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洗設備,具體的說是一種肉類清洗殺菌設備。
背景技術:
在肉類食品加工過程中,需要對肉類進行清洗消毒,現在的清洗殺菌一般是采用先清洗,然后殺菌后再次清洗的過程,這樣在第二次清洗的過程中水中的細菌又會再次殘留在肉類上,影響肉質質量,并且現在的清洗大多數采用人工操作,生產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肉類清洗殺菌設備,先清洗后風干殺菌直接進料包裝,避免了二次污染。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按時限的:
本發明是一種肉類清洗殺菌設備,包括支架,在支架上方設置有通過電機帶動轉動的篩網狀滾筒,在篩網狀滾筒的內側壁設置有毛刷,在篩網狀滾筒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板,在支撐板的上方設置有水箱,水箱的下方設置有噴淋管,在篩網狀滾筒的一側設置有倉門,在倉門的下方設置有輸送帶,在所輸送帶的下方還設置有回收箱,按照輸送帶運動方向的上方一側設置風干支架,在風干支架的上方設置有與吹風機連接的主管道,在主管道的下方通過分支管道連接有數個吹風罩,在風干支架的一側設置有殺菌支架,在殺菌支架內部設置有數個紫外線燈,在回收箱的內部設置有通過掛鉤連接的過濾網,在回收箱的下端還設置有回水管與水箱連接。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回收箱內設置有支架,在支架上方設置有過濾油脂的活性炭層。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回收箱的下端設置有在軌道內滑動的滑軌。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篩網狀滾筒內設置有數個直立毛刷。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紫外線燈的下方還是何止有防護篩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改變了原有的清洗、消毒再清洗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清洗殺菌方式,先將肉類放入到帶有毛刷和直立毛刷的篩網狀滾筒內,滾筒的上方還增加了噴淋管,在肉類噴淋清洗和滾動的過程中,不僅對肉類進行噴淋,還可以通過毛刷對肉類表面的雜質進行清洗,清洗之后,肉類通過倉門出料到輸送帶上,在輸送帶的下方還有水回收過濾設備,噴淋后的水先通過過濾網過濾雜質,然后再經過活性炭層過濾油脂以及進行殺菌,殺菌后的水通過回水管泵入到水箱內重新利用,清洗后的肉類通過經過網帶輸送帶向前運輸,然后進行風干,風干后再通過紫外線燈進行殺菌消毒后直接進行包裝處理。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新穎,操作方便,先清洗再殺菌,避免二次污染。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 是本發明的風干殺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是一種肉類清洗殺菌設備,包括支架1,在所述支架1上方設置有通過電機帶動轉動的篩網狀滾筒2,在所述篩網狀滾筒2的一側設置有倉門8,將肉類通過倉門放入到篩網狀滾筒2內,倉門有開關,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在所述篩網狀滾筒2的內側壁設置有毛刷3,在所述篩網狀滾筒2內設置有數個直立毛刷4,直立毛刷交叉設置,肉類在篩網狀滾筒2內滾動,通過毛刷3和直立毛刷對肉類表面進行清洗,在所述篩網狀滾筒2的上方設置有支撐板5,在所述支撐板5的上方設置有水箱6,所述水箱6的下方設置有噴淋管7,通過肉類進行噴淋清洗,在所述倉門8的下方設置有輸送帶9,在所輸送帶9的下方還設置有回收箱10,噴淋后的水經過回收箱10進行過濾回收處理,按照所述輸送帶9運動方向的上方一側設置風干支架11,在所述風干支架11的上方設置有與吹風機連接的主管道12,在所述主管道12的下方通過分支管道連接有數個吹風罩13,對清洗之后的肉類進行風干處理,在所述風干支架11的一側設置有殺菌支架14,在所述殺菌支架14內部設置有數個紫外線燈15,在所述紫外線燈15的下方還是何止有防護篩網16,避免燈脫落影響肉類質量,在所述回收箱10的內部設置有通過掛鉤16連接的過濾網17,過濾雜質,在所述回收箱10的下端還設置有回水管20與所述水箱6連接,在所述回收箱10內設置有支架18,在所述支架18上方設置有過濾油脂的活性炭層19,活性炭層19過濾油脂或者是細菌,避免回收重新利用的水分含有油膩物質后者是細菌,在所述回收箱10的下端設置有在軌道22內滑動的滑軌21,回收箱還可以滑動進行清洗,
本發明改變了原有的清洗、消毒再清洗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清洗殺菌方式,先將肉類放入到帶有毛刷和直立毛刷的篩網狀滾筒內,滾筒的上方還增加了噴淋管,在肉類噴淋清洗和滾動的過程中,不僅對肉類進行噴淋,還可以通過毛刷對肉類表面的雜質進行清洗,清洗之后,肉類通過倉門出料到輸送帶上,在輸送帶的下方還有水回收過濾設備,噴淋后的水先通過過濾網過濾雜質,然后再經過活性炭層過濾油脂以及進行殺菌,殺菌后的水通過回水管泵入到水箱內重新利用,清洗后的肉類通過經過網帶輸送帶向前運輸,然后進行風干,風干后再通過紫外線燈進行殺菌消毒后直接進行包裝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