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飼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牛(肉牛、奶牛)、羊(肉羊、奶羊)的養殖過程中,對于不同養殖對象和養殖階段,飼料是以粗飼料和精飼料按不同的比例及配方混合而成的。粗飼料以秸稈、牧草為主;精飼料以玉米、豆粕、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為主,能夠大大增加飼料的營養成分,顯得尤為重要。
牛、羊為反芻動物,飼料進入消化系統首先到達瘤胃,而瘤胃是一個偏酸的環境,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主要作用是降解飼料中的粗纖維。精飼料進入瘤胃后許多成分在偏酸微生物環境下被分解,一部分營養成分被破壞,甚至產生損害健康的成分,如氨等,導致“酸中毒”現象。因此,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是目前飼料技術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及制備方法,制得的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營養均衡,能有效防止酸中毒,與相同配方的粉狀飼料相比,平均日增重可提高24%左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如下組分:
玉米26-28份、麥麩4-6份、豆粕3.5-4.5份、棉籽粕3.6-4.4份、噴漿玉米皮3.5-4.5份、DDGS 2.8-3.2份、育肥羊預混料4-6份、秸稈33-35份、苜蓿草7-9份、次粉5.5-6.5份;
所述的秸稈為玉米或小麥的秸稈。
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的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包括按照質量百分數計的如下組分:
玉米27%、麥麩5%、豆粕4%、棉籽粕4%、噴漿玉米皮4%、DDGS 3%、育肥羊預混料5%、秸稈34%、苜蓿草8%、次粉6%;
所述的秸稈為玉米或小麥的秸稈。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第一原料混合機中,將玉米、麥麩、豆粕、棉籽粕、噴漿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預混料一起粉碎至0.9-1.1mm,然后加入40%的次粉,混合均勻后,即得到內核原料;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內核原料送至內核成型機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13-18%,然后制粒,得到內核;
步驟(3),在第二原料混合機中,將秸稈和苜蓿草一起粉碎至2-4mm,然后加入60%的次粉,混合均勻后,即得到外冠原料;
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外冠原料送至外冠成型機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16-20%,然后加入步驟(2)得到的內核,對內核進行外冠的包裹成型,得到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
本發明將飼料的原料按照是否需要酸解分為防止作用類和需要作用類,其中玉米、麥麩、豆粕、棉籽粕、噴漿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預混料屬于防止作用類,秸稈和苜蓿草屬于需要作用類。防止作用類原料的主要成分為粗纖維;需要作用類原料的主要成分為淀粉和粗蛋白。
本發明制作成以“防止作用類原料”制成“內核”,以“需要作用類原料”制成“外冠”,得到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其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內核的成分為不宜酸解成分,外冠的成分是需要酸解的成分。本發明制得的飼料顆粒大小及形狀可根據養殖對象進行常規的調整。
在反芻動物咀嚼過程,顆粒變為碎粒時,同樣起到了減小內核成分的接觸面、縮短接觸時間的作用,如圖2。圖2中是放大后的咀嚼后碎粒,其中黑色部分為內核成分,白色部分為外冠成分。由此可見,內核成分的可接觸面減小了。
以球形顆粒為例說明“全日糧夾心顆粒”的幾何尺寸計算:
假設:
全日糧中“防止作用類原料”占總量的比例為:v (飼料配方決定)
全日糧中“防止作用類原料”的比重為:q (固定值)
全日糧中“需要作用類原料”的比重為:p (固定值)
全日糧夾心顆粒的半徑為:R(根據養殖對象由成型設備決定)
全日糧夾心顆粒的內核半徑為:r (根據上述數據計算決定)
內核半徑的參考計算公式r=
其中,比例是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百分比;比重是相對密度。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通過縮短“防止作用類原料”在瘤胃中與偏酸微生物環境的接觸,盡量完整的保持這些成分進入消化系統的下一階段得到利用,同時,增加“需要作用類原料”與偏酸微生物環境的接觸,這大大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養殖成本,增進動物健康。其中,養殖成本降低了12-20%,飼料利用率提高了10-22%;
(2)本發明制備方法簡單可靠,制得的飼料能有效防止酸中毒,與相同配方的粉狀飼料相比,平均日增重可提高24%左右;
(3)本發明飼料在瘤胃停留和反芻過程中減少了內核與偏酸微生物環境接觸的機會,緩解了淀粉/粗蛋白成分在瘤胃偏酸微生物環境中被分解的現象,減少了瘤胃酸中毒危害,提高“防止作用類原料”通過瘤胃的比例,從而達到了提高精飼料消化利用率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咀嚼本發明飼料后碎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制備方法的流程圖。其中,S1為控制柜、S2為第一原料混合機、S3為內核成型機、S4為第二原料混合機、S5為外冠成型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技術或條件者,按照本領域內的文獻所描述的技術或條件或者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本發明所有原料均為常規市購產品。
本發明所用到的成型機的廠家和型號沒有具體要求,只要能實現本發明目的即可。
本發明的百分號如果沒有特殊限制,均為質量百分數。
實施例1
