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片黑白膜自動磨皮機。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水產品產量、水產養殖和水產品貿易第一大國。目前,我國水產品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38%,養殖水產品產量占世界養殖水產品總量的70%,水產品產量連續二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我國水產品總量5373萬噸,其中,海水產品2797.53萬噸,淡水產品產量2574.47萬噸。在海水產品中,魚類906.3萬噸,蝦蟹301.4萬噸,貝類1170.4萬噸,藻類156.5萬噸,其他142.2萬噸;在淡水產品中,魚類2225.6萬噸,蝦蟹248.1萬噸,貝類53.8萬噸,其他47.9萬噸。2010年全國淡水魚總產量2225.6萬噸,其中草魚422.2萬噸,鰱魚360.8萬噸,鳙魚255.1萬噸,鯉魚253.9萬噸,鯽魚221.6萬噸,鳊魚65.2萬噸。
由于我國的水產品豐富,同時,我國水產品加工業也隨之發展起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產品需求量也隨之提高。2012全國規模以上的水產品企業已經達1936家,水產品加工行業資產合計2178.67億元;2013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總量812.9萬噸,水產品進出口額289億美元,其中出口量395.9萬噸,出口額202.6億美元,首次突破了200億美元。雖然我國是一個水產品生產大國,水產品總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水產品加工技術的落后,水產品加工比例與經濟發達國家水產品加工比例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水產加工行業,多采用磨皮機對魚片黑白膜進行處理,但現有磨皮機對魚片黑白膜的清潔效果不好,且處理后的黑白膜容易堵塞出水口,導致污水無法排出,影響加工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清潔效果好、避免處理后的黑白膜容易堵塞出水口的魚片黑白膜自動磨皮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魚片黑白膜自動磨皮機,包括基座和罩體,所述罩體設置基座上端,所述罩體與基座固定連接,所述罩體內設置有第一壓輥、第二壓輥、毛刷滾筒、第一噴淋管和第二噴淋管,所述第一壓輥設置在罩體左端,所述第二壓輥設置在第一壓輥右端,所述毛刷滾筒設置在第一壓輥與第二壓輥之間,所述第一噴淋管與第二噴淋管下端固定設置有噴頭,所述第一噴淋管設置在第一壓輥和毛刷滾筒之間,所述第二噴淋管設置在毛刷滾筒與第二壓輥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噴淋管與第二噴淋管上端固定設置有連接管,所述基座后端固定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內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端固定設置有輸液管,所述輸液管遠離水泵的一端與連接管固定連接,方便水泵將水箱中的水輸送至第一噴淋管與第二噴淋管中。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內設置有過濾網,所述基座內壁上設置有滑槽,所述過濾網前后兩端設置在滑槽內,所述過濾網與滑槽滑動連接,方便將過濾網從基座中取出,避免過濾板上雜質堆積,影響污水排出速率。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壓輥與第二壓輥后端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毛刷滾筒后端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一電機與第二電機固定設置在罩體后端,所述第一電機設有兩個,所述第二電機設置在兩第一電機之間,所述第二電機與毛刷滾筒轉動連接,所述兩第一電機分別與第一壓輥、第二壓輥轉動連接,方便第一電機驅動第一壓輥與第二壓輥進行轉動以及方便第二電機驅動毛刷滾筒進行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壓輥、第二壓輥、毛刷滾筒與罩體轉動連接,方便第一壓輥、第二壓輥、毛刷滾筒的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水泵與水箱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噴淋管、第二噴淋管與罩體固定連接,提高結構的穩定性。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右端設置有排污口,方便污水的排出。
