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以甘草、八月瓜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藥材,制得的一種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
背景技術:
八月瓜,又名八月炸,三葉木通的果實,野生果品。因八月果熟開裂而得名。果形似香蕉,富含糖、維生素C和12種氨基酸,以及人體不能合成的纈基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果味香甜,為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稱。八月瓜味甘,性微寒。具有益胃生津、清熱利尿的功效,常用于胃熱煩渴、或反胃少食、膀胱有熱、小便不利、干品治肝郁氣滯、腹痛、脅痛、疝氣痛、瘰疬。
甘草,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圓柱形,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四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
木耳,為真菌類擔子菌綱木耳科木耳屬植物。。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浪狀,寬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著部固著于基質上。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濕潤時半透明,干燥時收縮變為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補氣血、潤肺、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氣虛血虧、四肢搐搦、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壓病、便秘。
楮頭紅,全草多干燥皺縮,莖四棱形,無毛,表皮紅色或棕色,偶有折色斑點。葉對生,多皺縮破碎,黃色或黃綠色,橢圓形或狹卵形,基產淺心形,邊緣細齒及緣毛。聚傘花序頂生,花紫色。楮頭紅味甘,性微寒,歸肺、肝二經。具有清熱平肝、利濕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頭目眩暈、耳鳴、耳聾、日赤羞明、肝炎、風濕痹痛、跌打傷腫、蛇頭疔、無名腫毒。
果醬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調節劑混合后,用超過100℃溫度熬制而成的凝膠物質。制作果醬是長時間保存水果的一種方法。主要用來涂抹于面包或吐司上食用。果醬含有天然果酸,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增強食欲、幫助消化之功效。果醬還能增加色素,對缺鐵性貧血有輔助療效。果醬含豐富的鉀、鋅元素,能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嬰幼兒吃果醬可補充鈣、磷、預防佝僂病。以甘草、八月瓜為主要原料,木耳、楮頭紅為保健原料,生產出一種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目前還未見報道和產品上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以甘草、八月瓜為原料,同時添加木耳、楮頭紅開發出一種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填補了國內使用這類原料制作果醬的一項空白。
一種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八月瓜預處理:取成熟的新鮮八月瓜,清洗干凈,去皮,將果肉放入裝有60-100目網篩的打漿機打漿,制得八月瓜果漿;
B.甘草預處理:取新鮮甘草根,清洗干凈,通過斬切機切成0.5-1厘米長的碎段,加入甘草碎段重0.4-0.6%的纖維素酶、0.3-0.5%的半纖維素酶、0.2-0.4%的蛋白酶,加熱至38-42℃,保持30-40分鐘,后倒入裝有60-100目網篩的打漿機進行打漿,制得酶解甘草漿;
C.中藥材預處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藥材木耳、楮頭紅,加入原料中藥材重5-15倍的水,浸泡2-3小時,再煎煮30-6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裝有60-100目網篩的打漿機進行打漿,制得中藥泥;
D.配料:取八月瓜果漿100-150重量份、酶解甘草漿20-30重量份、中藥泥5-10重量份、白砂糖20-30重量份、果膠0.3-0.5重量份,充分攪拌均勻,制得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
E. 酒精發酵:將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倒入發酵設備,加入果醋酵母0.5-1重量份,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達到0.5-1%體積比,結束發酵;
F.濃縮:將發酵的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倒入蒸汽夾層鍋,加熱濃縮,加熱過程中適當攪拌,待果醬含糖量達到60%以上,加入檸檬汁0.01-0.02重量份,攪拌均勻,制得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
G.灌裝:將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通過灌裝設備分裝入已滅菌的容器設備中,裝罐溫度控制在85-90℃;
H.殺菌、冷卻:將裝罐好的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熱18-22分鐘,進行殺菌,后進行冷卻;
I.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八月瓜果醬置于陰涼、干燥、避光處。
本發明步驟C一定比例的中藥材配比為以下原料重量比:木耳45-55%、楮頭紅45-55%。
本發明步驟G中加熱濃縮,裝罐量為容器的85-95%。
本發明的作用機理:
