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加工餃子類包餡食品的食品成型機在對食品進行成型加工時,整機的體積往往都比較大,雖然生產效率很高,但是由于體積的問題,使得包餡食品成型機的應用場所都局限于大型車間或工廠內, 但是由于現在餐飲行業的人工費用日益增長,購買食品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但是現有大型食品加工工廠中使用的包餡食品成型機由于體積過大,無法直接應用在普通餐館中,并且其成本也非常高昂。而現有技術中的小型食品成型機則自動化程度太低、工作效率不高,所以也不能滿足現在餐飲行業的需求。
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0820062031.X,申請日為2008-01-29,名稱為“餃子機”的實用新型專利,其技術方案為:一種餃子機,包括面皮輸入裝置、注餡裝置、餃子成型裝置、出料尾架、驅動裝置,餃子成型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工位轉盤、轉盤盤面上的成型模具、面皮輸入裝置、注餡裝置對應的設置在轉盤的接皮工位、接餡工位,在包合工位設置頂推裝置,在推出餃子工位一側設置推出裝置,另一側設置出料尾架。上述專利是在環形軌道上單獨設置有面皮輸入裝置、注餡裝置、餃子成型裝置、出料尾架,每個裝置依次工作,這是比較典型的應用在工廠車間中的餃子機,其體積較大,無法擺放在普通餐館的廚房中。如果單純的縮小設備部件的尺寸,則不能保證生產效率。
再如專利申請號為CN201220078666.5,申請日為2012-03-02,名稱為“一種家庭用的包餃子器”的實用新型專利,其技術方案為:實用新型屬于制作或處理面團的設備,涉及一種家庭用的包餃子器。該包餃子器包括兩塊壓板(1),兩塊壓板(1)活動連接,壓板(1)上均設置凹陷(2),凹陷(2)呈半圓形,凹陷(2)的邊緣設置若干凸起(3),當所述兩塊壓板(1)合在一起時,一塊壓板(1)上的凸起(3)與另一塊壓板(1)上的凸起(3)之間相互咬合。上述專利結構過于簡單,無法快速、自動化的生產餃子,基本和人手工包合的速度差不多,自動化程度也不高。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并沒有一種能滿足既能放置在普通餐館的廚房中、又能保證較高的成產效率的包餡食品成型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并沒有一種能滿足既能放置在普通餐館的廚房中、又能保證較高的生產效率的包餡食品成型設備的問題,現在特別提出一種能同時滿足上述兩項要求的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
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和位于機架上的工位轉盤,所述工位轉盤周圍分別設置有制皮裝置、注餡裝置、壓合裝置和出料裝置,所述制皮裝置處為制皮工位,注餡裝置處為注餡工位,壓合裝置處為壓合工位,出料裝置處為出料工位;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分體式成型模具,所述分體式成型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旋轉接皮板和模具杯。模具杯和旋轉接皮板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兩者相互獨立,依靠相互獨立的傳動結構實現各自的運動。所以旋轉接皮板的數量可以不與模具杯的數量相匹配,可以大幅度削減現有技術中接皮板的數量。
所述模具杯為多個,多個模具杯均勻分布在工位轉盤上;所述旋轉接皮板安裝在機架上。
所述旋轉接皮板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成型的中心孔。
所述旋轉接皮板包括條狀板,所述旋轉接皮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中心孔。
所述中心孔內側設置有用于成型面皮外表面形狀的凸起。多個凸起相互作用,則可以同時對面皮的外表面進行形狀的改變。
所述中心孔的數量少于模具杯的數量。
所述旋轉接皮板連接有旋轉立柱,所述旋轉立柱通過旋轉傳動機構與驅動裝置相連。驅動裝置通過旋轉傳動機構帶動旋轉立柱旋轉,由于旋轉立柱固定在旋轉接皮板中部,所以能帶動旋轉接皮板旋轉。
制皮裝置結構:
所述制皮裝置安裝在機架上,所述制皮裝置包括依次布置的壓面機構和沖皮機構,所述沖皮機構的下方設置有面皮輸送架。
所述壓面機構包括至少一對壓面輥,每對壓面輥包括一個主動壓面輥和與之配合的從動壓面輥,主動壓面輥的進面端設置有導面板,主動壓面輥的出面端設置有導面輥。
所述主動壓面輥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主動壓面齒輪,所述從動壓面輥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從動壓面齒輪,同側的主動壓面齒輪和從動壓面齒輪相互嚙合。
所述從動壓面齒輪上連接有螺紋桿,螺紋桿一端設置有面皮厚度調節旋鈕。
所述沖皮機構包括豎直設置的切皮刀,所述切皮刀通過切刀筒連接有切皮氣缸,所述切刀筒內設置有推皮塊,所述推皮塊通過推皮桿連接有推皮氣缸。
所述面皮輸送架上設置有同步傳輸帶,所述同步傳輸帶通過主動輥輪的帶動實現傳動。
注餡裝置結構:
所述注餡裝置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下方連通有基座,基座內有內腔,所述內腔內設置有轉閥,所述轉閥內設置有L型的餡料通道,并且L型餡料通道的進餡口和出餡口分別設置在轉閥外表面上,所述內腔的一側連通有注餡活塞,所述內腔的底部連通有出餡管道,所述出餡管道通過流道連接管與豎直設置的注餡筒連通,所述注餡筒內設置有相互套接的注餡外管和注餡內管。
所述注餡內管內設置有推餡頭。
所述料斗內設置有攪餡軸,所述攪餡軸的頂部連接有攪餡架,攪餡架上設置有用于帶動攪餡軸轉動的攪餡電機,所述攪餡架安裝在機架上。攪餡軸可以是螺旋狀、螺紋狀或十字架等任意能起到攪拌餡料作用的結構,而餡料電機則帶動攪餡軸轉動。
所述注餡外管頂部連接有導柱,所述導柱連接有導向座,所述導向座安裝在機架上。導柱能使注餡外管和注餡內管在上升下降時,保證是在豎直方向運動的。
所述轉閥連接有轉閥撥桿;所述注餡活塞連接有注餡傳動機構。轉閥撥桿與傳動機構相連,實現對轉閥轉動的控制,而注餡傳動機構則帶動注餡活塞做水平橫向的往復運動,實現對轉閥內的餡料推出的效果。
所述注餡外管連接有外餡管升降擺臂,所述注餡內管連接有內餡管升降擺臂,所述外餡管升降擺臂和內餡管升降擺臂分別安裝在雙面凸輪的兩側邊,所述雙面凸輪連接有凸輪驅動軸。通過雙面凸輪實現了外餡管升降擺臂和內餡管升降擺臂的差異化動作,簡化了傳動機構,凸輪驅動軸帶動雙面凸輪旋轉,雙面凸輪則同時帶動外餡管升降擺臂和內餡管升降擺臂做上升或下降動作。
壓合裝置結構:
所述壓合裝置包括合模支架,所述合模支架上設置有一對合模塊,合模塊包括前模塊和后模塊,所述前模塊連接有前模板,所述后模塊連接有后模板,所述合模支架上設置有帶動前模塊和后模塊壓合、分離的壓合氣缸。
所述合模支架上還設置有前連接銷和后連接銷,前連接銷的一端連接有前模板,前連接銷的另一端通過反向連接板與后連接銷的一端連接,所述后連接銷的另一端連接有后模板,所述反向連接板中部活動連接在合模支架上。
所述壓合氣缸與后模板相連。
所述合模支架上設置有滑槽,所述前連接銷和后連接銷分別設置在滑槽內。
出料裝置結構:
所述出料裝置包括轉動座,所述轉動座中部連接有升降轉軸,所述轉動座頂部設置有手指夾頭,所述升降轉軸通過安裝座與升降滑塊連接,所述升降轉軸還套接有滑動套,所述滑動套與擺動凸輪相連,所述安裝座與升降凸輪相連。
所述手指夾頭包括有一對夾塊和驅動所述夾塊運動的手指氣缸。
所述手指夾頭通過平行擺桿與轉動座相連,所述平行擺桿包括至少一個連桿。
所述平行擺桿包括連桿A和連桿B,所述連桿B呈L型,所述連桿A為直線型,所述連桿B一端連接有手指氣缸,另一端與連桿A相連,所述連桿B的轉折部分與轉動座的一個擺臂相連,所述連桿A的一端與所述轉動座的另一個擺臂相連。
所述升降轉軸上設置有連接件,所述滑動套連設置在連接件上,所述滑動套設置有可調球頭關節,所述可調球頭關節一端與擺動凸輪擺臂相連,所述擺動凸輪擺臂與擺動凸輪連接。
升降滑軌豎直設置,所述升降滑塊沿升降滑軌上下運動。
