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萎凋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茶葉萎凋裝置。
背景技術:
茶葉是指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制的飲料。茶葉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將近500種,主要有咖啡堿、茶堿、可可堿、膽堿、黃嘌呤、黃酮類及甙類化合物、茶鞣質、兒茶素、萜烯類、酚類、醇類、醛類、酸類、酯類、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還含有鈣、磷、鐵、氟、碘、錳、鉬、鋅、硒、銅、鍺、鎂等多種礦物質。茶葉中的這些成份,對人體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錳能促進鮮茶中維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葉抗癌效果。
在茶葉的加工過程中,首先要進行萎凋,萎凋是使鮮葉均勻失水,細胞液濃縮。良好的萎凋是形成優質茶的前提,茶葉萎凋工藝一般采用自然萎凋或人工萎凋,自然萎凋包括室內萎凋或日光萎凋,自然萎凋受氣候或場地的影響,產量有限。人工萎凋通常采用萎凋槽或萎凋機進行萎凋,現有的萎凋設備絕大部分是由磚、水泥夠建而成,存在衛生不達標、萎凋速度慢的問題。再者,部分萎凋設備用的是木質材料構筑,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噪聲大實用壽命較短,一般在2年內基本報廢。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的萎凋設備萎凋速度慢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特提供一種茶葉萎凋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茶葉萎凋裝置,包括送風罩以及與送風罩垂直連通的萎凋槽,送風罩內設置排風機,排風機連接有變頻開關,所述萎凋槽為側板組成的長方形結構,萎凋槽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個攤涼臺,攤涼臺沿萎凋槽的長度方向等間距設置;攤涼臺包括連接框以及設置在兩側連接框間的若干個攤涼桿,兩側連接框分別固定在萎凋槽的兩側側板上,攤涼桿沿連接框的高度方向從上至少依次設置。將茶葉通過竹篩放置在攤涼臺上,采用燃煤加熱空氣,通過排風機將熱風吹入萎凋槽中,茶葉在熱風的作用下將大量失水、萎凋,變頻開關的設置用于對排風機的風量進行調節,控制進入萎凋槽內的熱風大小,使得萎凋槽內溫度可控,保證最終的萎凋效果。從上至少設置有多個攤涼桿,每一層的攤涼桿上均可放置竹篩對茶葉進行萎凋,大大地提高了萎凋產能,縮短了萎凋時間,經實驗,傳統同樣數量的茶葉萎凋需要8個小時左右,本方案之下,只需2-4個小時。側板的高度和寬度可根據萎凋需要進行相應地增加或減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結構,所述側板、連接框、攤涼桿上開設有安裝孔,連接框與側板、連接框與攤涼桿間均通過緊固件可拆卸連接。本方案中側板與連接框、連接框與攤涼桿間通過緊固件連接,使得安裝和拆卸都較為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送風罩內還設置有冷卻風機。在萎凋過程中,萎凋槽內容易產生高溫高濕氣體,冷卻風機用于及時冷卻干燥萎凋槽內的高溫高濕氣體,避免茶葉腐爛,影響茶葉的品質。
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攤涼桿上設置有篩網。現有的部分萎凋工藝是將茶葉鋪設在竹篩中,再將竹篩放置在萎凋設備中進行去水,竹篩面積大,占用空間大,使得一次性萎凋的茶葉量較少,本方案中攤涼桿上設置的篩網使得茶葉可直接鋪設在篩網上進行萎凋,大大地增加了萎凋產能。
進一步地,所述篩網上放置有網格布。篩網的網格較大,茶葉容易從網格中落下或卡設在網格中,放置在篩網上的網格布能夠避免茶葉從網格中落下,且網格布的設置也能保證茶葉干凈,避免在萎凋過程中被污染。
進一步地,所述萎凋槽遠離送風罩的一端上開設有通風門。通風門的設置一方面便于對萎凋槽進行通風散熱,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員進入萎凋槽內對萎凋槽進行清掃。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
1、將茶葉通過竹篩放置在攤涼臺上,采用燃煤加熱空氣,通過排風機將熱風吹入萎凋槽中,茶葉在熱風的作用下將大量失水、萎凋,變頻開關的設置用于對排風機的風量進行調節,控制進入萎凋槽內的熱風大小,使得萎凋槽內溫度可控,保證最終的萎凋效果。
2、從上至少設置有多個攤涼桿,每一層的攤涼桿上均可放置竹篩對茶葉進行萎凋,大大地提高了萎凋產能,縮短了萎凋時間,經實驗,傳統同樣數量的茶葉萎凋需要8個小時左右,本方案之下,只需2-4個小時。
3、側板與連接框、連接框與攤涼桿間通過緊固件連接,使得安裝和拆卸都較為方便。
4、在萎凋過程中,萎凋槽內容易產生高溫高濕氣體,冷卻風機用于及時冷卻干燥萎凋槽內的高溫高濕氣體,避免茶葉腐爛,影響茶葉的品質。
