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果蔬的清洗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超聲波和微酸性次氯酸水協同的果蔬減菌化清洗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果蔬生產消費大國,目前我國的果蔬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大,果蔬生產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與多樣性,果蔬行業的迅速發展給我國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然而,近年來,與農產品相關的傳染病不斷爆發,各種果蔬被曝出農藥殘留過度等,果蔬的安全性問題日益受到各方關注。
清洗殺菌技術是果蔬加工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到終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貨架期。直接用清水或者含有洗滌劑的水溶液清洗果蔬,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表面可見的泥土及雜質,但對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十分有限,在新鮮果蔬加工過程中,常使用含氯殺菌劑對產品進行清洗殺菌,確保產品的安全。目前最常用的含氯殺菌劑是次氯酸鈉,其因殺菌迅速、價格低廉、應用范圍廣等優勢得到大量使用,但含氯殺菌劑在使用過程中易與有機物發生反應生成殘留氯化物,如鹵酸、三氯甲烷等,會對人體產生潛在的危害。近年來,許多研究致力于尋找含氯殺菌劑的替代物,目前,針對果蔬清洗殺菌的新型技術有:臭氧法、紫外線照射法、納米二氧化鈦技術等。其中:臭氧作為消毒滅菌水劑時,其在水中的質量濃度需達到0.3-4mg/L,反應產物為O2和H2O,對環境無污染無殘留,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殺菌劑。但臭氧具有不穩定性與高氧化性,在實際利用過程中,需要實時監控臭氧的濃度,尋找最佳的殺菌濃度,且安全性要求較高;紫外線照射法屬于純物理殺菌方法,具有結構簡單、使用便捷、廣譜高效、無二次污染等優點,但是紫外線殺菌同時也存在有殺菌死角、紫外線衰退、穿透力不強等缺陷;納米二氧化鈦具有抗菌殺毒、吸收紫外線、自清潔、阻隔性良好等優良特性,在光照射下其能產生強氧化性的自由基,從而抑制和殺死微生物,在果蔬加工中起到良好的抗菌保鮮效果,其在食品領域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納米二氧化鈦顆粒對人體健康、生存環境以及社會安全等方面是否存在潛在負面影響的問題尚有待研究。
微酸性次氯酸水是稀食鹽水或稀鹽酸溶液在電場作用下,消耗微量電能電解而成的具有殺菌功效的功能水。目前,微酸性次氯酸水已廣泛開發為食品工業、農業、畜牧業、園藝與醫學領域等可選擇的另一種新型殺菌劑。微酸性次氯酸水ACC為10-80mg/L,pH值接近中性,對皮膚無刺激性,與有機物反應后還原為普通水,其殺菌能力是次氯酸根(ClO-)的80-150倍,屬于高效安全的綠色殺菌劑。微酸性次氯酸水具有瞬時、廣譜、高效、安全、無殘留的殺菌特點,對食源性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以及大腸桿菌等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殺滅效果,可將其用于果蔬減菌化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的控制等方面。
技術實現要素:
微酸性次氯酸水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綠色殺菌功能水,已廣泛應用于許多領域,但微酸性次氯酸水單獨作用易受有機物等其他因素影響,如果清洗不干凈,容易影響其殺菌效果,同時,超聲波作為一種物理清洗方式,具有一定的沖擊剝離效益,能有效去除果蔬表面可見的泥土及雜質,清洗效率高。因而將超聲波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殺菌方式與微酸性次氯酸水結合起來可有效解決相關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超聲波和微酸性次氯酸水協同的果蔬減菌化清洗方法,以解決果蔬清洗過程中的清洗和殺菌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的步驟如下:
本發明首先將一定濃度的微酸性次氯酸水注入超聲波清洗機內,然后調節超聲波清洗機的功率、時間和溫度至適當參數,并進行操作。
注入超聲波清洗機內所用微酸性電解水的有效氯濃度ACC為30~60ppm,pH值5.0-6.5,氧化還原電位ORP為700-900mV。
超聲波和微酸性次氯酸水協同處理的時間為3-6min,超過一定時長協同處理效果減弱。
使用的微酸性次氯酸水與果蔬的質量比為3-8:1。
超聲波清洗機的功率300~450W。
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替代傳統熱殺菌技術,用于即食果蔬的清洗,能高效清除污物,又能有效殺滅病菌,還能降解農藥殘留,具有顯著的技術優點。
