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菌類加工,具體為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1、松口蘑是口蘑科,口蘑屬真菌。子實體散生或群生。菌蓋直徑可達25厘米。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黃褐色至栗褐色平狀的纖毛狀的鱗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細嫩有特殊的清香氣,肥厚。菌褶較密,彎生,不等長。菌柄較粗壯。菌環以下具栗褐色纖毛狀鱗片。內實。基部稍膨大。菌環生于菌柄上部,絲膜狀,上面白色,下面與菌柄同色。擔子棒狀,孢子印白色,無色,光滑,寬橢圓形至近球形。
2、松茸加工過程中需要對松茸進行烘干,現有烘干裝置為保證烘干均勻,通常為分層設置,有可能出現各層烘干架外部的溫度存在差異,導致各層烘干架上的菌類烘干程度不一致。
3、為此,提出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包括主體,所述主體呈圓柱形腔體結構,所述主體的內部同軸設有限位管,所述主體與所述限位管之間設有環形腔體,所述限位管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烘干機構,所述環形腔體內部設有若干托盤。
3、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限位管貫穿所述主體的一端側壁且與主體側壁固定連接,且限位管與主體側壁固定的一端呈開口狀,所述加熱烘干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限位管內部的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呈螺旋形設置,且限位管開口處固定連接有風機,所述限位管的側壁貫穿設有若干烘干孔。
4、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主體遠離限位管開口的一端轉動設有環形轉動板,所述托盤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環形轉動板轉動連接,所述主體的側壁設有進料口。
5、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主體靠近環形轉動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保護罩,所述環形轉動板位于保護罩內的一側表面轉動設有與所述托盤相連的傳動鏈輪,所述限位管遠離開口的一端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鏈輪,所述固定鏈輪與傳動鏈輪之間設有傳動鏈條。
6、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固定鏈輪與傳動鏈輪數量相對應,且固定鏈輪同軸設置,傳動鏈條設置于相對應的固定鏈輪與傳動鏈輪之間。
7、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環形轉動板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環形外齒輪,保護罩的內部設有與環形外齒輪相嚙合的傳動齒輪。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主體與限位管,在主體與限位管之間形成環形腔體結構,環形腔體內部設置若干托盤用于盛放松茸,由限位管內的加熱烘干機構對位于托盤上的松茸進行烘干,由于松茸在成環形分布的托盤上進行烘干,因此避免托盤之間溫度差異,保證烘干效果均勻。
1.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包括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呈圓柱形腔體結構,所述主體(1)的內部同軸設有限位管(2),所述主體(1)與所述限位管(2)之間設有環形腔體,所述限位管(2)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烘干機構,所述環形腔體內部設有若干托盤(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2)貫穿所述主體(1)的一端側壁且與主體(1)側壁固定連接,且限位管(2)與主體(1)側壁固定的一端呈開口狀,所述加熱烘干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限位管(2)內部的加熱管(4),所述加熱管(4)呈螺旋形設置,且限位管(2)開口處固定連接有風機(5),所述限位管(2)的側壁貫穿設有若干烘干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遠離限位管(2)開口的一端轉動設有環形轉動板(6),所述托盤(3)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環形轉動板(6)轉動連接,所述主體(1)的側壁設有進料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主體(1)靠近環形轉動板(6)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保護罩(7),所述環形轉動板(6)位于保護罩(7)內的一側表面轉動設有與所述托盤(3)相連的傳動鏈輪(8),所述限位管(2)遠離開口的一端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鏈輪(9),所述固定鏈輪(9)與傳動鏈輪(8)之間設有傳動鏈條(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鏈輪(9)與傳動鏈輪(8)數量相對應,且固定鏈輪(9)同軸設置,傳動鏈條(10)設置于相對應的固定鏈輪(9)與傳動鏈輪(8)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便于松茸均勻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轉動板(6)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環形外齒輪(11),保護罩(7)的內部設有與環形外齒輪(11)相嚙合的傳動齒輪(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