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保鮮冰,尤其是涉及一種食品微凍保鮮用的冰,屬于食品冷藏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養殖業、銷售冷鏈、超市和零售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國內生鮮消費需求量的增加,及時有效的保鮮技術顯得尤為重要。雖然冰鮮保藏是目前使用最方便、最廣泛的保鮮方式,但傳統的冰藏保鮮普遍存在保鮮期較短,加之水產品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內源酶活性強等特點,死后更容易發生品質劣變。因為魚體的凍結點一般在-1℃~-2℃,微凍保鮮就是把漁獲物置于溫度略低于魚體凍結點的環境條件下進行保鮮的方法,在該溫度下,能夠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目前常用的微凍保鮮方法有:冰鹽混合物微凍、低溫鹽水微凍、吹冷風微凍。這三種不同的微凍方法對魚類品質的影響不同,前兩者會使魚體內鹽分增加,后者會使魚體表面干燥。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鱸魚、沙丁魚、鯽魚等的微凍保鮮已有一些研究,但一直以來都未曾解決微凍液鹽含量高,溫度變化不穩定,冷鏈運輸過程中使用不方便,魚體冷鏈過程中失水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是導致微凍保鮮技術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有相關科技文獻公布了相關保鮮冰及材料,如一種蝦類保鮮冰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CN201410415751.x)公開一種蝦類保鮮冰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這種保鮮冰為流化冰固液混合物,其中的成分組成為穩定態二氧化氯0.2~0.6g/L、檸檬酸4~8g/L、植酸鈉0.4~0.8g/L及海藻糖5~12g/L,保鮮抑菌效果較好,但也存在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用于食品微凍保鮮的冰,降低冰點溫度,減少鹽的使用量,控制冰點范圍穩定,延長冰融時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食品微凍保鮮用的冰,主要包括以下質量百分含量的各組分:
為確保四種組分形成良好的融合效果,保鮮冰制備過程中,將丙二醇緩慢加入到聚丙烯酸鈉中,邊加邊同一方向緩慢攪拌,至聚丙烯酸鈉全部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鈉及水混和制成混合溶液,而后制成冰。
現有技術中把聚丙烯酸鈉作為對人體健康無害的食品添加劑,主要用于冰淇淋加工過程中,聚丙烯酸鈉主要起乳化、增稠的作用。本發明中采用聚丙烯酸鈉作為制冰的主要材料是本技術領域首創。本發明利用丙二醇緩解聚丙烯酸鈉與NaCl溶液的聚凝特性,利于冰的制備;同時根據聚丙烯酸鈉強吸濕性特點,延緩所制備的冰的融化速度,維持冰溫的穩定性。另外,聚丙烯酸鈉的使用安全性也符合本發明制冰所用材料不影響與之接觸的水產品的食用安全的要求;因此本發明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1)在本發明中起到延緩冰融化,穩定冰溫的特點,在解決了微凍保鮮用冰的使用安全,應用穩定問題的同時,拓展了聚丙烯酸鈉的應用范圍。
(2)本發明所述的微凍保鮮用的冰,氯化鈉含量較低,可明顯改善其對食材的風味的影響。
(3)本發明所述微凍保鮮用的冰溫度可控制在-3℃~-1.5℃,冰融化時間明顯高于以往的鹽水冰的融化時間。
(4)本發明適合現代冷鏈貯運、銷售距離長、范圍廣的需求特點,對促進我國水產品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附圖說明
圖1.聚丙烯酸鈉質量分數對融化時間的影響圖;
圖2本發明與傳統鹽水微凍保鮮微凍液融化時間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具體說明微凍保鮮用的冰的制備方法。所用組分由市場購置,水位自來水、蒸餾水等。
實施例1
微凍保鮮用的冰的組分及質量百分含量:氯化鈉0.5%,丙二醇2.5%,聚丙烯酸鈉1.5%,水95.5%。
保鮮冰制備過程中,將丙二醇緩慢加入到聚丙烯酸鈉中,邊加邊同一方向緩慢攪拌,至聚丙烯酸鈉全部溶解后,再加入氯化鈉及水混和制成混合溶液,而經制冰機降溫制成冰。
產品在-3~-1.5℃保持時間104min(見圖1),而2%與3%濃度的鹽水冰在微凍溫度帶-3~-1.5℃維持時間分別為74與67min(見圖2)。
實施例2
微凍保鮮用的冰的配方:氯化鈉0.5%,丙二醇2.0%,聚丙烯酸鈉1.0%,水96.5%。
制備過程同實施例1。
產品在-3~-1.5℃保持時間140min(見圖1、圖2)。而2%與3%濃度的鹽水冰在微凍溫度帶-3~-1.5℃維持時間分別為74min與67min(見圖2)。
實施例3
微凍保鮮用的冰的配方:氯化鈉0.5%,丙二醇2.0%,聚丙烯酸鈉0.5%,水97%。
保鮮冰制備過程中先用丙二醇將聚烯酸鈉溶解,再與氯化鈉及水混和制成混合溶液,而后制成冰。
產品在-3~-1.5℃保持時間127min(見圖1)。而2%與3%濃度的鹽水冰在微凍溫度帶-3—-1.5℃維持時間分別為74與67min(見圖2)。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據本發明的上述內容,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本發明還可以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的實施方式;均落在本發明權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