5、攤涼桿上設置的篩網使得茶葉可直接鋪設在篩網上進行萎凋,大大地增加了萎凋產能。
6、放置在篩網上的網格布能夠避免茶葉從網格中落下,且網格布的設置也能保證茶葉干凈,避免在萎凋過程中被污染。
7、通風門的設置一方面便于對萎凋槽進行通風散熱,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員進入萎凋槽內對萎凋槽進行清掃。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茶葉萎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篩網設置在攤涼桿上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所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1-送風罩,2-萎凋槽,3-側板,4-攤涼臺,5-連接框,6-攤涼桿,7-冷卻風機,8-篩網,9-網格布,10-通風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如圖1、圖2所示,一種茶葉萎凋裝置,包括送風罩1以及與送風罩1垂直連通的萎凋槽2,送風罩1內設置排風機,排風機連接有變頻開關,所述萎凋槽2為側板3組成的長方形結構,萎凋槽2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個攤涼臺4,攤涼臺4沿萎凋槽2的長度方向等間距設置;攤涼臺4包括連接框5以及設置在兩側連接框5間的若干個攤涼桿6,兩側連接框5分別固定在萎凋槽2的兩側側板3上,攤涼桿6沿連接框5的高度方向從上至少依次設置。將茶葉通過竹篩放置在攤涼臺4上,采用燃煤加熱空氣,通過排風機將熱風吹入萎凋槽2中,茶葉在熱風的作用下將大量失水、萎凋,變頻開關的設置用于對排風機的風量進行調節,控制進入萎凋槽2內的熱風大小,使得萎凋槽2內溫度可控,保證最終的萎凋效果。從上至少設置有多個攤涼桿6,每一層的攤涼桿6上均可放置竹篩對茶葉進行萎凋,大大地提高了萎凋產能,縮短了萎凋時間,經實驗,傳統同樣數量的茶葉萎凋需要8個小時左右,本實施例之下,只需2-4個小時。側板3的高度和寬度可根據萎凋需要進行相應地增加或減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結構,所述側板3、連接框5、攤涼桿6上開設有安裝孔,連接框5與側板3、連接框5與攤涼桿6間均通過緊固件可拆卸連接。本實施例中側板3與連接框5、連接框5與攤涼桿6間通過緊固件連接,使得安裝和拆卸都較為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送風罩1內還設置有冷卻風機7。在萎凋過程中,萎凋槽2內容易產生高溫高濕氣體,冷卻風機7用于及時冷卻干燥萎凋槽2內的高溫高濕氣體,避免茶葉腐爛,影響茶葉的品質。
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攤涼桿6上設置有篩網8。現有的部分萎凋工藝是將茶葉鋪設在竹篩中,再將竹篩放置在萎凋設備中進行去水,竹篩面積大,占用空間大,使得一次性萎凋的茶葉量較少,本實施例中攤涼桿6上設置的篩網8使得茶葉可直接鋪設在篩網8上進行萎凋,大大地增加了萎凋產能。
進一步地,所述篩網8上放置有網格布9。篩網8的網格較大,茶葉容易從網格中落下或卡設在網格中,放置在篩網8上的網格布9能夠避免茶葉從網格中落下,且網格布9的設置也能保證茶葉干凈,避免在萎凋過程中被污染。
進一步地,所述萎凋槽2遠離送風罩1的一端上開設有通風門10。通風門10的設置一方面便于對萎凋槽2進行通風散熱,另一方面便于工作人員進入萎凋槽2內對萎凋槽2進行清掃。
實施例1
一種茶葉萎凋裝置,包括送風罩1以及與送風罩1垂直連通的萎凋槽2,送風罩1內設置排風機,排風機連接有變頻開關,所述萎凋槽2為側板3組成的長方形結構,萎凋槽2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個攤涼臺4,攤涼臺4沿萎凋槽2的長度方向等間距設置;攤涼臺4包括連接框5以及設置在兩側連接框5間的若干個攤涼桿6,兩側連接框5分別固定在萎凋槽2的兩側側板3上,攤涼桿6沿連接框5的高度方向從上至少依次設置。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側板3、連接框5、攤涼桿6上開設有安裝孔,連接框5與側板3、連接框5與攤涼桿6間均通過緊固件可拆卸連接。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的基礎上,所述送風罩1內還設置有冷卻風機7。
實施例4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或實施例3的基礎上,所述攤涼桿6上設置有篩網8。
實施例5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所述篩網8上放置有網格布9。
實施例6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或實施例2或實施例3或實施例4或實施例5的基礎上,所述萎凋槽2遠離送風罩1的一端上開設有通風門10。
如上所述,可較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