所述轉動座與安裝座之間設置有軸承座,所述轉動座內設置有用于對升降轉軸進行導向的直線軸承。
所述升降轉軸和轉動座之間通過鍵槽連接。
整機工作原理:
整塊面皮經過制皮裝置的加工后,沖壓切皮形成單個面皮,單個面皮落在旋轉接皮板的中心孔上,再經由旋轉接皮板的輸送,面皮被送至隨工位轉盤運動的一個模具杯的上方,此時該模具杯位于注餡裝置的位置,注餡裝置將餡料從上而下注入至中心孔上的面皮表面,并且繼續向下捅面皮,使面皮和餡料穿過中心孔,落入至下方的模具杯中;工位轉盤繼續旋轉將該模具杯轉動到壓合裝置的位置進行面皮壓合,完成包餡食品的最終成型,與此同時,旋轉接皮板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動作。最終成型的包餡食品被出料裝置取出模具杯。
制皮裝置的工作原理:
整塊面皮首先進入壓面機構,從導面板或導面架進入主動壓面輥和從動壓面輥之間,完成壓面步驟,然后從導面輥處輸送到面皮輸送架上,此時沖皮機構將面皮輸送架上的面皮進行沖壓切皮,具體而言,是切皮氣缸驅動切皮刀向下完成切皮,然后切皮刀向上運動,此時位于切刀筒內的推皮塊在推皮氣缸的驅動下向下運動,將切好的面皮向下推,面皮穿過面皮輸送架上的中空部分,落入至下方的旋轉接皮板上。
注餡裝置的工作原理:
餡料在料斗中,經過攪拌軸的攪拌和引導下,向下進入到基座的內腔中,此時轉閥旋轉將進餡口對準基座上方開口的位置,餡料進入轉閥,然后轉閥旋轉,使得出餡口對準內腔下方的出餡管道,此時進餡口對準注餡活塞,然后注餡活塞水平移動捅入至轉閥中,使餡料從下方的出餡管道經過流道連接管進入注餡筒內,然后外餡管升降擺臂和內餡管升降擺臂分別帶動注餡外管和注餡內管向下運動,推餡頭將從流道連接管進入至注餡內管的餡料向下推送,此時注餡外管向上運動,而注餡內管繼續向下運動,最后餡料向下穿過注餡筒底部,進入到后續工序。
壓合裝置的工作原理:
壓合氣缸帶動后模板做伸縮運動,后模板由于一端連接有反向連接板,所以會帶動反向連接板旋轉,反向連接板另一端則會帶動前模板做與后模板相反方向的伸縮運動,從而帶動前模塊和后模塊實現壓合和分離的動作。
出料裝置的工作原理:
擺動凸輪帶動升降轉軸旋轉,升降轉軸帶動轉動座轉動,然后手指夾頭將位于模具杯中的包餡食品夾住,然后升降凸輪帶動升降轉軸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擺動凸輪再次帶動升降轉軸旋轉,從而升降轉軸帶動轉動座轉動,包餡食品被手指夾頭帶到輸送帶的上方,然后升降凸輪帶動升轉軸下降,下降到接近輸送帶的位置時,手指夾頭松開,包餡食品平穩的放置在輸送帶上。然后手指夾頭再次被擺動凸輪和升降凸輪帶動回初始位置,進行下一個循環的工作。
手指夾頭包括有一對夾塊和驅動所述夾塊運動的手指氣缸,手指氣缸的輸出端分別與一個夾塊相連,所以能帶動兩個夾塊做夾住和放開包餡食品的動作。
平行擺桿包括連桿A和連桿B,所述連桿B呈L型,所述連桿A為直線型,所述連桿B一端連接有手指氣缸,另一端與連桿A相連,其中連桿B本身不發生轉動,僅用于連接手指氣缸;而連桿A的角度不發生轉動。
可調球頭關節可調節轉動座上擺臂的擺幅,從而調節夾塊將包餡食品放置在輸送帶上的位置;同時也能帶動升降轉軸發生轉動。
本申請的優點為:
1、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包餡食品的即時蒸煮,減少運輸流通環節??杀苊饫鋬?,口感更為接近傳動手工餃。適用用于餐飲行業、農貿市場、企事業機關團體食堂等。
2、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整機體積縮小和保證生產效率等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包餡食品成型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分體式成型模具,將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模具中的接皮板和模具杯徹底分開,各自獨立安裝,兩者并無連接關系,直接簡化了現有成型模具的結構,并且多個模具杯可以共用一個接皮板,也就是說接皮板的數量可以小于模具杯的數量,所以也相應的減少了部分結構,能起到縮小體積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工位轉盤持續加工的工作方式,所以也能夠保證生產效率不會太低。
3、當旋轉接皮板上設置有兩個中心孔時,可以讓一個旋轉接皮板同時實現一個中心孔用于接皮、另一個中心孔用于注餡的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出現等待時間。
4、制皮裝置能夠將較厚的面塊或面皮經過至少一次的壓制后,形成符合包餡食品要求的面皮,并且結構較現有技術更為簡化,設置的螺紋桿能夠調節從動壓面輥與主動壓面輥之間的距離,實現了對壓面厚度的調整。
5、切皮刀和推皮塊的配合,能使被切好的面皮迅速的向下落入至旋轉接皮板中,避免出現被切面皮由于粘連而影響后續生產的情況。
6、轉閥結構能夠將餡料從料斗中高效的輸送至注餡筒中,配合水平移動的注餡活塞,餡料能夠定量、快速的輸送至注餡筒內,并且注餡內管和注餡外管能夠相互獨立運動實現注餡,當注餡內管和注餡外管運動方向不同時,能夠使得餡料更好的從注餡筒中被推出。
7、通過連接銷和反向連接板的結構實現由一個驅動機構帶動前模塊和后模塊實現壓合的技術效果,并且連接銷結構簡單,動作較為穩定。
8、擺動凸輪擺臂能在擺動凸輪的作用下完成擺動,升降轉軸在擺動凸輪和升降凸輪的作用下,既能實現轉動,同時也能實現升降動作,從而將包餡食品從模具杯中夾住提起,并轉動偏移,將包餡食品放在輸送帶上。
9、平行擺桿能保證包餡食品被手指夾頭夾住時的牢固性。
10、升降滑塊和升降滑軌的配合能保證升降轉軸在做上升下降運動時,能在預定的位置運動,不會發生偏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成型模具和注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接皮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位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制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面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壓面機構的剖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沖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沖皮機構的剖視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面皮輸送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注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注餡裝置的剖視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注餡裝置的傳動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的壓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實用新型的壓合裝置的俯視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的出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本實用新型的出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機架100,工位轉盤200,制皮裝置300,注餡裝置400,壓合裝置500,出料裝置600,旋轉接皮板700,模具杯800。
條狀板701,中心孔702,凸起703,旋轉立柱704。
壓面機構301,沖皮機構302,面皮輸送架303,主動壓面輥304,從動壓面輥305,導面板306,導面輥307,主動壓面齒輪308,從動壓面齒輪309,面皮厚度調節旋鈕310,切皮刀311,切皮氣缸312,推皮塊313,推皮氣缸314,同步傳輸帶315,主動輥輪316。
