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調味品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保健調味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
調味品主要是指香草和香料。香草是各種植物的葉子。它們可以是新鮮的、風干的或磨碎的。香料是植物的種子、花蕾、果實、花朵、樹皮和根。香料的味道比香草濃烈得多。有些情況下,一種植物既能用于生產香草又能用于生產香料。有些調味品由多種香料混合而成(例如紅辣椒粉),或者由多種香草混合而成(例如調味袋),在飲食、烹飪和食品加工中廣泛應用的,用于改善食物的味道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膩、增香、增鮮等作用的產品。調味品中的特殊成份,能除去烹調主料的腥臊異味,突出菜點的口味,改變菜點的外觀形態,增加菜點的色澤,并以此促進人民食欲,殺菌消毒,促進消化。中國飲食文化以儒家文化和哲學思想為根基,追求“五味調和”,講究藝術享受,而藝術的靈感就來源于調味料。2001-2011年,調味品行業銷售額從277.23億元猛增至1917.89億元,年均符合增長率高達21.34%。2010年,調味品行業銷售收入排在所有食品飲料細分子行業第五位,同比增速32.36%,居食品飲料所有細分子行業第三位。隨著未來行業整合的深化,調味品行業有望提速。作為我國傳統產業,一直以來,人們對調味品產品的印象就是包裝落后、檔次不高,低價值,是名副其實的“小產品”。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調味品產品越來越趨向專業化,功能化,市場需求不斷增長。隨著新保健調味品的不斷出現,目前市面上各種降血脂的調味品泛濫,各種保健降血脂調味品具有自己的特點,但大多數徒有其表,沒有任何保健功能,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還給人身體造成的巨大傷害,副作用大,也有少數副作用小,但降血脂、降血壓的效果不明顯,對心血管的保健效果并不明顯。此外,現有調味品不管是用于烹飪時,都需要額外加入味精等調味料,以保證食品的鮮味,造成調味料種類多,用量大。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健調味品及其制備方法。用所述保健調味品進行烹飪時,得到的食品口感更好,味道更香,使用時不需要添加味精等就能保證食品的鮮味。且所述保健調味品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抗衰老等功效,對心血管疾病有明顯的保健作用,效果明顯,副作用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保健調味品,按重量份計算,主要由橄欖油40-120份、蘇子油60-100份、月見草油120-180份、核桃油30-90份、辣椒紅素30-90份和橘皮700-800份制備而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調味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算,主要由橄欖油60-100份、蘇子油70-90份、月見草油130-170份、核桃油50-70份、辣椒紅素50-70份和橘皮730-770份制備而成。
前述的保健調味品,按重量份計算,主要由橄欖油75-85份、蘇子油75-85份、月見草油140-160份、核桃油55-65份、辣椒紅素55-65份和橘皮740-760份制備而成。
前述的保健調味品,按重量份計算,主要由橄欖油80份、蘇子油80份、月見草油150份、核桃油60份、辣椒紅素60份和橘皮750份制備而成。
前述的保健調味品,所述辣椒紅素這樣制備:取干紅辣,椒去梗除雜后,切成5-7mm的小段并烘干,將辣椒皮和辣椒籽分離,然后取辣椒皮粉碎,過篩65-75目篩,加入2-4倍量的花生油,密閉,真空度為0.08-0.25Mpa下,加溫至60-80℃,保持20-30min后,過濾,排出花生油,濾渣烘干后,得辣椒粉,辣椒粉置于70-90℃,按料液比為1:20-30加入正己烷,回流提取4-5h,蒸餾回收正己烷,即得。
前述的保健調味品,所述辣椒紅素這樣制備:取干紅辣,椒去梗除雜后,切成5-7mm的小段并烘干,將辣椒皮和辣椒籽分離,然后取辣椒皮粉碎,過篩65-75目篩,加入3倍量的花生油,密閉,真空度為0.13Mpa下,加溫至60-80℃,保持25min后,過濾,排出花生油,濾渣烘干后,得辣椒粉,辣椒粉置于70-90℃,按料液比為1:25加入正己烷,回流提取4.5h,蒸餾回收正己烷,收集辣椒紅素,即得。
