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包括固態發酵法,將滁菊、山楂與大豆混合、蒸熟,冷卻至室溫后拌入小麥粉得到混合酶解熟料,滁菊、山楂、大豆和面粉的重量份依次為4~6、2~4、22~28、2~4,混合酶解熟料依次經過接種、制曲、發酵、壓濾與罐裝工序制得。本發明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制成的滁菊醬油,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具有理想的保健效果。并且產品口感細膩滑潤,酸甜爽口,帶有滁菊和山楂的獨特味道。
【專利說明】一種滕菊醬油的生產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3]醬油是人們最常用的調味品,傳統的醬油,一般采用豆類粉、小麥粉、水發酵制作而成,其主要營養為氨基酸與糖,口味、營養比較局限,保健性能不強其主要功效是調味。
[0004]滁菊,俗稱白菊、甘菊,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亦是具有重要保健功能的食品。清朝光緒元年被朝廷納為貢品,故有“滁州貢菊”之稱。《本草綱目》云:“滁州菊,單瓣色白,味甘為上。”近代更受到我國中醫、中藥行業的重視,《中華藥典》、《中藥志》、《中藥大辭典》、《中國植物志》、《本草綱目》等數十種國家權威刊物都對滁菊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高度評價。滁菊可清熱解毒、舒筋活血、護肝明目,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療效顯著。近年研究發現滁菊對SRAS病毒、癌癥(尤其是肝癌)等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對糖尿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現代藥理檢測分析表明,滁菊含有黃酮、揮發油、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其揮發油中的桉葉油素、龍腦、桉葉二烯酮明顯高于其它菊花,總黃酮含量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10種微量元素,滁菊中的“硒”比其它菊花高8?40倍,由于鋅、硒被人體吸收,可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肌體衰老,從而起到延年益壽、養顏美容之功效。由于滁菊的品位和盛名,在我國中醫中有可以滁菊代替其它菊花,而其它菊花不能代替滁菊的行規。
[0005]滁菊主要產于安徽滁州,因此又被叫做安徽滁菊。滁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為緊密的一種,名列“四大名菊”之首,屬于藥用,飲用兩用佳品,有很好的疏風散熱,降火,保養眼睛,幫助睡眠的作用。
[0006]將滁菊應用于醬油的加工,可開辟滁菊深加工利用的新途徑。
【發明內容】
[0007]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欠缺之處,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
[0008]為了解決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包括固態發酵法,將滁菊、山楂與大豆混合、蒸熟,冷卻至室溫后拌入小麥粉得到混合酶解熟料,滁菊、山楂、大豆和面粉的重量份依次為4?6、2?4、22?28、2?4,混合酶解熟料依次經過接種、制曲、發酵、壓濾與罐裝工序制得。
[0009]優選的,所述接種工序是向混合酶解熟料中接種黑曲霉菌種0.2?0.3重量份、米曲霉菌種0.4?0.6重量份,充分摻拌均勻,制成曲坯。
[0010]優選的,所述制曲工序是將曲坯通過自動制曲機制得成曲。
[0011]優選的,所述發酵工序是將成曲投入發酵罐中,添加入25?30重量份波美度為8?11的食鹽水,充分攪拌均勻,制得醬醪,通過翻倒醬醪,在38?40°C環境中保溫發酵8?12天;再添加0.0005?0.0015%醬醪重量的谷氨酰胺酶,攪拌均勻后,保溫28?32°C發酵8?12天,當醬醪pH值降至5.3時,添加魯氏酵母至150個/毫升醬醪以上,控制醬醪溫度在28?32 °C,發酵50?60天,制成醬醅。
[0012]優選的,所述壓濾與罐裝工序是將醬醅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向濾渣中加入適量35?40°C水,浸泡3?5小時,再次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兩次濾液分別靜置沉淀8?12天,后分別經硅藻土板框壓濾機壓濾,按質量要求混配,后經殺菌工藝殺菌后,用食品級包裝容器包裝,制得滁菊醬油。
