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膨化食品調料添加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膨化食品是一種以谷物、薯類或豆類為主要原料,經焙烤、油炸、微波或擠壓等方式膨化而制成的體積明顯增大,具有一定酥松度的膨化食品。由于這類食品的組織結構多孔蓬松,口感香脆、酥甜,很惹孩子們的喜愛。膨化食品是六十年代末出現的一種新型食品,國外又稱擠壓食品、噴爆食品、輕便食品等。食品企業在生產膨化食品時,需要加入調味料,目前調料加熱裝置存在著需要不斷加熱導致浪費能源,以及調料輸出管內的調料在暫停生產時產生凝固的情況,另外,調料的添加量需要人工控制,工人的勞動強度以及工作壓力大,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膨化食品調料添加攪拌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調料加熱裝置存在浪費能源、調料的添加量需要人工控制導致工人的勞動強度與工作壓力大以及生產效率較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膨化食品調料添加攪拌裝置,包括調料加熱罐、定量加料罐以及攪拌罐,所述調料加熱罐包括罐體、設于罐體內的測溫頭、加熱裝置以及攪拌裝置,所述罐體與定量加料罐之間設有輸料管,所述輸料管從罐體一端開始依次設有泵與電磁閥A,所述輸料管位于泵與電磁閥A之間的管體上連通有循環管,循環管的另一端與罐體連通,所述定量加料罐的底部連通有加料管,加料管上設有電磁閥B,所述定量加料罐上設有定量裝置,定量裝置包括浮球、浮桿以及感應開關,所述測溫頭以及感應開關通過控制裝置與電磁閥A以及電磁閥B相連。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加熱裝置設于罐體的下部,加熱裝置包括設于罐體側壁上的固定座以及設于固定座上的圓環形加熱管,所述加熱裝置通過控制裝置與測溫頭相連,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轉動連接于罐體上的轉軸以及設于轉軸底部的攪拌桿,攪拌桿呈回字形,且回字形的一直豎直邊與轉軸固定連接,所述攪拌桿的水平長度小于圓環形加熱管的圓環內徑。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浮桿活動連接于定量加料罐的頂部,浮球固定連接于浮桿的底端,所述感應開關設置于浮桿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定量加料罐的頂部固定設有軸套,浮桿的頂端設有圓環凸起,浮桿活動設置于軸套內,所述定量加料罐的頂面設有支撐架,感應開關設于該支撐架上。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加料管包括連通于定量加料罐底部的豎直管以及連通于該豎直管底端的水平管,該水平管插于水平設置的攪拌罐內,并且水平管位于攪拌罐內的管體底部設有出料孔。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定量加料罐為保溫罐,所述輸料管連通于定量加料罐的下部。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熱裝置對罐體內的調料進行加熱,攪拌裝置攪拌罐體內的調料使得調料的溫度均勻,測溫頭對調料進行測溫,當調料到達所需溫度時,加熱裝置停止加熱,并且如果此時處于生產時,電磁閥A為打開狀態,由泵經由輸料管向定量加料罐輸入調料;如果此時正暫停生產,電磁閥A為關閉狀態,由泵經由輸料管以及循環管使得輸料管的調料處于循環流動狀態,避免輸出管內的調料凝固,從而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2、生產時,操作人員打開輸入電磁閥A(同時電磁閥B關閉),調料由進料管進入定量罐內,浮球隨著調料的增多而上升,浮桿隨著浮球上升,直至浮桿觸動感應開關,此時定量罐內的調料量達到攪拌罐內膨化食品所需要的添加量,感應開關使得電磁閥A關閉并且電磁閥B打開,電磁閥B打開后,調料經由加料管淋入攪拌罐內,攪拌完后,操作人員排出攪拌罐內的膨化食品,并加入下批需要攪拌的食品,并打開電磁閥A(同時電磁閥B關閉)開始下一次的攪拌,實現的定量添加調料,調料的添加量控制準確。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調料加熱罐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剖視圖。
圖4為定量加料罐與攪拌罐的示意圖。
圖5為定量加料罐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以及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調料加熱罐01、定量加料罐07以及攪拌罐04,所述調料加熱罐01包括罐體11、設于罐體11內的測溫頭14、加熱裝置13以及攪拌裝置,所述罐體11與定量加料罐07之間設有輸料管02,所述輸料管02從罐體11一端開始依次設有泵03與電磁閥A08,所述輸料管02位于泵03與電磁閥A08之間的管體上連通有循環管09,循環管09的另一端與罐體11連通,所述定量加料罐07的底部連通有加料管05,加料管05上設有電磁閥B06,所述定量加料罐07上設有定量裝置,定量裝置包括浮球76、浮桿74以及感應開關72,所述測溫頭14以及感應開關72通過控制裝置與電磁閥A08以及電磁閥B06相連,所述加熱裝置13設于罐體11的下部,加熱裝置13包括設于罐體11側壁上的固定座以及設于固定座上的圓環形加熱管,所述加熱裝置13通過控制裝置與測溫頭14相連,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轉動連接于罐體11上的轉軸12以及設于轉軸12底部的攪拌桿15,攪拌桿15呈回字形,且回字形的一直豎直邊與轉軸固定連接,所述攪拌桿15的水平長度小于圓環形加熱管的圓環內徑,所述浮桿74活動連接于定量加料罐07的頂部,浮球76固定連接于浮桿74的底端,所述感應開關72設置于浮桿74的上方,所述定量加料罐07的頂部固定設有軸套75,浮桿74的頂端設有圓環凸起73,浮桿74活動設置于軸套75內,所述定量加料罐07的頂面設有支撐架71,感應開關72設于該支撐架71上,所述加料管05包括連通于定量加料罐07底部的豎直管以及連通于該豎直管底端的水平管,該水平管插于水平設置的攪拌罐04內,并且水平管位于攪拌罐04內的管體底部設有出料孔51,所述定量加料罐07為保溫罐,所述輸料管02連通于定量加料罐07的下部。
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