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姜奶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具有很長的生姜食用、藥用歷史,姜的開發(fā)利用也比較早,主要產品有姜片、甜姜、姜醬、姜汁等,產品檔次普遍較低,姜的深加工系列食品尤以姜飲料等方便飲品是食品工業(yè)發(fā)展的主要趨勢。
姜除了含有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外,還含有姜油酮、姜酚、低聚花青素等獨有的生物活性物質,實驗研究表明該系列生物活性物質是使姜對人體起到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抗氧化)、抗腫瘤、降低膽固醇等功能性作用的核心成分,但是姜中富含的多種活性成分普遍對熱較敏感,容易在食品深加下過程中被破壞或在貯藏過程中流失,同時姜中的一些刺激性物質不適宜體弱人群空腹或過多食用。
目前市面上具有一定保健功能飲料較多,以補充各種維生素的飲料,如紅牛等功能性飲料,生津降火的飲料,如王老吉涼茶等,但是,行健胃、暖胃、補氣、增強免疫力等功效的功能性飲料卻極為少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姜奶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市場中無姜類具有健胃、暖胃、補氣、增強免疫力等功效飲料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姜奶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姜粉1o~20份或姜汁濃縮液15~25份,茶多酚1~2份,姜黃素0.05~0.1份,全脂乳粉18~28份,白砂糖80~120份,紅糖0~40份,卵磷脂1.5~3份。
本發(fā)明的原料采用生姜、茶多酚、姜黃素,配伍合理,既保留了姜原料的保健功效,又具有茶的風味,口感香甜。
本發(fā)明又提出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對姜原料進行預處理得到姜粉或姜汁濃縮液;
2)向調配罐中倒入純凈水,取18~28份全脂乳粉、80~120份白砂糖、10~40份紅糖、1.5~3份卵磷脂置于所述調配罐中,攪拌均勻,后加入10~20份姜粉或15~25份姜汁濃縮液置于所述調配罐中,繼續(xù)攪拌,再加入1~2份茶多酚和0.05~0.1份姜黃素,在80~90℃下,進行攪拌、定容,得混合液;
3)將所述混合物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對所述濾液進行酸堿度、蛋白質含量的檢測;
4)對所述檢測合格的濾液,通過高壓均質機,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質,得料液,對所述檢測不合格的濾液,通過循環(huán)泵回流至調配罐;
5)用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機對所述料液進行滅菌,滅菌溫度為135~140℃,滅菌時間為4~10s;
6)對所述滅菌后的料液進行灌裝、封口,即得成品。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步驟1)中所述預處理的方法是:洗凈新鮮的生姜,先后通過破碎、酶處理、真空濃縮步驟,使得原液在濃縮5~6倍下,得姜汁濃縮液,冷藏待用;經過清潔處理的干姜,進行粉碎、過篩步驟,得300目以上的干姜粉,待用。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酶為α-淀粉酶。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真空濃縮步驟在溫度為70℃下進行。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步驟3)中所述酸堿度ph為6~8,所述蛋白質含量大于1%。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步驟6)中灌裝溫度為85-92℃,封口溫度為70℃以上。
以低溫提取的姜濃縮液作為主要風味原料,采用獨有的低溫調配、超高溫瞬時滅菌等工藝,在更好的保留姜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營養(yǎng)物質的同時,將姜 中的刺激性物質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成分合理調配,使姜的刺激性得到緩和,對人體健康有益,更易于被廣大人群接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姜奶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姜粉10~20份或姜汁濃縮液15~25份,茶多酚1~2份,姜黃素0.05~0.1份。
本發(fā)明的原料采用生姜、茶多酚、姜黃素,配伍合理,既保留了姜原料的保健功效,又具有茶的風味,口感香甜。
本發(fā)明又提出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奶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對姜原料進行預處理得到姜粉或姜汁濃縮液;
2)向調配罐中倒入純凈水,取18~28份全脂乳粉、80~120份白砂糖、0~40份紅糖、1.5~3份卵磷脂置于所述調配罐中,攪拌均勻,后加入10~20份姜粉或15~25份姜汁濃縮液置于所述調配罐中,繼續(xù)攪拌,再加入1~2份茶多酚和0.05~0.1份姜黃素,在80~90℃下,進行攪拌、定容,得混合液;
3)將所述混合物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對所述濾液進行酸堿度、蛋白質含量的檢測;
4)對所述檢測合格的濾液,通過高壓均質機,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質,得料液,對所述檢測不合格的濾液,通過循環(huán)泵回流至調配罐;
