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補血葵花籽油的制備方法,屬食用油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葵花籽油含有甾醇、維生素、亞油酸等多種對人類有益的物質,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構成因氣候條件的影響,寒冷地區生產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亞油酸70%左右;溫暖地區生產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亞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體消化率96.5%,它含有豐富的亞油酸,有顯著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強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亞油酸含量與維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較均衡,便于人體吸收利用。
所以,葵花籽油是營養價值很高,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優良食用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葵花籽油保健功效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補血葵花籽油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補血葵花籽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檸檬皮切成1-2cm的小塊;其次,將其置于沸水中熱燙1-2min,然后于25-30℃的水中漂洗3-4次;最后將檸檬皮于40-50℃烘箱中烘干、粉碎過100-120目篩收集檸檬皮粉備用;
(2)將紫河車、當歸、人參、肉桂、炒麥芽、白芷、山藥、何首烏、大棗、阿膠、茯苓加4-7倍量的水微沸煎煮1.2-1.5h,過濾,濾渣再加1-4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0.8h,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1/4-1/2得到中藥濃縮液備用;
(3)將葵花籽去殼后得到的葵花籽仁放入中藥濃縮液中浸泡25-30h,取出均勻地鋪在干凈的席子上放在通風干燥處進行攤晾,每隔3-4h翻動一次,攤晾時間為8-12h;
(4)將夾層鍋先加熱,待夾層鍋內溫度達41-510℃時,放入將攤晾后的葵花籽仁,繼續加熱,當夾層鍋內溫度達到141-161℃,繼續炒制10-30min后,降溫至103-123℃后,加入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檸檬皮粉,繼續炒制直到葵花籽仁達到6-8成熟;
(5)將螺旋式榨油機加熱到121-161℃,倒入葵花籽仁,榨油,得到葵花籽毛油;
(6)將葵花籽毛油經過離心煉油機提煉后得到葵花籽成品油。
優選地,所述的中藥濃縮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數如下:
紫河車1.5-4.5份、當歸1-2.5份、人參1-2份、肉桂1-2.5份、炒麥芽1-3份、白芷0.5-1.5份、山藥2-4.5份、何首烏0.5-1.5份、大棗1-3份、阿膠0.5-1.5份、茯苓0.5-1份。
優選地,步驟(4)中葵花籽仁、檸檬皮粉、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的重量比為130-160:5-15:0-2:0-1:0-2。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操作容易、生產成本低;通過加入檸檬皮粉,使得制備而成的葵花籽油具有檸檬的香氣,通過采用中藥濃縮液對葵花籽仁進行浸泡,使得制備而成的葵花籽油具有補血益氣的保健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補血葵花籽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檸檬皮切成1-2cm的小塊;其次,將其置于沸水中熱燙1-2min,然后于25-30℃的水中漂洗3-4次;最后將檸檬皮于40-50℃烘箱中烘干、粉碎過100-120目篩收集檸檬皮粉備用;
(2)將紫河車、當歸、人參、肉桂、炒麥芽、白芷、山藥、何首烏、大棗、阿膠、茯苓加4-7倍量的水微沸煎煮1.2-1.5h,過濾,濾渣再加1-4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0.8h,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1/4得到中藥濃縮液備用;
