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蘆薈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蘆薈全身都是寶,雖說是綠油油的新鮮植物,然而在蝗蟲活草食動物無法接近的緣膜中,隱藏著神乎其神又難以想象的寶貴成分,從藥食同源出發,蘆薈的使用率很高,如何開發蘆薈的食用方法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蘆薈膏及其制備方法,既方便又實惠,具有清熱、潤肺、美容、祛痰等功效,對胃病患者也有一定的療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蘆薈膏,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制成:新鮮蘆薈40-60份,山藥10-20份,銀耳15-20份,薏仁2-4份,冰糖5-10份。
一種蘆薈膏,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制成:新鮮蘆薈50份,山藥15份,銀耳17份,薏仁3份,冰糖8份。
上述一種蘆薈膏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新鮮的蘆薈,洗凈備用。
2把蘆薈剝皮,取果肉。
3放熱水燎下,和泡好的銀耳、山藥放攪拌器里攪成泥狀。
4將攪拌好的果泥盛入碗內,加入薏仁,上鍋大火蒸。
5蒸開后放入冰糖攪拌均勻轉中小火再蒸一小時。
6出鍋后,涼卻裝瓶,放冰箱冷藏,包裝即可。
以上原料在中醫大詞典中都有記載,以下是對上述原料的具體說明。
蘆薈中國蘆薈是百合科下的一種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植株全高約80cm。葉近2列簇生,線狀披針型,有黃斑,肉質多汁,長15-35cm。邊緣有刺狀小齒。花葶高達70cm總狀花序有花數10朵,花黃綠色,有紅斑,花期夏秋。華南地區常見栽培,也有野化,用吸芽繁殖,越冬氣溫需15℃以上,適宜盆栽和溫室種植,是理想的食用蘆薈種,已載入中國藥典。
山藥又稱土薯、山薯蕷、淮山,季莖葉枯萎后采挖,切去根頭,洗凈,除去外皮及須根,用硫黃熏后干燥,也有選擇肥大順直的干燥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用硫磺熏后,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干,打光,稱“光山藥”,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
銀耳又稱作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屬于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屬,是門擔子菌門真菌銀耳的子實體,銀耳子實體純白至乳白色,直徑5~10厘米,柔軟潔白,半透明,富有彈性,銀耳味甘、淡、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滋陰潤肺的作用。
薏仁為禾本科,一年生粗壯草本,須根黃白色,海綿質,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美容養顏功能。
冰糖是白砂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晶,是由蔗糖加上蛋白質原料配方,經再溶、潔凈處理后重結晶而制得的大顆粒結晶糖,有單晶體和多晶體兩種,呈透明或半透明狀。
本發明蘆薈膏具有清熱解毒,戰痘,美白的效果,是一種藥食同源的美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蘆薈膏,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制成:新鮮蘆薈60克,山藥20克,銀耳20克,薏仁4克,冰糖10克。
上述一種蘆薈膏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新鮮的蘆薈,洗凈備用。
2把蘆薈剝皮,取果肉。
3放熱水燎下,和泡好的銀耳、山藥放攪拌器里攪成泥狀。
4將攪拌好的果泥盛入碗內,加入薏仁,上鍋大火蒸。
5蒸開后放入冰糖攪拌均勻轉中小火再蒸一小時。
6出鍋后,涼卻裝瓶,放冰箱冷藏,包裝即可。
實施例2
一種蘆薈膏,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制成:新鮮蘆薈40克,山藥10克,銀耳15克,薏仁2克,冰糖5克。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