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編煙機煙料壓板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編煙機煙料壓板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編煙機是用于將新鮮煙葉串縫起來,保證新鮮煙葉及時風干,其效率是手工綁煙的5 10 倍。機器主要由工作機(縫合部件)和輔助部件組成。編煙機的工作機基本上都是采用以下 的工作原理,通過鉤針和直針的配合運動,形成單線鏈式線跡。這種線跡除了美觀牢固外, 一個顯著的優點是拆線方便,只需輕輕一拉就行。
輔助部件是幫助工作機完成煙葉縫合的其他機構。如編煙機壓料裝置、送料裝置等。編 煙機壓料裝置是用于將煙葉壓緊,以利于煙葉串縫?,F有的壓料裝置,在與工作機協調工作 過程中,由于煙葉鋪放難免高低不平,動作不易達到理想狀態,容易將煙桿壓斷或失去壓料 功能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編煙機煙料壓板傳動機構,該裝置設計合理,構造簡單, 有利于確??p針工作時煙葉被壓緊,以利于縫針工作,同時又能保證煙桿不會被壓斷。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設有編煙機機頭上的用于與縫針聯動的升降滑塊,其 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塊的旁側設有與升降滑塊聯動的驅動板,所述驅動板上鉸接有一第一 連桿,所述升降滑塊的下側設有一煙料壓板,所述煙料壓板上端的導柱與一內側設有壓簧的 連接筒相連接,所述連接筒經第二連桿與第一連桿的活動端相鉸接,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 桿的鉸接端上設有一可沿設在機頭上的弧形軌道運行的滾輪。
本實用新型的顯著優點是設計合理,構造簡單,有利于確保縫針工作時煙葉被壓緊, 以利于縫針工作,同時又能保證煙桿不會被壓斷,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其市場價值可觀。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闡述。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編煙機煙料壓板傳動機構,包括設有編煙機機頭1上的用于與
縫針IO聯動的升降滑塊1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塊的旁側設有與升降滑塊聯動的驅動板2,所述驅動板上鉸接有一第一連桿3,所述升降滑塊的下側設有一煙料壓板9,所述煙料 煙料壓板上端的導柱8與一內側設有壓簧7的連接筒6相連接,所述連接筒經一第二連桿5 與第一連桿的活動端相鉸接,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鉸接端上設有一可沿設在機頭的導 板上的弧形軌道12運行的滾輪4。
上述的弧形軌道的上半段為升降導向段13,其下半段為煙料壓板壓料工作段14,當滾輪 滑入煙料壓板壓料工作段時,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成折曲狀。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這樣實現的當升降滑塊向下滑動時,帶動縫針和與升降滑塊 聯動的驅動桿向下運動。驅動桿驅動第一連桿向下運動,滾輪沿著弧形軌道向下滑行。當滾 輪處于弧形軌道的升降導向段時,此時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保持平行,第一連桿驅動第二連 桿向下運動,從而帶動煙料煙料壓板向下壓緊。
當滾輪滑入弧形瘋道的煙料壓板壓料工作段時,此時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成折曲狀,煙 料壓板保持靜止不動。
同理,當升降滑塊向上滑動時,若滾輪在弧形軌道的煙料壓板壓料工作段內,則煙茅斗壓 板保持靜止不動,而當滾輪滑入弧形軌道的升降導向段時,煙料壓板向上抬升。
雖然本實用新型己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任何所屬 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 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書的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編煙機煙料壓板傳動機構,包括設有編煙機機頭上的用于與縫針聯動的升降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塊的旁側設有與升降滑塊聯動的驅動板,所述驅動板上鉸接有一第一連桿,所述升降滑塊的下側設有一煙料壓板,所述煙料壓板上端的導柱與一內側設有壓簧的連接筒相連接,所述連接筒經一第二連桿與第一連桿的活動端相鉸接,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鉸接端上設有一可沿設在機頭上的弧形軌道運行的滾輪。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編煙機煙料壓板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軌道的上半段 為升降導向段,其下半段為煙料壓板壓料工作段,當滾輪滑入煙料壓板壓料工作段時, 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成折曲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編煙機煙料壓板傳動機構,包括設有編煙機機頭上的用于與縫針聯動的升降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塊的旁側設有與升降滑塊聯動的驅動板,所述驅動板上鉸接有一第一連桿,所述升降滑塊的下側設有一煙料壓板,所述煙料壓板上端的導柱與一內側設有壓簧的連接筒相連接,所述連接筒經一第二連桿與第一連桿的活動端相鉸接,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鉸接端上設有一可沿設在機頭上的弧形軌道運行的滾輪。該裝置設計合理,構造簡單,有利于確保縫針工作時煙葉被壓緊,以利于縫針工作,同時又能保證煙桿不會被壓斷。
文檔編號A24B3/04GK201398444SQ20092013809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7日
發明者張君和, 黃守增 申請人:福建革新機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