料斗401,基座402,內腔403,轉閥404,餡料通道405,進餡口406,出餡口407,注餡活塞408,出餡管道409,流道連接管410,注餡筒411,注餡外管412,注餡內管413,推餡頭414,導柱415,導向座416,轉閥撥桿417,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內餡管升降擺臂419,雙面凸輪420。
合模支架501,前模塊502,后模塊503,前模板504,后模板505,壓合氣缸506,前連接銷507,后連接銷508,反向連接板509,滑槽510。
轉動座601,升降轉軸602,手指夾頭603,安裝座604,滑動套605,擺動凸輪606,升降凸輪607,夾塊608,手指氣缸609,平行擺桿610,連桿A611,連桿B612,擺臂613,連接件614,可調球頭關節615,擺動凸輪擺臂616,升降滑軌617,升降滑塊618。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包括機架100和位于機架100上的工位轉盤200,所述工位轉盤200周圍分別設置有制皮裝置300、注餡裝置400、壓合裝置500和出料裝置600,所述制皮裝置300處為制皮工位,注餡裝置400處為注餡工位,壓合裝置500處為壓合工位,出料裝置600處為出料工位;所述機架100上還設置有分體式成型模具,所述分體式成型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旋轉接皮板700和模具杯800。模具杯800和旋轉接皮板700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兩者相互獨立,依靠相互獨立的傳動結構實現各自的運動。所以旋轉接皮板700的數量可以不與模具杯800的數量相匹配,可以大幅度削減現有技術中接皮板的數量。
整塊面皮經過制皮裝置300的加工后,沖壓切皮形成單個面皮,單個面皮落在旋轉接皮板700的中心孔702上,再經由旋轉接皮板700的輸送,面皮被送至隨工位轉盤200運動的一個模具杯800的上方,此時該模具杯800位于注餡裝置400的位置,注餡裝置400將餡料從上而下注入至中心孔702上的面皮表面,并且繼續向下捅面皮,使面皮和餡料穿過中心孔702,落入至下方的模具杯800中;工位轉盤200繼續旋轉將該模具杯800轉動到壓合裝置500的位置進行面皮壓合,完成包餡食品的最終成型,與此同時,旋轉接皮板700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動作。最終成型的包餡食品被出料裝置600取出模具杯800。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包餡食品的即時蒸煮,減少運輸流通環節。可避免冷凍,口感更為接近傳動手工餃。適用用于餐飲行業、農貿市場、企事業機關團體食堂等。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整機體積縮小和保證生產效率等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包餡食品成型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分體式成型模具,將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模具中的接皮板和模具杯800徹底分開,各自獨立安裝,兩者并無連接關系,直接簡化了現有成型模具的結構,并且多個模具杯800可以共用一個接皮板,也就是說接皮板的數量可以小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所以也相應的減少了部分結構,能起到縮小體積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工位轉盤200持續加工的工作方式,所以也能夠保證生產效率不會太低。
當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兩個中心孔702時,可以讓一個旋轉接皮板700同時實現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接皮、另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注餡的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出現等待時間。
實施例2
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包括機架100和位于機架100上的工位轉盤200,所述工位轉盤200周圍分別設置有制皮裝置300、注餡裝置400、壓合裝置500和出料裝置600,所述制皮裝置300處為制皮工位,注餡裝置400處為注餡工位,壓合裝置500處為壓合工位,出料裝置600處為出料工位;所述機架100上還設置有分體式成型模具,所述分體式成型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旋轉接皮板700和模具杯800。模具杯800和旋轉接皮板700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兩者相互獨立,依靠相互獨立的傳動結構實現各自的運動。所以旋轉接皮板700的數量可以不與模具杯800的數量相匹配,可以大幅度削減現有技術中接皮板的數量。
模具杯800為多個,多個模具杯800均勻分布在工位轉盤200上;所述旋轉接皮板700安裝在機架100上。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成型的中心孔702。旋轉接皮板700包括條狀板701,所述旋轉接皮板70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中心孔702。
中心孔702內側設置有用于成型面皮外表面形狀的凸起703。多個凸起703相互作用,則可以同時對面皮的外表面進行形狀的改變。中心孔702的數量少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旋轉接皮板700連接有旋轉立柱704,所述旋轉立柱704通過旋轉傳動機構與驅動裝置相連。驅動裝置通過旋轉傳動機構帶動旋轉立柱704旋轉,由于旋轉立柱704固定在旋轉接皮板700中部,所以能帶動旋轉接皮板700旋轉。
整塊面皮經過制皮裝置300的加工后,沖壓切皮形成單個面皮,單個面皮落在旋轉接皮板700的中心孔702上,再經由旋轉接皮板700的輸送,面皮被送至隨工位轉盤200運動的一個模具杯800的上方,此時該模具杯800位于注餡裝置400的位置,注餡裝置400將餡料從上而下注入至中心孔702上的面皮表面,并且繼續向下捅面皮,使面皮和餡料穿過中心孔702,落入至下方的模具杯800中;工位轉盤200繼續旋轉將該模具杯800轉動到壓合裝置500的位置進行面皮壓合,完成包餡食品的最終成型,與此同時,旋轉接皮板700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動作。最終成型的包餡食品被出料裝置600取出模具杯800。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包餡食品的即時蒸煮,減少運輸流通環節。可避免冷凍,口感更為接近傳動手工餃。適用用于餐飲行業、農貿市場、企事業機關團體食堂等。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整機體積縮小和保證生產效率等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包餡食品成型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分體式成型模具,將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模具中的接皮板和模具杯800徹底分開,各自獨立安裝,兩者并無連接關系,直接簡化了現有成型模具的結構,并且多個模具杯800可以共用一個接皮板,也就是說接皮板的數量可以小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所以也相應的減少了部分結構,能起到縮小體積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工位轉盤200持續加工的工作方式,所以也能夠保證生產效率不會太低。
