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桿及使用該螺桿的面條機,尤其指一種面條機用螺桿及面條機。
背景技術:
現有螺桿擠壓式面條機,包含動力組件,攪拌組件和擠面組件,其傳動方式是電機帶動攪拌器轉動,攪拌器和螺桿相連并一起轉動。
在正常工作中分兩個階段,攪面階段和擠面階段。攪面過程中,電機正轉,帶動攪拌器進行和面,此時螺桿的轉動方向為將物料推向后方,擠面過程中,電機反轉,帶動攪拌器和螺桿轉動,此時的螺桿方向為將物料推向前方。
在擠面的過程中如何使面團充分擠壓,出面不粘連,面條勁道一直是螺桿擠壓面條機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當前技術中,螺桿的螺紋設置不連續,會打斷面團已形成的內部織構,面團的口感和勁道程度會打折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一種面條機用螺桿及面條機,以提高面團的口感及勁道目的。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面條機用螺桿,包括傳動軸及與傳動軸固定連接的螺桿體,所述的螺桿體包括輸送段、擠壓段、推面段,所述的輸送段、擠壓段、推面段按面條擠出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的輸送段、擠壓段上設有螺紋,所述的推面段設有多個推面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推面齒與螺紋相連設置。輸送段用于面團的輸送,擠壓段用于對面團的擠壓,推面段用于面團擠出,推面段在參與擠面過程中,推面齒作用于面團后產生了徑向力,使得面團受徑向力后較快的從出面孔處擠出。推面齒與螺紋相連,推面齒為螺紋的延續,既有推進功能又有擠壓功能,在端部順利地改變面團的流動方向的同時不破壞面團的內部織構,使面條更勁道,口感更好。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所述的螺紋包括連續設置在輸送段和擠壓段上的主螺紋,一主螺紋與一個推面齒相連。主螺紋與推面齒相連,使得面團能順著主螺紋、推面齒輸送、擠壓并擠出,不打斷面團,有利于增加筋道,且面條擠出時不易斷掉。
所述的螺紋還包括一設于擠壓段上的輔螺紋,所述的推面齒包括第一推面齒、第二推面齒,所述的主螺紋與第一推面齒相連;所述的輔螺紋與第二推面齒相連。主螺紋和輔螺紋在擠壓段形成較密集的螺紋區,增加擠壓力度,有利于提高面團的筋道。
所述的第一推面齒、第二推面齒在圓周方向相對設置。提高擠出面的均勻性,提高品質的穩定性。螺桿受力均勻,有助于提高機器的壽命,尤其是電機的壽命,減少震動,降低噪聲。
所述的推面段設有偶數個推面齒。推面齒的數量與螺紋數量相配,有助于提高面團擠出的均勻性,螺桿的受力均勻性。
所述的推面段設有6個周向均勻分布的推面齒,其中包括所述的第一推面齒和第二推面齒,所述的第一推面齒、第二推面齒均勻分隔其他的推面齒,使第一推面齒和第二推面齒之間的兩圓周方向推面齒數量相同。提高力的平衡性,若推面齒過多,可能造成面條過短;若推面齒過少,則可能面條過長,推力過大,容易破壞面團結構。
所述的推面齒為直齒,且與所述螺桿的中心軸線平行。有利于增加徑向力。
所述的推面齒為斜齒,且與所述螺桿中心軸線異面設置,所述的斜齒的螺旋角為θ1,其中0°<θ1≤45°。斜齒使得推動于面團的面積相應變大,螺桿旋轉一周過程中,斜齒相對于直齒單位時間內的有效推動面積更多,提高了面條成型的速度,使得面條成型更加迅速,加快了整個制面過程。
所述的螺紋的螺旋角為θ2,其中50°<θ2≤70°;所述的斜齒的螺旋角的旋向與螺紋的旋向相同;斜齒與螺紋相交處圓弧過渡。斜齒與螺紋相接形成位于110°至160°之間的夾角,對應的斜齒與螺紋相交處形成的擠壓面的彎折角處于200°和250°的范圍之間;面團在推面段改變流向,提高筋道,而且可以促使面條順利出面,便于面團順著擠壓面向前運動及面條的向下擠出。斜齒的螺旋角可為10-25°,當斜齒螺旋角過大時,則徑向力過小,影響出面的速度,降低出面的效率。
一種面條機,包括具有電機的主機、攪拌組件和擠壓組件,所述的擠壓組件包括擠面筒、模頭;攪拌組件包括攪拌杯和攪拌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組件還包括所述的螺桿,所述螺桿設置在擠面筒內。面條機設所述的螺桿,使面團不易打斷,增加面團的彈性。
有益效果:
1、推面齒與螺紋相連,推面齒為螺紋的延續,既有推進功能又有擠壓功能,擠出的面條內部形成的織構破壞較少,使面條更勁道,口感更好。
2、推面段在參與擠面過程中,推面齒作用于面團后產生了徑向力,在端部順利地改變面團的流動方向,使得面團受徑向力后較快的從出面孔處擠出,出面向下出面方式面條不容易發生粘連;
3、當主螺紋和輔螺紋均與推面齒相連時,進一步,減少對面條內部組織的破壞,有利于增加面條的勁道。
4、第一推面齒和第二推面齒之間的兩圓周方向推面齒數量相同,提高力的平衡性,若推面齒過多,則可能造成面條過短。
5、斜齒使得推動于面團的面積相應變大,提高了面條成型的速度,使得面條成型更加迅速,加快了整個制面過程;面團在推面段改變流向,提高筋道,而且可以促使面條順利出面。
