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生產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旋轉式萎凋搖青機。
背景技術:
萎凋是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其原理是通過風力和溫度的作用,使茶鮮葉細胞的酶活性有所改變,內含物質發生緩慢均衡的化學變化,同時使茶鮮葉水分的失水率達到35%-40%,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失去光澤,葉質柔軟,有黏手感。萎凋工序的完善與否將為其他工序的正常進行和紅茶的色香味的形成奠定基礎。
搖青是烏龍茶的初制工藝,將萎凋后的鮮葉放在人工水篩式或機動搖青機中,使之轉動,使鮮葉相互摩擦同時和竹質材料產生摩擦,使葉緣受摩擦損傷,同時促進其內含物與水分由梗脈輸至葉面與葉緣,使茶葉呈充盈緊實狀態,搖青工藝的目的在于使烏龍茶形成獨特濃郁的香氣和醇厚的滋味。
目前,紅茶的制作為了提高香氣和耐泡程度,在初制的過程中有增加搖青工序,具體做法是將萎凋和搖青工序交替進行,其交替次數視鮮葉的品種與采摘時間而定。
目前的紅茶萎凋除原始的日光萎凋和竹匾萎凋之外,一般采用萎凋槽萎凋的辦法。搖青除人工水篩之外,一般采用機械轉動或人工搖動的搖青機進行,是簡單重復交替的兩個工序。
上述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缺點:
1、目前的搖青和萎凋為兩個獨立的工序,需要人工交替進行,勞動強度大,且交替過程中人為的因素,對鮮葉的化學機理有所損傷,影響品質。
2、目前紅茶萎凋一般應用萎凋槽,由于結構原因,造成槽體各個部位的風力強度,溫度不均衡,在單位時間內,同批次的鮮葉萎凋程度不同,質量不一致,嚴重影響工序的進行,使紅茶品質不高不穩定。并且,在萎凋過程中,需要人工翻動,勞動強度大,效率不高。
3、對人體感官和經驗依賴性大,隨機性強。
4、風能源和熱能源的利用率不高,能耗大。
5、無法觀察和記錄相關參數,形成合理的工藝參數,進行數據的總結和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萎凋和搖青均勻,可準確調節濕度和溫度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旋轉式萎凋搖青機,包括機架、控制器、設置在機架上的驅動裝置和驅動裝置驅動旋轉的旋轉支架,所述旋轉支架上設有隨著旋轉支架旋轉的物料網篩,所述物料網篩上設置篩孔;
所述機架上還設有離心風機,所述離心風機的出風口朝向旋轉支架底部往物料網篩方向鼓風;所述出風口上設有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加熱裝置;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豎直方向的轉軸,所述旋轉支架的底部設有滾輪,所述機架上設有支撐旋轉支架的第一輪圈,所述第一輪圈的上表面設有支撐滾輪在第一輪圈上圓周運動的圓形軌道;
所述驅動裝置、離心風機、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加熱裝置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通過物料網篩的旋轉和對離心風機風力強度和溫度的控制,使所有物料(茶鮮葉)均勻受風受熱,從而達到工序程度均衡,品質一致的目的。本發明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通過物料網篩使用過程中,風力強度可定時發生變化,在弱風時進行萎凋工序,而強風時,物料網篩中的鮮葉飛起撞擊上蓋,產生鮮葉翻轉和搖青效果。本發明將萎凋工藝和搖青工藝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一個設備同時完成兩道工序,在提供高品質的同時減輕勞動強度,節約時間成本。本發明在旋轉支架底部安裝有滑輪,并通過第一輪圈上設置圓形軌道以適配滑輪,從而支撐旋轉支架旋轉,提高了旋轉支架的轉動穩定性及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的網篩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機架;11、第一輪圈;
2、驅動裝置;21、轉軸;3、旋轉支架;31、滾輪;32、輻條;4、物料網篩;41、網篩單元;
5、離心風機;51、風速傳感器;52、溫度傳感器;53、加熱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發明最關鍵的構思在于:通過物料網篩的旋轉與離心風機的配合,使所有物料(茶鮮葉)均勻受風受熱,從而達到工序程度均衡,品質一致。
請參照圖1、圖2以及圖3,一種旋轉式萎凋搖青機,包括機架1、控制器、設置在機架1上的驅動裝置2和驅動裝置2驅動旋轉的旋轉支架3,所述旋轉支架3上設有隨著旋轉支架3旋轉的物料網篩4,所述物料網篩4上設置篩孔;
所述機架1上還設有離心風機5,所述離心風機5的出風口朝向旋轉支架3底部往物料網篩4方向鼓風;所述出風口上設有風速傳感器51、溫度傳感器52和加熱裝置53;
所述旋轉支架3的底部設有滾輪31,所述機架上設有支撐旋轉支架的第一輪圈,所述第一輪圈的上表面設有支撐滾輪在第一輪圈上圓周運動的圓形軌道;
所述驅動裝置2、離心風機5、風速傳感器51、溫度傳感器52和加熱裝置53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中,所述驅動裝置2包括豎直方向的轉軸21,所述旋轉支架3包括連接于轉軸21的輻條32,所述旋轉支架3底部設有滾輪31,所述機架1上設有支撐旋轉支架3的第一輪圈11,所述第一輪圈11的上表面設有支撐滾輪31在第一輪圈11上圓周運動的圓形軌道。
