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蔗汁澄清方法

文檔序號:423613閱讀:59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蔗汁澄清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甘蔗制糖的工藝,具體的說是一種蔗汁澄清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蔗糖生產與消費大國,超過90%的糖廠采用磷酸-亞硫酸法工藝生產蔗糖,不足10%的糖廠采用碳酸法工藝生產蔗糖。碳酸法生產蔗糖產品質量優于亞硫酸法,但生產成本高,碳酸濾泥引起的污染問題難以解決,導致碳法工藝難以推廣。傳統的亞硫酸法澄清工藝:甘蔗混合汁經預灰一一次加熱(55 65°C)—加磷酸、通二氧化硫氣體進行硫熏一加石灰乳中和到PH6.8 7.2 —二次加熱(98 102°C )—到沉降池進行快速沉降一清汁與泥汁分離一清汁蒸發、濃縮、煮糖、結晶、分蜜后得到產品白砂糖。這種澄清工藝的缺點之一為高溫加熱。由于現在不斷地要求高抽出率,要求甘蔗的破碎度不斷提高,因此壓榨的混合汁中含有大量懸浮顆粒,如蔗糠、蔗蠟等,含有大量半懸浮微粒如淀粉等。它們原來是不溶解的,但加熱至高溫特別是經過較長時間后,它們有一部分溶解或轉變成膠體狀態分散到蔗汁中。高溫加熱使一些原本不溶或微溶的物質水解、溶脹、熔融而進一步分散到糖汁中,或變成深色物質,使它們更難除去。如果先在低溫下除去汁中原有的懸浮物,蔗汁的質量和隨后的處理都會得到明顯的改善。我國在對蔗汁亞硫酸法澄清工藝也有不少改進,如采用氣浮分離法,能除去制糖生產工藝處理蔗汁中的蔗糠、淀 粉、蔗脂、蔗臘、植物色素、蛋白質和膠體等“輕質非糖雜質”,有利于后處理。中國專利(申請號)200710201374.X公開了一種亞硫酸法糖廠混合汁低溫處理工藝,這種工藝采用在較低溫度(45-65°C )下對蔗汁進行快速的浮清處理,利用最佳凝聚點PH值,先把混合汁中的80%雜質除去,采用上浮器的處理方法,大幅度縮短分離過程所需時間。降低硫熏強度,減少糖分損失,節省原料用量,減少沉淀面積,提高產品質量和收回,生產成本低。中國專利(申請號)200510035131.4公開了一種由甘蔗直接制造高品質白糖的工藝,該工藝第一步采用低 溫磷浮法,將甘蔗壓榨汁經預灰、加熱,加入磷酸、澄清劑、氣泡,再加入石灰乳至中性,然后加入絮凝劑攪拌,進入平流式快速浮清器,得到浮清汁;第二步處理再大幅度提高蔗汁的質量,采用亞硫酸脫色劑澄清法、碳酸磷浮法。該工藝制得清汁純度高、雜質少,煮煉收回率和產糖率都比傳統亞硫酸法明顯提高。但氣浮分離法大量使用二氧化硫、磷酸、石灰乳及絮凝劑,原料用量大,生產成本高,造成環境污染,同時殘留會影響清汁質量和白砂糖質量,進而影響人體健康。我公司根據現有技術、設備,對蔗汁澄清工藝進行改進,取得很好的效果,目前尚未見有相關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蔗汁澄清方法,該方法能降低物料粘度,防止“反底”現象,穩定清汁PH值,提高澄清汁重力純度,同時,能減少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糖的質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蔗汁澄清方法,取占混合汁總重30-95%的混合汁,依次經預灰、一級加熱、制泡、氣浮分離步驟處理得浮清汁,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再經二級加熱、硫熏中和、中和汁加熱、快速沉降步驟處理得到清汁,所述混合汁為壓榨甘蔗工序得到的蔗汁。所述經預灰、一級加熱、制泡、氣浮分離步驟處理的混合汁占混合汁總重的40-60%ο所述預灰步驟為:取混合汁,加入0.015-0.020%對蔗比的磷酸,用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6.8-7.2,得預灰汁。所述一級加熱步驟為:在預灰汁中加入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8.0-8.5,泵入一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45_50°C。所述制泡步驟為:經過一級加熱的預灰汁流入位于上浮器上方的儲箱,部分預灰汁進入制泡器制泡,得到的幼細、均勻并有良好活性的氣泡,余下部分預灰汁備用。所述氣浮分離步驟為:將余下部分備用的預灰汁,加入I 5PPM絮凝劑,通入制備好的氣泡,混勻,泵入上浮器的入汁口,浮渣從上浮器上方經刮板刮出,浮清汁從上浮器底部經U型管排出。所述絮凝劑為本領域常用的無機絮凝劑、有機絮凝劑。無機絮凝劑有聚合堿式氯化鋁(PAC)、聚硅酸鋅(PSAZ)等,有機絮凝劑有: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如:聚丙烯酰胺(PAM)等;甲殼素衍生物絮凝劑,如:殼聚糖、改性殼聚糖季銨鹽等。所述二級加熱步驟為: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加入0.020-0.028%對蔗比的磷酸,混勻,泵入二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60-65°C。所述硫熏中和步驟為:將經過二級加熱器加熱的混合溶液泵入硫熏中和器,硫熏強度為8-25CC,加石灰乳中和至pH6.8 7.5,得中和汁。所述中和汁加熱步驟為:將中和汁加熱至溫度101 105°C。所述快速沉降步驟為:在中和汁中加入絮凝劑,絮凝劑加入量為3.0 5.0ΡΡΜ,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到清汁和泥汁。將泥汁與氣浮分離步驟中排出的浮渣混合過吸濾機,得濾汁,濾汁加熱至溫度101 105°C,按3.0 5.0PPM加入絮凝劑,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濾清汁,將濾清汁與清汁合并,進入蒸發工序。以上所述蔗汁澄清方法氣浮分離步驟所用的上浮器裝置,包括入汁口 1、中心室