6、斜齒的螺旋角的旋向與螺紋的旋向相同;斜齒與螺紋相交處圓弧過渡,便于面團的順著螺紋、斜齒的擠壓面向前運動及面條的向下擠出,提高出面效率及面條勁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螺桿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螺桿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螺桿第二種結構的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面條機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中:1-傳動軸;2-螺桿體;3-螺紋;301-主螺紋;302-輔螺紋;4-推面齒;401-第一推面齒;402-第二推面齒;5-主機;6-擠面筒;7-模頭;8-攪拌杯;9-攪拌桿;10-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面條機用螺桿包括傳動軸1及與傳動軸1固定連接的螺桿體2,螺桿體2包括輸送段、擠壓段、推面段,輸送段、擠壓段、推面段按面條擠出方向依次設置,輸送段、擠壓段上設有螺紋3,推面段設有多個推面齒4,至少一個推面齒4與螺紋3相連設置。輸送段用于面團的輸送,擠壓段用于對面團的擠壓,推面段用于面團擠出,推面段在參與擠面過程中,推面齒4作用于面團后產生了徑向力,使得面團受徑向力后較快的從出面孔處擠出。推面齒4與螺紋3相連,推面齒4為螺紋3的延續,既有推進功能又有擠壓功能,在端部順利地改變面團的流動方向,擠出的面條內部形成的織構破壞較少,使面條更勁道,口感更好。
螺紋3包括連續設置在輸送段和擠壓段上的主螺紋301,主螺紋301與推面齒4相連,使得面團能順著主螺紋301、推面齒4輸送、擠壓并擠出,不打斷面團,增加筋道,且面條擠出不易斷掉。
其中,推面齒4可以為直齒、斜齒或其他齒形的推面齒4。當推面齒4為直齒時,其與所述螺桿的中心軸線平行;當推面齒4為斜齒時,其與所述螺桿中心軸線異面設置。
實施例二:
如圖2、3所示,為了增加擠壓力度,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螺紋3還包括一設于擠壓段上的輔螺紋302,推面齒4包括第一推面齒401、第二推面齒402,主螺紋301與第一推面齒401相連;輔螺紋302與第二推面齒402相連。主螺紋301和輔螺紋302在擠壓段形成較密集的螺紋3區,增加擠壓力度,有利于提高面團的筋道。
為提高螺桿10的受力均勻性,第一推面齒401、第二推面齒402在圓周方向相對設置。提高擠出面的均勻性,提高品質的穩定性。螺桿10的受力均勻,有助于提高機器的壽命,尤其是電機的壽命,減少震動,降低噪聲。
為提高力的平衡性且避免破壞面團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推面段設有6個周向均勻分布的推面齒4,其中包括第一推面齒401和第二推面齒402,第一推面齒401、第二推面齒402均勻分隔其他的推面齒4,使第一推面齒401和第二推面齒402之間的兩圓周方向推面齒4數量相同。提高力的平衡性,若推面齒4過多,則可能造成面條過短。若推面齒4過少,則可能面條過長,推力過大,且容易破壞面團結構。
為提高出面速度,推面齒4為斜齒,且與所述螺桿中心軸線異面設置,斜齒的螺旋角為θ1,其中0°<θ1≤45°。斜齒相較于直齒,使得推動于面團的面積相應變大,螺桿10旋轉一周過程中,斜齒相對于直齒在單位時間內的有效推動面積更多,提高了面條成型的速度,使得面條成型更加迅速,加快了整個制面過程;面團在推面段改變流向,提高筋道,而且可以促使面條順利出面。
為具有好的出面速度及擠壓力,進一步增加勁道,斜齒的螺旋角的旋向與螺紋3的旋向相同,斜齒的螺旋角θ1為:10°<θ1≤25°在本實施例中,θ1為19°;若斜齒螺旋角θ1過大,則徑向力過小,難以將面團快速推至出面口,而且會導致面團做無謂的空轉,效率得不到提高。
為了便于面團順著擠壓面向前運動及面條的向下擠出,螺紋3的螺旋角為θ2在50-70°范圍之間,在本實施例中,采用螺紋3的螺旋角θ2為60°。
斜齒與螺紋3相接形成在110°至160°范圍內的夾角,對應的斜齒與螺紋3相交處形成的擠壓面的彎折角位于200°和250°的范圍之間,便于面團的順著擠壓面向前運動及面條的向下擠出,有效提高出面效率。
為順利擠推面團,斜齒與螺紋3相交處圓弧過渡。
實施例三:
如圖4所示,一種面條機,包括具有電機的主機5、攪拌組件和擠壓組件,擠壓組件包括擠面筒6、模頭7;攪拌組件包括攪拌杯8和攪拌桿9,所述擠壓組件還包括采用如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的螺桿10,所述螺桿10設置在擠面筒6內。面條機在使用時,面團可順著螺紋3、推面齒4擠壓并前行,面團不易打斷,面團也更具有彈性。
面條機工作步驟包括:將面粉及水放入攪拌杯8中,啟動電機,攪拌桿9開始攪拌,攪拌完成后,電機反向轉動,螺桿10也隨之反向轉動,把攪拌好的面團送入擠面筒6中,螺桿10轉動過程中,面團依次經過輸送段、擠壓段、推面段后從模頭7擠出形成面條。通過設置螺桿的結構,起到揉面、進料、擠壓一體,實現面團的連續,不打斷面條內部組織,使面條不粘連,更勁道。
以上圖1-4所示的一種面條機用螺桿及面條機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已經體現出本實用新型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可根據實際的使用需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對其進行形狀、結構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