八月瓜,益胃生津、清熱利尿;甘草,補脾益氣、祛痰止咳;木耳,補氣血、潤肺;楮頭紅,清熱平肝、利濕解毒。利用以上四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肝的升發,肺的肅降,促進胃的健運,固達益胃生津、補脾益氣的功效。
本發明以甘草、八月瓜為原料,同時添加木耳、楮頭紅,制作出一種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其充分利用甘草、八月瓜的營養價值,與中藥相互配伍,協同增效,具有益胃生津、補脾益氣的功效。發明中,采用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蛋白酶對甘草進行酶解,為產品增添了獨特的風味,對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進行果醋酵母發酵,為產品增添了醇香味,制得的成品味道細膩,醇香可口,風味獨特,老少皆宜,且保健功能突出,長期食用可明顯改善脾虛食少、飲食積滯人群的不適。其制作工藝簡單,易于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較為詳細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八月瓜預處理:取成熟的新鮮八月瓜,清洗干凈,去皮,將果肉放入裝有60目網篩的打漿機打漿,制得八月瓜果漿;
B.甘草預處理:取新鮮甘草根,清洗干凈,通過斬切機切成0.5厘米長的碎段,加入甘草碎段重0.4%的纖維素酶、0.3%的半纖維素酶、0.2%的蛋白酶,加熱至38℃,保持30分鐘,后倒入裝有60目網篩的打漿機進行打漿,制得酶解甘草漿;
C.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木耳52%、楮頭紅48%,加入原料中藥材重5倍的水,浸泡2小時,再煎煮3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裝有60目網篩的打漿機進行打漿,制得中藥泥;
D.配料:取八月瓜果漿100kg、酶解甘草漿20kg、中藥泥5kg、白砂糖20kg、果膠0.3kg,充分攪拌均勻,制得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
E. 酒精發酵:將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倒入發酵設備,加入果醋酵母0.5重量份,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達到0.5%體積比,結束發酵;
F.濃縮:將發酵的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倒入蒸汽夾層鍋,加熱濃縮,加熱過程中適當攪拌,待果醬含糖量達到60%以上,加入檸檬汁0.01kg,攪拌均勻,制得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
G.灌裝:將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通過灌裝設備分裝入已滅菌的容器設備中,裝罐溫度控制在85℃;
H.殺菌、冷卻:將裝罐好的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熱18分鐘,進行殺菌,后進行冷卻;
I.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八月瓜果醬置于陰涼、干燥、避光處。
本發明實施例1經25位脾虛食少、飲食積滯的人群,連續食用10天,每日3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5人,有效率為60%;連續食用20天,每日3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7人,有效率為68%。
實施例2,一種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八月瓜預處理:取成熟的新鮮八月瓜,清洗干凈,去皮,將果肉放入裝有80目網篩的打漿機打漿,制得八月瓜果漿;
B.甘草預處理:取新鮮甘草根,清洗干凈,通過斬切機切成0.6厘米長的碎段,加入甘草碎段重0.5%的纖維素酶、0.4%的半纖維素酶、0.3%的蛋白酶,加熱至40℃,保持35分鐘,后倒入裝有90目網篩的打漿機進行打漿,制得酶解甘草漿;
C.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木耳24%、楮頭紅17%、紅門蘭19%、橄欖21%、蠶豆19%,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0倍的水,浸泡2.5小時,再煎煮4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裝有60-100目網篩的打漿機進行打漿,制得中藥泥;
D.配料:取八月瓜果漿130kg、酶解甘草漿28kg、中藥泥6kg、白砂糖25kg、果膠0.6kg,充分攪拌均勻,制得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
E. 酒精發酵:將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倒入發酵設備,加入果醋酵母0.8重量份,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達到0.9%體積比,結束發酵;
F.濃縮:將發酵的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倒入蒸汽夾層鍋,加熱濃縮,加熱過程中適當攪拌,待果醬含糖量達到60%以上,加入檸檬汁0.012kg,攪拌均勻,制得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
G.灌裝:將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通過灌裝設備分裝入已滅菌的容器設備中,裝罐溫度控制在86℃;
H.殺菌、冷卻:將裝罐好的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熱21分鐘,進行殺菌,后進行冷卻;
I.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八月瓜果醬置于陰涼、干燥、避光處。
紅門蘭,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基部有鞘。穗狀花序頂生,緊密,多花,成為緊密粗大的穗;花淡紫紅色,唇瓣頂端3-4裂或微裂如波狀牙齒形,距圓錐狀或長的囊狀,比子房短或近等長。紅門蘭味甘,性平,歸心、腎、胃三經。具有補腎養陰,健脾益胃的功效,主治陰虛癆熱、煩躁口渴、不思飲食、月經不調。
