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飼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添加中草藥的預防牛羊佝僂病的飼料組合物。
背景技術:
牛羊佝僂病是以骨基質鈣化不足為基礎所發生的,而促進骨骼鈣化作用的主要因子是維生素D。維生素D具有調節血液中鈣、磷之間的最適比例,促進腸道中鈣、磷的吸收,刺激鈣在軟骨組織中沉著,提高骨骼的堅韌度,是促進骨骼鈣化作用的主要因子。在哺乳動物和青年動物的骨骼發育階段中,當飼料中鈣和磷缺乏時,導致體內鈣、磷不平衡,這時若伴有任何程度的維生素D不足現象,就可造成骨細胞鈣化過程延遲,同時甲狀旁腺促進小腸吸收鈣的作用也降低,骨基質不能完全鈣化,呈現骨樣組織增多,引起佝僂病。早期呈現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然后出現異嗜癖;病畜臥地,發育停滯,下頜骨增厚和變軟,出牙期延長,齒形不規則,骨質鈣化不足,排列不整齊,齒面易磨損、不平整;嚴重時,口腔不能閉合,舌突出,流涎,吃食困難;最后在面骨和軀干、四肢骨骼有變形,伴有咳嗽、腹瀉、呼吸困難和貧血。
現有技術對本病的預防措施主要有:(1)關鍵是保證機體能夠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可在日糧中按維生素D的需要量給予合理的補充。好的維生素D制劑有魚肝油、濃縮維生素D油、魚粉等。(2)加強飼養管理。一是保持畜舍清潔衛生,干燥溫暖、光線充足、通風良好。二是要有充分的舍外運動和充足的陽光照射。保證舍飼得到足夠的日光照射,讓家畜吃經過太陽曬過的青干草。(3)科學搭配日糧。根據不同的生理發育階段,合理搭配日糧的數量和質量,應給予富含維生素D的飼料如魚粉、青干草等,尤其注意鈣、磷的平衡問題。(4)調整胃腸機能。為了調節胃腸機能,刺激心臟活動,可給予助消化藥和健胃藥,采取相應的癥狀療法。心、肝、肺功能失調,在治療上以補益脾腎為主。傳統的西醫常規療法效果肯定,但過多喂服則維生素D中毒。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預防牛羊佝僂病的飼料組合物。它可起到降低牛羊佝僂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減少養牛羊業經濟損失的作用。
本發明的預防牛羊佝僂病的飼料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獲得的:
黃 芪 2~4、 菟絲子 2~4、 蒼 術 1~2、石背柳10~15、
紫蘇葉 2~4、 甘 草1~2、 玉米粉 40~45、秸桿 50~60、芝麻秸稈 15~20。
上述組合物中,黃芪健脾益氣,菟絲子補腎壯骨,寓平補陰陽之意,蒼術燥濕健脾以助運;甘草既助黃芪益氣,又調和諸藥,同時輔以石背柳可以有效避免吃富含鈣質食物給牲畜帶來的營養失衡問題,芝麻秸稈、紫蘇葉可以補充適當的鈣質和微量元素,并輔助鈣質吸收,同時紫蘇葉與石背柳互為溫寒,使飼料性質溫和,玉米粉、秸稈為飼料主料。
本發明飼料組合物的制備方法,首先將上述重量份數的黃芪、菟絲子、蒼術、石背柳、紫蘇葉、玉米制成10~40目的粉狀物,再將上述重量份的甘草、芝麻秸稈、秸稈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最后將所有原料混合,攪拌混勻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玉米和秸稈是我國目前養殖牛羊的主要飼料之一,通過在玉米和秸稈飼料中配以一定量的黃芪、菟絲子、蒼術、甘草、石背柳、紫蘇葉的中草藥,比單純玉米和秸稈作飼料,大大降低了牛羊佝僂病的發病率,減少了養殖牛羊的損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首先將上述重量份數的2斤黃芪、2斤菟絲子、1斤蒼術、10斤石背柳、2斤紫蘇葉、40斤玉米制成40目的粉狀物,再將上述重量份的1斤甘草、15斤芝麻秸稈、50斤秸稈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最后將所有原料混合,攪拌混勻即可。
實施例2
首先將上述重量份數的4斤黃芪、4斤菟絲子、2斤蒼術、15斤石背柳、4斤紫蘇葉、45斤玉米制成30目的粉狀物,再將上述重量份的2斤甘草、20斤芝麻秸稈、60斤秸稈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最后將所有原料混合,攪拌混勻即可。
實施例3
首先將上述重量份數的3斤黃芪、3斤菟絲子、1.5斤蒼術、12.5斤石背柳、3斤紫蘇葉、42.5斤玉米制成40目的粉狀物,再將上述重量份的1.5斤甘草、18斤芝麻秸稈、55斤秸稈切成小于3厘米的段,最后將所有原料混合,攪拌混勻即可。
采用本發明實施例3制作飼料與以玉米和秸稈按上述比例制成的飼料為對照,進行預防牛羊佝僂病比較試驗,選擇120頭西門塔爾牛和200只夏洛萊羊作為試驗對象,試驗時間為6個月,試驗對象的基本情況及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本發明實施例3的飼料與對照飼料的試驗情況
本發明實施例3的飼料與對照飼料對西門塔爾牛的試驗結果表明:用本發明實施例3的飼料比對照飼料的發病率降低了1.7個百分點;本發明實施例3的飼料與對照飼料對夏洛萊羊的試驗結果表明:用本發明實施例3飼料比對照飼料的發病率降低了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