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具體包括:茶葉采集→萎凋→殺青→揉捻→定形→干燥→成品茶葉。通過實施本發明,無需專用的設施設備,采取手工操作,有效的保證了茶葉的品質、香氣和滋味。定形工序中將茶葉搓成條索形或卷成方圓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瓏雅致,沖泡后還原為綠色,呈現出色、香、味、形來,并保持茶葉本身原汁原味。通過實施本發明,對苦丁茶深加工后所的成品茶葉最能體現其品質,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可明顯的使茶葉增值,獲取更高的利潤。
【專利說明】—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俗稱茶丁、富丁茶、皋盧茶。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維生素C、多酚類、黃酮類、咖啡堿、蛋白質等200多種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涼,具有清熱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強心、潤喉止咳、降壓減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脈等多種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減肥茶”、“降壓茶”、“益壽茶”等美稱。是我國一種傳統的純天然保健飲料佳品。
[0003]近年來,對苦丁茶的深加工多集中在加工成品茶和茶飲料等方面。目前,在市場上主要有袋泡苦丁茶、苦丁茶沖劑、苦丁茶含片、復合型苦丁茶等多種苦丁茶深加工產品。
[0004]苦丁茶通過深加工以后,不但不能保持茶葉本身原汁原味,而且成本亦會增加很多。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具體包括:茶葉采集一萎凋一殺青一揉捻一定形一干燥一成品茶葉。通過實施本發明,無需專用的設施設備,采取手工操作,有效的保證了茶葉的品質、香氣和滋味。定形工序中將茶葉搓成條索形或卷成方圓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瓏雅致,沖泡后還原為綠色,呈現出色、香、味、形來,并保持茶葉本身原汁原味。通過實施本發明,對苦丁茶深加工后所的成品茶葉最能體現其品質,既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可明顯的使茶葉增值,獲取更高的利潤。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7]1、一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技術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驟:茶葉采集一萎凋一殺青一揉捻一定形一干燥一成品茶葉。
[0008]所述的茶葉采集是采集無病蟲害、無農藥殘留、新鮮柔嫩的茶葉。
[0009]所述的萎凋工序是:在通風透光室內將茶葉放在竹墊上均勻攤開,并經過15?20小時的晾曬,其中要將茶葉均勻翻動數次,使水分蒸發至茶葉含水量為50%?60%,葉柄、葉芽柔軟后即完成萎凋工序。
[0010]所述的殺青工序是:利用直徑寬大的鐵鍋,然后加熱至鍋溫150?200°C,接著將茶葉放到鍋內翻炒,直至茶葉的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手緊握茶葉稍帶粘性,粗梗折而不斷,青氣消失,有茶香味。
[0011]所述的揉捻工序是:利用直徑寬大的鐵鍋,然后加熱至鍋溫50?60°C,接著將茶葉放到鍋內一邊翻炒一邊趁熱揉捻,揉捻過程要用慢火隨炒隨揉,揉捻時茶葉的細胞破碎率掌握達到80?85%。
[0012]所述的定形工序是:茶葉揉捻出鍋立即做成形工序,抓住每個芽的主梗,一葉一搓、數葉一搓成條索形,亦可將數葉卷成方圓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瓏雅致,沖泡后還原為綠色,呈現出色、香、味、形來。
[0013]所述的干燥工序是:茶葉定形后,立即抖散在竹墊、簸箕、曬場上蔭涼,直至茶葉的含水量在3% -5%時就達到干燥程度,繼而成為成品茶葉。
[0014]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0015]1、本發明所提出的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工藝簡單,容易實施。
[0016]2、通過實施本發明,無需專用的設施設備,采取手工操作,有效的保證了茶葉的品質、香氣和滋味。
[0017]3、通過實施本發明,將茶葉搓成條索形或卷成方圓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瓏雅致,沖泡后還原為綠色,呈現出色、香、味、形來,并保持茶葉本身原汁原味。
[0018]4、通過實施本發明,對苦丁茶深加工后所的成品茶葉最能體現其品質,既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可明顯的使茶葉增值,獲取更高的利潤。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說明。
[0020]一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技術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驟:茶葉采集一萎凋一殺青一揉捻一定形一干燥一成品茶葉。
[0021]【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22]1、采集無病蟲害、無農藥殘留、新鮮柔嫩的茶葉備用。
[0023]2、在通風透光室內將茶葉放在竹墊上均勻攤開,并經過15?20小時的晾曬,其中要將茶葉均勻翻動數次,使水分蒸發至茶葉含水量為50%?60%,葉柄、葉芽柔軟后即完成萎凋工序。
[0024]3、利用直徑寬大的鐵鍋,然后加熱至鍋溫150?200°C,接著將茶葉放到鍋內翻炒,直至茶葉的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手緊握茶葉稍帶粘性,粗梗折而不斷,青氣消失,有茶香味。
[0025]4、利用直徑寬大的鐵鍋,然后加熱至鍋溫50?60°C,接著將茶葉放到鍋內一邊翻炒一邊趁熱揉捻,揉捻過程要用慢火隨炒隨揉,揉捻時茶葉的細胞破碎率掌握達到80?85%。
[0026]5、茶葉揉捻出鍋立即做成形工序,抓住每個芽的主梗,一葉一搓、數葉一搓成條索形,亦可將數葉卷成方圓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瓏雅致,沖泡后還原為綠色,呈現出色、香、味、形來。
[0027]6、茶葉定形后,立即抖散在竹墊、簸箕、曬場上蔭涼,直至茶葉的含水量在3% -5%時就達到干燥程度,繼而成為成品茶葉。
【權利要求】
1.一種苦丁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茶葉采集一萎凋一殺青一揉捻—定形一干燥一成品茶葉; 所述的茶葉采集是采集無病蟲害、無農藥殘留、新鮮柔嫩的茶葉; 所述的萎凋工序是:在通風透光室內將茶葉放在竹墊上均勻攤開,并經過15?20小時的晾曬,其中要將茶葉均勻翻動數次,使水分蒸發至茶葉含水量為50%?60%,葉柄、葉芽柔軟后即完成萎凋工序; 所述的殺青工序是:利用直徑寬大的鐵鍋,然后加熱至鍋溫150?200°C,接著將茶葉放到鍋內翻炒,直至茶葉的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手緊握茶葉稍帶粘性,粗梗折而不斷,青氣消失,有茶香味; 所述的揉捻工序是:利用直徑寬大的鐵鍋,然后加熱至鍋溫50?60°C,接著將茶葉放到鍋內一邊翻炒一邊趁熱揉捻,揉捻過程要用慢火隨炒隨揉,揉捻時茶葉的細胞破碎率掌握達到80?85% ; 所述的定形工序是:茶葉揉捻出鍋立即做成形工序,抓住每個芽的主梗,一葉一搓、數葉一搓成條索形,亦可將數葉卷成方圓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瓏雅致,沖泡后還原為綠色,呈現出色、香、味、形來; 所述的干燥工序是:茶葉定形后,立即抖散在竹墊、簸箕、曬場上蔭涼,直至茶葉的含水量在3% -5%時就達到干燥程度,繼而成為成品茶葉。
【文檔編號】A23F3/06GK104222326SQ20131023150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2日
【發明者】廖廣千 申請人:廖廣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