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冷板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冷板沖鉚工裝。
背景技術:
伴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設備的性能迅速提高,整個系統的耗散功率也急劇增大,耗散功率的增加和小型化的要求引起的散熱問題日益嚴重,而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較好地解決,不僅影響到設備的性能,還會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研究表明,在影響電子裝置的可靠性的多種因素中,散熱至關重要。在大功率設備中,會用到大功率的元器件,其發熱量大,設備在工作時,需要很客觀的散熱功率,故大多數配合水冷板使用。
現有技術中,水冷板采用上下結合的形式組裝而成,上下結合的結構,需要大面積的密封,會增加密封難度,且安裝時費時費力,在組裝的過程中還運用了焊接,普通的焊接,容易發生漏水的問題;而采用氬弧焊的焊接方式,加工難度大,對工人的技術要求高,且焊接后仍存在漏水的風險。另外,有一些水冷板采用鋁塊先鉆孔、后封堵的方式加工而成,鋁塊開孔的方式,由于大多是圓孔,散熱面積有限,故而散熱能力有限,且不適用于較長的水冷板的加工需求。
在水冷板上沿焊縫進行沖鉚,將水冷板的板體與蓋板進行多個點連接,然后在進行焊接,可以防止蓋板熱縮或者變形,人工沖鉚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沖鉚不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沖壓均勻且高效的水冷板沖鉚工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冷板沖鉚工裝,包括:底 座,用于放置待沖鉚的水冷板;導向柱,設置于所述底座的四角;上沖板,設置于所述導向柱的上部,并與導向柱滑動配合;沖鉚模板,設置于所述上沖板的下方,沖鉚模板的底部沿周向設置有用于沖鉚的沖桿;壓板,設置于所述沖鉚模板的下方,壓板通過設置于所述沖鉚模板的四周的沖鉚導向柱與所述沖鉚模板滑動連接,所述沖鉚導向柱上套設有彈簧,壓板開設有供所述沖桿通過的沖孔;定位銷,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對水冷板定位。
更進一步的,所述定位銷通過螺釘鎖定與所述底座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上沖板的頂部設置有手柄或者驅動桿。
更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柔性的沖鉚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冷板沖鉚工裝,水冷板放置在底座上,按壓上沖板上的手柄或者驅動桿,驅動上沖板下降,帶動與上沖板相連的沖鉚模板下降,當壓板的底面與水冷板的頂面接觸時,壓板停止下降,上沖板與沖鉚模板繼續下降,沖桿通過壓板上的沖孔,對水冷板進行沖鉚,沖鉚完成后,松開手柄或者驅動桿,在彈簧的彈簧力的作用下,使得沖鉚模板復位,將上沖板復位后,即可進行下一個水冷板的沖鉚。沖鉚后的水冷板沿著待焊接的焊縫處均布有沖孔,沖孔均勻,且沖鉚的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冷板沖鉚工裝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冷板沖鉚工裝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冷板沖鉚工裝沖鉚水冷板狀態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水冷板沖鉚工裝100,底座10,導向柱20,上沖板30,手柄31,沖鉚模板40,沖桿41,沖鉚導向柱42,彈簧43,壓板50,水冷板6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所述實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 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水冷板沖鉚工裝100,包括:底座10,用于放置待沖鉚的水冷板60;導向柱20,設置于所述底座10的四角;上沖板30,設置于所述導向柱20的上部,并與導向柱20滑動配合;沖鉚模板40,設置于所述沖鉚模板40的下方,沖鉚模板40的底部沿周向設置有用于沖鉚的沖桿41;壓板50,設置于所述沖鉚模板40的下方,壓板50通過設置于所述沖鉚模板40的四周的沖鉚導向柱42與所述沖鉚模板40滑動連接,所述沖鉚導向柱42上套設有彈簧43,壓板50開設有供所述沖桿41通過的沖孔;定位銷,設置于所述底座10上,用于對水冷板60定位。所述定位銷通過螺釘鎖定與所述底座上。
所述上沖板30的頂部設置有手柄31或者驅動桿。
所述底座10的上表面設置有柔性的沖鉚部。
本實用新型的水冷板沖鉚工裝100,水冷板60放置在底座10上,按壓上沖板30上的手柄30或者驅動桿,驅動上沖板30下降,帶動與上沖板30相連的沖鉚模板40下降,當壓板50的底面與水冷板60的頂面接觸時,壓板50停止下降,上沖板30與沖鉚模板40繼續下降,沖桿41通過壓板50上的沖孔,對水冷板進行沖鉚,沖鉚完成后,松開手柄30或者驅動桿,在彈簧43的彈簧力的作用下,使得沖鉚模板40復位,將上沖板30復位后,即可進行下一個水冷板的沖鉚。沖鉚后的水冷板沿著待焊接的焊縫處均布有沖孔,沖孔均勻,且沖鉚的效率高。且柔性的沖鉚部可以有效保護水冷板60,防止沖鉚過程中造成水冷板60的損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均屬于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