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霉變豬飼料處理方法,應用于生豬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豬肉是人類日常生活中長期食用的肉類,基本家家戶戶每天都食用,因此市場上的生豬養殖場日漸繁多,同時在農村許多農戶家里面也養殖有生豬。在生豬養殖過程中,人們經常將玉米、高粱、糠麩作為生豬的飼料混合使用,雖然市場上人工飼料的逐漸增多,但人工飼料喂養出來的生豬,肉味較天然飼料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喂養過程中,飼料都是定量儲層在庫房,由于天氣、氣候等不可抗拒因素或人工自身保管不當等原因,常出現豬飼料霉變的現象,若拋棄無疑大大增加了飼養成本,同時也非常可惜,只需將霉變的部分飼料人工處理,適當降低添加的比例,生豬可照常食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霉變豬飼料處理方法,針對飼料中的成分種類,具體如下:
(1)玉米脫粒處理:將霉變的玉米顆粒通過磨粉機磨成1-3.5mm的細小顆粒,然后按質量百分比,加入4倍量的清水,用長棍進行攪拌,并輕搓,待玉米顆粒的胚部碎片浮于清水表面時,將胚部清除,如此反復數次,直至胚部碎片完全清除;
(2)高粱石灰水浸泡:適用于高粱等籽實類飼料,將霉變的高粱通過磨粉機粉碎成1-4.5mm的碎粒,然后通過120目分離篩篩取質量百分比為0.9-1.2%的石灰粉,將碎粒與石灰粉置于容器內,并加入質量兩倍于碎粒與石灰粉總質量的清水,物理攪拌2分鐘后,靜置6-8h,靜置完成后,用清水沖洗2次,曬干后即可;
(3)糠麩類氨水消毒:向1kg糠麩中加入10-15g氨水,置于容器內攪拌均勻后,取薄膜或保鮮膜將容器密封處理,在溫度為25-40度的條件中放置一個禮拜即可;
(4)混合飼料堿水煮沸:經過初步處理后的玉米和高粱,可進一步通過堿水煮沸處理,向每100kg的混合飼料加入清水300kg,然后加入0.4-0.8kg的蘇打粉進行共煮,待飼料裂開后常溫冷卻,最后清水沖洗至堿味消失即可。
采用本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脫粒將玉米毒素集中的胚部清除,并進一步通過堿水將預處理過的玉米及高粱煮沸處理,控制飼料中的毒素在生豬可食用的范圍之內,在進行喂養時,適當減少霉變飼料的比例,并不會影響生豬的生長及豬肉品質,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霉變豬飼料處理方法,針對飼料中的成分種類,具體如下:
(1)玉米脫粒處理:將霉變的玉米顆粒通過磨粉機磨成1-3.5mm的細小顆粒,然后按質量百分比,加入4倍量的清水,用長棍進行攪拌,并輕搓,待玉米顆粒的胚部碎片浮于清水表面時,將胚部清除,如此反復數次,直至胚部碎片完全清除;
(2)高粱石灰水浸泡:適用于高粱等籽實類飼料,將霉變的高粱通過磨粉機粉碎成1-4.5mm的碎粒,然后通過120目分離篩篩取質量百分比為0.9-1.2%的石灰粉,將碎粒與石灰粉置于容器內,并加入質量兩倍于碎粒與石灰粉總質量的清水,物理攪拌2分鐘后,靜置6-8h,靜置完成后,用清水沖洗2次,曬干后即可;
(3)糠麩類氨水消毒:向1kg糠麩中加入10-15g氨水,置于容器內攪拌均勻后,取薄膜或保鮮膜將容器密封處理,在溫度為25-40度的條件中放置一個禮拜即可;
(4)混合飼料堿水煮沸:經過初步處理后的玉米和高粱,可進一步通過堿水煮沸處理,向每100kg的混合飼料加入清水300kg,然后加入0.4-0.8kg的蘇打粉進行共煮,待飼料裂開后常溫冷卻,最后清水沖洗至堿味消失即可。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并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