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恒溫培養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恒溫培養箱,包括箱體(1)、箱門(2)、載物架(3)、溫度傳感器(4)、控制器(5)以及外置的電加熱箱(6),溫度傳感器(4)可滑動的設置于載物架(3)下方,所述電加熱箱通過回風通道(7)和進風通道(8)分別與培養箱頂部和底部連通,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內部分向上開設2~4個出風口(9),出風口上方設置阻擋片(10),在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培養箱箱體外部部分分別設置一個電驅動的風扇(11)。
【專利說明】一種恒溫培養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恒溫培養箱,具體地,涉及一種電熱恒溫培養箱。
【背景技術】
[0002]在生物、醫藥工程領域各類細胞的生長培養中,以及環保、醫療、衛生防疫、藥監、農畜以及水產等科研、生產領域中,電熱恒溫培養箱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恒溫設備,用于對細菌、霉菌以及微生物的培養、保存。而在細菌、霉菌及微生物的培養中,快速而準確的對溫度進行控制是最為關鍵的。
[0003]現有技術的培養箱均為在箱體底部設置加熱裝置,通過加熱周圍的空氣來使得整個箱體內達到設定的問題。然而這種方法反應遲鈍,從室溫升溫至設定溫度需要時間長。而微生物培養對于溫度要求高,長時間的升溫過程必然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0004]此外,現有技術的培養箱均為在箱體底部、中部或頂部設置溫度感應器,但是對于體積龐大的培養箱而言,這種測溫方式并不準確,其溫度檢測反饋不及時,導致局部升溫過高。且當培養物置于培養箱不同位置時,其控溫尤其顯得不夠準確。
[0005]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找到一種能夠快速準確的測溫、升溫控溫的培養箱,顯得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物恒溫培養箱,該培養箱能夠更為快速準確的對箱體進行測溫、升溫控溫。
[0007]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恒溫培養箱,包括箱體1、箱門2、載物架3、溫度傳感器4、控制器5以及外置的電加熱箱6,溫度傳感器4可滑動的設置于載物架3下方,所述電加熱箱通過回風通道7和進風通道8分別與培養箱頂部和底部連通,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內部分向上開設2?4個出風口 9,出風口上方設置阻擋片10,在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培養箱箱體外部部分分別設置一個電驅動的風扇11。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出風口 9為3個。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出風口 9在培養箱內沿培養箱橫向方向均勻分布。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側壁底部1/2處與培養箱連通。
[0012]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的是,這里的1/2指的是箱體縱向寬度的1/2。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阻擋片10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出風口 9水平投影面積。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電加熱箱6內設置加熱器14和溫度傳感器13。[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培養箱箱體I內與回風通道7連接處的下方還設置了第二阻擋片12,所述第二阻擋片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回風通道7的橫截面積。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載物架3為金屬管組成的格柵狀載物架3,所述溫度傳感器4通過載物架3開設的凹槽15滑動。
[0017]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溫度傳感器4為5個,一個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載物架3橫向中間位置,并可以沿載物架3縱向垂直滑動,其余溫度傳感器兩兩分別設置于橫向距離箱體內側壁為箱體內寬度1/5處,并分別兩兩可以沿載物架3縱向垂直滑動;且載物架3設置于恒溫培養箱高度的1/2處。
[0018]經過反復試驗,發現當溫度傳感器設置5個,高度在培養箱高度的1/2,且一個設置在水平面的中心,其余兩兩設置于橫向距離箱體內側壁為箱體內寬度1/5處時,可以更為準確的監控箱體內的溫度。
[0019]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恒溫培養箱,所述其余溫度傳感器分別和離其最近的培養箱背壁內側和門壁內側距離為培養箱深度的1/4。
