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發酵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生物發酵裝置,包括外罐和內罐,所述的內罐安裝在外罐的內部,并與外罐同軸設置,所述的外罐上設置有進料管,所述的內罐上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進氣管和出料管,所述的進氣管位于出料管的上部,所述外罐的頂部設置有攪拌電機,該攪拌電機的轉軸上連接有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伸入內罐的內部,在攪拌軸的外圍設置有螺旋葉片,所述內罐的底部設置有進料口,并與外罐之間間隔距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物料從底部向上運動,保證了物料的混合均勻,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新型生物發酵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生物發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生物、食品等領域經常需要對物料進行發酵,因發酵裝置的缺陷,在實際的操作中存在物料混合不均勻,結構復雜,而且使用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生物發酵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生物發酵裝置,包括外罐和內罐,所述的內罐安裝在外罐的內部,并與外罐同軸設置,所述的外罐上設置有進料管,所述的內罐上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進氣管和出料管,所述的進氣管位于出料管的上部,所述外罐的頂部設置有攪拌電機,該攪拌電機的轉軸上連接有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伸入內罐的內部,在攪拌軸的外圍設置有螺旋葉片,所述內罐的底部設置有進料口,并與外罐之間間隔距離。
[0004]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物料從底部向上運動,保證了物料的混合均勻,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6]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生物發酵裝置,包括外罐I和內罐2,所述的內罐2安裝在外罐I的內部,并與外罐I同軸設置,所述的外罐I上設置有進料管7,所述的內罐2上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進氣管8和出料管9,所述的進氣管8位于出料管9的上部,所述外罐I的頂部設置有攪拌電機3,該攪拌電機3的轉軸上連接有攪拌軸4,所述的攪拌軸4伸入內罐2的內部,在攪拌軸4的外圍設置有螺旋葉片5,所述內罐2的底部設置有進料口 6,并與外罐I之間間隔距離。
[000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物料通過進料管進入外罐內,進入外罐內的物料通過內罐底部的進料口,在攪拌電機、攪拌軸和螺旋葉片的作用下進入內罐內(攪拌電機帶動攪拌軸和螺旋葉片旋轉),通過內罐上出料管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生物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罐和內罐,所述的內罐安裝在外罐的內部,并與外罐同軸設置,所述的外罐上設置有進料管,所述的內罐上設置有與外界連通的進氣管和出料管,所述的進氣管位于出料管的上部,所述外罐的頂部設置有攪拌電機,該攪拌電機的轉軸上連接有攪拌軸,所述的攪拌軸伸入內罐的內部,在攪拌軸的外圍設置有螺旋葉片,所述內罐的底部設置有進料口,并與外罐之間間隔距離。
【文檔編號】C12M1/02GK203411533SQ201320440987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4日
【發明者】李志鵬 申請人:李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