一種前述的保健調味品的制備方法,橘皮絞碎后,置于揮發油提取裝置中,加入8-12倍量水,水蒸氣蒸餾法提取2-5小時,取橘皮揮發油,備用;橘皮揮發油與其余原料混勻,即得。
前述的保健調味品的制備方法,橘皮絞碎后,置于揮發油提取裝置中,加入10倍量水,水蒸氣蒸餾法提取3.5小時,取橘皮揮發油,備用;橘皮揮發油與其余原料混勻,即得。
本發明所述的保健食品主要由橄欖油、蘇子油、月見草油、核桃油、辣椒紅素和橘皮制備而成。其中,橄欖油是由新鮮的油橄欖果實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經加熱和化學處理,保留了天然營養成分。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在阿爾特米斯·西莫普勒斯博士所著的《歐咪伽健康.簡單易行的長壽計劃》一書中提到食用油中ω-6脂肪酸會使動脈收縮,從而迫使心臟超負荷工作,造成高血壓。而橄欖油中的ω-3脂肪酸能增加氧化氮這種重要的化學物質的量,可以松弛你的動脈,從而防止因高血壓造成的動脈損傷。另外ω-3脂肪酸還可以從兩個方面防止血塊的形成。首先,它能降低血小板的黏稠度,讓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原不易纏繞在一起;其次,ω-3脂肪酸能降低纖維蛋白原的量,也就大大減少了血栓形成的機率。蘇籽油的食用、藥用具有悠久的歷史,《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具有保肝、抗血栓、降血脂、降血壓,保護視力,提高智力的作用,并對過敏反應及炎癥有抑制作用。月見草油,Evening Primrose Oil,原名晚櫻草,主要成分:r-亞麻油酸,鎂,鋅,銅、維生素C、E、B6、B5。可以調合基礎油和精油的油脂,具有多項治療功能,制成膠囊內服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月見草種子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γ-次亞麻油酸」(Gamma-Linolenic Acid/GLA),在結構上分析是屬于特殊的ω-6系列必須脂肪酸,不同于一般植物油、大豆油、葵花油中所含的ω-6亞麻油酸,因此在體內扮演著許多重要的角色。然而人體并不能自行制造GLA,因此必須從食物中攝取,月見草油含豐富的GLA(大豆油、葵花油并不含GLA),自然而然就成為一項熱門的營養補充品。核桃油是采用核桃仁為原料,壓榨而成的植物油。屬于可食用油。核桃油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核桃油能防止動脈硬化及動脈硬化并發癥、高血壓、心臟病、心力衰竭、腎衰竭、腦出血發生。辣椒紅素是一種辣椒中的提取物,屬于類胡蘿卜素的一種。又名:辣椒紅素,辣椒紅色素等。作為天然食品添加劑,辣椒紅素無毒副作用,被美國FDA、英國、EEC、W HO等組織審定為無限制性使用。橘皮,又稱為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性味:性溫,味辛、味苦。歸經:入脾經、胃經、肺經。主治功效: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濕濁阻中之胸悶腹脹、納呆便溏。痰濕壅肺之咳嗽氣喘。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毒V目》:“橘皮,苦能瀉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知母,肺乃攝氣之要,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要,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
發明人經實驗證明,采用本發明方法制備得到辣椒紅素,再以得到的辣椒紅素、橄欖油、蘇子油、月見草油、核桃油和橘皮為原料,在用本發明方法制成保健調味品,這樣制成的調味品用于烹飪食品,口感和香味好。發明人經試驗研究發現,添加β-環糊精可以提高保健調味品的穩定性。
申請人進行了下列實驗,可證明本發明具有有效的效果;
實驗例1:辣椒紅素提取工藝研究
本發明制劑工藝:按照沒1mL橄欖油:10gβ-環糊精的比例,分別取β-環糊精,溶于25倍量,50-60℃的水中,保溫,分別加入蘇子油、月見草油和核桃油,攪拌1小時,2-6℃放置25小時,濾過,濾液中加入辣椒紅素,混勻,即得。
對比提取工藝:干紅辣椒去梗除雜后,切成8-10mm的小段并烘干,將辣椒皮和辣椒籽分離,然后對辣椒皮進行粉碎,過篩(5O-60目)后,15%在NaOH溶液中以1:15的料液比,恒溫70℃,2h,過濾,取濾渣部分,烘干得脫辣后的辣椒粉,辣椒粉用丙酮溶劑作為提取劑,料液比為1:(15-45),回流提取4-5h。蒸餾回收提取劑,得到無味的辣椒紅素純品。
