加工方法,具體步驟如下(I)以金銀花花蕾為原料,米摘后在室內攤晾3-4小時,進入殺青鍋殺青,溫度設定為160-250°C,旋轉殺青時間為I分鐘-2分鐘;⑵殺青后的金銀花花蕾出鍋后,自然冷卻降至常溫;(3)干燥把金銀花花蕾放入干燥箱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80-120°C,時間為8-12分鐘;(4)干燥后的金銀花花蕾從干燥箱拿出后,自然冷卻至常溫,即成金銀花茶;(5)真空包裝。中國發明申請號為200710115435. 0公開了一種鮮金銀花茶的加工方法,其要點是將采摘下的新鮮金銀花蕾,在280°C下殺青3分鐘,再用180°C熱風連續烘干30分鐘,然后在80-120°C下自動烘干40分鐘,再自然降溫冷卻至室溫進行包裝即可。本發明方法加工的鮮金銀花茶用剛采摘的新鮮金銀花蕾為原料,經短時間高溫殺青、烘干工藝精制而成,其綠原酸含量高達7. 2%以上,其茶湯色淡綠、甘甜爽口、香味醇正、清熱解毒,具有防病抗病、強身健體之功效。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110041809. 5公開了一種金銀花的保藏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特征包裝前,將金銀花的含水量降低到8% -14% ;包裝材料的選擇條件顏色為黑色、藏青色或深綠色;材質為鐵質、紙質或塑料材料;厚度為0. 10至I毫米;包裝形式密封;儲藏養護方式覆蓋或包裹一種能夠避光和/或恒溫的材料。通過本發明的金銀花保藏方法,使得金銀花藥材經長時間貯藏后仍基本保持其綠色,而且不霉變,有效防止了鼠害蟲害導致的品質和品相劣化。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1110036581.0涉及一種金銀花茶,特別是金銀花微粉茶。本發明提供一種達到18 u m粒級的金銀花微粉茶,其特點是具有> 5%的高綠原酸含量,淡綠色、清香味,沖泡無沉淀、無顆粒感。其生產方法為鮮花采摘,微波殺青,速凍降溫,二次干燥,兩次粉碎,低溫冷藏。其功能為清熱解毒、廣譜抗菌。因而產品具有優良的內在品質及形狀特征。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210261678. 6公開了一種蔬菜的氣調保鮮方法,所述氣調保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需保鮮的蔬菜進行采摘、分選;(2)對采摘、分選后的蔬菜進行預冷操作;(3)將預冷后的蔬菜進行滅菌處理;(4)將滅菌后的蔬菜置于包裝容器內,并向所述包裝容器內通入氧氣、二氧化碳和氮氣的混合氣體,使得包裝容器氮氣的濃度為85-95%、氧氣的濃度為1_8%、二氧化碳的濃度為1-6% ; (5)將氣調包裝好的蔬菜置入冷庫內冷藏。本發明保鮮方法可以抑制蔬菜體內呼吸,保持蔬菜體內水分,使其保鮮期延長。但這些方法主要以金銀花儲藏后外觀評價為參考指標,對金銀花中標志性藥效成分綠原酸、木樨草苷以及總酚、總黃酮的含量關注較少,并且現有貯藏方法適用于一般農戶少量金銀花的貯藏,不能大規模推廣,在空氣相對濕度大時,金銀花仍易吸潮發霉或蟲蛀。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種能大規模推廣的,既能防蟲防霉,又能保存綠原酸、木樨草苷、總酚、總黃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金銀花新型貯藏方法。
發明內容
金銀花中的指標性成分綠原酸、木樨草苷分別屬于酚類和黃酮類化合物,此類化合物容易在高溫下被氧化,同時,含水量較高的金銀花中多酚氧化酶等酶活性較高,酚類、黃酮類化合物易被酶解,因此,需將金銀花干燥到一定程度后,隔絕氧氣后冷藏,從而提高金銀花貯藏品質。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方法簡單,能有效保持金銀花內綠原酸、木樨草苷、總酚、總黃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能避免金銀花發霉或蟲蛀,從而提高金銀花貯藏品質的低溫氣調貯藏保鮮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其特征是將干燥后的金銀花裝入包裝袋,通過管路向包裝袋內分別充入氮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進行氣調;氣調處理后將包裝袋封口,置于溫度在0-6°C的冷庫中貯藏。本方案的具體特點還有,所述金銀花為無霉變、蟲蛀現象的金銀花。所述烘干后的金銀花是指含水量在8%以下新鮮金銀花。所述包裝袋為聚乙烯袋,PE復合袋,鋁塑復合袋。所述預冷處理為于溫度0-6 °C條件下處理15-30 min。所述氮氣在氣調氣體中體積百分數為10-90%,二氧化碳在氣調氣體中的體積百分數為 10-90%。所述冷庫溫度0-4 °C。本發明按照下述方法及評價值指標進行試驗,得到干燥金銀花貯藏的最佳方法。首先將不同含水量的金銀花采用聚乙烯袋包裝,通入體積比1:1氮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氣調處理,再于常溫倉庫及0-6°C冷庫中分別放置12個月進行觀察,以總酚、總黃酮、綠原酸、木樨草苷相對于貯存前的含量為指標,判斷含水量對金銀花存儲質量的影響。表I金銀花含水量貯存實驗研究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其特征是將干燥后的金銀花裝入包裝袋,通過管路向包裝袋內分別充入氮氣、二氧化碳或兩種混合氣體進行氣調;氣調處理后將包裝袋封口,置于溫度在0-6 0C的冷庫中貯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金銀花為無霉變、蟲蛀現象的金銀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干燥后的金銀花是指含水量在8%以下新鮮金銀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包裝袋為聚乙烯袋,PE復合袋,鋁塑復合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其特征是在于所述冷庫溫度為0-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氮氣在氣調氣體中體積百分數為10-90%,二氧化碳在氣調氣體中的體積百分數為10-90%。
全文摘要
一種金銀花貯藏保鮮方法,主要采用干燥后的金銀花裝入包裝袋進行氣調處理,然后封口包裝。氣調處理所用氣體為氮氣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封口后金銀花置于0-6℃下的恒溫冷庫貯藏。本發明工藝簡單,不僅解決了金銀花批量存儲問題,還能夠有效防止金銀花綠原酸、黃酮等有效成分的氧化和香氣成分的散失,從而大大提高了金銀花的貯藏時間和品質。
文檔編號A23L3/36GK103070450SQ20131003091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8日
發明者劉建華, 王曉, 劉峰, 劉偉, 耿巖玲, 王岱杰, 周杰 申請人: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