其中,所述的中藥濃縮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數如下:
紫河車1.5份、當歸1份、人參1份、肉桂1份、炒麥芽1份、白芷0.5份、山藥2份、何首烏0.5份、大棗1份、阿膠0.5份、茯苓0.5份。
(3)將葵花籽去殼后得到的葵花籽仁放入中藥濃縮液中浸泡25h,取出均勻地鋪在干凈的席子上放在通風干燥處進行攤晾,每隔3-4h翻動一次,攤晾時間為8-12h;
(4)將夾層鍋先加熱,待夾層鍋內溫度達41-510℃時,放入將攤晾后的葵花籽仁,繼續加熱,當夾層鍋內溫度達到141-161℃,繼續炒制10-30min后,降溫至103-123℃后,加入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檸檬皮粉,繼續炒制直到葵花籽仁達到6-8成熟;
其中,葵花籽仁、檸檬皮粉、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的重量比為130:5:0.1:0.1:0.2。
(5)將螺旋式榨油機加熱到121℃-161℃,倒入葵花籽仁,榨油,得到葵花籽毛油;
(6)將葵花籽毛油經過離心煉油機提煉后得到葵花籽成品油。
實施例2
一種補血葵花籽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檸檬皮切成1-2cm的小塊;其次,將其置于沸水中熱燙1-2min,然后于25-30℃的水中漂洗3-4次;最后將檸檬皮于40-50℃烘箱中烘干、粉碎過100-120目篩收集檸檬皮粉備用;
(2)將紫河車、當歸、人參、肉桂、炒麥芽、白芷、山藥、何首烏、大棗、阿膠、茯苓加4-7倍量的水微沸煎煮1.2-1.5h,過濾,濾渣再加1-4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0.8h,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1/3.5得到中藥濃縮液備用;
其中,所述的中藥濃縮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數如下:
紫河車2份、當歸1.5份、人參1.5份、肉桂1.5份、炒麥芽1.5份、白芷1份、山藥2.5份、何首烏1份、大棗1.5份、阿膠1份、茯苓0.6份。
(3)將葵花籽去殼后得到的葵花籽仁放入中藥濃縮液中浸泡26h,取出均勻地鋪在干凈的席子上放在通風干燥處進行攤晾,每隔3-4h翻動一次,攤晾時間為8-12h;
(4)將夾層鍋先加熱,待夾層鍋內溫度達41-510℃時,放入將攤晾后的葵花籽仁,繼續加熱,當夾層鍋內溫度達到141-161℃,繼續炒制10-30min后,降溫至103-123℃后,加入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檸檬皮粉,繼續炒制直到葵花籽仁達到6-8成熟;
其中,葵花籽仁、檸檬皮粉、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的重量比為135:6:0.5:0.5:0.5。
(5)將螺旋式榨油機加熱到121℃-161℃,倒入葵花籽仁,榨油,得到葵花籽毛油;
(6)將葵花籽毛油經過離心煉油機提煉后得到葵花籽成品油。
實施例3
一種補血葵花籽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檸檬皮切成1-2cm的小塊;其次,將其置于沸水中熱燙1-2min,然后于25-30℃的水中漂洗3-4次;最后將檸檬皮于40-50℃烘箱中烘干、粉碎過100-120目篩收集檸檬皮粉備用;
(2)將紫河車、當歸、人參、肉桂、炒麥芽、白芷、山藥、何首烏、大棗、阿膠、茯苓加4-7倍量的水微沸煎煮1.2-1.5h,過濾,濾渣再加1-4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0.8h,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1/3.2得到中藥濃縮液備用;
其中,所述的中藥濃縮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數如下:
紫河車2.5份、當歸2份、人參1.6份、肉桂2份、炒麥芽2份、白芷1.2份、山藥3份、何首烏1.2份、大棗2份、阿膠1.2份、茯苓0.7份。
(3)將葵花籽去殼后得到的葵花籽仁放入中藥濃縮液中浸泡27h,取出均勻地鋪在干凈的席子上放在通風干燥處進行攤晾,每隔3-4h翻動一次,攤晾時間為8-12h;
(4)將夾層鍋先加熱,待夾層鍋內溫度達41-510℃時,放入將攤晾后的葵花籽仁,繼續加熱,當夾層鍋內溫度達到141-161℃,繼續炒制10-30min后,降溫至103-123℃后,加入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檸檬皮粉,繼續炒制直到葵花籽仁達到6-8成熟;