[0020]本實用新型又進一步發現,當除了中間的溫度傳感器以外的其余傳感器在箱體1/2高度處分別位于箱體的四角時,也就是分別離其最近的內側壁距離為箱體內寬度1/5,離最近的箱體背壁內側和門壁內側距離為培養箱深度的I/4時,對整體箱體內的溫度監控最為準確。
[0021]以多個點采集到的溫度數據經計算機計算得到平均值作為控溫溫度,通過控制器對培養箱內部進行溫度控制,使平均值溫度與預設值相同,從而使控溫精度更高。
[002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箱體背壁內側是指打開箱門后正對使用者的內壁,而門壁內側是指箱門在箱體內的一側;
[002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橫向方向是指垂直箱體內側壁的方向,而縱向是指箱體的進深方向,即垂直箱體背壁和箱門關閉時門壁的方向。
[0024]本實用新型的生物恒溫培養箱具有如下優點:
[0025]1、本實用新型的培養箱的溫度傳感器可以滑動,可以根據培養物放置位置更為準確的監控溫度;
[0026]2、本實用新型的培養箱通過在特定位置設置溫度傳感器,可以更為精確控制箱內溫度;
[0027]3、本實用新型的培養箱通過外置電加熱箱加熱空氣后,再通過風扇將熱空氣送入培養箱,可以最快速度的進行升溫;
[0028]4、通過對電加熱箱加熱溫度及風扇轉速的雙重控制,可以更為精確的控制培養箱箱內溫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恒溫培養箱結構示意圖;其中I為箱體、2為箱門、3為載物架、4為溫度傳感器、5為控制器、6為外置的電加熱箱、7為回風通道、8為進風通道、9為出風口、10為阻擋片、11為風扇、12為培養箱體、13為加熱箱體;
[003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如圖1所示的出風口的放大示意圖;
[0031]圖3為圖1的電加熱箱的放大透視圖;其中14為加熱器、15為電加熱箱的溫度傳感器;
[0032]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如圖1所示的載物架放大示意圖;
[0033]圖5為圖4的載物架正視圖;
[0034]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的格柵狀載物架的局部放大圖,其中16為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35]本實用新型的恒溫培養箱,如圖1所示,包括箱體1、箱門2、載物架3、溫度傳感器4、控制器5以及外置的電加熱箱6,溫度傳感器4可滑動的設置于載物架3下方,所述電加熱箱通過回風通道7和進風通道8分別與培養箱頂部和底部連通,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內部分向上開設3個出風口 9 (如圖2所示),所述出風口 9在培養箱內沿培養箱橫向方向均勻分布,出風口上方設置阻擋片10,在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培養箱箱體外部部分分別設置一個電驅動的風扇11。所述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側壁底部1/2處與培養箱連通。所述阻擋片10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出風口 9水平投影面積,所述電加熱箱6內設置加熱器12和溫度傳感器13。(如圖3所示)。
[0036]其中溫度傳感器4可滑動的設置于載物架3下方。所述溫度傳感器4通過載物架3開設的凹槽7滑動(如圖6所示)。所述溫度傳感器4為5個。其中一個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載物架3橫向中間位置,并可以沿載物架3縱向垂直滑動,其余溫度傳感器兩兩分別設置于橫向距離箱體內側壁為箱體內寬度1/5處,并分別兩兩可以沿載物架3縱向垂直滑動,如圖、4圖5所示;且載物架3設置于恒溫培養箱高度的1/2處。
[0037]本實用新型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中,還在培養箱箱體I內與回風通道7連接處的下方設置了第二阻擋片12,所述第二阻擋片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回風通道7的橫截面積。
[0038]本實用新型通過分別在出風口 9上方設置阻擋片10,以及在箱體I內與回風通道7連接處的下方設置了第二阻擋片12,來阻擋風扇11高速旋轉對培養物可能造成的空氣擾動,從而避免了對培養物的污染。
[0039]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其余溫度傳感器分別設置在和離其最近的培養箱背壁和門壁距離為培養箱深度的1/4。也就是說,除了中間的溫度傳感器以外的其余傳感器在箱體1/2高度處分別位于箱體的四角時,也就是分別離其最近的內側壁距離為箱體內寬度1/5,離最近的箱體背壁內側和門壁內側距離為培養箱深度的1/4。如圖4所
/Jn ο
[0040]根據上面各個【具體實施方式】的恒溫培養箱,所述載物架3為金屬管組成的格柵狀載物架3。
[0041]培養箱的結構簡單,當培養物放置在培養箱不同位置時,可以及時改變溫度傳感器位置,從而獲得培養物放置處的最真實的溫度。
[0042]當采用多點測溫時,譬如前面所述五個溫度傳感器,采集五個測溫點溫度后,計算得到平均值,并以此控制溫度。
[0043]當培養箱工作時,將培養物置于載物架3上,設定好溫度傳感器位置,通過控制器5設定好培養溫度,夕卜置的電加熱箱6內的加熱器14開始加熱,待外置的電加熱箱6內溫度升至設定溫度后,同時開啟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風扇11,使得高溫的空氣迅速進入培養箱,而培養箱內的冷空氣被回風通道抽走,這樣可以使得培養箱內的溫度迅速升至設定溫度。