當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兩個中心孔702時,可以讓一個旋轉接皮板700同時實現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接皮、另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注餡的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出現等待時間。
實施例3
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包括機架100和位于機架100上的工位轉盤200,所述工位轉盤200周圍分別設置有制皮裝置300、注餡裝置400、壓合裝置500和出料裝置600,所述制皮裝置300處為制皮工位,注餡裝置400處為注餡工位,壓合裝置500處為壓合工位,出料裝置600處為出料工位;所述機架100上還設置有分體式成型模具,所述分體式成型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旋轉接皮板700和模具杯800。模具杯800和旋轉接皮板700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兩者相互獨立,依靠相互獨立的傳動結構實現各自的運動。所以旋轉接皮板700的數量可以不與模具杯800的數量相匹配,可以大幅度削減現有技術中接皮板的數量。
模具杯800為多個,多個模具杯800均勻分布在工位轉盤200上;所述旋轉接皮板700安裝在機架100上。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成型的中心孔702。旋轉接皮板700包括條狀板701,所述旋轉接皮板70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中心孔702。
中心孔702內側設置有用于成型面皮外表面形狀的凸起703。多個凸起703相互作用,則可以同時對面皮的外表面進行形狀的改變。中心孔702的數量少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旋轉接皮板700連接有旋轉立柱704,所述旋轉立柱704通過旋轉傳動機構與驅動裝置相連。驅動裝置通過旋轉傳動機構帶動旋轉立柱704旋轉,由于旋轉立柱704固定在旋轉接皮板700中部,所以能帶動旋轉接皮板700旋轉。
整塊面皮經過制皮裝置300的加工后,沖壓切皮形成單個面皮,單個面皮落在旋轉接皮板700的中心孔702上,再經由旋轉接皮板700的輸送,面皮被送至隨工位轉盤200運動的一個模具杯800的上方,此時該模具杯800位于注餡裝置400的位置,注餡裝置400將餡料從上而下注入至中心孔702上的面皮表面,并且繼續向下捅面皮,使面皮和餡料穿過中心孔702,落入至下方的模具杯800中;工位轉盤200繼續旋轉將該模具杯800轉動到壓合裝置500的位置進行面皮壓合,完成包餡食品的最終成型,與此同時,旋轉接皮板700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動作。最終成型的包餡食品被出料裝置600取出模具杯800。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包餡食品的即時蒸煮,減少運輸流通環節。可避免冷凍,口感更為接近傳動手工餃。適用用于餐飲行業、農貿市場、企事業機關團體食堂等。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整機體積縮小和保證生產效率等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包餡食品成型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分體式成型模具,將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模具中的接皮板和模具杯800徹底分開,各自獨立安裝,兩者并無連接關系,直接簡化了現有成型模具的結構,并且多個模具杯800可以共用一個接皮板,也就是說接皮板的數量可以小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所以也相應的減少了部分結構,能起到縮小體積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工位轉盤200持續加工的工作方式,所以也能夠保證生產效率不會太低。
當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兩個中心孔702時,可以讓一個旋轉接皮板700同時實現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接皮、另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注餡的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出現等待時間。
所述制皮裝置300安裝在機架100上,所述制皮裝置300包括依次布置的壓面機構301和沖皮機構302,所述沖皮機構302的下方設置有面皮輸送架303。壓面機構301包括至少一對壓面輥,每對壓面輥包括一個主動壓面輥304和與之配合的從動壓面輥305,主動壓面輥304的進面端設置有導面板306,主動壓面輥304的出面端設置有導面輥307。
主動壓面輥30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主動壓面齒輪308,所述從動壓面輥305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從動壓面齒輪309,同側的主動壓面齒輪308和從動壓面齒輪309相互嚙合。從動壓面齒輪309上連接有螺紋桿,螺紋桿一端設置有面皮厚度調節旋鈕310。沖皮機構302包括豎直設置的切皮刀311,所述切皮刀311通過切刀筒連接有切皮氣缸312,所述切刀筒內設置有推皮塊313,所述推皮塊313通過推皮桿連接有推皮氣缸314。面皮輸送架303上設置有同步傳輸帶315,所述同步傳輸帶315通過主動輥輪316的帶動實現傳動。
整塊面皮首先進入壓面機構301,從導面板306或導面架進入主動壓面輥304和從動壓面輥305之間,完成壓面步驟,然后從導面輥307處輸送到面皮輸送架303上,此時沖皮機構302將面皮輸送架303上的面皮進行沖壓切皮,具體而言,是切皮氣缸312驅動切皮刀311向下完成切皮,然后切皮刀311向上運動,此時位于切刀筒內的推皮塊313在推皮氣缸314的驅動下向下運動,將切好的面皮向下推,面皮穿過面皮輸送架303上的中空部分,落入至下方的旋轉接皮板700上。
制皮裝置300能夠將較厚的面塊或面皮經過至少一次的壓制后,形成符合包餡食品要求的面皮,并且結構較現有技術更為簡化,設置的螺紋桿能夠調節從動壓面輥305與主動壓面輥304之間的距離,實現了對壓面厚度的調整。
切皮刀311和推皮塊313的配合,能使被切好的面皮迅速的向下落入至旋轉接皮板700中,避免出現被切面皮由于粘連而影響后續生產的情況。
實施例4
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包括機架100和位于機架100上的工位轉盤200,所述工位轉盤200周圍分別設置有制皮裝置300、注餡裝置400、壓合裝置500和出料裝置600,所述制皮裝置300處為制皮工位,注餡裝置400處為注餡工位,壓合裝置500處為壓合工位,出料裝置600處為出料工位;所述機架100上還設置有分體式成型模具,所述分體式成型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旋轉接皮板700和模具杯800。模具杯800和旋轉接皮板700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兩者相互獨立,依靠相互獨立的傳動結構實現各自的運動。所以旋轉接皮板700的數量可以不與模具杯800的數量相匹配,可以大幅度削減現有技術中接皮板的數量。