[0013]進一步的,壓濾與罐裝工序之后還包括檢驗、貯存工序。
[0014]進一步的,所述滁菊經過預處理步驟,具體為選用無蟲害、無霉爛變質的新鮮優質滁菊,殺青后經過清水洗凈,烘干。
[0015]進一步的,所述山楂經過預處理步驟,具體為將新鮮山楂清洗干凈,切成10立方毫米碎丁,將山楂碎丁在90 0C的熱水中浸燙15分鐘,撈出浙干。
[0016]本發明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有益效果表現在:
I)、制成的滁菊醬油,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具有理想的保健效果。并且產品口感細膩滑潤,酸甜爽口,帶有滁菊和山楂的獨特味道。
[0017]2)、制成的滁菊醬油中,滁菊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譽,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長期飲用,具有疏風散熱,明目平肝解毒之功效,并對頭痛眩暈,血壓亢進,神經性頭痛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山楂含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胡蘿卜素、淀粉、蘋果酸、枸櫞酸、鈣和鐵等物質,具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同時,山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對胸膈脾滿、疝氣、血淤、閉經等癥有很好的療效。女性多吃山楂能消除體內脂肪、減少脂肪吸收的功效,對于愛美的女性可以達到美顏瘦身的效果。
[0018]3 )、生產方法工藝設計合理,適合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在未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進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0]自市場購買或按照現有技術制得:
滁菊、山楂、大豆、小麥粉、黑曲霉菌種、米曲霉菌種、食鹽水、谷氨酰胺酶、魯氏酵母、水。
[0021]滁菊預處理:選用無蟲害、無霉爛變質的優質滁菊,殺青后清水洗凈,烘干待用。山楂預處理:將鮮山楂清洗干凈,切成10立方毫米左右碎丁,將鮮山楂碎丁在90°C的熱水中浸燙15分鐘,之后撈出浙干待用。
[0022]實施例1 ①、熟制
將滁菊、山楂與大豆混合、蒸熟,冷卻至室溫后拌入小麥粉得到混合酶解熟料,滁菊、山楂、大豆和面粉的重量依次為5kg、3kg、25kg、3kg。
[0023]②、接種
向混合酶解熟料中接種黑曲霉菌種0.25kg、米曲霉菌種0.5kg,充分摻拌均勻,制成曲坯。
[0024]③、制曲
將曲坯通過自動制曲機制得成曲。
[0025]④、發酵
將成曲投入發酵罐中,添加入28kg食鹽水(波美度為10),充分攪拌均勻,制得醬醪,通過翻倒醬醪,在39°C環境中保溫發酵10天;再添加醬醪重0.001%的谷氨酰胺酶,攪拌均勻后,保溫30°C發酵10天,當醬醪pH值降至5.3時,添加魯氏酵母至150個/毫升醬醪,控制醬醪溫度在30°C,發酵55天,制成醬醅。
[0026]⑤、壓濾、罐裝
將醬醅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向濾渣中加入適量38°C水,浸泡4小時,再次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兩次濾液分別靜置沉淀10天,后分別經硅藻土板框壓濾機壓濾,按質量要求混配,后經殺菌工藝殺菌后,用食品級包裝容器包裝,制得滁菊醬油。
[0027]⑥、檢驗、C存。
[0028]實施例2 ①、預處理
將滁菊、山楂與大豆混合、蒸熟,冷卻至室溫后拌入小麥粉得到混合酶解熟料,滁菊、山楂、大豆和面粉的重量依次為4kg、4kg、28kg、2kg。
[0029]②、接種
向混合酶解熟料中接種黑曲霉圃種0.2kg、米曲霉圃種0.6kg,充分慘祥均勾,制成曲坯。
[0030]③、制曲
將曲坯通過自動制曲機制得成曲。
[0031]④、發酵
將成曲投入發酵罐中,添加入30kg食鹽水(波美度為8),充分攪拌均勻,制得醬醪,通過翻倒醬醪,在38°C環境中保溫發酵12天;再添加醬醪重0.0015%的谷氨酰胺酶,攪拌均勻后,保溫28°C發酵8天,當醬醪pH值降至5.3時,添加魯氏酵母至180個/毫升醬醪,控制醬醪溫度在32°C,發酵60天,制成醬醅。
