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飼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羊飼料多種多樣,精、粗飼料和其他物質的配比也各不相同,飼料中往往會出現不適宜羊消化吸收的物質。而羊是反芻動物,瘤胃是反芻動物特殊代謝途徑中的重要器官,瘤胃內環境的穩定和改善,對羊的健康和生產性能意義重大。若長期食用不易消化吸收的飼料,會造成羊胃內益生菌失去平衡,影響瘤胃的消化功能,進而影響羊的健康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營養豐富,能促進羊瘤胃消化,調節瘤胃環境,促進羊生長。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30-40份,紅薯渣10-12份,豆腐渣8-10份,大麥12-14份,花生粕7-9份,茶粕7-9份,蔗糖6-8份,生物菌劑3-5份,氯化鈉1-2份,羊用預混料2-3份,紅薯秧15-20份,花生秧10-15份,青貯麥草15-20份,添加劑8-10份。
優選地,添加劑的原料包括:山楂、麥芽、陳皮、殼聚糖、纖維素酶、碳酸氫鈉。
優選地,添加劑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6-8份,麥芽8-10份,陳皮4-6份,殼聚糖2-4份,纖維素酶2-4份,碳酸氫鈉1-2份。
優選地,在添加劑的制備過程中,將山楂、麥芽、陳皮粉碎,混勻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回流二次,合并回流液,過濾取濾液,減壓蒸發,干燥,粉碎得到中間物料;然后加入殼聚糖、纖維素酶、碳酸氫鈉混勻得到添加劑。
優選地,在添加劑的制備過程中,將山楂、麥芽、陳皮粉碎至40-60目,混勻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質量分數為40-60wt%乙醇水溶液回流二次,合并回流液,過濾取濾液,減壓蒸發,干燥,粉碎得到中間物料,其中,每次回流乙醇水溶液的用量均相同,混合物和每次回流用乙醇水溶液的重量比為1:15-20,每次回流時間相同,均為2-4h;然后加入殼聚糖、纖維素酶、碳酸氫鈉混勻得到添加劑。
優選地,生物菌劑為乳酸菌的培養液。
優選地,生物菌劑為乳酸菌的培養液,其中,乳酸菌的濃度為7×107-8×107CFU/ml。
本發明還提出了上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紅薯渣、豆腐渣、花生粕、茶粕粉碎混勻,殺菌,加入蔗糖水和生物菌劑混勻,升溫至30-37℃,保溫發酵10-15天,干燥粉碎得到中間飼料;將玉米粉、大麥、氯化鈉混勻蒸熟,然后加入羊用預混料、紅薯秧、花生秧、青貯麥草、添加劑和中間飼料混勻得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
上述羊用預混料、生物菌劑可以從市場上購得。
上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的制備方法中,水均為純化水,不規定蔗糖水的濃度,根據具體操作確定其濃度。
本發明選用乳酸菌對紅薯渣、豆腐渣、花生粕、茶粕進行發酵后,可以得到大量有益微生物、乳酸、消化酶、維生素、小肽和一些促生長因子,有益微生物可以維持羊胃腸道的健康,消化酶可以促進瘤胃對飼料的消化利用率,維生素、小肽和促生長因子,可羊被吸收,促進生長,增強抵抗力;選用山楂、麥芽、陳皮、殼聚糖、纖維素酶、碳酸氫鈉相互配合,山楂、麥芽、陳皮相互配合,可以興奮胃腸道并促進分泌消化腺酶,從而提高對飼料中精飼料的消化率,纖維素酶增加對飼料中粗飼料的消化率,山楂、麥芽、陳皮、殼聚糖、纖維素酶、碳酸氫鈉與殼聚糖相互配合,調控瘤胃發酵,增加對精飼料和粗飼料的消化率,增加丙酸比例,降低胃蛋白消失率,減少瘤胃發酵產生的甲烷,并與發酵產生的乳酸相互配合,使得瘤胃的pH保持在適宜范圍,調節瘤胃中有益菌群,促進瘤胃消化;玉米粉、大麥、氯化鈉、紅薯渣、豆腐渣、花生粕、茶粕、蔗糖、生物菌劑、紅薯秧、花生秧、青貯麥草相互配合,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物質;羊用預混料可以提供各種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氯化鈉和蒸熟處理可以增加本發明的適口性,增加羊的采食量,促進生長;上述各物質相互配合使得本發明營養豐富,并能促進羊瘤胃消化,調節瘤胃環境,促進羊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35份,紅薯渣11份,豆腐渣9份,大麥13份,花生粕8份,茶粕8份,蔗糖7份,生物菌劑4份,氯化鈉1.5份,羊用預混料2.5份,紅薯秧17份,花生秧12份,青貯麥草17份,添加劑9份。
上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紅薯渣、豆腐渣、花生粕、茶粕粉碎混勻,殺菌,加入蔗糖水和生物菌劑混勻,升溫至35℃,保溫發酵13天,干燥粉碎得到中間飼料;將玉米粉、大麥、氯化鈉混勻蒸熟,然后加入羊用預混料、紅薯秧、花生秧、青貯麥草、添加劑和中間飼料混勻得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
實施例2
一種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30份,紅薯渣12份,豆腐渣8份,大麥14份,花生粕7份,茶粕9份,蔗糖6份,濃度為8×107CFU/ml乳酸菌的培養液3份,氯化鈉2份,羊用預混料2份,紅薯秧20份,花生秧10份,青貯麥草20份,添加劑8份;
其中,添加劑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8份,麥芽8份,陳皮6份,殼聚糖2份,纖維素酶4份,碳酸氫鈉1份。
