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功能性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功能性膠囊及制備方法,其原料組成為:黃秋葵、菌、藻、桑葉提取的營養料70-90份,菌絲體10-30份;本發明應用生物工程技術,選擇具有一定功能的、藥食兩用的植物,用熱水萃取/提取各種物品中的有效成分,有效有益物質含量高和作用好,通過日常服用改善亞健康狀態,預防或者輔助治療某些疾病。
【專利說明】一種功能性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一種含黃秋葵、菌、藻植物組合物的功能性膠囊,尤其涉及一種功能性 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來大氣、水源污染日益嚴重,氣(象)候反常;溫差、雨雪變化驟大,促使病源 菌等變異加大,突發疾病(非典、禽流感等),使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加之不法、無 良商人制售偽劣,添加有毒/害物質(注水肉、地溝油、三聚氰胺等等),促使人們抵抗疾病 能力(免疫力)下降,處于亞健康狀態,加速了疾病(癌癥)發生發展和衰老的進程。
[0003] 為此,我們在爭取潔凈的空氣和水源的同時,必須要加強自身的保護,除適當鍛煉 運動,食品是必不可少的,而具有食療功能的食物是人們優先選擇的品種之一。
[0004] 功能食品的應用是目前國內外非常重視的課題,其發展趨勢也巨大而深遠,隨著 對外的文化廣泛交流,我國的"食療"也傳入了世界各地,甚至有些產品變成了國外的專利, 如意大利著名的"大黃酒",這種酒具有飯前開胃,飯后消食,次日通便的作用,經常飲用有 清腸胃,延年益壽之效,這種酒的性質對我國西北地區以牛羊肉食為多的群眾以及歐美人 群攝入高脂肪、高蛋白等生活習慣的人群起到很好的食療作用。美國的"杜松子酒"、法國的 "斗姆酒"和"哈姆酒"等等都與我國的"食療"醫藥有關,由此可見"食療"也受世界各地人 民的重視被普遍應用。據不完全統計,新加坡人(2006年)用于食療的費用達6500萬美元。
[0005] 專家們預言:今后保健方面的重大突破主要不是來自醫藥的新發明,而是來自更 加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我們認為專家們所說的"飲食結構"其實包含了具有食療作 用的"功能食品"。
[0006] "藥食同源"和"藥食同用"就是我們熟知的,如我們常吃的紅棗、黑芝麻、銀耳、蓮 子等等,既是美味食品,又是治病的藥物。它們內含成分具有調節人體生理平衡的作用。當 人體生理發生改變(失衡)或遭到感染(病菌入侵)時就失去調節能力而患病。此時如給 予相應的功能食品,就能促使其恢復調節能力,達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如患風寒感冒,熬 點生姜蔥白湯喝;口舌生瘡喝點綠豆湯......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0007] "食療"和"食治(病)"是我國珍貴的醫藥遺產,早在公元前579年就發現用酒曲 治腸胃病,戰國前就有飲食治病的文字記載,從商周到明、清時代,專門記載飲食治病的專 著有600多種,由此足證食療的功效。
【發明內容】
[0008] 為了得到具有食療功能的、方便攜帶的滋補保健品,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功 能性膠囊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藥食同源和滋補保健的以及方便攜帶的需求。本配方中所 用的植物,均含有人體所需的特殊物質,對疾病的預防、體質的提高具有明顯作用,可調節 人體陰陽平衡,全面滋養提高抵抗力,延緩衰老,是滋補保健良品。
[0009] 本發明所用的各組合物選擇依據及其成分、功能簡述:
[0010] 1、黃秋葵
[0011] 學名Hibiacus esculengtus屬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黃秋葵又名秋葵,羊角 豆,植物偉哥等,原產非洲,早在2000多年前埃及已有栽培,以后逐漸擴種(引入)美國、日 本、東南亞等地,我國古代已有黃秋葵的種植,自上世紀我國江蘇、山東、北京等地擴大栽種 并訓育成當地品種,如:北京黃秋葵、北京紅秋葵等近20多個在各地栽種,如小松菜-地刀 豆-黃秋葵的間(套)種,產量很多,山東將園蔥和黃秋葵的間(套)種。
[0012] 黃秋葵的果莢、種子、嫩葉都可作為蔬菜食用;尤其嫩果莢中含有水溶性纖維果 膠、半乳聚糖、阿拉伯樹膠等成分的粘滑液體,具特殊的香氣。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Vb、Vc 以及Fe、K、P、Zn、Cu等元素,其蛋白質含量達15%?26%、碳水化合物為6. 4%、脂肪2%、 纖維素1 %每100克可提供150千焦的熱量,具體成分如下表1
[0013] 黃秋葵嫩莢營養成分表(每100克含量) 表1
[0014]
【權利要求】
1. 一種功能性膠囊的配方,以重量份數計其組份為: 黃秋葵、菌、藻、桑葉提取的營養料70-90份,菌絲體10-30份; 所述的營養料配方為:黃秋葵20-40份,菌15-35份,藻25-35份,桑葉10-20份;黃秋 葵采用綠色有機栽種的黃秋葵,菌采用蛹蟲草、猴頭菇、茯苓、靈芝的任一種或組合,藻采用 螺旋藻(極大螺旋藻或鈍頂螺旋藻)、紫菜、海帶的任一種或組合; 所述的菌絲體為蛹蟲草、猴頭菇、茯苓、靈芝的任一種或組合。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膠囊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 營養料制備: 1) 稱取黃秋葵20-40份,菌15-35份,藻15-30份,桑葉10-20份,各原料混合放入夾層 鍋內,加50倍重量的水,加熱煮沸4-6小時,提取煮沸后的原液; 2) 步驟1經提取原液后的殘渣,加3倍于殘渣重量的熱水(80-95°C的熱水)加熱煮沸 4-6小時后提取煮沸液; 3) 將上述二次提取液合并,100目過濾,濾液離心(3500r/min/15分鐘); 4) 取步驟3的離心之上清液,予以濃縮(真空濃縮)真空度8. 38*1(T4帕濃縮,進料濃 縮液濃度為4-5 %,濃縮至8 % ; 5) 在步驟4的8%的濃縮液內加輔料:濃縮液重量的50%白砂糖及1 %的糊精粉,充分 攪拌勻得到混合料; 6) 對步驟5的混合料進行噴霧干燥,進料溫度50-60°C,高壓泵工作壓力1. 764*107帕; 進風溫度120度,出風溫度75-78°C,冷卻后得到營養料(備用); b. 菌絲體制備: 1) 取蛹蟲草、猴頭菇、茯苓、靈芝的任一種,將菌種的斜面經活化后在25°C ±2°C的條 件下進行1級,2級搖瓶培養(搖床轉速180轉/分)分別培養4?6天; 2) 將上列擴大菌種接種在發酵缸內,(缸壓0.05兆帕,通氣比1 :0.8)在25°C ±2°C下 培養3-4天后取出缸內發酵物即菌絲體; 3) 將上列菌絲體凍干或在60°C以下烘干(備用); c. 膠囊制備: 1) 取上述營養料70-90份,菌絲體10-30份混合粉碎至100目細度的粉末狀; 2) 包裝,將上述粉碎后的物料手工或機械裝入膠囊內,每粒重0. 3g,再按數量要求裝 瓶/袋內/盒內,滅菌后即得到具有功能性的膠囊的成品。
【文檔編號】A23L1/29GK104382007SQ201410572517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莊濟誠, 李祥麟, 周錦明, 錢玉華, 王嵐, 石玉潔 申請人:蘇州垣夢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