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碳酸飲料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果味型低糖碳酸飲料。
背景技術:
碳酸飲料(汽水)類產品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氣的飲料。碳酸飲料,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檸檬酸等酸性物質、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人工色素等。碳酸飲料(sodas)的生產始于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最初的發現是從飲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開始的。就是說,碳酸飲料的前身是天然礦泉水。礦泉水的研究始于15世紀中期的意大利,礦泉水最初用于治療目的。以后證實,人為地將水和二氧化碳氣混合一起,與含有二氧化碳氣的天然礦泉水一樣,具有特異的風味,這大大推動了碳酸飲料制造和研究進程。1772年英國人普里司特萊發明了制造碳酸飽和水的設備,成為制造碳酸飲料的始祖。他不僅研究了水的碳酸化,還研究了葡萄酒和啤酒的碳酸化。他指出水碳酸化后便產生一種令人愉快的味道,并可以和水中其它成分的香味一同逸出。他還強調碳酸水的醫療價值。1807年美國推出果汁碳酸水,在碳酸水中添加果汁用以調味,這種產品受到歡迎,以此為開端開始工業化生產。以后隨著人工香精的合成、液態二氧化碳的制成、帽形軟木塞和皇冠蓋的發明、機械化汽水生產線的出現,才使碳酸飲料首先在歐、美國家工業化生產并很快發展到全世界。
碳酸飲料分為果汁型碳酸飲料、果味型碳酸飲料、可樂型碳酸飲料、低熱量型碳酸飲料及其它型碳酸飲料,目前,人們對于添加水果的飲料更加情有獨鐘,因此果汁型碳酸飲料、果味型碳酸飲料在市場上較為豐富且很受歡迎,但是由于添加了果汁,導致碳酸飲料的ph值降低,對于牙釉質以及腸胃的損傷會與日俱增,添加果汁還會導致糖分激增,對于人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開發出一款具有果味的低糖飲料將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果味型低糖碳酸飲料,將果汁經過處理,使得其既能保持水果的原味,又能除去大部分酸和糖,以達到味美無害的效果。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果味型低糖碳酸飲料,將榨取的新鮮果汁放入低溫環境下,溫度在5-10℃之間,加入質量分數為0.02-0.035%的果膠酶攪拌,加速溶解,溶解后加入質量分數為2-3%的酒精,送入蒸餾裝置中,加熱蒸餾,得到冷凝液,將冷凝液中的乙醇通過加壓蒸餾回收,剩余的香氣冷凝液與蒸餾瓶中的液體混合,充分攪拌后使用精密過濾器過濾,在得到的濾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0.1-0.3%的活性干酵母,在25-30℃下發酵2-4天,將得到的發酵液靜置后取上澄清液,用作碳酸飲料中的果汁成分,下面部分使用高分子樹脂吸附得到天然色素,經過脫吸附后用作碳酸飲料中的天然色素。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其配方按照重量分計由以下成分組成:處理后的果汁4-5份、木糖醇2-3份、水解膠原蛋白0.2-0.4份、苯甲酸鈉0.02-0.03份、氨基酸0.01-0.02份、乙基麥芽酚0.01-0.02份、硬脂酸鎂0.004-0.006份、氟化鈉0.001-0.002份、2-3倍體積的二氧化碳、水860-900份。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的果汁是指酸性水果榨取得到的,經過處理得到的果汁,糖分除去率達到50-60%,酸度降低了20-30%。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氨基酸種類有蛋白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二氧化碳為制酒發酵得到的,能夠節省資源,且發酵得到的二氧化碳氣壓穩定性好,容易控制,且帶有酒香味。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水的硬度為5-6度,硬度大會造成飲料渾濁,有沉淀,且口感不好,凈化后的水理化指標均要達到標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和現有果味型碳酸飲料相比,本發明將果汁經過處理,使得其既能保持水果的原味,又能除去大部分酸和糖,以達到味美無害的效果,所述處理后的果汁是經過一系列分離提純,將果汁中的糖分和酸除去部分,將果香味以及色素保留下來添加到飲料中,制得的飲料含糖量低,有水果的自然清香,碳酸飲料的ph值在3.2-3.3之間,對于牙釉質以及腸胃的損傷幾乎可以忽略,同時其豐富的營養成分對于人體有很好的幫助,可以緩解疲勞,美容養顏,并可以提高人體體抗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果味型低糖碳酸飲料,將榨取的新鮮果汁放入低溫環境下,溫度在5-10℃之間,加入質量分數為0.02%的果膠酶攪拌,加速溶解,溶解后加入質量分數為2%的酒精,送入蒸餾裝置中,加熱蒸餾,得到冷凝液,將冷凝液中的乙醇通過加壓蒸餾回收,剩余的香氣冷凝液與蒸餾瓶中的液體混合,充分攪拌后使用精密過濾器過濾,在得到的濾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0.1%的活性干酵母,在25℃下發酵2天,將得到的發酵液靜置后取上澄清液,用作碳酸飲料中的果汁成分,下面部分使用高分子樹脂吸附得到天然色素,經過脫吸附后用作碳酸飲料中的天然色素。