[0032]⑤、壓濾、罐裝
將醬醅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向濾渣中加入適量35°C水,浸泡3小時,再次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兩次濾液分別靜置沉淀12天,后分別經硅藻土板框壓濾機壓濾,按質量要求混配,后經殺菌工藝殺菌后,用食品級包裝容器包裝,制得滁菊醬油。
[0033]⑥、檢驗、貯存。
[0034]實施例3 ①、預處理
將滁菊、山楂與大豆混合、蒸熟,冷卻至室溫后拌入小麥粉得到混合酶解熟料,滁菊、山楂、大豆和面粉的重量依次為6kg、2kg、22kg、4kg。
[0035]②、接種 向混合酶解熟料中接種黑曲霉圃種0.3kg、米曲霉圃種0.4kg,充分慘祥均勾,制成曲坯。
[0036]③、制曲
將曲坯通過自動制曲機制得成曲。
[0037]④、發酵
將成曲投入發酵罐中,添加入25kg食鹽水(波美度為11),充分攪拌均勻,制得醬醪,通過翻倒醬醪,在40°C環境中保溫發酵8天;再添加醬醪重0.0005%的谷氨酰胺酶,攪拌均勻后,保溫32°C發酵12天,當醬醪pH值降至5.3時,添加魯氏酵母至200個/毫升醬醪,控制醬醪溫度在28 °C,發酵50天,制成醬醅。
[0038]⑤、壓濾、罐裝
將醬醅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向濾渣中加入適量40°C水,浸泡5小時,再次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兩次濾液分別靜置沉淀8天,后分別經硅藻土板框壓濾機壓濾,按質量要求混配,后經殺菌工藝殺菌后,用食品級包裝容器包裝,制得滁菊醬油。
[0039]⑥、檢驗、貯存。
【權利要求】
1.一種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包括固態發酵法,其特征是將滁菊、山楂與大豆混合、蒸熟,冷卻至室溫后拌入小麥粉得到混合酶解熟料,滁菊、山楂、大豆和面粉的重量份依次為4?6、2?4、22?28、2?4,混合酶解熟料依次經過接種、制曲、發酵、壓濾與罐裝工序制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種工序是向混合酶解熟料中接種黑曲霉菌種0.2?0.3重量份、米曲霉菌種0.4?0.6重量份,充分摻拌均勻,制成曲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曲工序是將曲坯通過自動制曲機制得成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工序是將成曲投入發酵罐中,添加入25?30重量份波美度為8?11的食鹽水,充分攪拌均勻,制得醬醪,通過翻倒醬醪,在38?40°C環境中保溫發酵8?12天;再添加0.0005?0.0015%醬醪重量的谷氨酰胺酶,攪拌均勻后,保溫28?32°C發酵8?12天,當醬醪pH值降至5.3時,添加魯氏酵母至150個/毫升醬醪以上,控制醬醪溫度在28?32°C,發酵50?60天,制成醬醅。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濾與罐裝工序是將醬醅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向濾渣中加入適量35?40°C7jC,浸泡3?5小時,再次用壓濾機壓濾至醬醅含水量至24%重量比以下,兩次濾液分別靜置沉淀8?12天,后分別經硅藻土板框壓濾機壓濾,按質量要求混配,后經殺菌工藝殺菌后,用食品級包裝容器包裝,制得滁菊醬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壓濾與罐裝工序之后還包括檢驗、貯存工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滁菊經過預處理步驟,具體為選用無蟲害、無霉爛變質的新鮮優質滁菊,殺青后經過清水洗凈,烘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滁菊醬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楂經過預處理步驟,具體為將新鮮山楂清洗干凈,切成10立方毫米碎丁,將山楂碎丁在90°C的熱水中浸燙15分鐘,撈出浙干。
【文檔編號】A23L1/238GK103948000SQ201410114441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繆成貴, 何華奇, 章慶華 申請人:安徽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