2、上浮器主體3、浮渣出口 4,入汁口 I與中心室2連接,中心室2的中上部位于上浮器主體3內,浮渣出口 4位于上浮器主體3的上部邊緣,所述上浮器主體3的頂部5設有刮板,底部6與所述中心室2連接的面為斜面,中心室2端較高,與水平面成10-45度角,所述底部6上設有2個以上浮清汁出口 7。浮清汁出口的數量根據上浮器的大小及生產規模設定。在預灰汁中加入I 5PPM絮凝劑,通入制備好的氣泡,混勻,泵入上浮器的入汁口I,進入中心室2,浮渣繼續上浮至上浮器主體3的液面上,被頂部5上的刮板緩慢旋轉,漸漸推至上浮器邊緣撥出,浮渣從上浮器出口 4經刮板刮出,浮清汁從上浮器底部6經浮清汁出口 7的U型管排出。本發明上浮器的底部為斜面,增加了底部的表面積,改變了物料流動方向,有效克服死角,避免蔗汁長時間停留,造成“蔗糖轉化”、“發粘”現象,有利于后處理。本發明取占混合汁總重30-95%的混合汁采用氣浮分離法,能除去制糖生產工藝處理蔗汁中的蔗糠、淀 粉、蔗脂、蔗臘、植物色素、蛋白質和膠體等“輕質非糖雜質”,有利于后處理。在硫熏中和步驟中,磷酸與石灰乳反應生成磷酸鈣沉淀,亞硫酸與石灰乳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沉淀,鈣離子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與絮凝劑的負電基團結合,可形成大的絮凝物,加快沉淀速度。而大量研究工作證明,混合汁的懸浮微粒及大多數膠體物質帶有負電荷,能吸附帶有正電荷的鈣離子,故加入適量的混合汁,可形成更大的絮凝物,同時混合汁中的不溶物微粒有晶種作用,更有利于加快沉淀速度,經實踐證明,可避免發生可逆性反應,防止“反底”和“蔗糖轉化”現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采用部分混合汁氣浮分離結合部分混合汁快速沉降方法,可避免普通氣浮分離法大量使用二氧化硫、磷酸、石灰乳及絮凝劑,能減少生產時間,節約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聞廣品質量。2.本發明在氣浮分離法得到的浮清汁中加入適量混合汁,可形成更大的絮凝物,同時混合汁中的不溶物微粒有晶種作用,更有利于加快沉淀速度,可避免發生可逆性反應,穩定清汁PH值,防止“反底”和“蔗糖轉化”現象,保證比較高的澄清汁和混合汁重力純度差(1.5GP以上),分離效率高,快速沉降過程僅需約25分鐘。3.本發明改進的上浮器的底部為斜面,增加了底部的表面積,改變了物料流動方向,有效克服死角,避免蔗汁長時間停留,造成“蔗糖轉化”、“發粘”現象,有利于后處理。


圖1是本發明工藝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所用的上浮器裝置結構圖。1.入汁口2.中心室 3.上浮器主體 4.浮渣出口5.上浮器頂部6.上浮器底部7.浮清汁出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但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應用范圍:一、蔗汁澄清方法實施例1一種蔗汁澄清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預灰:取占混合汁總重95%的混合汁,加入0.020%對蔗比的磷酸,用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7.2,得預灰汁。2.一級加熱:在預灰汁中加入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8.5,泵入一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45°C。3.制泡:經過一級加熱的預灰汁流入位于上浮器上方的儲箱,部分預灰汁進入制泡器制泡,得到的幼細、均勻并有良好活性的氣泡,余下部分預灰汁備用。4.氣浮分離:將余下部分備用的預灰汁,加入5PPM聚丙烯酰胺,通入制備好的氣泡,混勻,泵入上浮器的入汁口,浮渣從上浮器上方經刮板刮出,浮清汁從上浮器底部經U型管排出。5.二級加熱: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加入0.028%對蔗比的磷酸,混勻,泵入二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65°C。
6.硫熏中和:將經過二級加熱器加熱的混合溶液泵入硫熏中和器,硫熏強度為25CC,加石灰乳中和至pH7.5,得中和汁。7.中和汁加熱:將中和汁加熱至溫度101°C。8.快速沉降:在中和汁中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加入量為5.0ΡΡΜ,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到清汁和泥汁。9.循環處理:將泥汁與氣浮分離步驟中排出的浮渣混合過吸濾機,得濾汁,濾汁加熱至溫度105°C,按5.0PPM加入聚丙烯酰胺,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濾清汁,將濾清汁與清汁合并,進入蒸發工序。實施例2一種蔗汁澄清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預灰:取占混合汁總重40%的混合汁,加入0.018%對蔗比的磷酸,用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7.0,得預灰汁。
