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帶進料裝置的餛飩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餛飩類包餡食品設備在對面皮進行成型處理時,大多都是采用半自動的方式進行生產,這是因為對于面皮和餡在成型時,現有設備均不能達到手工捏合的效果,只有依靠手工來進行后續的捏合成型,這就大大制約了餛飩類包餡食品的生產效率。
現有針對餛飩生產設備的改進專利有申請號為:CN200510078420.2,申請日:2005-06-12,公告號:CN1875791,公告日:2006-12-13,專利權人:林越亮,名稱為“一種餛飩自動成型機構”的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方案為:一種餛飩自動成型機構,屬于食品機械技術領域。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的差別在于模擬人工操作的部份特征,應用機械原理,實現餛飩的自動成型。本發明使餛飩成型機構大大簡單化,降低了設備的制造成本,適用于工業化生產。本機構包括三個部分,皮輸送定位系統;餡料定量輸送系統:由螺旋餡料輸送機(6、7、8)將餡料傳送到餡料暫存器(13)里,通過餡料導桿(1)再將餡料定量導到成型腔正上方的錕飩皮上;餛飩成型系統:由上下移動軸(2)通過軸承(3)將上下移動傳遞給旋轉轉子(4),使旋轉轉子(4)做向下旋轉運動,從而帶動成型爪(12)在成型腔(10)的腔內旋轉180度成型。
上述現有的餛飩的設備生產的餛飩在成型時,對餡料不能很好的進行攪拌混合,容易將餡料中會存在餡料大小不一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餛飩生產設備中存在對餡料不能很好的進行攪拌混合,容易出現餡料大小不一的問題,現在特別提出一種在供料中能對餡料進行均勻攪拌,并且會使餡料大小統一的帶進料裝置的餛飩機。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帶進料裝置的餛飩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供面裝置、進料裝置、注餡裝置、成型裝置和輸送裝置,注餡裝置與供餡裝置連通,所述供面裝置位于注餡裝置旁一側,所述注餡裝置下方有成型裝置,所述成型裝置下方設置有輸送裝置;所述成型裝置包括圓盤形的成型板,所述成型板上沿圓周依次分布有多個成型孔;所述進料裝置包括進料漏斗,所述進料漏斗上部為餡料入口,底部設置有餡料出口,所述餡料入口處設置有第一級過濾網,所述第一級過濾網下方設置有第二級過濾網,在所述第一級過濾網和第二級過濾網之間設置有粉碎裝置,所述第二級過濾網下方設置有螺旋攪拌葉片,所述螺旋攪拌葉片穿過第一級過濾網和第二級過濾網。
所述粉碎裝置包括有設置在進料漏斗內壁的左粉碎叉和右粉碎叉,所述左粉碎叉和右粉碎叉相對設置,所述左粉碎叉和右粉碎叉結構相同,其結構包括有叉座,所述叉座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一端連接有橫桿,所述橫桿上依次分布有粉碎尖桿。
所述左粉碎叉和右粉碎叉相對設置,且兩者端部的粉碎尖桿交錯設置。
所述左粉碎叉和右粉碎叉中部的粉碎尖桿長度短于兩側的粉碎尖桿的長度。
所述螺旋攪拌葉片連接有旋轉電機。
所述第一級過濾網的目數大于第二級過濾網的目數。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餡料從進料裝置經過輸送管道輸送至注餡裝置中,經過虛切的面皮也從供面裝置輸送至注餡裝置下部,此時注餡裝置向下運動,將餡料向下傳輸到面皮上,并且將虛切的面皮向下捅入至成型裝置的成型孔中,由于面皮首先經過虛切,所以向下捅時,面皮會直接被切斷,不會粘連。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
1、本實用新型的進料裝置能對餡料進行均勻攪拌,并且會使餡料大小統一,當餡料中出現存在大小不一的情況的時候,經過第一級過濾網后的餡料中較大顆粒的餡料則會在粉碎裝置的作用下被粉碎,被粉碎后的餡料在螺旋攪拌葉片的帶動下繼續向下運動,穿過第二級過濾網后,從餡料出口排出至下一工位,避免了出現餡料過大不易包餡的情況。