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設置的噴頭與毛刷滾筒,在除去魚片黑白膜的過程中,可以對魚片邊刷邊洗,能夠保證清洗效果,此外在清潔過程中噴頭能夠對毛刷滾筒進行沖洗,將毛刷滾筒上附著的黑白膜除去;設置的過濾網,能夠將進入基座中的污物進行連接,避免污物過多導致排污管堵塞,同時由于過濾網與基座滑動連接,方便使用者對將過濾網從基座中取出進行清理,避免過濾網上污物堆積,影響排水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用新型一種魚片黑白膜自動磨皮機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申請實用新型一種魚片黑白膜自動磨皮機的右視圖。
圖3為本申請實用新型一種魚片黑白膜自動磨皮機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圖1-3所示,一種魚片黑白膜自動磨皮機,包括基座1和罩體2,所述罩體2設置基座1上端,所述罩體2與基座1固定連接,固定方式為螺栓固定,所述基座1上端設置有通孔,方便清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流至基座1中,基座1的作用是用于支撐罩體2,所述罩體2內設置有第一壓輥3、第二壓輥4、毛刷滾筒5、第一噴淋管6和第二噴淋管7,罩體2的作用用于安裝第一壓輥3、第二壓輥4、毛刷滾筒5、第一噴淋管6和第二噴淋管7,防止灰塵的進入。第一壓輥3與第二壓輥4的作用是對魚片進行壓緊,避免毛刷滾筒5在對魚片進行清理的過程中魚片發生偏移。毛刷滾筒5的作用是對魚片表面進行清理,所述第一壓輥3設置在罩體2左端,所述第二壓輥4設置在第一壓輥3右端,所述毛刷滾筒5設置在第一壓輥3與第二壓輥4之間,所述第一噴淋管6與第二噴淋管7下端固定設置有噴頭8,固定方式為螺栓固定,第一噴淋管6與第二噴淋管7的作用是為液體進入噴頭8提供通道,噴頭8的作用是噴出液體對魚片與毛刷滾筒5進行清洗,所述第一噴淋管6設置在第一壓輥3和毛刷滾筒5之間,對待清理魚片進行濕潤,避免毛刷滾筒5與魚片接觸時摩擦過大,導致魚片出現破損,除去毛刷滾筒5上殘留污物。所述第二噴淋管7設置在毛刷滾筒5與第二壓輥4之間,對清理完成后的魚片進行沖洗,避免污物殘留在魚片上,提高產品質量。
所述第一噴淋管6與第二噴淋管7上端固定設置有連接管9,固定方式為焊接固定,所述基座1后端固定設置有水箱10,固定方式為螺栓固定,所述水箱10內設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與外置電源連接,所述水泵11為QDL12-20水泵,所述水泵11上端固定設置有輸液管12,固定方式為螺紋固定,所述輸液管12遠離水泵11的一端與連接管9固定連接,固定方式為焊接固定,方便水泵11將水箱10中的水輸送至第一噴淋管6與第二噴淋管7中。
所述基座1內設置有過濾網13,所述過濾網13為100目過濾網,所述基座1內壁上設置有滑槽14,所述過濾網13前后兩端設置在滑槽14內,所述過濾網13與滑槽14滑動連接,方便將過濾網13從基座1中取出,避免過濾板13上雜質堆積,影響污水排出速率。
所述第一壓輥3與第二壓輥4后端設置有第一電機15,所述毛刷滾筒5后端設置有第二電機16,所述第一電機15、第二電機16與外置電源連接,所述第一電機15與第二電機16為Y80M1-2電機,所述第一電機15與第二電機16固定設置在罩體2后端,固定方式為螺栓固定,所述第一電機15設有兩個,所述第二電機16設置在兩第一電機15之間,所述第二電機15與毛刷滾筒5轉動連接,所述兩第一電機15分別與第一壓輥3、第二壓輥4轉動連接,方便第一電機15驅動第一壓輥3與第二壓輥4進行轉動以及方便第二電機16驅動毛刷滾筒5進行轉動。
所述第一壓輥3、第二壓輥4、毛刷滾筒5與罩體2轉動連接,方便第一壓輥3、第二壓輥4、毛刷滾筒5的轉動。
所述水泵11與水箱10固定連接,固定方式為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噴淋管6、第二噴淋管7與罩體2固定連接,固定方式為螺栓固定,提高結構的穩定性。
所述基座1右端設置有排污口17,方便污水的排出。
工作原理:使用時,將待處理魚片放置在第一壓輥3下端,第一壓輥3通過轉動將魚片輸送到毛刷滾筒5,毛刷滾筒5與噴頭8配合對魚片上黑白膜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后的魚片通過毛刷滾筒5轉動后輸送到第二壓輥4,由第二壓輥4將魚片傳輸出罩體2,清洗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從基座1上端的通孔流入基座中落至過濾板13上,過濾板13將污水中存在的較大顆粒除去,避免排污口17堵塞。
本實用新型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設置的噴頭與毛刷滾筒,在除去魚片黑白膜的過程中,可以對魚片邊刷邊洗,能夠保證清洗效果,此外在清潔過程中噴頭能夠對毛刷滾筒進行沖洗,將毛刷滾筒上附著的黑白膜除去;設置的過濾網,能夠將進入基座中的污物進行連接,避免污物過多導致排污管堵塞,同時由于過濾網與基座滑動連接,方便使用者對將過濾網從基座中取出進行清理,避免過濾網上污物堆積,影響排水效率。
當然,以上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典型實例,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多種具體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