2.一級加熱:在預灰汁中加入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8.2,泵入一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48°C。3.制泡:經過一級加熱的預灰汁流入位于上浮器上方的儲箱,部分預灰汁進入制泡器制泡,得到的幼細、均勻并有良好活性的氣泡,余下部分預灰汁備用。4.氣浮分離:將余下部分備用的預灰汁,加入2PPM殼聚糖,通入制備好的氣泡,混勻,泵入上浮器的入汁口,浮渣從上浮器上方經刮板刮出,浮清汁從上浮器底部經U型管排出。5.二級加熱: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加入0.023%對蔗比的磷酸,混勻,泵入二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63°C。6.硫熏中和:將經過二級加熱器加熱的混合溶液泵入硫熏中和器,硫熏強度為22CC,加石灰乳中和至pH7.0,得中和汁。7.中和汁加熱:將中和汁加熱至溫度102°C。8.快速沉降:在中和汁中加入殼聚糖,殼聚糖加入量為4.0ΡΡΜ,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到清汁和泥汁。9.循環處理:將泥汁與氣浮分離步驟中排出的浮渣混合過吸濾機,得濾汁,濾汁加熱至溫度lore,按3.0PPM加入殼聚糖,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濾清汁,將濾清汁與清汁合并,進入蒸發工序。實施例3一種蔗汁澄清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預灰:取占混合汁總重30%的混合汁,加入0.015%對蔗比的磷酸,用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6.8,得預灰汁。2.一級加熱:在預灰汁中加入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8.0,泵入一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50°C。3.制泡:經過一級加熱的預灰汁流入位于上浮器上方的儲箱,部分預灰汁進入制泡器制泡,得到的幼細、均勻并有良好活性的氣泡,余下部分預灰汁備用。4.氣浮分離:將余下部分備用的預灰汁,加入IPPM聚丙烯酰胺,通入制備好的氣泡,混勻,泵入上浮器的入汁口,浮渣從上浮器上方經刮板刮出,浮清汁從上浮器底部經U型管排出。5.二級加熱: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加入0.020%對蔗比的磷酸,混勻,泵入二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60°C。6.硫熏中和:將經過二級加熱器加熱的混合溶液泵入硫熏中和器,硫熏強度為8CC,加石灰乳中和至pH6.8,得中和汁。7.中和汁加熱:將中和汁加熱至溫度105°C。8.快速沉降:在中和汁中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加入量為3.0ΡΡΜ,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到清汁和泥汁。9.循環處理:將泥汁與氣浮分離步驟中排出的浮渣混合過吸濾機,得濾汁,濾汁加熱至溫度lore,按3.0加入聚丙烯酰胺,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濾清汁,將濾清汁與清汁合并,進入蒸發工序。實施例4一種蔗汁澄清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預灰:取占混合汁總重60%的混合汁,加入0.018%對蔗比的磷酸,用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6.8,得預灰汁。2.一級加熱:在預灰汁中加入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8.3,泵入一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50°C。3.制泡:經過 一級加熱的預灰汁流入位于上浮器上方的儲箱,部分預灰汁進入制泡器制泡,得到的幼細、均勻并有良好活性的氣泡,余下部分預灰汁備用。4.氣浮分離:將余下部分備用的預灰汁,加入3PPM聚丙烯酰胺,通入制備好的氣泡,混勻,泵入上浮器的入汁口,浮渣從上浮器上方經刮板刮出,浮清汁從上浮器底部經U型管排出。5.二級加熱: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加入0.025%對蔗比的磷酸,混勻,泵入二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60°C。6.硫熏中和:將經過二級加熱器加熱的混合溶液泵入硫熏中和器,硫熏強度為18CC,加石灰乳中和至pH7.2,得中和汁。7.中和汁加熱:將中和汁加熱至溫度102°C。8.快速沉降:在中和汁中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加入量為3.5PPM,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到清汁和泥汁。9.循環處理:將泥汁與氣浮分離步驟中排出的浮渣混合過吸濾機,得濾汁,濾汁加熱至溫度103°C,按4.0PPM加入聚丙烯酰胺,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濾清汁,將濾清汁與清汁合并,進入蒸發工序。