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其配方按照重量分計由以下成分組成:處理后的果汁4份、木糖醇2份、水解膠原蛋白0.2份、苯甲酸鈉0.02份、氨基酸0.01份、乙基麥芽酚0.01份、硬脂酸鎂0.004份、氟化鈉0.001份、2倍體積的二氧化碳、水860份。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的果汁是指酸性水果榨取得到的,經過處理得到的果汁,糖分除去率達到50%,酸度降低了20%。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氨基酸種類有蛋白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二氧化碳為制酒發酵得到的,能夠節省資源,且發酵得到的二氧化碳氣壓穩定性好,容易控制,且帶有酒香味。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水的硬度為5度,硬度大會造成飲料渾濁,有沉淀,且口感不好,凈化后的水理化指標均要達到標準。
實施例2
一種果味型低糖碳酸飲料,將榨取的新鮮果汁放入低溫環境下,溫度在5-10℃之間,加入質量分數為0.03%的果膠酶攪拌,加速溶解,溶解后加入質量分數為2-3%的酒精,送入蒸餾裝置中,加熱蒸餾,得到冷凝液,將冷凝液中的乙醇通過加壓蒸餾回收,剩余的香氣冷凝液與蒸餾瓶中的液體混合,充分攪拌后使用精密過濾器過濾,在得到的濾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0.2%的活性干酵母,在27℃下發酵3天,將得到的發酵液靜置后取上澄清液,用作碳酸飲料中的果汁成分,下面部分使用高分子樹脂吸附得到天然色素,經過脫吸附后用作碳酸飲料中的天然色素。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其配方按照重量分計由以下成分組成:處理后的果汁4.5份、木糖醇2.5份、水解膠原蛋白0.3份、苯甲酸鈉0.025份、氨基酸0.015份、乙基麥芽酚0.015份、硬脂酸鎂0.005份、氟化鈉0.0015份、2.5倍體積的二氧化碳、水880份。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的果汁是指酸性水果榨取得到的,經過處理得到的果汁,糖分除去率達到55%,酸度降低了25%。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氨基酸種類有蛋白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二氧化碳為制酒發酵得到的,能夠節省資源,且發酵得到的二氧化碳氣壓穩定性好,容易控制,且帶有酒香味。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水的硬度為5度,硬度大會造成飲料渾濁,有沉淀,且口感不好,凈化后的水理化指標均要達到標準。
實施例3
一種果味型低糖碳酸飲料,將榨取的新鮮果汁放入低溫環境下,溫度在5-10℃之間,加入質量分數為0.035%的果膠酶攪拌,加速溶解,溶解后加入質量分數為2-3%的酒精,送入蒸餾裝置中,加熱蒸餾,得到冷凝液,將冷凝液中的乙醇通過加壓蒸餾回收,剩余的香氣冷凝液與蒸餾瓶中的液體混合,充分攪拌后使用精密過濾器過濾,在得到的濾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0.3%的活性干酵母,在30℃下發酵4天,將得到的發酵液靜置后取上澄清液,用作碳酸飲料中的果汁成分,下面部分使用高分子樹脂吸附得到天然色素,經過脫吸附后用作碳酸飲料中的天然色素。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其配方按照重量分計由以下成分組成:處理后的果汁5份、木糖醇3份、水解膠原蛋白0.4份、苯甲酸鈉0.03份、氨基酸0.02份、乙基麥芽酚0.02份、硬脂酸鎂0.006份、氟化鈉0.002份、3倍體積的二氧化碳、水900份。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經過處理得到的果汁,糖分除去率達到60%,酸度降低了30%。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氨基酸種類有蛋白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二氧化碳為制酒發酵得到的,能夠節省資源,且發酵得到的二氧化碳氣壓穩定性好,容易控制,且帶有酒香味。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水的硬度為6度,硬度大會造成飲料渾濁,有沉淀,且口感不好,凈化后的水理化指標均要達到標準。
對比試驗
分別使用實施例1-3的方法和現有的方法(作為對照組)加工制作蘋果味碳酸飲料,添加的是新鮮的蘋果汁,將加工得到的飲料進行測定,將測定結果記錄如下表所示:
通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本發明和現有果味型碳酸飲料相比,將果汁經過處理,使得其既能保持水果的原味,又能除去大部分酸和糖,以達到味美無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