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茶葉揉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加工裝置,尤其是一種茶葉揉捻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茶葉揉捻機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設置有揉捻桶、加壓蓋和揉捻盤,揉捻桶通過動力傳動系統的拐臂與渦輪箱連接,渦輪箱與電機連接,加壓蓋設置在揉捻桶內,用于給茶葉進行加壓的,在揉捻盤的中心設置有一個用于揉捻完成后進行下料的下料盤;當茶葉揉捻完成后,需要人工操作下料盤對茶葉進行下料,這樣不但浪費了人力,而且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帶有自動出料裝置的茶葉揉捻機,為了節約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茶葉揉捻機,包括機體、機體上設有揉捻盤、位于揉捻盤上方的揉捻桶和控制揉捻桶轉動的驅動裝置,其中揉捻盤內側底面設有間隔分布的揉捻凸條,揉捻盤的中部設有出茶口 ;其中揉捻盤底部設有控制出茶口開啟與閉合的自動出料裝置;其中自動出料裝置包括固定連接在出茶口邊緣的鎖頭、與出茶口匹配的葉托盤、內含鎖舌的鎖體、轉軸及動力源,其中轉軸上依次套裝有限位作用的擋圈、固定座一、一組擺臂、帶有復位作用的扭簧及固定座二,其中一組擺臂包括擺臂一和擺臂二;其中擺臂一的一頭設有與鎖頭配合的鎖體,其中擺臂二的一頭和鎖體一起固定連接在葉托盤的下方,扭簧的兩頭分別固定連接在固定座二和擺臂二的側面上,轉軸的一端連接有驅動轉軸的動力源。其設計新穎,大大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其中一組擺臂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轉軸上。防止一組擺臂在轉軸上活動,其固定方式簡單。其中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為相同零件且通過螺釘安裝在揉捻盤的底部。把整個自動出料裝置固定在揉捻盤上,其結構牢固。其中動力源采用氣缸,氣缸固定連接在機體上。帶動轉軸活動,使出茶口開啟與閉
口 ο其中鎖體和擺臂一之間設有調節螺母和螺桿,其中鎖體的一端與調節螺母的一端采用開口銷活動連接在一起,其中螺桿的一端與擺臂一的一端采用開口銷活動連接在一起,其中調節螺母的另一端與螺桿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為了調節鎖舌的伸出長度,其鎖體和鎖頭配合更加緊密。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當采用上述結構使用時,工作人員可直接通過動力源的啟停操作來實現轉軸轉動,從而帶動鎖體內的鎖舌進行伸縮運動,最終實現葉托盤與出茶口的開合動作,相對傳統的人工操作方式,更為省時省力,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茶葉的生產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頂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自動出料裝置上端面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自動出料裝置下端面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機體1,揉捻桶2,驅動裝置3,揉捻盤4,揉捻凸條5,出茶口 6,自動出料裝置7,葉托盤8,鎖頭9,鎖體10,調節螺母11,螺桿12,一組擺臂13,擺臂一 13_1,擺臂二 13-2,開口銷14,螺釘15,轉軸16,擋圈17,固定座一 18,扭簧19,固定座二 20,動力源2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照附圖:這種茶葉揉捻機,包括機體1、機體I上設有揉捻盤4、位于揉捻盤4上方的揉捻桶2和控制揉捻桶2轉動的驅動裝置3,其中揉捻盤4內側底面設有間隔分布的揉捻凸條5,揉捻盤4的中部設有出茶口 6 ;其中揉捻盤4底部設有控制出茶口 6開啟與閉合的自動出料裝置7 ;其中自動出料裝置7包括固定連接在出茶口 6邊緣的鎖頭9、與出茶口 6匹配的葉托盤8、內含鎖舌的鎖體10、轉軸16及動力源21,其中轉軸16上依次套裝有限位作用的擋圈17、固定座一 18、一組擺臂13、帶有復位作用的扭簧19及固定座二 20,其中一組擺臂13包括擺臂一 13-1和擺臂二 13-2 ;其中擺臂一 13-1的一頭設有與鎖頭9配合的鎖體10,其中擺臂二 13-2的一頭和鎖體10 —起固定連接在葉托盤8的下方,扭簧19的兩頭分別固定連接在固定座二 20和擺臂二 13-2的側面上,轉軸16的一端連接有驅動轉軸16的動力源21。