5)用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機對所述料液進行滅菌,滅菌溫度為135~140℃,滅菌時間為4~10s;
6)對所述滅菌后的料液進行灌裝、封口,即得成品。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步驟1)中所述預處理的方法是:洗凈新鮮的生姜,先后通過破碎、酶處理、真空濃縮步驟,使得原液在濃縮5~6倍下,得姜汁濃縮液,冷藏待用;經過清潔處理的干姜,進行粉碎、過篩步驟,得300目以上的干姜粉,待用。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酶為α-淀粉酶。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真空濃縮步驟在溫度為70℃下進行。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步驟3)中所述酸堿度ph為6~8,所述蛋白質含量大于1%。
作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步驟6)中灌裝溫度為85-92℃,封口溫度為70℃以上。
實施例一
一種姜奶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姜原料進行預處理得到姜粉或姜汁濃縮液,所述預處理的方法是:洗凈新鮮的生姜,先后通過破碎、酶處理、真空濃縮步驟,所述酶為α-淀粉酶,所述真空濃縮步驟在溫度為70℃下進行,使得原液在濃縮5~6倍下,得姜汁濃縮液,冷藏待用;經過清潔處理的干姜,進行粉碎、過篩步驟,得300目以上的干姜粉,待用;
2)向調配罐中倒入純凈水,取18份全脂乳粉、80份白砂糖、1.5份卵磷脂置于所述調配罐中,攪拌均勻,后加入10份姜粉或15份姜汁濃縮液置于所述 調配罐中,繼續(xù)攪拌,再加入1份茶多酚和0.05份姜黃素,在80~90℃下,進行攪拌、定容,得混合液;
3)將所述混合物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對所述濾液進行酸堿度、蛋白質含量的檢測,所述酸堿度ph為6~8,所述蛋白質含量大于1%;
4)對所述檢測合格的濾液,通過高壓均質機,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質,得料液,對所述檢測不合格的濾液,通過循環(huán)泵回流至調配罐;
5)用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機對所述料液進行滅菌,滅菌溫度為135~140℃,滅菌時間為4~10s;
6)對所述滅菌后的料液進行灌裝、封口,灌裝溫度為85-92℃,封口溫度為70℃以上,即得成品。對灌裝后的產品經過專用檢測系統(tǒng)進行液位、異物檢測,異物檢測采用線上真空檢測儀。
實施例二
一種姜奶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姜原料進行預處理得到姜粉或姜汁濃縮液,所述預處理的方法是:洗凈新鮮的生姜,先后通過破碎、酶處理、真空濃縮步驟,所述酶為α-淀粉酶,所述真空濃縮步驟在溫度為70℃下進行,使得原液在濃縮5~6倍下,得姜汁濃縮液,冷藏待用;經過清潔處理的干姜,進行粉碎、過篩步驟,得300目以上的干姜粉,待用;
2)向調配罐中倒入純凈水,取22份全脂乳粉、100份白砂糖、25份紅糖、2.0份卵磷脂置于所述調配罐中,攪拌均勻,后加入15份姜粉或20份姜汁濃縮液置于所述調配罐中,繼續(xù)攪拌,再加入1.5份茶多酚和0.08份姜黃素,在80~90℃下,進行攪拌、定容,得混合液;
3)將所述混合物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對所述濾液進行酸堿度、蛋白質含量的檢測,所述酸堿度ph為6~8,所述蛋白質含量大于1%;
4)對所述檢測合格的濾液,通過高壓均質機,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質,得料液,對所述檢測不合格的濾液,通過循環(huán)泵回流至調配罐;
5)用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機對所述料液進行滅菌,滅菌溫度為135~140℃,滅菌時間為4~10s;
6)對所述滅菌后的料液進行灌裝、封口,灌裝溫度為85-92℃,封口溫度為70℃以上,即得成品。對灌裝后的產品經過專用檢測系統(tǒng)進行液位、異物檢測,異物檢測采用線上真空檢測儀。
實施例三
一種姜奶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姜原料進行預處理得到姜粉或姜汁濃縮液,所述預處理的方法是:洗凈新鮮的生姜,先后通過破碎、酶處理、真空濃縮步驟,所述酶為α-淀粉酶,所述真空濃縮步驟在溫度為70℃下進行,使得原液在濃縮5~6倍下,得姜汁濃縮液,冷藏待用;經過清潔處理的干姜,進行粉碎、過篩步驟,得300目以上的干姜粉,待用;
2)向調配罐中倒入純凈水,取28份全脂乳粉、120份白砂糖、40份紅糖、3份卵磷脂置于所述調配罐中,攪拌均勻,后加入20份姜粉或25份姜汁濃縮液置于所述調配罐中,繼續(xù)攪拌,再加入2份茶多酚和0.1份姜黃素,在80~90℃下,進行攪拌、定容,得混合液;
3)將所述混合物倒入過濾器中,進行過濾,得到濾液,對所述濾液進行酸堿度、蛋白質含量的檢測,所述酸堿度ph為6~8,所述蛋白質含量大于1%;
4)對所述檢測合格的濾液,通過高壓均質機,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質,得料液,對所述檢測不合格的濾液,通過循環(huán)泵回流至調配罐;
5)用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機對所述料液進行滅菌,滅菌溫度為135~140℃,滅菌時間為4~10s;
6)對所述滅菌后的料液進行灌裝、封口,灌裝溫度為85-92℃,封口溫度為70℃以上,即得成品。對灌裝后的產品經過專用檢測系統(tǒng)進行液位、異物檢測,異物檢測采用線上真空檢測儀。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