本發明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的使用:驅動裝置(電動機)帶動旋轉支架緩慢旋轉,旋轉支架再帶動物料網篩同速旋轉,使放置在網篩上的鮮葉均勻受風力,溫度作用,產生萎凋的效果。同時,通過控制器控制離心風機的風力強度定時發生變化,在弱風時進行萎凋工序,而在強風的作用下,使網篩中的鮮葉飛起撞擊上蓋,產生鮮葉翻轉和搖青效果,可視工藝需要控制風力強弱和時間的變化。
本發明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通過物料網篩的旋轉和離心風機風力強度和溫度的控制,在單位時間內,將萎凋工藝和搖青工藝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一個設備同時完成兩道工序,在提供高品質的同時減輕勞動強度,節約時間成本。
上述結構中,在旋轉支架底部安裝有尼龍小滑輪,并通過第一輪圈上設置圓形軌道以適配滑輪,從而支撐旋轉支架旋轉,提高了旋轉支架的轉動穩定性及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上述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中,所述物料網篩4為圓柱形,所述物料網篩4由多個獨立的扇形的網篩單元41組成。所述物料網篩4由4個水平方向的扇形截面的圓心角為90度的網篩單元41組成。所述網篩單元41包括本體和連接在本體上部的上蓋,所述本體材質為竹或不銹鋼,所述上蓋的材質為竹或木。
上述結構中,旋轉式萎凋搖青機在總體結構上為圓柱形結構,分別由圓柱形機架、圓柱形的獨立旋轉支架、物料網篩和竹制上蓋組成。物料網篩由竹質或不銹鋼編織而成,可由四個獨立的90°角圓弧形網篩單元組成一個完整的圓柱形,可組合分離。由四個90°角圓弧形物料網篩的組合和分離,在工序結束后,工人可將網篩單元直接拿出,將其中的物料(茶鮮葉)直接倒進揉捻機中,避免物料落地和灰層接觸,也有利于茶葉的清潔化生產。
進一步的,上述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中,所述溫度傳感器52設置于離心風機5在出風方向上與物料篩網距離最近的位置處。所述物料網篩4和旋轉支架3之間設有無線稱重傳感器,所述無線稱重傳感器與控制器無線連接。
上述結構中,在離心風機上的出風口安裝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和風速傳感器,并在物料網篩和旋轉支架之間設無線稱重傳感器監測茶葉的萎凋情況,使紅茶初制技術數據化、智能化。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于離心風機在出風方向上與物料篩網距離最近的位置處,使紅茶萎凋溫度更準確。圓柱形的物料篩網結構,其容積率大于傳統萎凋槽的狹長方形結構,有利于在單位空間內提高生產率。
進一步的,上述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中,所述出風口直徑等于旋轉支架半徑。上述結構中,所述出風口直徑等于旋轉支架半徑,使所有物料(茶鮮葉)均勻受風受熱。
實施例1
一種旋轉式萎凋搖青機,包括機架1、控制器、設置在機架1上的驅動裝置2和驅動裝置2驅動旋轉的旋轉支架3,所述旋轉支架3上設有隨著旋轉支架3旋轉的物料網篩4,所述物料網篩4上設置篩孔;
所述機架1上還設有離心風機5,所述離心風機5的出風口朝向旋轉支架3底部往物料網篩4方向鼓風;所述出風口上設有風速傳感器51、溫度傳感器52和加熱裝置53;
所述驅動裝置2、離心風機5、風速傳感器51、溫度傳感器52和加熱裝置53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中,所述驅動裝置2包括豎直方向的轉軸21,所述旋轉支架3包括連接于轉軸21和旋轉支架3之間的輻條32,所述旋轉支架3底部設有滾輪31,所述機架1上設有支撐旋轉支架3的第一輪圈11,所述第一輪圈11的上表面設有支撐滾輪31在第一輪圈11上圓周運動的圓形軌道。
上述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中,所述物料網篩4為圓柱形,所述物料網篩4由4個水平方向的扇形截面的圓心角為90度的網篩單元41組成。所述網篩單元41包括本體和連接在本體上部的上蓋,所述本體材質為竹或不銹鋼,所述上蓋的材質為竹或木。所述溫度傳感器52設置于離心風機5在出風方向上與物料篩網距離最近的位置處。
上述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中,所述物料網篩4和旋轉支架3之間設有無線稱重傳感器,所述無線稱重傳感器與控制器無線連接。所述出風口直徑等于旋轉支架3半徑。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旋轉式萎凋搖青機具體具有如下優點:
1、通過物料網篩的旋轉,使所有物料(茶鮮葉)均勻受風受熱,從而達到工序程度均衡,品質一致的目的。
2、可通過風力強度的自動變化,達到自動翻轉物料(茶鮮葉)的目的,從而免除人工翻料的工序,減少勞動強度和辛苦度(萎凋翻料一般在夜里進行,工人在夜里要幾次起床翻料,無法正常休息)。
3、由于風機和加熱原件直接作用于物料(茶鮮葉),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傳統萎凋槽長距離的風力和熱能的沿程損失,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4、由于重量傳感和風流量、溫度傳感器及其控制顯示系統的應用,便于相關參數的顯示,記錄及貯存分析,建立工藝曲線,從而減少或避免品質標準對人體感官和經驗的依賴,使紅茶品質趨于穩定、提高,使紅茶生產走上自動化、智能化的道路。
5、由四個90°角圓弧形物料網篩的組合和分離,在工序結束后,工人可將網篩中的物料(茶鮮葉)直接倒進揉捻機中,避免物料落地和灰層接觸,也有利于茶葉的清潔化生產。圓形的物料篩網結構,其容積率大于傳統萎凋槽的狹長方形結構,有利于在單位空間內提高生產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