模具杯800為多個,多個模具杯800均勻分布在工位轉盤200上;所述旋轉接皮板700安裝在機架100上。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成型的中心孔702。旋轉接皮板700包括條狀板701,所述旋轉接皮板70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中心孔702。中心孔702內側設置有用于成型面皮外表面形狀的凸起703。多個凸起703相互作用,則可以同時對面皮的外表面進行形狀的改變。中心孔702的數量少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旋轉接皮板700連接有旋轉立柱704,所述旋轉立柱704通過旋轉傳動機構與驅動裝置相連。驅動裝置通過旋轉傳動機構帶動旋轉立柱704旋轉,由于旋轉立柱704固定在旋轉接皮板700中部,所以能帶動旋轉接皮板700旋轉。
整塊面皮經過制皮裝置300的加工后,沖壓切皮形成單個面皮,單個面皮落在旋轉接皮板700的中心孔702上,再經由旋轉接皮板700的輸送,面皮被送至隨工位轉盤200運動的一個模具杯800的上方,此時該模具杯800位于注餡裝置400的位置,注餡裝置400將餡料從上而下注入至中心孔702上的面皮表面,并且繼續向下捅面皮,使面皮和餡料穿過中心孔702,落入至下方的模具杯800中;工位轉盤200繼續旋轉將該模具杯800轉動到壓合裝置500的位置進行面皮壓合,完成包餡食品的最終成型,與此同時,旋轉接皮板700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動作。最終成型的包餡食品被出料裝置600取出模具杯800。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包餡食品的即時蒸煮,減少運輸流通環節。可避免冷凍,口感更為接近傳動手工餃。適用用于餐飲行業、農貿市場、企事業機關團體食堂等。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整機體積縮小和保證生產效率等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包餡食品成型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分體式成型模具,將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模具中的接皮板和模具杯800徹底分開,各自獨立安裝,兩者并無連接關系,直接簡化了現有成型模具的結構,并且多個模具杯800可以共用一個接皮板,也就是說接皮板的數量可以小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所以也相應的減少了部分結構,能起到縮小體積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工位轉盤200持續加工的工作方式,所以也能夠保證生產效率不會太低。
當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兩個中心孔702時,可以讓一個旋轉接皮板700同時實現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接皮、另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注餡的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出現等待時間。
所述注餡裝置400包括料斗401,所述料斗401下方連通有基座402,基座402內有內腔403,所述內腔403內設置有轉閥404,所述轉閥404內設置有L型的餡料通道405,并且L型餡料通道405的進餡口406和出餡口407分別設置在轉閥404外表面上,所述內腔403的一側連通有注餡活塞408,所述內腔403的底部連通有出餡管道409,所述出餡管道409通過流道連接管410與豎直設置的注餡筒411連通,所述注餡筒411內設置有相互套接的注餡外管412和注餡內管413。
所述注餡內管413內設置有推餡頭414。所述料斗401內設置有攪餡軸,所述攪餡軸的頂部連接有攪餡架,攪餡架上設置有用于帶動攪餡軸轉動的攪餡電機,所述攪餡架安裝在機架100上。攪餡軸可以是螺旋狀、螺紋狀或十字架等任意能起到攪拌餡料作用的結構,而餡料電機則帶動攪餡軸轉動。
所述注餡外管412頂部連接有導柱415,所述導柱415連接有導向座416,所述導向座416安裝在機架100上。導柱415能使注餡外管412和注餡內管413在上升下降時,保證是在豎直方向運動的。所述轉閥404連接有轉閥撥桿417;所述注餡活塞408連接有注餡傳動機構。轉閥撥桿417與傳動機構相連,實現對轉閥404轉動的控制,而注餡傳動機構則帶動注餡活塞408做水平橫向的往復運動,實現對轉閥404內的餡料推出的效果。
所述注餡外管412連接有外餡管升降擺臂418,所述注餡內管413連接有內餡管升降擺臂419,所述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和內餡管升降擺臂419分別安裝在雙面凸輪420的兩側邊,所述雙面凸輪420連接有凸輪驅動軸。通過雙面凸輪420實現了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和內餡管升降擺臂419的差異化動作,簡化了傳動機構,凸輪驅動軸帶動雙面凸輪420旋轉,雙面凸輪420則同時帶動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和內餡管升降擺臂419做上升或下降動作。
餡料在料斗401中,經過攪拌軸的攪拌和引導下,向下進入到基座402的內腔403中,此時轉閥404旋轉將進餡口406對準基座402上方開口的位置,餡料進入轉閥404,然后轉閥404旋轉,使得出餡口407對準內腔403下方的出餡管道409,此時進餡口406對準注餡活塞408,然后注餡活塞408水平移動捅入至轉閥404中,使餡料從下方的出餡管道409經過流道連接管410進入注餡筒411內,然后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和內餡管升降擺臂419分別帶動注餡外管412和注餡內管413向下運動,推餡頭414將從流道連接管410進入至注餡內管413的餡料向下推送,此時注餡外管412向上運動,而注餡內管413繼續向下運動,最后餡料向下穿過注餡筒411底部,進入到后續工序。
轉閥404結構能夠將餡料從料斗401中高效的輸送至注餡筒411中,配合水平移動的注餡活塞408,餡料能夠定量、快速的輸送至注餡筒411內,并且注餡內管413和注餡外管412能夠相互獨立運動實現注餡,當注餡內管413和注餡外管412運動方向不同時,能夠使得餡料更好的從注餡筒411中被推出。
實施例5
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包括機架100和位于機架100上的工位轉盤200,所述工位轉盤200周圍分別設置有制皮裝置300、注餡裝置400、壓合裝置500和出料裝置600,所述制皮裝置300處為制皮工位,注餡裝置400處為注餡工位,壓合裝置500處為壓合工位,出料裝置600處為出料工位;所述機架100上還設置有分體式成型模具,所述分體式成型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旋轉接皮板700和模具杯800。模具杯800和旋轉接皮板700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兩者相互獨立,依靠相互獨立的傳動結構實現各自的運動。所以旋轉接皮板700的數量可以不與模具杯800的數量相匹配,可以大幅度削減現有技術中接皮板的數量。
模具杯800為多個,多個模具杯800均勻分布在工位轉盤200上;所述旋轉接皮板700安裝在機架100上。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成型的中心孔702。旋轉接皮板700包括條狀板701,所述旋轉接皮板70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中心孔702。中心孔702內側設置有用于成型面皮外表面形狀的凸起703。多個凸起703相互作用,則可以同時對面皮的外表面進行形狀的改變。中心孔702的數量少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旋轉接皮板700連接有旋轉立柱704,所述旋轉立柱704通過旋轉傳動機構與驅動裝置相連。驅動裝置通過旋轉傳動機構帶動旋轉立柱704旋轉,由于旋轉立柱704固定在旋轉接皮板700中部,所以能帶動旋轉接皮板700旋轉。