上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紅薯渣、豆腐渣、花生粕、茶粕粉碎混勻,殺菌,加入蔗糖水和乳酸菌的培養液混勻,升溫至37℃,保溫發酵10天,干燥粉碎得到中間飼料;將玉米粉、大麥、氯化鈉混勻蒸熟,然后加入羊用預混料、紅薯秧、花生秧、青貯麥草、添加劑和中間飼料混勻得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
實施例3
一種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40份,紅薯渣10份,豆腐渣10份,大麥12份,花生粕9份,茶粕7份,蔗糖8份,濃度為7×107CFU/ml乳酸菌的培養液5份,氯化鈉1份,羊用預混料3份,紅薯秧15份,花生秧15份,青貯麥草15份,添加劑10份;
其中,添加劑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6份,麥芽10份,陳皮4份,殼聚糖4份,纖維素酶2份,碳酸氫鈉2份;
在添加劑的制備過程中,將山楂、麥芽、陳皮粉碎至40目,混勻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質量分數為60wt%乙醇水溶液回流二次,合并回流液,過濾取濾液,減壓蒸發,干燥,粉碎得到中間物料,其中,每次回流乙醇水溶液的用量均相同,混合物和每次回流用乙醇水溶液的重量比為1:15,每次回流時間相同,均為4h;然后加入殼聚糖、纖維素酶、碳酸氫鈉混勻得到添加劑。
上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紅薯渣、豆腐渣、花生粕、茶粕粉碎混勻,殺菌,加入蔗糖水和乳酸菌的培養液混勻,升溫至30℃,保溫發酵15天,干燥粉碎得到中間飼料;將玉米粉、大麥、氯化鈉混勻蒸熟,然后加入羊用預混料、紅薯秧、花生秧、青貯麥草、添加劑和中間飼料混勻得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
實施例4
一種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32份,紅薯渣11.5份,豆腐渣8.5份,大麥13.5份,花生粕7.5份,茶粕8.5份,蔗糖6.5份,濃度為7.8×107CFU/ml乳酸菌的培養液3.5份,氯化鈉1.7份,羊用預混料2.2份,紅薯秧18份,花生秧11份,青貯麥草18份,添加劑8.5份;
其中,添加劑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7.5份,麥芽8.5份,陳皮5.5份,殼聚糖2.5份,纖維素酶3.5份,碳酸氫鈉1.3份;
在添加劑的制備過程中,將山楂、麥芽、陳皮粉碎至60目,混勻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質量分數為40wt%乙醇水溶液回流二次,合并回流液,過濾取濾液,減壓蒸發,干燥,粉碎得到中間物料,其中,每次回流乙醇水溶液的用量均相同,混合物和每次回流用乙醇水溶液的重量比為1:20,每次回流時間相同,均為2h;然后加入殼聚糖、纖維素酶、碳酸氫鈉混勻得到添加劑。
上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紅薯渣、豆腐渣、花生粕、茶粕粉碎混勻,殺菌,加入蔗糖水和乳酸菌的培養液混勻,升溫至36℃,保溫發酵12天,干燥粉碎得到中間飼料;將玉米粉、大麥、氯化鈉混勻蒸熟,然后加入羊用預混料、紅薯秧、花生秧、青貯麥草、添加劑和中間飼料混勻得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
實施例5
一種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玉米粉38份,紅薯渣10.5份,豆腐渣9.5份,大麥12.5份,花生粕8.5份,茶粕7.5份,蔗糖7.5份,濃度為7.2×107CFU/ml乳酸菌的培養液4.5份,氯化鈉1.3份,羊用預混料2.8份,紅薯秧16份,花生秧13份,青貯麥草16份,添加劑9.5份;
其中,添加劑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山楂6.5份,麥芽9.5份,陳皮4.5份,殼聚糖3.5份,纖維素酶2.5份,碳酸氫鈉1.7份;
在添加劑的制備過程中,將山楂、麥芽、陳皮粉碎至40目,混勻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質量分數為50wt%乙醇水溶液回流二次,合并回流液,過濾取濾液,減壓蒸發,干燥,粉碎得到中間物料,其中,每次回流乙醇水溶液的用量均相同,混合物和每次回流用乙醇水溶液的重量比為1:17,每次回流時間相同,均為3h;然后加入殼聚糖、纖維素酶、碳酸氫鈉混勻得到添加劑。
上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紅薯渣、豆腐渣、花生粕、茶粕粉碎混勻,殺菌,加入蔗糖水和乳酸菌的培養液混勻,升溫至33℃,保溫發酵14天,干燥粉碎得到中間飼料;將玉米粉、大麥、氯化鈉混勻蒸熟,然后加入羊用預混料、紅薯秧、花生秧、青貯麥草、添加劑和中間飼料混勻得到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
試驗例1
隨機選取100只健康成年羊,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只,兩組在平均體重、性別比例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組間差異(P>0.05)。對照組飼用普通促進羊瘤胃消化的飼料,實驗組飼用實施例5,兩組喂養飼料的次數、數量、時間均相同,飼喂60天,試驗結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發明可以促進羊瘤胃消化,促進生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