其中,葵花籽仁、檸檬皮粉、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的重量比為140:7:0.8:0.8:1。
(5)將螺旋式榨油機加熱到121℃-161℃,倒入葵花籽仁,榨油,得到葵花籽毛油;
(6)將葵花籽毛油經過離心煉油機提煉后得到葵花籽成品油。
實施例4
一種補血葵花籽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檸檬皮切成1-2cm的小塊;其次,將其置于沸水中熱燙1-2min,然后于25-30℃的水中漂洗3-4次;最后將檸檬皮于40-50℃烘箱中烘干、粉碎過100-120目篩收集檸檬皮粉備用;
(2)將紫河車、當歸、人參、肉桂、炒麥芽、白芷、山藥、何首烏、大棗、阿膠、茯苓加4-7倍量的水微沸煎煮1.2-1.5h,過濾,濾渣再加1-4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0.8h,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1/3.8得到中藥濃縮液備用;
其中,所述的中藥濃縮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數如下:
紫河車4.2份、當歸2.3份、人參1.1份、肉桂2.4份、炒麥芽2.5份、白芷0.9份、山藥4份、何首烏1.4份、大棗2.4份、阿膠0.9份、茯苓0.8份。
(3)將葵花籽去殼后得到的葵花籽仁放入中藥濃縮液中浸泡29h,取出均勻地鋪在干凈的席子上放在通風干燥處進行攤晾,每隔3-4h翻動一次,攤晾時間為8-12h;
(4)將夾層鍋先加熱,待夾層鍋內溫度達41-510℃時,放入將攤晾后的葵花籽仁,繼續加熱,當夾層鍋內溫度達到141-161℃,繼續炒制10-30min后,降溫至103-123℃后,加入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檸檬皮粉,繼續炒制直到葵花籽仁達到6-8成熟;
其中,葵花籽仁、檸檬皮粉、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的重量比為155:10:0.75:0.85:1.2。
(5)將螺旋式榨油機加熱到121℃-161℃,倒入葵花籽仁,榨油,得到葵花籽毛油;
(6)將葵花籽毛油經過離心煉油機提煉后得到葵花籽成品油。
實施例5
一種補血葵花籽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檸檬皮切成1-2cm的小塊;其次,將其置于沸水中熱燙1-2min,然后于25-30℃的水中漂洗3-4次;最后將檸檬皮于40-50℃烘箱中烘干、粉碎過100-120目篩收集檸檬皮粉備用;
(2)將紫河車、當歸、人參、肉桂、炒麥芽、白芷、山藥、何首烏、大棗、阿膠、茯苓加4-7倍量的水微沸煎煮1.2-1.5h,過濾,濾渣再加1-4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0.8h,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原來體積的1/2得到中藥濃縮液備用;
其中,所述的中藥濃縮液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數如下:
紫河車4.5份、當歸2.5份、人參2份、肉桂2.5份、炒麥芽3份、白芷1.5份、山藥4.5份、何首烏1.5份、大棗3份、阿膠1.5份、茯苓1份。
(3)將葵花籽去殼后得到的葵花籽仁放入中藥濃縮液中浸泡30h,取出均勻地鋪在干凈的席子上放在通風干燥處進行攤晾,每隔3-4h翻動一次,攤晾時間為8-12h;
(4)將夾層鍋先加熱,待夾層鍋內溫度達41-510℃時,放入將攤晾后的葵花籽仁,繼續加熱,當夾層鍋內溫度達到141-161℃,繼續炒制10-30min后,降溫至103-123℃后,加入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檸檬皮粉,繼續炒制直到葵花籽仁達到6-8成熟;
其中,葵花籽仁、檸檬皮粉、核桃粉、甲魚骨粉、碧根果粉的重量比為160:15:2:1:2。
(5)將螺旋式榨油機加熱到121℃-161℃,倒入葵花籽仁,榨油,得到葵花籽毛油;
(6)將葵花籽毛油經過離心煉油機提煉后得到葵花籽成品油。
本發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詳細工藝流程,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詳細工藝流程,即不意味著本發明必須依賴上述詳細工藝流程才能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明的任何改進,對本發明產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