整塊面皮經過制皮裝置300的加工后,沖壓切皮形成單個面皮,單個面皮落在旋轉接皮板700的中心孔702上,再經由旋轉接皮板700的輸送,面皮被送至隨工位轉盤200運動的一個模具杯800的上方,此時該模具杯800位于注餡裝置400的位置,注餡裝置400將餡料從上而下注入至中心孔702上的面皮表面,并且繼續向下捅面皮,使面皮和餡料穿過中心孔702,落入至下方的模具杯800中;工位轉盤200繼續旋轉將該模具杯800轉動到壓合裝置500的位置進行面皮壓合,完成包餡食品的最終成型,與此同時,旋轉接皮板700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動作。最終成型的包餡食品被出料裝置600取出模具杯800。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包餡食品的即時蒸煮,減少運輸流通環節??杀苊饫鋬?,口感更為接近傳動手工餃。適用用于餐飲行業、農貿市場、企事業機關團體食堂等。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整機體積縮小和保證生產效率等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包餡食品成型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分體式成型模具,將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模具中的接皮板和模具杯800徹底分開,各自獨立安裝,兩者并無連接關系,直接簡化了現有成型模具的結構,并且多個模具杯800可以共用一個接皮板,也就是說接皮板的數量可以小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所以也相應的減少了部分結構,能起到縮小體積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工位轉盤200持續加工的工作方式,所以也能夠保證生產效率不會太低。
當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兩個中心孔702時,可以讓一個旋轉接皮板700同時實現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接皮、另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注餡的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出現等待時間。
所述壓合裝置500包括合模支架501,所述合模支架501上設置有一對合模塊,合模塊包括前模塊502和后模塊503,所述前模塊502連接有前模板504,所述后模塊503連接有后模板505,所述合模支架501上設置有帶動前模塊502和后模塊503壓合、分離的壓合氣缸506。
所述合模支架501上還設置有前連接銷507和后連接銷508,前連接銷507的一端連接有前模板504,前連接銷507的另一端通過反向連接板509與后連接銷508的一端連接,所述后連接銷508的另一端連接有后模板505,所述反向連接板509中部活動連接在合模支架501上。所述壓合氣缸506與后模板505相連。所述合模支架501上設置有滑槽510,所述前連接銷507和后連接銷508分別設置在滑槽510內。
壓合氣缸506帶動后模板505做伸縮運動,后模板505由于一端連接有反向連接板509,所以會帶動反向連接板509旋轉,反向連接板509另一端則會帶動前模板504做與后模板505相反方向的伸縮運動,從而帶動前模塊502和后模塊503實現壓合和分離的動作。
通過連接銷和反向連接板509的結構實現由一個驅動機構帶動前模塊502和后模塊503實現壓合的技術效果,并且連接銷結構簡單,動作較為穩定。
實施例6
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包括機架100和位于機架100上的工位轉盤200,所述工位轉盤200周圍分別設置有制皮裝置300、注餡裝置400、壓合裝置500和出料裝置600,所述制皮裝置300處為制皮工位,注餡裝置400處為注餡工位,壓合裝置500處為壓合工位,出料裝置600處為出料工位;所述機架100上還設置有分體式成型模具,所述分體式成型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旋轉接皮板700和模具杯800。模具杯800和旋轉接皮板700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兩者相互獨立,依靠相互獨立的傳動結構實現各自的運動。所以旋轉接皮板700的數量可以不與模具杯800的數量相匹配,可以大幅度削減現有技術中接皮板的數量。
模具杯800為多個,多個模具杯800均勻分布在工位轉盤200上;所述旋轉接皮板700安裝在機架100上。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成型的中心孔702。旋轉接皮板700包括條狀板701,所述旋轉接皮板70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中心孔702。中心孔702內側設置有用于成型面皮外表面形狀的凸起703。多個凸起703相互作用,則可以同時對面皮的外表面進行形狀的改變。中心孔702的數量少于模具杯800的數量。
旋轉接皮板700連接有旋轉立柱704,所述旋轉立柱704通過旋轉傳動機構與驅動裝置相連。驅動裝置通過旋轉傳動機構帶動旋轉立柱704旋轉,由于旋轉立柱704固定在旋轉接皮板700中部,所以能帶動旋轉接皮板700旋轉。
整塊面皮經過制皮裝置300的加工后,沖壓切皮形成單個面皮,單個面皮落在旋轉接皮板700的中心孔702上,再經由旋轉接皮板700的輸送,面皮被送至隨工位轉盤200運動的一個模具杯800的上方,此時該模具杯800位于注餡裝置400的位置,注餡裝置400將餡料從上而下注入至中心孔702上的面皮表面,并且繼續向下捅面皮,使面皮和餡料穿過中心孔702,落入至下方的模具杯800中;工位轉盤200繼續旋轉將該模具杯800轉動到壓合裝置500的位置進行面皮壓合,完成包餡食品的最終成型,與此同時,旋轉接皮板700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動作。最終成型的包餡食品被出料裝置600取出模具杯800。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包餡食品的即時蒸煮,減少運輸流通環節??杀苊饫鋬?,口感更為接近傳動手工餃。適用用于餐飲行業、農貿市場、企事業機關團體食堂等。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整機體積縮小和保證生產效率等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包餡食品成型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分體式成型模具,將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模具中的接皮板和模具杯800徹底分開,各自獨立安裝,兩者并無連接關系,直接簡化了現有成型模具的結構,并且多個模具杯800可以共用一個接皮板,也就是說接皮板的數量可以小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所以也相應的減少了部分結構,能起到縮小體積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工位轉盤200持續加工的工作方式,所以也能夠保證生產效率不會太低。
當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兩個中心孔702時,可以讓一個旋轉接皮板700同時實現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接皮、另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注餡的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出現等待時間。
