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臘腸,其特征在于,所述臘腸由如下如下成分組成:100重量份的瘦肉、50重量份的白肉、16.8-20重量份的調味料;
其中所述調味料中,醬油2-3重量份,精鹽2.8-3重量份,白糖9-10重量份,白酒3-4重量份。
2.一種臘腸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藝步驟如下:
A、原料調配:取100重量份的瘦肉、50重量份的白肉、16.8-20重量份的調味料,所述調味料中,醬油2-3重量份,精鹽2.8-3重量份,白糖9-10重量份,白酒3-4重量份;將上述原料充分攪拌得到混合肉;
B、灌腸:將步驟A)所得的混合肉進行灌腸,每隔70cm將腸衣端口打結,得到大段的腸體,然后用堿水草將所述大段的腸體均分成四段,每段17.5cm,并在兩端打結;
C、晾曬:臘腸灌制完畢,即將臘腸上的細麻繩穿入竹竿,每隔6厘米掛一根,掛好后搭在掛架上放在露天晾曬,直至臘腸腸衣表皮無油膩、無水分。
D、第一次烘烤:將臘腸放入烤爐中進行第一次烘烤,然后將臘腸逐一倒過來張掛;
E、第二次烘烤:將步驟烘烤后的臘腸,進行第二次烘烤,烘烤時間為三天。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烤的溫度為40-65℃,時間為4-5小時。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第一天烘烤的溫度為51℃,第二天烘烤的溫度為45-46℃,第三天烘烤的溫度為42℃。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烘烤中,所述張掛步驟中,臘腸與臘腸之間的距離間隔為5~6cm。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之前,還需要進行一次碎肉的步驟,具體流程如下:取凈肉,然后去掉凈肉的筋膜,再將瘦肉、白肉分開;用溫水洗去表面油漬、雜物,然后將肉各切成小方塊,再分別放入碎肉機絞碎,直到肉塊被絞成能夠通過灌腸漏斗的管道顆粒狀。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方塊的邊長為0.1-1cm。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水的溫度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