二、試驗結果:上述試驗結果表明,采用本發明蔗汁澄清方法,具有以下優點:運行平穩,沉降完全,無“反底”現象;縮短了生產時間,氣浮分離僅需約10分鐘,快速沉降僅需約25分鐘;減少了二氧化硫、磷酸、石灰乳及絮凝劑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有效保證比較高的澄清汁和混合汁重力純度差(1.5GP以上),清汁質量好,詳見表I。表I清汁的質量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占混合汁總重30-95%的混合汁,依次經預灰、一級加熱、制泡、氣浮分離步驟處理得浮清汁,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再經二級加熱、硫熏中和、中和汁加熱、快速沉降步驟處理得到清汁,所述混合汁為壓榨甘蔗工序得到的鹿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經預灰、一級加熱、制泡、氣浮分離步驟處理的混合汁占混合汁總重的40-6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灰步驟為:取混合汁,加入0.015-0.020%對蔗比的磷酸,用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6.8-7.2,得預灰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加熱步驟為:在預灰汁中加入石灰乳,調節溶液PH值至8.0-8.5,泵入一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45-50°C。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泡步驟為:經過一級加熱的預灰汁流入位于上浮器上方的儲箱,部分預灰汁進入制泡器制泡,得到的幼細、均勻并有良好活性的氣泡,余下部分預灰汁備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浮分離步驟為:將余下部分備用的預灰汁,加入I 5PPM絮凝劑,通入制備好的氣泡,混勻,泵入上浮器的入汁口,浮渣從上浮器上方經刮板刮出,浮清汁從上浮器底部經U型管排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加熱步驟為: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加入0.020-0.028%對蔗比的磷酸,混勻,泵入二級加熱器加熱,溫度為60-65°C。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熏中和步驟為:將經過二級加熱器加熱的混合溶液泵入硫熏中和器,硫熏強度為8-25CC,加石灰乳中和至pH6.8 7.5,得中和汁。`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汁加熱步驟為:將中和汁加熱至溫度101 105 °C。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蔗汁澄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沉降步驟為:在中和汁中加入絮凝劑,絮凝劑加入量為3.0 5.0ΡΡΜ,混勻后泵入快速沉降器,得到清汁和泥汁。
11.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蔗汁澄清方法所用的上浮器裝置,包括入汁口(I)、中心室(2)、上浮器主體(3)、浮渣出口(4),入汁口(I)與中心室(2)連接,中心室(2)的中上部位于上浮器主體(3)內,浮渣出口(4)位于上浮器主體(3)的上部邊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器主體(3)的頂部(5)設有刮板,底部(6)與所述中心室(2)連接的面為斜面,中心室(2)端較高,與水平面成10-45度角,所述底部(6)上設有2個以上浮清汁出口(7)。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蔗汁澄清方法,取占混合汁總重30-95%的混合汁,依次經預灰、一級加熱、制泡、氣浮分離步驟處理得浮清汁,將余下部分的混合汁與浮清汁混合,再經二級加熱、硫熏中和、中和汁加熱、快速沉降步驟處理得到清汁,所述混合汁為壓榨甘蔗工序得到的蔗汁。本發明采用部分混合汁氣浮分離結合部分混合汁快速沉降方法,能減少蔗汁停留時間,提高非糖分的去除率,穩定清汁pH值,避免沉淀池“反底”和“蔗糖轉化”現象,節約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C13B20/00GK103173578SQ20131008281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李錦生, 梁劍威, 唐斌兵, 何鳳儀, 郭渭鴻, 葉慶欽, 陳宗健, 吳輝, 黃宏寧 申請人:廣西東糖投資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荣成市| 哈尔滨市| 水富县| 霍州市| 松江区| 阿瓦提县| 大埔区| 黄冈市| 行唐县| 会东县| 仙游县| 五莲县| 大埔区| 五大连池市| 莱西市| 互助| 耒阳市| 宜兰县| 桐柏县| 德钦县| 内乡县| 炉霍县| 安新县| 高青县| 凤凰县| 阿克陶县| 台中县| 星座| 滁州市| 贵德县| 乌拉特前旗| 雷州市| 安西县| 阳原县| 容城县| 明星| 时尚| 绥中县| 阜新市|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