所述出料裝置600包括轉動座601,所述轉動座601中部連接有升降轉軸602,所述轉動座601頂部設置有手指夾頭603,所述升降轉軸602通過安裝座604與升降滑塊618連接,所述升降轉軸602還套接有滑動套605,所述滑動套605與擺動凸輪606相連,所述安裝座604與升降凸輪607相連。
所述手指夾頭603包括有一對夾塊608和驅動所述夾塊608運動的手指氣缸609。所述手指夾頭603通過平行擺桿610與轉動座601相連,所述平行擺桿610包括至少一個連桿。
所述平行擺桿610包括連桿A611和連桿B612,所述連桿B612呈L型,所述連桿A611為直線型,所述連桿B612一端連接有手指氣缸609,另一端與連桿A611相連,所述連桿B612的轉折部分與轉動座601的一個擺臂613相連,所述連桿A611的一端與所述轉動座601的另一個擺臂613相連。
所述升降轉軸602上設置有連接件614,所述滑動套605連設置在連接件614上,所述滑動套605設置有可調球頭關節615,所述可調球頭關節615一端與擺動凸輪擺臂616相連,所述擺動凸輪擺臂616與擺動凸輪606連接。
升降滑軌617豎直設置,所述升降滑塊618沿升降滑軌617上下運動。所述轉動座601與安裝座604之間設置有軸承座,所述轉動座601內設置有用于對升降轉軸602進行導向的直線軸承。所述升降轉軸602和轉動座601之間通過鍵槽連接。
擺動凸輪606帶動升降轉軸602旋轉,升降轉軸602帶動轉動座601轉動,然后手指夾頭603將位于模具杯800中的包餡食品夾住,然后升降凸輪607帶動升降轉軸602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擺動凸輪606再次帶動升降轉軸602旋轉,從而升降轉軸602帶動轉動座601轉動,包餡食品被手指夾頭603帶到輸送帶的上方,然后升降凸輪607帶動升轉軸下降,下降到接近輸送帶的位置時,手指夾頭603松開,包餡食品平穩的放置在輸送帶上。然后手指夾頭603再次被擺動凸輪606和升降凸輪607帶動回初始位置,進行下一個循環的工作。
手指夾頭603包括有一對夾塊608和驅動所述夾塊608運動的手指氣缸609,手指氣缸609的輸出端分別與一個夾塊608相連,所以能帶動兩個夾塊608做夾住和放開包餡食品的動作。
平行擺桿610包括連桿A611和連桿B612,所述連桿B612呈L型,所述連桿A611為直線型,所述連桿B612一端連接有手指氣缸609,另一端與連桿A611相連,其中連桿B612本身不發生轉動,僅用于連接手指氣缸609;而連桿A611的角度不發生轉動。
可調球頭關節615可調節轉動座601上擺臂613的擺幅,從而調節夾塊608將包餡食品放置在輸送帶上的位置;同時也能帶動升降轉軸602發生轉動。擺動凸輪擺臂616能在擺動凸輪606的作用下完成擺動,升降轉軸602在擺動凸輪606和升降凸輪607的作用下,既能實現轉動,同時也能實現升降動作,從而將包餡食品從模具杯800中夾住提起,并轉動偏移,將包餡食品放在輸送帶上。平行擺桿610能保證包餡食品被手指夾頭603夾住時的牢固性。升降滑塊618和升降滑軌617的配合能保證升降轉軸602在做上升下降運動時,能在預定的位置運動,不會發生偏移。
實施例7
緊湊型包餡食品成型機包括機架100和位于機架100上的工位轉盤200,所述工位轉盤200周圍分別設置有制皮裝置300、注餡裝置400、壓合裝置500和出料裝置600,所述制皮裝置300處為制皮工位,注餡裝置400處為注餡工位,壓合裝置500處為壓合工位,出料裝置600處為出料工位;所述機架100上還設置有分體式成型模具,所述分體式成型模具包括相互獨立的旋轉接皮板700和模具杯800。模具杯800和旋轉接皮板700之間沒有連接關系,兩者相互獨立,依靠相互獨立的傳動結構實現各自的運動。所以旋轉接皮板700的數量可以不與模具杯800的數量相匹配,可以大幅度削減現有技術中接皮板的數量。
模具杯800為多個,多個模具杯800均勻分布在工位轉盤200上;所述旋轉接皮板700安裝在機架100上。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成型的中心孔702。旋轉接皮板700包括條狀板701,所述旋轉接皮板70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中心孔702。所述中心孔702內側設置有用于成型面皮外表面形狀的凸起703。多個凸起703相互作用,則可以同時對面皮的外表面進行形狀的改變。
所述中心孔702的數量少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所述旋轉接皮板700連接有旋轉立柱704,所述旋轉立柱704通過旋轉傳動機構與驅動裝置相連。驅動裝置通過旋轉傳動機構帶動旋轉立柱704旋轉,由于旋轉立柱704固定在旋轉接皮板700中部,所以能帶動旋轉接皮板700旋轉。
整塊面皮經過制皮裝置300的加工后,沖壓切皮形成單個面皮,單個面皮落在旋轉接皮板700的中心孔702上,再經由旋轉接皮板700的輸送,面皮被送至隨工位轉盤200運動的一個模具杯800的上方,此時該模具杯800位于注餡裝置400的位置,注餡裝置400將餡料從上而下注入至中心孔702上的面皮表面,并且繼續向下捅面皮,使面皮和餡料穿過中心孔702,落入至下方的模具杯800中;工位轉盤200繼續旋轉將該模具杯800轉動到壓合裝置500的位置進行面皮壓合,完成包餡食品的最終成型,與此同時,旋轉接皮板700繼續旋轉,開始下一個循環動作。最終成型的包餡食品被出料裝置600取出模具杯800。
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包餡食品的即時蒸煮,減少運輸流通環節??杀苊饫鋬觯诟懈鼮榻咏鼈鲃邮止わ?。適用用于餐飲行業、農貿市場、企事業機關團體食堂等。
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整機體積縮小和保證生產效率等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包餡食品成型機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分體式成型模具,將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模具中的接皮板和模具杯800徹底分開,各自獨立安裝,兩者并無連接關系,直接簡化了現有成型模具的結構,并且多個模具杯800可以共用一個接皮板,也就是說接皮板的數量可以小于模具杯800的數量,所以也相應的減少了部分結構,能起到縮小體積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工位轉盤200持續加工的工作方式,所以也能夠保證生產效率不會太低。
當旋轉接皮板700上設置有兩個中心孔702時,可以讓一個旋轉接皮板700同時實現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接皮、另一個中心孔702用于注餡的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避免出現等待時間。
所述制皮裝置300安裝在機架100上,所述制皮裝置300包括依次布置的壓面機構301和沖皮機構302,所述沖皮機構302的下方設置有面皮輸送架303。
壓面機構301包括至少一對壓面輥,每對壓面輥包括一個主動壓面輥304和與之配合的從動壓面輥305,主動壓面輥304的進面端設置有導面板306,主動壓面輥304的出面端設置有導面輥307。主動壓面輥30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主動壓面齒輪308,所述從動壓面輥305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從動壓面齒輪309,同側的主動壓面齒輪308和從動壓面齒輪309相互嚙合。從動壓面齒輪309上連接有螺紋桿,螺紋桿一端設置有面皮厚度調節旋鈕310。沖皮機構302包括豎直設置的切皮刀311,所述切皮刀311通過切刀筒連接有切皮氣缸312,所述切刀筒內設置有推皮塊313,所述推皮塊313通過推皮桿連接有推皮氣缸314。所述面皮輸送架303上設置有同步傳輸帶315,所述同步傳輸帶315通過主動輥輪316的帶動實現傳動。
