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屬于蒸冷飯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蒸冷飯機適用于釀造、食品等行業如黃酒、白酒、醋等。目前,工廠制作淋飯酒,如黃酒的過程中,所需的米飯大多使用蒸冷飯機來蒸熟,并通過冷水淋涼,如果蒸熟的飯不能夠迅速冷卻,則會導致米飯松散度不足,將影響下一階段加酒藥的效果和發酵產物的品質,但是現有的蒸冷飯機一般采用單一的水冷裝置,因而冷卻效果受限。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以使蒸熟的飯更迅速的冷卻。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包括蒸飯室,與之連接的冷飯室,以及電氣控制系統;蒸飯室包括氣室和保溫蓋,蒸飯室內部上方設置熱水噴淋管,蒸飯室兩側設置的進氣孔與蒸汽噴管連接、且蒸汽噴管上設置蒸汽進氣閥,蒸飯室內部下方設置貫穿其中的傳動系統;冷飯室內部設置冷卻裝置、攪拌裝置和貫穿其中的傳動系統;冷卻裝置包括冷水噴淋裝置和風機冷卻裝置,冷水噴淋裝置包括冷水灌和與之連接的冷水噴淋管,冷水噴淋管固定設置在冷飯室內部上方;風機冷卻裝置固定在冷飯室側面的風機接口處,且正對著傳動系統;攪拌裝置分別固定設置在冷飯室的首尾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蒸飯室和冷飯室采用分離式,加熱和冷卻互不干預,不會出現“串氣”現象, 減少了用氣量和氣體的泄露,從而大大降低了能耗,并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冷飯室采用水冷和風冷兼具的冷卻方式,用戶可以根據生產工藝自行選用,大大提高了蒸飯的冷卻效率,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蒸飯室,11、接料口,12、保溫蓋,13、熱水噴淋管,14、進氣孔,15、維修孔,16、排氣罩,17、輸送帶,18、機架,2、冷飯室,21、落料口,22、攪拌裝置,23、冷水噴淋管,24、
風機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蒸飯室1,與之連接的冷飯室2,以及電氣控制系統;蒸飯室I包括氣室和保溫蓋12,蒸飯室I內部上方設置熱水噴淋管13,蒸飯室I兩側設置的進氣孔14與蒸汽噴管連接、且蒸汽噴管上設置蒸汽進氣閥,蒸飯室I內部下方設置貫穿其中的傳動系統;冷飯室3內部設置冷卻裝置、攪拌裝置22和貫穿其中的傳動系統;冷卻裝置包括冷水噴淋裝置和風機冷卻裝置,冷水噴淋裝置包括冷水灌和與之連接的冷水噴淋管23,冷水噴淋管23固定設置在冷飯室2內部上方;風機冷卻裝置固定在冷飯室2側面的風機接口 24處,且正對著傳動系統;攪拌裝置22分別固定設置在冷飯室2的首尾處。進一步,傳動系統包括輸送帶17、主動輥、從動輥、減速機、聯軸器、電機;主動輥、從動輥分別通過軸承支撐在機架18上,且分別位于輸送帶17的兩端。進一步,蒸飯室I首部設有接料口 11和閘板,冷飯室2尾部設有落料口 21和閘板,蒸飯室I與冷飯室2的側面均設有維修孔15。進一步,蒸飯室I與冷飯室2連接處的頂面均設有排氣罩16。進一步,電氣控制系統還設置有控制面板。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首先將洗凈浸泡過的優質糯米通過提升機或振動篩將其輸送到蒸飯室I的接料口 11,然后電機啟動,同時蒸飯室I供熱氣,米再通過不銹鋼輸送帶17傳輸,傳輸速度可以通過控制面板進行調節從而控制蒸熟米的時間,傳輸的過程其實就是蒸米的過程,蒸到“熟而不糊,表面不結皮”為最佳效果,蒸熟米的整個運轉周期大約半小時左右(需根據不同的 蒸飯條件及釀酒工藝而定)。熟米從蒸飯室I傳輸到冷飯室2內,冷飯室2的冷卻裝置開始對米進行降溫(需根據不同酒的釀造工藝來決定選擇冷水噴淋裝置或風機冷卻裝置),米在冷飯室2傳輸過程中,米被攪拌裝置22撥起以備加酒藥,加酒藥后再經過攪拌裝置22攪拌均勻,最后米從落料口 21出來。實施時,如若冷飯室2在飯冷后溫度偏高,原因可能是風機冷卻裝置的風量不足,冷水噴淋裝置的淋水不足,因而未刺穿米層,通過加大風機冷卻裝置的風量,加大冷水噴淋裝置的水壓和噴淋量來調整。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飯室(I),與之連接的冷飯室(2),以及電氣控制系統;蒸飯室(I)包括氣室和保溫蓋(12),蒸飯室(I)內部上方設置熱水噴淋管(13),蒸飯室(I)兩側設置的進氣孔(14)與蒸汽噴管連接、且蒸汽噴管上設置蒸汽進氣閥,蒸飯室(I)內部下方設置貫穿其中的傳動系統;冷飯室(3)內部設置冷卻裝置、攪拌裝置(22)和貫穿其中的傳動系統;冷卻裝置包括冷水噴淋裝置和風機冷卻裝置,冷水噴淋裝置包括冷水灌和與之連接的冷水噴淋管(23),冷水噴淋管(23)固定設置在冷飯室(2)內部上方;風機冷卻裝置固定在冷飯室(2)側面的風機接口(24)處,且正對著傳動系統;攪拌裝置(22)分別固定設置在冷飯室(2)的首尾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系統包括輸送帶(17)、主動輥、從動輥、減速機、聯軸器、電機;主動輥、從動輥分別通過軸承支撐在機架(18)上,且分別位于輸送帶(17)的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飯室(I)首部設有接料口( 11)和閘板,冷飯室(2 )尾部設有落料口( 21)和閘板,蒸飯室Cl)與冷飯室(2)的側面均設有維修孔(1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飯室(I)與冷飯室(2 )連接處的頂面均設有排氣罩(16 )。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氣控制系統還設置有控·制面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風冷水冷系統的蒸冷飯機,屬于蒸冷飯機技術領域,包括蒸飯室,冷飯室,電氣控制系統;蒸飯室包括氣室和保溫蓋,蒸飯室內部上方設置熱水噴淋管,蒸飯室兩側設置進氣孔與蒸汽噴管連接,蒸飯室內部下方設置貫穿其中的傳動系統;冷飯室內部設置冷卻裝置、攪拌裝置和貫穿其中的傳動系統;冷卻裝置包括冷水噴淋裝置和風機冷卻裝置,冷水噴淋裝置包括冷水灌和冷水噴淋管,冷水噴淋管設置在冷飯室內部上方;風機冷卻裝置固定在冷飯室側面的風機接口處,且正對著傳動系統;攪拌裝置分別固定設置在冷飯室的首尾處。有益效果是蒸飯室和冷飯室采用分離式,降低了能耗,冷飯室采用水冷和風冷兼具的冷卻方式,提高了蒸飯的冷卻效率。
文檔編號C12G3/02GK203096035SQ201320055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陳剛, 孟闖 申請人:徐州強力過濾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