橄欖,為橄欖科植物橄欖樹的果實。果實紡錘形,兩端鈍尖,表面棕黃色或黑褐色,有不規則深皺紋。果肉厚,灰棕色或棕褐色。氣無,果肉味澀,久嚼微甜。以個大、堅實、肉厚、味先澀后甜者為佳。橄欖味甘、酸,性平,歸肺、胃、脾、肝四經。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咳嗽痰血、咽喉腫痛、暑熱煩渴、醉酒、魚蟹中毒。
蠶豆,種子扁矩圓形,種皮表面淺棕褐色,光滑,做有光澤,兩面凹陷;種臍位于較大端,褐色或黑褐色。質堅硬,內有子葉2枚,肥厚,黃色。氣微,味談,嚼之有豆腥氣。蠶豆味甘,性平,歸脾、胃、三經。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膈食、水腫、瘡毒。
本發明實施例2的作用機理:
八月瓜,益胃生津、清熱利尿;甘草,補脾益氣、祛痰止咳;木耳,補氣血、潤肺;楮頭紅,清熱平肝、利濕解毒。紅門蘭,補腎養陰,健脾益胃;橄欖,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蠶豆,健脾利水、解毒消腫。利用以上七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肝的升發,促進肺的肅降,固達潤肺止咳的功效。
本發明實施例2經22位脾虛食少、飲食積滯的人群,連續食用10天,每日3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5人,有效率為68.18%;連續食用20天,每日3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21人,有效率為77.27%。
實施例3,一種甘草風味八月瓜保健果醬,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八月瓜預處理:取成熟的新鮮八月瓜,清洗干凈,去皮,將果肉放入裝有100目網篩的打漿機打漿,制得八月瓜果漿;
B.甘草預處理:取新鮮甘草根,清洗干凈,通過斬切機切成1厘米長的碎段,加入甘草碎段重0.6%的纖維素酶、0.5%的半纖維素酶、0.4%的蛋白酶,加熱至42℃,保持40分鐘,后倒入裝有100目網篩的打漿機進行打漿,制得酶解甘草漿;
C.中藥材預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木耳13%、楮頭紅15%、紅門蘭10%、橄欖15%、蠶豆15%、山藥15%、千日紅17%,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5倍的水,浸泡3小時,再煎煮6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裝有100目網篩的打漿機進行打漿,制得中藥泥;
D.配料:取八月瓜果漿150kg、酶解甘草漿30kg、中藥泥10kg、白砂糖30kg、果膠0.3-0.5kg,充分攪拌均勻,制得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
E. 酒精發酵:將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倒入發酵設備,加入果醋酵母1重量份,密封靜置發酵,待酒精達到1%體積比,結束發酵;
F.濃縮:將發酵的甘草八月瓜中藥混合漿倒入蒸汽夾層鍋,加熱濃縮,加熱過程中適當攪拌,待果醬含糖量達到60%以上,加入檸檬汁0.015kg,攪拌均勻,制得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
G.灌裝:將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通過灌裝設備分裝入已滅菌的容器設備中,裝罐溫度控制在90℃;
H.殺菌、冷卻:將裝罐好的甘草風味八月瓜果醬,放入沸水中用蒸汽加熱2分鐘,進行殺菌,后進行冷卻;
I.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八月瓜果醬置于陰涼、干燥、避光處。
山藥,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15-30cm,直徑1.5-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縱溝、縱皺紋及須根痕,偶有淺棕色外皮殘留。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微酸,嚼之發黏。光山藥呈圓柱形,兩端平齊,長9-18cm,直徑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黃白色。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三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常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虛熱消渴。
千日紅,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莖粗壯,有分枝,枝略成四棱形,有灰色糙毛,幼時更密,節部稍膨大。葉片紙質,長橢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頂端急尖或圓鈍,凸尖,基部漸狹,邊緣波狀,兩面有小斑點、白色長柔毛及緣毛,有灰色長柔毛。花多數,密生,成頂生球形或矩圓形頭狀花序,常紫紅色,有時淡紫色或白色。千日紅味甘,性平,具有止咳祛痰、定喘、平肝明目的功效,主治支氣管哮喘。
本發明實施例3的作用機理:
八月瓜,益胃生津、清熱利尿;甘草,補脾益氣、祛痰止咳;木耳,補氣血、潤肺;楮頭紅,清熱平肝、利濕解毒。紅門蘭,補腎養陰,健脾益胃;橄欖,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蠶豆,健脾利水、解毒消腫;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千日紅,止咳祛痰、平肝明目。利用以上九味中藥相互配伍,協同生效,通過調節肝的升發,促進肺的肅降,固達潤肺止咳的功效。
本發明實施例3經19位脾虛食少、飲食積滯的人群,連續食用10天,每日3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5人,有效率為78.95%;連續食用20天,每日3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為17人,有效率為89.47%。
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