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包括清洗、粉碎、篩分沉淀、淀粉干燥、制漿、制粉條、降溫、冷凍、化冰、粉條干燥等步驟后即為紅薯粉條成品,所述篩分沉淀步驟就是將粉碎后的紅薯加適量水后,依次用90目篩網、120目篩網、25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再將沉淀在一起的淀粉放入容器中加水攪拌成淀粉懸浮液后,再用30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后待用。本發明不需要再加入明礬,就能生產出爽滑、筋道的紅薯粉條,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也不易折斷。
【專利說明】—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粉條生產工藝,特別是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0002]明礬是一種帶有水分子的硫酸鹽,因為能起到聚斂、疏散的作用,所以多少年來,人們在做紅薯粉條時候都少不了要用它。然而科學研究發現,因為在明礬中含有大量的鋁離子,所以過量攝入會影響人體對鐵、鈣等成分的吸收,甚至會破壞大腦神經,尤其對兒童和老人不利。鋁本身很容易在人體中蓄積,比如說在大腦、腎、肝、脾等器官都可能產生蓄積,如果在大腦中產生沉積就容易引起老年癡呆、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癥狀。因此,一些營養專家提出,要盡量少吃含有明礬的食品。對此,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也有明文規定,只要檢測出有明礬,那么這種食品就不會被認證為綠色食品。
[0003]傳統的紅薯粉條生產工藝包括清洗、粉碎、篩分沉淀、淀粉干燥、制漿、制粉條、降溫、冷凍、化冰、粉條干燥等步驟后即為成品。篩分沉淀就是將粉碎后的紅薯中的淀粉分離出來,一般是經過兩次篩分,第一次將粉碎后的紅薯有粗篩過濾,篩網的目數為90目;然后再用細篩過濾,篩網的目數為250目,此時的淀粉懸浮液里還含有果膠、蛋白、很細的紅薯渣等成份,經過沉淀后形成的淀粉純度不高,直接影響了紅薯粉條質量;沉淀就是將過濾后的紅薯淀粉懸浮液在沉淀池或其它容器中靜置8-10個小時后,沉淀池內形成上下兩層,上層為含有雜質的液體,下層為沉淀在一起的淀粉。
[0004]傳統的紅薯粉條生產中的制漿步驟中必須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明礬,主要是增加粉條的粘度,經過明礬的絮凝作用,粉條會變得很筋道,在開水中不易被煮爛。如不加明礬的話,無法將紅薯淀粉加工成爽滑、筋道的粉條,在制粉條步驟中生產出來的粉條很容易折斷成碎粉條;經過冷凍后的粉條化冰后也容易折斷成碎粉條,而且口感也不好。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是提供一種不加明礬就能生產出爽滑、筋道、不易折斷的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
[0006]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包括清洗、粉碎、篩分沉淀、淀粉干燥、制漿、制粉條、降溫、冷凍、化冰、粉條干燥等步驟后即為紅薯粉條成品,所述篩分沉淀步驟就是將粉碎后的紅薯加適量水后,依次用90目篩網、120目篩網、25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再將沉淀在一起的淀粉放入容器中加水攪拌成淀粉懸浮液后,再用30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后待用。
[0007]進一步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制漿步驟就是將淀粉與水混合打成淀粉懸浮液,淀粉與水按重重比為100:73o
[0008]進一步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降溫步驟就是將粉條機加工出來的粉條攤晾1-8小時。
[0009]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由于提取后的紅薯淀粉經過300目篩網過濾后,紅薯淀粉的純度明顯提高,甚至接近99.98%,用純度高的紅薯淀粉加工粉條時,就不需要再加入明礬,因淀粉中的蛋白質、果膠、紅薯渣等雜質含量明顯降低。經過反復試驗,得出的結果是紅薯淀粉的純度越高,在不加明礬的情況下,就能生產出爽滑、筋道的紅薯粉條,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也不易折斷。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一: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將收獲的紅薯按常規的清洗、粉碎生產步驟進行加工后進入篩分沉淀生產步驟,具體流程是:將粉碎后的紅薯按常規比例加入水后,依次用90目篩網、120目篩網、250目篩網進行三次過濾;將用250目篩網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在沉淀池中沉淀8-10個小時;沉淀池內形成上下兩層,上層為液體,下層為沉淀在一起紅薯淀粉,將上層的液體放走;取出沉淀在一起的淀粉放入容器中加水攪拌成淀粉懸浮液后,將此時的淀粉懸浮液用30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后進入常規的淀粉干燥步驟;再經過常規的制漿、制粉條、降溫、冷凍、化冰、干燥等步驟后即為紅薯粉條成品。