分別檢測發油的含量,結果為:
表1
以上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制劑工藝提取效率高,且不會含有大量的辣椒素和其他雜質。
實驗例2:配方選擇實驗
將各種原料按照下表2中配比,按照本發明方法進行制作。對同一食品進行調味,請40位專業人員對產品香味、滋味進行不記名感覺評價,*越多,說明產品質量越好。
表3
由以上實驗結果可知,第10組所述配比的調味品,從香味、滋味都受到測評者的青睞。
實驗例2:保健實例
龍××,男,63歲,經貴州省人民醫院檢查血脂,血壓偏高,后食用本發明添加本發明調味品的食品6個月后2000mL,血壓,血脂恢復正常。
楊××,男,68歲,經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血脂,血壓偏高,后食用本發明添加本發明調味品的食品5個月后2000mL,血壓,血脂恢復正常。
申××,男,45歲,經貴州省人民醫院檢查血脂,血壓偏高,后食用本發明添加本發明調味品的食品5個月后2000mL,血壓,血脂恢復正常。
吳××,男,43歲,經貴州省人民醫院檢查血脂,血壓偏高,后食用本發明添加本發明調味品的食品5個月后2000mL,血壓,血脂恢復正常。
與現有技術相比,用本發明用所述保健調味品進行烹飪或涼拌時,得到的食品口感更好,味道更香,使用時不需要添加味精等就能保證食品的鮮味。且所述保健調味品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低血液粘稠度及抗衰老等功效,對心血管疾病有明顯的保健作用,效果明顯,副作用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限制的依據。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配方:橄欖油80g、蘇子油80g、月見草油150g、核桃油60g、辣椒紅素60g和橘皮750g。
工藝:
取干紅辣,椒去梗除雜后,切成5-7mm的小段并烘干,將辣椒皮和辣椒籽分離,然后取辣椒皮粉碎,過篩65-75目篩,加入3倍量的花生油,密閉,真空度為0.13Mpa下,加溫至60-80℃,保持25min后,過濾,排出花生油,濾渣烘干后,得辣椒粉,辣椒粉置于70-90℃,按料液比為1:25加入正己烷,回流提取4.5h,蒸餾回收正己烷,收集辣椒紅素,得辣椒紅素,備用;橘皮絞碎后,置于揮發油提取裝置中,加入10倍量水,水蒸氣蒸餾法提取3.5小時,取橘皮揮發油,備用;橘皮揮發油與其余原料混勻,即得。
使用方法:1、烹飪時,待食品半熟時,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調味至食材中,即得。
2、涼拌時,依個人口味取適量調味品,與鹽、蔥、姜、蒜等調料加入食材中混勻即得。
實施例2.
配方:橄欖油120g、蘇子油100g、月見草油180g、核桃油90g、辣椒紅素90g和橘皮800g。
工藝:
取干紅辣,椒去梗除雜后,切成5-7mm的小段并烘干,將辣椒皮和辣椒籽分離,然后取辣椒皮粉碎,過篩75目篩,加入4倍量的花生油,密閉,真空度為0.10-0.25Mpa下,加溫至60-80℃,保持30min后,過濾,排出花生油,濾渣烘干后,得辣椒粉,辣椒粉置于70-90℃,按料液比為1:20加入正己烷,回流提取4h,蒸餾回收正己烷,得辣椒紅素,備用;橘皮絞碎后,置于揮發油提取裝置中,加入8倍量水,水蒸氣蒸餾法提取2小時,取橘皮揮發油,備用;橘皮揮發油與其余原料混勻,即得。
使用方法:1、烹飪時,待食品半熟時,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調味至食材中,即得。
2、涼拌時,依個人口味取適量調味品,與鹽、蔥、姜、蒜等調料加入食材中混勻即得。
實施例3.
配方:橄欖油40g、蘇子油60g、月見草油120g、核桃油30g、辣椒紅素30g和橘皮700g。
工藝:取干紅辣,椒去梗除雜后,切成5-7mm的小段并烘干,將辣椒皮和辣椒籽分離,然后取辣椒皮粉碎,過篩65目篩,加入2倍量的花生油,密閉,真空度為0.08-0.10Mpa下,加溫至60-80℃,保持20min后,過濾,排出花生油,濾渣烘干后,得辣椒粉,辣椒粉置于70-90℃,按料液比為1:30加入正己烷,回流提取4h,蒸餾回收正己烷,得辣椒紅素,備用;橘皮絞碎后,置于揮發油提取裝置中,加入12倍量水,水蒸氣蒸餾法提取5小時,取橘皮揮發油,備用;橘皮揮發油與其余原料混勻,即得。
使用方法:1、烹飪時,待食品半熟時,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調味至食材中,即得。
2、涼拌時,依個人口味取適量調味品,與鹽、蔥、姜、蒜等調料加入食材中混勻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