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加工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磨漿濾粉設備。
背景技術:
紅薯淀粉是紅薯加工的主要產品之一,紅薯淀粉可分為由鮮紅薯和紅薯干加工兩種。但由于鮮紅薯淀粉的質量優于紅薯干的淀粉,所以以鮮薯加工淀粉為多,由于紅薯切制比較麻煩,現在很少有人用紅薯干來加工淀粉,現在大多采用淀粉機來進行加工。
現有淀粉加工機械大多功能較為單一,且操作過程較為復雜,自動化程度較低,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時間,增加了使用成本和勞動強度,使加工淀粉的過程較為漫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磨漿濾粉設備,解決了現有淀粉加工機械大多功能較為單一,且操作過程較為復雜,自動化程度較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磨漿濾粉設備,其結構包括:底座、平臺、電機、電機轉盤、皮帶、傳動轉盤、大轉盤、機殼、固定盤、進料斗、出料轉筒、出料口、通管、傳動軸、轉軸;所述底座上設有平臺,所述電機上固定有電機轉盤,所述電機轉盤通過皮帶與傳動轉盤相連接,所述傳動轉盤與大轉盤相連接,所述大轉盤設于機殼外,所述機殼上設有進料斗,所述機殼旁固定有出料轉筒,所述出料轉筒上設有出料口及通管,所述通管與機殼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固定于底座上。
進一步的,所述機殼上設有固定盤,所述固定盤通過傳動軸與傳動轉盤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軸及轉軸設于機殼內。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與出料轉筒相連接,所述大轉盤設于轉軸上。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簡單的機械設置,對紅薯等薯類進行加工,結構簡單,操作方式較為簡單,加工過程較快,且自動化程度高,不需要很高的操作技巧,全程自動加工,大大節省了加工的成本和時間,減少了人力的勞動強度,帶來更快更高效的加工方式,提高了經濟效益和實用性。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漿濾粉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漿濾粉設備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參考圖1圖2,一種自動磨漿濾粉設備,其結構包括:底座1、平臺2、電機3、電機轉盤4、皮帶5、傳動轉盤6、大轉盤7、機殼8、固定盤9、進料斗10、出料轉筒11、出料口12、通管13、傳動軸14、轉軸15;所述底座1上設有平臺2,所述電機3上固定有電機轉盤4,所述電機轉盤4通過皮帶5與傳動轉盤6相連接,所述傳動轉盤6與大轉盤7相連接,所述大轉盤7設于機殼8外,所述機殼8上設有進料斗10,所述機殼8旁固定有出料轉筒11,所述出料轉筒11上設有出料口12及通管13,所述通管13與機殼8相連接,所述電機3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機殼8上設有固定盤9,所述固定盤9通過傳動軸14與傳動轉盤6相連接,所述傳動軸14及轉軸15設于機殼8內,所述轉軸15與出料轉筒11相連接,所述大轉盤7設于轉軸15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底座1上設置電機3,通過電機3上的電機轉盤4帶動皮帶5從而帶動傳動轉盤6及大轉盤7運轉來進行加工,通過出料轉筒11上的出料口12進行成品收集,通過進料斗10加入原材料,簡單的機械設置,對紅薯等薯類進行加工,結構簡單,操作方式較為簡單,加工過程較快,且自動化程度高,不需要很高的操作技巧,全程自動加工,大大節省了加工的成本和時間,減少了人力的勞動強度,帶來更快更高效的加工方式,提高了經濟效益和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