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茶葉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醫療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茶葉上可清頭目,中可消食滯,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飲品。中國現代名茶有數百種之多,以色澤制作工藝分類,主要有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和黑茶六大茶系,在此基礎上還開發有花茶、速溶茶、藥茶等,而以保健為主的藥茶,則大都采用茶葉與保健中藥配伍而成。各種茶的加工工藝雖然各有千秋,但大都離不了殺青、揉捻、烘干等工序。
保健茶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以茶載藥、以藥輔茶、以茶代藥的保健品。目前市場銷售的保健茶多種多樣?,F有的保健茶大多由多種具有醫療保健效果的中藥成分混合制成,口感較差,不適宜長期飲用,且保健功能較為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口感好、品質高,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增強免疫力、減慢心率、增加冠脈流量、抗癌、抗凝血、抗血栓和耐缺氧、促進單核巨噬功能、抗輻射等效果的醫療保健茶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療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姜1-10份、絞股藍1-5份、薄荷1-6份、山楂35-50份、杜仲葉1-4份、龍膽草10-17份、魚腥草10-15份、茉莉花1-12份、紅棗6-14份、茶葉30-55份、決明子1-5份、桑葉3-10份、白芍3-12份、千日紅1-12份和羅布麻葉6-14份。
所述的一種醫療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姜3-7份、絞股藍2-4份、薄荷2-5份、山楂40-48份、杜仲葉2-3份、龍膽草11-15份、魚腥草11-12份、茉莉花3-10份、紅棗8-12份、茶葉35-50份、決明子1-3份、桑葉5-9份、白芍5-10份、千日紅3-9份和羅布麻葉8-12份。
所述的一種醫療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姜4-6份、絞股藍2-4份、薄荷3-4份、山楂42-46份、杜仲葉2-3份、龍膽草12-14份、魚腥草11-12份、茉莉花5-8份、紅棗9-11份、茶葉40-45份、決明子1-3份、桑葉6-8份、白芍6-8份、千日紅5-7份、羅布麻葉9-11份。
所述的一種醫療保健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生姜、絞股藍、薄荷、山楂、杜仲葉、龍膽草、魚腥草、茉莉花、紅棗、決明子、桑葉、白芍、千日紅充分干燥,按所需重量份稱取后均勻混合,粉碎后制成粗粉;
(2)將步驟(1)所得粗粉與茶葉、羅布麻葉均勻混合,于130℃下高溫滅菌后分裝入濾紙茶袋即得醫療保健茶。
上述主要原料的藥用功效: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脾胃寒癥,胃寒嘔吐,肺寒咳嗽,解魚蟹毒。
絞股藍:益氣健脾,化痰止咳,清熱解毒。主治體虛乏力、虛勞失精、白細胞減少癥、高脂血癥、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及慢性氣管炎。
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主治外感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溫病初起,風疹瘙癢,肝郁氣滯,胸悶脅痛。
山楂:具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同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對胸膈脾滿、疝氣、血淤、閉經等癥有很好的療效。
杜仲葉: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主治:腰背疼痛;足膝酸軟乏力;高血壓病
龍膽草:清熱燥濕;瀉肝定驚。主治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口苦;熱病驚風抽搐。
魚腥草: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于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
茉莉花:具有辛、甘、涼、清熱解毒、利濕作用。
紅棗: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而現代的藥理學則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 、多種微量鈣以及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
茶葉:茶葉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決明子:潤腸通便,降脂明目,治療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壓。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緩瀉作用,降血壓降血脂。
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主治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肺熱咳嗽,肝陽上亢眩暈,目赤昏花,血熱妄行之咳血、吐血。
白芍: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功效。常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
千日紅:有止咳祛痰、定喘、平肝明目功效,主治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肺結核咯血等癥。
羅布麻葉降壓、強心、抗輻射。
上述對本發明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的醫療保健茶,具有口感好、品質高,且能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增強免疫力、減慢心率、增加冠脈流量、抗癌、抗凝血、抗血栓和耐缺氧、促進單核巨噬功能、抗輻射等特點,適合于中老年人和“三高”人群飲用,其加工工藝和配套的加工裝備還可用于加工普通茶葉和其它的保健茶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一種醫療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姜1份、絞股藍1份、薄荷1份、山楂35份、杜仲葉1份、龍膽草10份、魚腥草10份、茉莉花1份、紅棗6份、鐵觀音茶葉30份、決明子1份、桑葉3份、白芍3份、千日紅1份、羅布麻葉6份。其制備步驟如下:
(1)將生姜、絞股藍、薄荷、山楂、杜仲葉、龍膽草、魚腥草、茉莉花、紅棗、決明子、桑葉、白芍、千日紅充分干燥,按所需重量份稱取后均勻混合,粉碎后制成粗粉;
(2)將步驟(1)所得粗粉與鐵觀音茶葉、羅布麻葉均勻混合,于130℃下高溫滅菌后分裝入濾紙茶袋即得醫療保健茶。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和實施例一的實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
本實施例的醫療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姜7份、絞股藍4份、薄荷5份、山楂48份、杜仲葉3份、龍膽草15份、魚腥草12份、茉莉花10份、紅棗12份、碧螺春茶葉50份、決明子3份、桑葉9份、白芍10份、千日紅9份、羅布麻葉12份。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和實施例一的實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
本實施例的醫療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姜6份、絞股藍4份、薄荷4份、山楂46份、杜仲葉3份、龍膽草14份、魚腥草12份、茉莉花8份、紅棗11份、普洱茶茶葉45份、決明子3份、桑葉8份、白芍8份、千日紅7份、羅布麻葉11份。
隨機挑選了6位高血壓患者,每日早、晚各泡一袋實施例三所述醫療保健茶飲用,持續飲用30天,每隔10天記錄一次血壓值,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血壓值測試表
由表1可看出,本發明所述醫療保健茶,對于高血壓患者具有一定的降血壓效果,對于輕度高血壓患者可使其血壓值趨于正常值。
隨機挑選了6位高血糖患者,每日早、晚各泡一袋實施例二所述醫療保健茶飲用,持續飲用30天,每隔10天記錄一次空腹時的血糖值,其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患者血糖值測試表
由表2可看出,本發明所述醫療保健茶,對于輕度高血糖患者,飲用10天左右即可將血糖值降低至正常值范圍內,高血糖較嚴重的患者血糖值略有降低,需長期飲用效果更佳。
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發明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