[0044]驗證例
[004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如下驗證例,以證明本實用新型的效果:
[0046]本實驗選擇一組不同溫度熔點的化合物,來檢測培養箱內溫度監控的準確性:
[0047]苊:無色針狀晶體,熔點95°C ;
[0048]曲霉酸:灰黃色針狀結晶,熔點97?99°C ;
[0049]菲:白色片狀晶體,熔點100°C ;
[0050]過氧化苯甲酰,熔點103°C ;
[0051]維生素K3:黃色的結晶狀粉末,熔點105?107°C ;
[0052]槐定堿,白色粗針狀結晶,熔點108?109°C ;
[0053]方法:取上述化合物,并列置于培養箱內的測溫點,固定好溫度傳感器位置,開啟控制器,將溫度設定在熔點最低的化合物熔點溫度,待培養箱內溫度在設定溫度恒定IOmin后關閉培養箱,取出化合物觀察熔解狀態。
[0054]測試I
[0055]取上述化合物分別置于六格玻璃儲物盒內,每個方格尺寸為10 X 10mm,準備五個同樣的儲物盒,一個置于載物架的中央,另四個分別并列置于載物架的四角,且分別離最近的內壁距離為相應寬度的1/4。將一個溫度傳感器置于載物架3橫向中間位置,其余溫度傳感器分別離其最近的內側壁距離為箱體內寬度1/5,離最近的箱體背壁內側和門壁內側距離為培養箱深度的1/4,如圖4所示。
[0056]開啟控制器,將溫度設定在95°C,待培養箱內溫度在95°C恒定IOmin后停止加熱,取出測試用化合物,檢查發現五份苊均熔化,而其他化合物均為結晶形態。
[0057]測試2
[0058]將上述儲物盒重新裝樣后,按上述位置重新放置,開啟控制器,將溫度設定在105°C,待培養箱內溫度在105°C恒定IOmin后停止加熱,取出測試用化合物,檢查發現五份苊、曲霉酸、菲、過氧化苯甲酰和維生素K3均熔化,而槐定堿均為結晶形態。
[0059]測試3
[0060]將上述儲物盒重新裝樣后,按上述位置重新放置。關閉四角的溫度傳感器,將唯一一個開啟的溫度傳感器置于載物架3橫向中間位置。
[0061]開啟控制器,將溫度設定在95°C,待培養箱內溫度在95°C恒定IOmin后停止加熱,取出測試用化合物,檢查發現五份苊、曲霉酸、菲全部熔化,靠近培養箱背壁及中央的三份過氧化苯甲酰熔化,其余化合物保持結晶形態。
[0062]測試4
[0063]將上述儲物盒重新裝樣后,按上述位置重新放置。將一個溫度傳感器置于載物架3橫向中間位置,其余溫度傳感器分別離其最近的內側壁距離為箱體內寬度1/3,離最近的箱體背壁內側和門壁內側距離為培養箱深度的1/3。
[0064]開啟控制器,將溫度設定在95°C,待培養箱內溫度在95°C恒定IOmin后停止加熱,取出測試用化合物,檢查發現五份苊、曲霉酸全部熔化,右邊靠近箱體背壁的菲熔化,其余化合物保持結晶形態。 [0065] 上述測試證明,本實用新型的培養箱能夠最為精確的控制溫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恒溫培養箱,包括箱體(I)、箱門(2)、載物架(3)、溫度傳感器(4)、控制器(5)以及外置的電加熱箱(6),其特征在于,溫度傳感器(4)可滑動的設置于載物架(3)下方,所述電加熱箱通過回風通道(7)和進風通道(8)分別與培養箱頂部和底部連通,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內部分向上開設2?4個出風口(9),出風口上方設置阻擋片(10),在進風通道(8)和回風通道(7)的培養箱箱體外部部分內分別設置一個電驅動的風扇(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9)為3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9)在培養箱內沿培養箱橫向方向均勻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通道(8)在培養箱側壁底部1/2處與培養箱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擋片(10)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出風口(9)水平投影面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箱(6)內設置加熱器(14)和溫度傳感器(1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培養箱箱體(I)內與回風通道(7)連接處的下方還設置了第二阻擋片(12),所述第二阻擋片水平投影面積大于回風通道(7)的橫截面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載物架(3)為金屬管組成的格柵狀載物架(3),所述溫度傳感器(4)通過載物架(3)開設的凹槽(15)滑動。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4)為5個,一個溫度傳感器設置于載物架(3 )橫向中間位置,并可以沿載物架(3 )縱向垂直滑動,其余溫度傳感器兩兩分別設置于橫向距離箱體內側壁為箱體內寬度1/5處,并分別兩兩可以沿載物架(3)縱向垂直滑動;且載物架(3)設置于恒溫培養箱高度的1/2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恒溫培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余溫度傳感器分別和離其最近的培養箱背壁內側和門壁內側距離為培養箱深度的1/4。
【文檔編號】C12M1/00GK203530337SQ201320719104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4日
【發明者】巍春華 申請人: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