其中一組擺臂13通過螺釘15固定安裝在轉軸16上。其中固定座一18和固定座二 20為相同零件且通過螺釘15安裝在揉捻盤4的底部。其中動力源21采用氣缸,氣缸固定連接在機體I上。其中鎖體10和擺臂一 13-1之間設有調節螺母11和螺桿12,其中鎖體10的一端與調節螺母11的一端采用開口銷14活動連接在一起,其中螺桿12的一端與擺臂一 13-1的一端采用開口銷14活動連接在一起,其中調節螺母11的另一端與螺桿12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當采用上述結構使用時,工作人員可直接通過動力源21的啟停操作來實現轉軸16轉動,從而帶動鎖體10內的鎖舌進行伸縮運動,最終實現葉托盤8與出茶口 6的開合動作,相對傳統的人工操作方式,更為省時省力,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茶葉的生產效率。雖然本實用新型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茶葉揉捻機,包括機體(I)、機體(I)上設有揉捻盤(4)、位于揉捻盤(4)上方的揉捻桶(2)和控制揉捻桶(2)轉動的驅動裝置(3),所述揉捻盤(4)內側底面設有間隔分布的揉捻凸條(5),揉捻盤(4)的中部設有出茶口(6),其特征是:所述揉捻盤(4)底部設有控制出茶口(6)開啟與閉合的自動出料裝置(7);所述自動出料裝置(7)包括固定連接在出茶口(6)邊緣的鎖頭(9)、與出茶口(6)匹配的葉托盤(8)、內含鎖舌的鎖體(10)、轉軸(16)及動力源(21),所述轉軸(16)上依次套裝有限位作用的擋圈(17)、固定座一(18)、一組擺臂(13)、帶有復位作用的扭簧(19)及固定座二(20),所述一組擺臂(13)包括擺臂一(13-1)和擺臂二(13-2);所述擺臂一(13-1)的一頭設有與鎖頭(9)配合的鎖體(10),所述擺臂二(13-2)的一頭和鎖體(10) —起固定連接在葉托盤(8)的下方,扭簧(19)的兩頭分別固定連接在固定座二(20)和擺臂二(13-2)的側面上,轉軸(16)的一端連接有驅動轉軸(16)的動力源(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揉捻機,其特征是:所述一組擺臂(13)通過螺釘(15)固定安裝在轉軸(16)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揉捻機,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一(18)和固定座二(20)為相同零件且通過螺釘(15)安裝在揉捻盤(4)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揉捻機,其特征是:所述動力源(21)采用氣缸,氣缸固定連接在機體(I)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揉捻機,其特征是:所述鎖體(10)和擺臂一(13-1)之間設有調節螺母(11)和螺桿(12),所述鎖體(10)的一端與調節螺母(11)的一端采用開口銷(14)活動連接在一起,所述螺桿(12)的一端與擺臂一(13-1)的一端采用開口銷(14)活動連接在一起,所述調節螺母(11)的另一端與螺桿(12)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
專利摘要一種茶葉揉捻機,包括機體、機體上設有揉捻盤、位于揉捻盤上方的揉捻桶和控制揉捻桶轉動的驅動裝置,其中揉捻盤內側底面設有間隔分布的揉捻凸條,揉捻盤的中部設有出茶口;其中揉捻盤底部設有控制出茶口開啟與閉合的自動出料裝置;自動出料裝置包括固定連接在出茶口邊緣的鎖頭、與出茶口匹配的葉托盤、內含鎖舌的鎖體、轉軸及動力源,其中轉軸上依次套裝有限位作用的擋圈、固定座一、一組擺臂、帶有復位作用的扭簧及固定座二,其中一組擺臂包括擺臂一和擺臂二;擺臂一的一頭設有與鎖頭配合的鎖體,其中擺臂二的一頭和鎖體一起固定連接在葉托盤的下方,扭簧的兩頭分別固定連接在固定座二和擺臂二的側面上,轉軸的一端連接有驅動轉軸的動力源。
文檔編號A23F3/12GK203015768SQ2013200399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林偉琴 申請人:泰順縣民源茶葉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