[0011]實施例二: 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將收獲的紅薯按常規的清洗、粉碎生產步驟進行加工后進入篩分沉淀生產步驟,具體流程是:將粉碎后的紅薯按常規比例加入水后,依次用90目篩網、120目篩網、250目篩網進行三次過濾;將用250目篩網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在沉淀池中沉淀8-10個小時;沉淀池內形成上下兩層,上層為液體,下層為沉淀在一起紅薯淀粉,將上層的液體放走;取出沉淀在一起的淀粉放入容器中加水攪拌成淀粉懸浮液后,將此時的淀粉懸浮液用30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后進入常規的淀粉干燥步驟;所謂制漿步驟就是將干燥后的淀粉與水按重重比為100:73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后;再按照常規制粉條、降溫、冷凍、化冰、粉條干燥等步驟后即為紅薯粉條成品。
[0012]實施例三: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將收獲的紅薯按常規的清洗、粉碎生產步驟進行加工后進入篩分沉淀生產步驟,具體流程是:將粉碎后的紅薯按常規比例加入水后,依次用90目篩網、120目篩網、250目篩網進行三次過濾;將用250目篩網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在沉淀池中沉淀8-10個小時;沉淀池內形成上下兩層,上層為液體,下層為沉淀在一起紅薯淀粉,將上層的液體放走;取出沉淀在一起的淀粉放入容器中加水攪拌成淀粉懸浮液后,將此時的淀粉懸浮液用30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后進入常規的干燥、制漿、制粉條等步驟后進入降溫步驟,所說的降溫步驟就是經粉條機制出來的溫度很高的粉條放在涼臺上攤涼1-8小時,取代常規在涼水中清洗粉條進行降溫步驟,再經過冷凍、化冰、干燥等步驟后即紅薯粉條成品。這里所說的涼臺是架起來的平板。攤涼最好在室內進行。攤涼的時間根據當時環境溫度的不同決定,冬天攤涼因為氣溫低時間可以延長為8小時,夏天氣溫高可以縮短為I小時。
[0013]實施例四: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將收獲的紅薯按常規的清洗、粉碎生產步驟進行加工后進入篩分沉淀生產步驟,具體流程是:將粉碎后的紅薯按常規比例加入水后,依次用90目篩網、120目篩網、250目篩網進行三次過濾;將用250目篩網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在沉淀池中沉淀8-10個小時;沉淀池內形成上下兩層,上層為液體,下層為沉淀在一起紅薯淀粉,將上層的液體放走;取出沉淀在一起的淀粉放入容器中加水攪拌成淀粉懸浮液后,將此時的淀粉懸浮液用30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后進入常規的干燥步驟;所謂制漿步驟就是將干燥后的淀粉與水按重重比為100:73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再按照常規步驟制作粉條,經粉條機制出來的溫度很高的粉條放在涼臺上攤涼1-8小時,取代常規在涼水中清洗粉條進行降溫步驟,再經過冷凍、化冰、干燥等步驟后即紅薯粉條成品。
[0014]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常規清洗、粉碎,就是將收獲的紅薯清洗干凈,再用粉碎機進行粉碎,粉碎的目的是為下一步將紅薯中的淀粉分離出來。淀粉干燥就是采用烘干或自然涼干等形式將沉淀在一起的淀粉中的水份去除。制漿就是將淀粉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攪拌。制粉條就是經過粉條機將生的淀粉加熱成熟淀粉并做成絲狀;也可以用傳統的手工工藝將淀粉加工成絲狀。降溫就是將溫度較高的熟粉條進行冷卻定形,為下一步冷凍做準備。冷凍就是將加工出來的粉條置于零度以下的環境中,讓粉條里的水份結成冰,可以自然冷凍,也可以在冷凍室進行冰凍。化冰就是將冰凍后的粉條解凍。粉條干燥就是將解凍后的粉條通過自然風干或烘干的形式除去粉條里的水份,使加工好的粉條便于貯藏或運輸。
[0015]本發明所述的紅薯粉條加工工藝中的制粉條也可以按照傳統的加工工藝進行。傳統的制粉條步驟是先制芡、后制面、再制粉條。制芡就是先將稱好的干燥淀粉加入淀粉重量的I到3倍的開水后,將其攪拌均勻成糊狀,而后冷卻至60到80度之間。制面,就是將冷卻后的糊狀芡,按照比例加入一定的量淀粉、溫度在50到60度之間的環境中的攪拌10到13分鐘,攪拌均勻后即可進行制粉條步驟。
【權利要求】
1.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包括清洗、粉碎、篩分沉淀、淀粉干燥、制漿、制粉條、降溫、冷凍、化冰、粉條干燥等步驟后即為紅薯粉條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篩分沉淀步驟就是將粉碎后的紅薯加適量水后,依次用90目篩網、120目篩網、25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再將沉淀在一起的淀粉放入容器中加水攪拌成淀粉懸浮液后,再用300目篩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淀粉懸浮液沉淀8-10個小時后待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漿步驟就是將淀粉與水混合打成懸浮液,淀粉與水按重重比為100:7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紅薯淀粉粉條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步驟就是將粉條機加工出來的粉條攤晾1-8小時。
【文檔編號】A23L1/09GK104041732SQ201410296779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8日
【發明者】賈海安 申請人:賈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