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食品工業機械,尤其涉及一種通過風風干果干的果干風干機。
背景技術:
果干在陰干后需要重新清洗,并經過機器快速風干,現有的設備多層傳動帶式風干設備中,未加工的果干從設備上部的加料口進入設備,加工后的果干從底部的出料口出來,風從設備底部的進風口進入,最后直接從設備頂部的引風機排出,當使用熱風風干果干時,引風機排出的風還具有一定的熱量和速度,然而這些風被排到大氣中,白白被浪費,首先,如果能夠用一部分從引風機排出去的風吹拂風干設備加料口處的果干的話,就能夠起到體檢預熱、節約能量的效果;其次,如果用一部分從引風機排出去的溫度比較低的風吹拂從出料口出來的果干,使果干在風的吹拂下迅速降溫,從而避免果干因為溫度過高而在后續緩慢的降溫過程中出現返潮現象,影響果干品質;然后,多層履帶式風干設備在風力一定的情況下,為了增加干果在設備內與風接觸的時間,就必須增加傳動帶的數目,這就增加了設備成本,同時也加大了設備體積;最后,設備內傳動帶自上而下層層布置,工人進行一次清潔消毒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的一種果干風干機。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果干風干機,裝置本體為箱體結構,箱體底部設置有進風口,箱體內部自上而下設置有多層相互平行的傳送帶,每條傳送帶的出料端設置在另一條傳送帶進料端的上方,箱體上設置有出料口,最底層傳送帶的出料端設置在出料口外,箱體頂部設置有加料口和集風罩,加料口上設置有加料斗,集風罩上設置有引風機,空氣經由引風機排出到箱體外,引風機的出風口上設置有引風管,第一引風管的出風口對著加料斗的側面,第二引風管的出風口對著最底層傳送帶的出料端,其特征在于:傳送帶進料端的上方設置有導料盤,位于箱體一側的導料盤出口上設置有導料管,所述的導料管為圓筒狀,導料管的進口與導料盤的出口相連接,導料管的管壁上設置有多個通氣孔,導料管的管壁上設置有第三引風管,第三引風管與導料管相連通,連通處設置有蓋板,蓋板通過轉軸與導料管的內壁相連接,蓋板覆蓋住連通處的孔洞,蓋板上設置有風孔,蓋板下方的導料管內壁上設置有月牙形的導風板,第三引風管的另一端與第二引風管的管壁相連通,第三引風管與導料管相連接的一端高于第三引風管與第二引風管相連接的一端;箱體另一側的內壁上還設置有紫外線消毒燈。
進一步,所述的傳送帶的履帶為不銹鋼鋼絲履帶。
進一步,所述的第一引風管的出風口和第二引風管的出風口上均設置有網格。
進一步,所述的第二引風管的出風口與第二引風管管身通過橡膠管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箱體上設置有檢修門。
本實用新型與原技術相比,充分利用了從引風機排出的風,既節約生產成本,又保證了果干的品質,其次,在箱體內的一側的導料盤上設置導料管,導料管與第三引風管相連接,第三引風管內的氣體直接吹拂從導料盤進入到導料管內的果干,導料管內的風速大,能加快果干的脫水速度,從而減少了果干需要再傳送帶上傳送的時間,繼而減少了箱體內傳送帶的數量,降低了設備成本,也降低了設備的高度;最后在箱體內設置有紫外線消毒燈,每天用紫外線消毒燈消毒,在保證箱體內衛生干凈的同時,也可以拉成人工消毒的時間,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三引風管與導料管連接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果干風干機,裝置本體為箱體1結構,箱體1底部設置有進風口2,箱體1內部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四層的傳送帶3,每條傳送帶3的出料端設置在另一條傳送帶進料端的上方,箱體1上設置有出料口4,最底層傳送帶3的出料端設置在出料口4外,箱體1頂部設置有加料口5和集風罩6,加料口5上設置有加料斗7,集風罩6上設置有引風機8,空氣經由引風機8排出到箱體1外,傳送帶3進料端的上方設置有導料盤9,導料盤9的形狀為漏斗狀,引風機8的出風口上設置有引風管,引風管包括第一引風管10和第二引風管12,其中第一引風管10的出風口11對著加料斗5的側面,第二引風管12的出風口13對著最底層傳送帶3的出料端,傳送帶3進料端的上方設置的導料盤9能夠使給果干一個向上的阻力,減少果干下落的沖擊力和果干流量,保證烘干過程的有序進行,第一引風管10的出風口11對著加料斗5的側面,利用最后排出的帶有熱量的風對需要加工的果干進行加熱,同時也能吹掉果干中的一些微小雜質,第二引風管12的出風口13對著最底層傳送帶3的出料端,利用最后排出的風使出料端的果干迅速降溫,防止果干返潮。箱體左側的導料盤9出口上設置有導料管14,所述的導料管14為圓筒狀,導料管14的進口與導料盤9的出口相連接,導料管14的管壁上設置有多個通氣孔15,導料管14的管壁上設置有第三引風管16,第三引風管16與導料管14相連通,連通處設置有蓋板17,蓋板17通過轉軸與導料管14的內壁相連接,蓋板17覆蓋住連通處的孔洞,蓋板17上設置有風孔,當第三引風管16過來的風力較小時,風從風孔內吹出,當第三引風管16過來的風力較大時,蓋板17抵消一部分的風力,防止風力太大,果干下落的阻力過大,下落速度過慢,影響生產效率。蓋板17下方的導料管14內壁上設置有月牙形的導風板18,第三引風管16的另一端與第二引風管12的管壁相連通,第三引風管16與導料管14相連接的一端高于第三引風管16與第二引風管12相連接的一端,從而保證引過來的風是從下往上吹拂,導風板18起引導風向的作用;箱體1右側的內壁上還設置有紫外線消毒燈19。
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第一引風管和第二引風管的出風口上設置有網格,其他技術方案與實施例1相同,網格的能夠使從出風口吹出的風更加均勻,舒緩。
實施例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第二引風管的出風口13與第二引風管管身通過橡膠管連接,其他技術方案與實施例1相同,通過改變橡膠管的形狀可以改變出風口的朝向和角度,以達到最好的生產效果。
實施例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箱體上設置有檢修門,其他技術方案與實施例1相同,檢修門方便對箱體內部進行檢修。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