2.操作簡便、高效、清潔,成本較低。
3.相比其他清洗消毒方式更安全、對環境負荷小、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
4.在果蔬清洗過程中不會產生形變量,對果蔬機械損傷少,不影響果蔬營養價值。
5.可降低勞動強度,提供清洗效率,減少清洗水用量,節約水資源。
6.本發明適用范圍廣,不僅適用于果蔬類食品的清洗,還可應用于肉制品的清洗領域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選取生菜作為清洗對象,微酸性次氯酸水(pH=6.06,ACC=57mg/L,ORP=812mV),RY-600AT型超聲波清洗機功率設定為300W,微酸性次氯酸水與生菜的質量比為3:1,處理時間為3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3.3lg(cfu/ml),殺菌率達99.99%;而同等條件下單獨采用超聲波清洗3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只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5.57lg(cfu/ml),殺菌率僅為61.46%;同等條件下單獨采用微酸性次氯酸水清洗3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5.26lg(cfu/ml),殺菌率達81.24%。除菌效果為:協同處理>微酸性次氯酸水單獨處理>超聲波單獨處理。經超聲波和微酸性次氯酸水處理后的生菜形變量與未處理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會影響生菜的品質。
實施例2:
選取生菜作為清洗對象,微酸性次氯酸水(pH=6.06,ACC=57mg/L,ORP=812mV),RY-600AT型超聲波清洗機功率設定為300W,微酸性次氯酸水與生菜的質量比為3:1,處理時間為6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2.86g(cfu/ml),殺菌率達99.99%;而同等條件下單獨采用超聲波清洗6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只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5.51lg(cfu/ml),殺菌率僅為66.12%;同等條件下單獨采用微酸性次氯酸水清洗3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5.12lg(cfu/ml),殺菌率達86.26%。除菌效果為:協同處理>微酸性次氯酸水單獨處理>超聲波單獨處理。經超聲波和微酸性次氯酸水處理后的生菜形變量與未處理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會影響生菜的品質。
實施例3:
選取生菜作為清洗對象,微酸性次氯酸水(pH=6.06,ACC=57mg/L,ORP=812mV),RY-600AT型超聲波清洗機功率設定為300W,微酸性次氯酸水與生菜的質量比為3:1,處理時間為9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4.94g(cfu/ml),殺菌率達90.87%;而同等條件下單獨采用超聲波清洗9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只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5.41lg(cfu/ml),殺菌率僅為73.08%;同等條件下單獨采用微酸性次氯酸水清洗9min,生菜表面的菌落總數由5.98lg(cfu/ml)分別降到4.55lg(cfu/ml),殺菌率達96.58%。除菌效果為:微酸性次氯酸水單獨處理>協同處理>超聲波單獨處理。
實施例4:
選取葡萄作為清洗對象,微酸性次氯酸水(pH=6.47,ACC=40mg/L,ORP=782V),RY-600AT型超聲波清洗機功率設定為300W,微酸性次氯酸水與葡萄的質量比為5:1,處理時間為5min,葡萄表面的灰葡萄孢菌菌落總數由7.23lg(cfu/ml)分別降到3.58g(cfu/ml),殺菌率達99.98%。經超聲波和微酸性次氯酸水處理后的葡萄形變量與未處理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會影響葡萄的品質。
實施例5:
選取大白菜作為模擬污染對象,微酸性次氯酸水(pH=6.21,ACC=60mg/L,ORP=845mV),RY-600AT型超聲波清洗機功率設定為300W,微酸性次氯酸水與大白菜的質量比為8:1,處理時間為6min時,處理樣品中農藥去除率可達90%。而單獨采用微酸性次氯酸水處理時,處理時間同樣6min,但樣品中農藥去除率僅為70%,經過30min處理時間后,樣品中農藥去除率才可達90%,但是此時大白菜出現明顯的感官品質變化。上述經超聲波和微酸性次氯酸水協同處理后的大白菜形變量與未處理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會影響大白菜的品質。當單獨采用超聲波結合自來水清洗時,處理時間6min,樣品中農藥去除率僅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