2、本實用新型的粉碎裝置為兩個相對設置的叉狀結構,結構較之現有能夠實現粉碎功能的機械設備有很大的優化,并且通過叉狀結構處理后的餡料并不會與標準尺寸相差過大,能滿足基本的功能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進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進料漏斗1,餡料入口2,餡料出口3,第一級過濾網4,第二級過濾網5,螺旋攪拌葉片6,左粉碎叉7,右粉碎叉8,叉座9,伸縮桿10,橫桿11,粉碎尖桿12。
供面裝置21、進料裝置22、注餡裝置23、成型裝置24,輸送裝置25,成型孔26。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帶進料裝置的餛飩機包括有供面裝置21、進料裝置22、注餡裝置23、成型裝置24和輸送裝置25,注餡裝置23與供餡裝置連通,所述供面裝置21位于注餡裝置23旁一側,所述注餡裝置23下方有成型裝置24,所述成型裝置24下方設置有輸送裝置25;所述成型裝置24包括圓盤形的成型板,所述成型板上沿圓周依次分布有多個成型孔26;所述進料裝置22包括進料漏斗1,所述進料漏斗1上部為餡料入口2,底部設置有餡料出口3,所述餡料入口2處設置有第一級過濾網4,所述第一級過濾網4下方設置有第二級過濾網5,在所述第一級過濾網4和第二級過濾網5之間設置有粉碎裝置,所述第二級過濾網5下方設置有螺旋攪拌葉片6,所述螺旋攪拌葉片6穿過第一級過濾網4和第二級過濾網5。
餡料從進料裝置22經過輸送管道輸送至注餡裝置23中,經過虛切的面皮也從供面裝置21輸送至注餡裝置23下部,此時注餡裝置23向下運動,將餡料向下傳輸到面皮上,并且將虛切的面皮向下捅入至成型裝置24的成型孔26中,由于面皮首先經過虛切,所以向下捅時,面皮會直接被切斷,不會粘連。
本實用新型的進料裝置22能對餡料進行均勻攪拌,并且會使餡料大小統一,當餡料中出現存在大小不一的情況的時候,經過第一級過濾網4后的餡料中較大顆粒的餡料則會在粉碎裝置的作用下被粉碎,被粉碎后的餡料在螺旋攪拌葉片6的帶動下繼續向下運動,穿過第二級過濾網5后,從餡料出口3排出至下一工位,避免了出現餡料過大不易包餡的情況。
實施例2
一種帶進料裝置的餛飩機包括有供面裝置21、進料裝置22、注餡裝置23、成型裝置24和輸送裝置25,注餡裝置23與供餡裝置連通,所述供面裝置21位于注餡裝置23旁一側,所述注餡裝置23下方有成型裝置24,所述成型裝置24下方設置有輸送裝置25;所述成型裝置24包括圓盤形的成型板,所述成型板上沿圓周依次分布有多個成型孔26;所述進料裝置22包括進料漏斗1,所述進料漏斗1上部為餡料入口2,底部設置有餡料出口3,所述餡料入口2處設置有第一級過濾網4,所述第一級過濾網4下方設置有第二級過濾網5,在所述第一級過濾網4和第二級過濾網5之間設置有粉碎裝置,所述第二級過濾網5下方設置有螺旋攪拌葉片6,所述螺旋攪拌葉片6穿過第一級過濾網4和第二級過濾網5。
粉碎裝置包括有設置在進料漏斗1內壁的左粉碎叉7和右粉碎叉8,所述左粉碎叉7和右粉碎叉8相對設置,所述左粉碎叉7和右粉碎叉8結構相同,其結構包括有叉座9,所述叉座9連接有伸縮桿10,所述伸縮桿10一端連接有橫桿11,所述橫桿11上依次分布有粉碎尖桿12。
左粉碎叉7和右粉碎叉8相對設置,且兩者端部的粉碎尖桿12交錯設置。左粉碎叉7和右粉碎叉8中部的粉碎尖桿12長度短于兩側的粉碎尖桿12的長度。
螺旋攪拌葉片6連接有旋轉電機。第一級過濾網4的目數大于第二級過濾網5的目數。
餡料從進料裝置22經過輸送管道輸送至注餡裝置23中,經過虛切的面皮也從供面裝置21輸送至注餡裝置23下部,此時注餡裝置23向下運動,將餡料向下傳輸到面皮上,并且將虛切的面皮向下捅入至成型裝置24的成型孔26中,由于面皮首先經過虛切,所以向下捅時,面皮會直接被切斷,不會粘連。
本實用新型的進料裝置22能對餡料進行均勻攪拌,并且會使餡料大小統一,當餡料中出現存在大小不一的情況的時候,經過第一級過濾網4后的餡料中較大顆粒的餡料則會在粉碎裝置的作用下被粉碎,被粉碎后的餡料在螺旋攪拌葉片6的帶動下繼續向下運動,穿過第二級過濾網5后,從餡料出口3排出至下一工位,避免了出現餡料過大不易包餡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粉碎裝置為兩個相對設置的叉狀結構,結構較之現有能夠實現粉碎功能的機械設備有很大的優化,并且通過叉狀結構處理后的餡料并不會與標準尺寸相差過大,能滿足基本的功能需要。
本申請中的供面裝置21、注餡裝置23、成型裝置24和輸送裝置25均為現有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