一種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如下組分:
玉米26份、麥麩4份、豆粕3.5份、棉籽粕3.6份、噴漿玉米皮3.5份、DDGS 2.8份、育肥羊預混料4份、秸稈33份、苜蓿草7份、次粉5.5份;
所述的秸稈為玉米或小麥的秸稈。
所述的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第一原料混合機中,將玉米、麥麩、豆粕、棉籽粕、噴漿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預混料一起粉碎至0.9-1.1mm,然后加入40%的次粉,混合均勻后,即得到內核原料;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內核原料送至內核成型機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13%,然后制粒,得到內核;
步驟(3),在第二原料混合機中,將秸稈和苜蓿草一起粉碎至2-4mm,然后加入60%的次粉,混合均勻后,即得到外冠原料;
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外冠原料送至外冠成型機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16%,然后加入步驟(2)得到的內核,對內核進行外冠的包裹成型,得到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
實施例2
一種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如下組分:
玉米28份、麥麩6份、豆粕4.5份、棉籽粕4.4份、噴漿玉米皮4.5份、DDGS 3.2份、育肥羊預混料6份、秸稈35份、苜蓿草9份、次粉6.5份;
所述的秸稈為玉米或小麥的秸稈。
所述的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第一原料混合機中,將玉米、麥麩、豆粕、棉籽粕、噴漿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預混料一起粉碎至0.9-1.1mm,然后加入40%的次粉,混合均勻后,即得到內核原料;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內核原料送至內核成型機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18%,然后制粒,得到內核;
步驟(3),在第二原料混合機中,將秸稈和苜蓿草一起粉碎至2-4mm,然后加入60%的次粉,混合均勻后,即得到外冠原料;
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外冠原料送至外冠成型機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20%,然后加入步驟(2)得到的內核,對內核進行外冠的包裹成型,得到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
實施例3
一種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如下組分:
玉米27%、麥麩5%、豆粕4%、棉籽粕4%、噴漿玉米皮4%、DDGS 3%、育肥羊預混料5%、秸稈34%、苜蓿草8%、次粉6%,總計100%;
所述的秸稈為玉米或小麥的秸稈。
所述的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第一原料混合機中,將玉米、麥麩、豆粕、棉籽粕、噴漿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預混料一起粉碎至0.9-1.1mm,然后加入40%的次粉,混合均勻后,即得到內核原料;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內核原料送至內核成型機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14-17%,然后制粒,得到內核;
步驟(3),在第二原料混合機中,將秸稈和苜蓿草一起粉碎至2-4mm,然后加入60%的次粉,混合均勻后,即得到外冠原料;
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外冠原料送至外冠成型機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17-19%,然后加入步驟(2)得到的內核,對內核進行外冠的包裹成型,得到反芻動物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
本實施例制備的設備及流程圖如圖3所示,第一原料混合機S2、內核成型機S3、外冠成型機S5依次相連;內核成型機S3還與第二原料混合機S4相連;
控制柜S1分別與第一原料混合機S2、第二原料混合機S4、內核成型機S3、外冠成型機S5相連,用于控制第一原料混合機S2、第二原料混合機S4、內核成型機S3、外冠成型機S5的工作,即給料、顆粒的尺寸計算和成型;
內核成型機S3在制備內核時,轉體傾角調整和轉體轉速整定在18轉/分-22轉/分。傾角為0-90度,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可調整。
外冠成型機S5制粒時轉體傾角調整和轉體轉速整定在12轉/分-16轉/分。傾角為0-90度,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可調整。
對比實驗及檢測數據
選取了體重相近的20只小尾寒羊羔羊進行了為期37天的飼喂對比試驗,其中調整適應期7天,試驗期30天。試驗采用全舍飼,日糧總量按每組體重的3.4%配給,(對照組體重合計197.4公斤;試驗組體重合計197.6公斤)。每日日飼喂兩次(早7:00;下午5:00),每次加料3.9公斤。試驗組與對照組飼料配方相同,但是試驗組為本發明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對照組是將原料粉碎成粉狀的粉狀飼料。
詳細配方見表1。
表1
對照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試驗結果看出,相同日糧飼料配方采用“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工藝制作的飼料喂飼平均日增重達236克,采用傳統粉碎混合方法加工的飼料喂飼平均日增重僅達190克。“夾心顆粒全日糧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明顯提高差異P<0.05。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