整塊面皮首先進入壓面機構301,從導面板306或導面架進入主動壓面輥304和從動壓面輥305之間,完成壓面步驟,然后從導面輥307處輸送到面皮輸送架303上,此時沖皮機構302將面皮輸送架303上的面皮進行沖壓切皮,具體而言,是切皮氣缸312驅動切皮刀311向下完成切皮,然后切皮刀311向上運動,此時位于切刀筒內的推皮塊313在推皮氣缸314的驅動下向下運動,將切好的面皮向下推,面皮穿過面皮輸送架303上的中空部分,落入至下方的旋轉接皮板700上。
制皮裝置300能夠將較厚的面塊或面皮經過至少一次的壓制后,形成符合包餡食品要求的面皮,并且結構較現有技術更為簡化,設置的螺紋桿能夠調節從動壓面輥305與主動壓面輥304之間的距離,實現了對壓面厚度的調整。
切皮刀311和推皮塊313的配合,能使被切好的面皮迅速的向下落入至旋轉接皮板700中,避免出現被切面皮由于粘連而影響后續生產的情況。
所述注餡裝置400包括料斗401,所述料斗401下方連通有基座402,基座402內有內腔403,所述內腔403內設置有轉閥404,所述轉閥404內設置有L型的餡料通道405,并且L型餡料通道405的進餡口406和出餡口407分別設置在轉閥404外表面上,所述內腔403的一側連通有注餡活塞408,所述內腔403的底部連通有出餡管道409,所述出餡管道409通過流道連接管410與豎直設置的注餡筒411連通,所述注餡筒411內設置有相互套接的注餡外管412和注餡內管413。
所述注餡內管413內設置有推餡頭414。所述料斗401內設置有攪餡軸,所述攪餡軸的頂部連接有攪餡架,攪餡架上設置有用于帶動攪餡軸轉動的攪餡電機,所述攪餡架安裝在機架100上。攪餡軸可以是螺旋狀、螺紋狀或十字架等任意能起到攪拌餡料作用的結構,而餡料電機則帶動攪餡軸轉動。
所述注餡外管412頂部連接有導柱415,所述導柱415連接有導向座416,所述導向座416安裝在機架100上。導柱415能使注餡外管412和注餡內管413在上升下降時,保證是在豎直方向運動的。
所述轉閥404連接有轉閥撥桿417;所述注餡活塞408連接有注餡傳動機構。轉閥撥桿417與傳動機構相連,實現對轉閥404轉動的控制,而注餡傳動機構則帶動注餡活塞408做水平橫向的往復運動,實現對轉閥404內的餡料推出的效果。
所述注餡外管412連接有外餡管升降擺臂418,所述注餡內管413連接有內餡管升降擺臂419,所述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和內餡管升降擺臂419分別安裝在雙面凸輪420的兩側邊,所述雙面凸輪420連接有凸輪驅動軸。通過雙面凸輪420實現了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和內餡管升降擺臂419的差異化動作,簡化了傳動機構,凸輪驅動軸帶動雙面凸輪420旋轉,雙面凸輪420則同時帶動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和內餡管升降擺臂419做上升或下降動作。
餡料在料斗401中,經過攪拌軸的攪拌和引導下,向下進入到基座402的內腔403中,此時轉閥404旋轉將進餡口406對準基座402上方開口的位置,餡料進入轉閥404,然后轉閥404旋轉,使得出餡口407對準內腔403下方的出餡管道409,此時進餡口406對準注餡活塞408,然后注餡活塞408水平移動捅入至轉閥404中,使餡料從下方的出餡管道409經過流道連接管410進入注餡筒411內,然后外餡管升降擺臂418和內餡管升降擺臂419分別帶動注餡外管412和注餡內管413向下運動,推餡頭414將從流道連接管410進入至注餡內管413的餡料向下推送,此時注餡外管412向上運動,而注餡內管413繼續向下運動,最后餡料向下穿過注餡筒411底部,進入到后續工序。
轉閥404結構能夠將餡料從料斗401中高效的輸送至注餡筒411中,配合水平移動的注餡活塞408,餡料能夠定量、快速的輸送至注餡筒411內,并且注餡內管413和注餡外管412能夠相互獨立運動實現注餡,當注餡內管413和注餡外管412運動方向不同時,能夠使得餡料更好的從注餡筒411中被推出。
壓合裝置500包括合模支架501,所述合模支架501上設置有一對合模塊,合模塊包括前模塊502和后模塊503,所述前模塊502連接有前模板504,所述后模塊503連接有后模板505,所述合模支架501上設置有帶動前模塊502和后模塊503壓合、分離的壓合氣缸506。所述合模支架501上還設置有前連接銷507和后連接銷508,前連接銷507的一端連接有前模板504,前連接銷507的另一端通過反向連接板509與后連接銷508的一端連接,所述后連接銷508的另一端連接有后模板505,所述反向連接板509中部活動連接在合模支架501上。所述壓合氣缸506與后模板505相連。所述合模支架501上設置有滑槽510,所述前連接銷507和后連接銷508分別設置在滑槽510內。
壓合氣缸506帶動后模板505做伸縮運動,后模板505由于一端連接有反向連接板509,所以會帶動反向連接板509旋轉,反向連接板509另一端則會帶動前模板504做與后模板505相反方向的伸縮運動,從而帶動前模塊502和后模塊503實現壓合和分離的動作。
通過連接銷和反向連接板509的結構實現由一個驅動機構帶動前模塊502和后模塊503實現壓合的技術效果,并且連接銷結構簡單,動作較為穩定。
出料裝置600包括轉動座601,所述轉動座601中部連接有升降轉軸602,所述轉動座601頂部設置有手指夾頭603,所述升降轉軸602通過安裝座604與升降滑塊618連接,所述升降轉軸602還套接有滑動套605,所述滑動套605與擺動凸輪606相連,所述安裝座604與升降凸輪607相連。所述手指夾頭603包括有一對夾塊608和驅動所述夾塊608運動的手指氣缸609。所述手指夾頭603通過平行擺桿610與轉動座601相連,所述平行擺桿610包括至少一個連桿。所述平行擺桿610包括連桿A611和連桿B612,所述連桿B612呈L型,所述連桿A611為直線型,所述連桿B612一端連接有手指氣缸609,另一端與連桿A611相連,所述連桿B612的轉折部分與轉動座601的一個擺臂613相連,所述連桿A611的一端與所述轉動座601的另一個擺臂613相連。
所述升降轉軸602上設置有連接件614,所述滑動套605連設置在連接件614上,所述滑動套605設置有可調球頭關節615,所述可調球頭關節615一端與擺動凸輪擺臂616相連,所述擺動凸輪擺臂616與擺動凸輪606連接。升降滑軌617豎直設置,所述升降滑塊618沿升降滑軌617上下運動。所述轉動座601與安裝座604之間設置有軸承座,所述轉動座601內設置有用于對升降轉軸602進行導向的直線軸承。所述升降轉軸602和轉動座601之間通過鍵槽連接。
擺動凸輪606帶動升降轉軸602旋轉,升降轉軸602帶動轉動座601轉動,然后手指夾頭603將位于模具杯800中的包餡食品夾住,然后升降凸輪607帶動升降轉軸602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擺動凸輪606再次帶動升降轉軸602旋轉,從而升降轉軸602帶動轉動座601轉動,包餡食品被手指夾頭603帶到輸送帶的上方,然后升降凸輪607帶動升轉軸下降,下降到接近輸送帶的位置時,手指夾頭603松開,包餡食品平穩的放置在輸送帶上。然后手指夾頭603再次被擺動凸輪606和升降凸輪607帶動回初始位置,進行下一個循環的工作。
手指夾頭603包括有一對夾塊608和驅動所述夾塊608運動的手指氣缸609,手指氣缸609的輸出端分別與一個夾塊608相連,所以能帶動兩個夾塊608做夾住和放開包餡食品的動作。
平行擺桿610包括連桿A611和連桿B612,所述連桿B612呈L型,所述連桿A611為直線型,所述連桿B612一端連接有手指氣缸609,另一端與連桿A611相連,其中連桿B612本身不發生轉動,僅用于連接手指氣缸609;而連桿A611的角度不發生轉動。
可調球頭關節615可調節轉動座601上擺臂613的擺幅,從而調節夾塊608將包餡食品放置在輸送帶上的位置;同時也能帶動升降轉軸602發生轉動。
擺動凸輪擺臂616能在擺動凸輪606的作用下完成擺動,升降轉軸602在擺動凸輪606和升降凸輪607的作用下,既能實現轉動,同時也能實現升降動作,從而將包餡食品從模具杯800中夾住提起,并轉動偏移,將包餡食品放在輸送帶上。
平行擺桿610能保證包餡食品被手指夾頭603夾住時的牢固性。
升降滑塊618和升降滑軌617的配合能保證升降轉軸602在做上升下降運動時,能在預定的位置運動,不會發生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