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蒜去皮機,尤其是一種大蒜連續輸送去皮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人工剝去蒜皮,蒜味往往會刺激手眼,費工費事,效率低。
為了解決效率低的問題,目前已出現立式大蒜去皮機。
例如,公開號為CN201663902U的專利就公開了一種大蒜去皮機,一種大蒜去皮機,由桶體、進料口、出皮口、出蒜口、旋轉軸、旋轉軸摩擦軸、電機構 成,其特征是 :在桶體的前壁上開有出皮口和出蒜口,在桶體的后壁上裝有電機,在桶體內 部的一邊安裝有摩擦輥,從桶體的底部中心部位向桶體內部上端伸出有一根旋轉軸 ;旋轉 軸上焊有 1-3 排磨擦輥,在旋轉軸的下部裝有輪盤,輪盤通過皮帶輪與桶體背部的電機相 連接,在桶體的上部裝有進料口;桶體內部的一邊安裝有磨擦輥和旋轉軸上焊有的磨擦輥上套有橡皮套。這種結構的大蒜去皮機,由于大蒜是從桶體的上端裝入,從下端輸出,存在的問題是:1.每次的投入量不能過多,要不會出現大蒜脫不盡皮的情況;2.在去皮過程中,在大蒜重力的作用及摩擦輥高速轉動的情況下,大蒜去皮后的破損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立式大蒜去皮機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大蒜連續輸送去皮機,采用臥式結構,能實現連續輸送去皮,效率高,能保證大蒜去皮后的完好狀態。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大蒜連續輸送去皮機,包括機架,機架上安裝有臥式滾筒去皮機構,其特征在于:臥式滾筒去皮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外筒體,中心軸總成,外筒體的內筒壁上整個圓周上均布固定有多根螺紋鋼筋,相鄰螺紋鋼筋之間的間隙為0-3毫米,多根螺紋鋼筋構成摩擦結構;外筒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外筒體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
中心軸總成包括中心軸、多根螺紋鋼筋,多根螺紋鋼筋沿圓周均布固定在中心軸上,中心軸上沿一個母線方向呈3.6-4厘米的間距固定有多個橡膠推板,中心軸上與橡膠推板對應方向設置有多個撥桿;多個橡膠推板之間固定有橡膠翻板,所述橡膠推板、橡膠翻板及撥桿與外筒體的摩擦結構之間的間隙為0.5-2毫米;所述橡膠推板與中心軸的軸線呈一定角度傾斜安裝,多個橡膠推板構成向出料口方向的推料裝置;
外筒體的兩端固定有端蓋,中心軸總成通過中心軸兩端的軸承安裝軸頸、軸承支撐在端蓋上;
機架上安裝有電機,電機通過傳動副驅動中心軸總成,所述中心軸總成的轉速控制在每分鐘550-700轉。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電機通過帶傳動副驅動中心軸總成。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橡膠推板與中心軸的軸線呈30-40o角度傾斜安裝。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外筒體的內筒壁上相鄰螺紋鋼筋7之間的間隙為0,這樣效果最好。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臥式結構的設置,能實現連續輸送去皮,并且多個橡膠推板合理間隔設置實現大小蒜瓣都能去皮;特別是采用螺紋鋼筋作為摩擦去皮結構,結合合理的轉速設置,在保證去皮徹底的情況下蒜瓣不破損,大蒜去皮后的完好率高;并且結構簡單,去皮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沿A-A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中心軸總成的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中心軸總成的俯視圖。
圖中所示:1.機架;2.出料口;3.中心軸;4.軸承;5.端蓋;6.外筒體;7.螺紋鋼筋;8.橡膠推板;9.進料口;10.橡膠翻板;11.電機;12.帶傳動副;13.撥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5所示,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如下:一種大蒜連續輸送去皮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上安裝有臥式滾筒去皮機構,臥式滾筒去皮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外筒體6,中心軸總成,外筒體的內筒壁上整個圓周上均布固定有多根螺紋鋼筋7,相鄰螺紋鋼筋7之間的間隙為0-3毫米,多根螺紋鋼筋7構成摩擦結構;外筒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9,外筒體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2;
中心軸總成包括中心軸3、多根螺紋鋼筋7,多根螺紋鋼筋7沿圓周均布固定在中心軸3上,中心軸上沿一個母線方向呈3.6-4厘米的間距固定有多個橡膠推板8,中心軸上與橡膠推板對應方向設置有多個撥桿13;多個橡膠推板之間固定有橡膠翻板10,所述橡膠推板8、橡膠翻板10及撥桿13與外筒體的摩擦結構之間的間隙為0.5-2毫米;所述橡膠推板8與中心軸3的軸線呈一定角度傾斜安裝,多個橡膠推板8構成向出料口方向的推料裝置;
外筒體的兩端固定有端蓋5,中心軸總成通過中心軸兩端的軸承安裝軸頸、軸承4支撐在端蓋上;
機架1上安裝有電機11,電機11通過傳動副(帶傳動副12)驅動中心軸總成,所述中心軸總成的轉速控制在每分鐘550-700轉。
如圖3所示,所述外筒體的內筒壁上相鄰螺紋鋼筋7之間的間隙為0,這樣效果最好。
如圖5所示,所述橡膠推板8與中心軸3的軸線呈30-40o角度傾斜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