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殘煙處理機,采用的是用刀片切割、撥打、篩分對殘煙支進行處理,達到回收再利用煙絲的目的。但在刀片對煙紙進行切割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切割效果,不可避免的對部分煙絲也進行了切割,致使碎絲增多,降低了回收煙絲的整絲率,造成煙絲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出絲率高,煙絲純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包括對·煙支施加水線的加濕輥,加濕輥下方設有下皮帶,加濕輥的后方且在下皮帶的上方設有上皮帶,上下皮帶之間的間隙小于煙支的直徑,上、下皮帶的運動速比大于I。加濕輥上設有用于調節加濕輥水平高度的調節螺桿。上皮帶所在支架通過用于調節上皮帶的水平高度的調節螺栓與處理裝置連接。下皮帶與加濕輥的間隙為3-12mm,下皮帶和上皮帶之間的間隙距離為2_6mm。下皮帶和上皮帶運動速比為I : 2 4。本實用新型利用加濕輥在煙支的縱向方向上加一水線,然后進入不同速的上下兩皮帶,在不同速度的作用下,煙支受到搓揉,煙紙沿水線裂開,煙絲從煙紙中脫離出來,達到煙絲和煙紙的分離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由傳統的刀片切割煙支,改為加濕、搓揉撕開煙支,降低了對煙絲的切割影響,減少了造碎,提高了整絲率和出絲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I所示,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包括對煙支施加水線的加濕輥4,加濕輥4下方設有下皮帶1,加濕輥4的后方且在下皮帶I的上方設有上皮帶3,上、下皮帶3、I之間的間隙小于煙支的直徑,上、下皮帶3、1的運動速比大于I。加濕輥4上設有用于調節加濕輥水平高度的調節螺桿5。上皮帶3所在支架通過用于調節上皮帶3的水平高度的調節螺栓2與處理裝置連接。本實施例中,下皮帶與加濕輥4的間隙為3_12mm,下皮帶和上皮帶之間的間隙距離為2-6mm。下皮帶和上皮帶運動速比為I : 2 4。煙支經梳理振槽,進入下皮帶1,經過下皮帶I上方的加濕輥4,在煙支的縱向方向留下一道水線,然后進入上、下皮帶3、1之間,由于上、下皮帶3、1的運動速度不同,煙支受到搓揉,煙紙在搓揉力的作用下,沿水線撕裂開,煙絲從煙紙中脫離出來,達到煙絲和紙分 離的目的。
權利要求1.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煙支施加水線的加濕輥,加濕輥下方設有下皮帶,加濕輥的后方且在下皮帶的上方設有上皮帶,上下皮帶之間的間隙小于煙支的直徑,上、下皮帶的運動速比大于I。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加濕輥上設有用于調節加濕輥水平高度的調節螺桿。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上皮帶所在支架通過用于調節上皮帶的水平高度的調節螺栓與處理裝置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下皮帶與加濕輥的間隙為3-12mm,下皮帶和上皮帶之間的間隙距離為2_6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下皮帶和上皮帶運動速比為I : 2 4。
專利摘要搓揉式殘煙處理裝置,包括對煙支施加水線的加濕輥,加濕輥下方設有下皮帶,加濕輥的后方且在下皮帶的上方設有上皮帶,上下皮帶之間的間隙小于煙支的直徑,上、下皮帶的運動速比大于1;加濕輥上設有用于調節加濕輥水平高度的調節螺桿;上皮帶所在支架通過用于調節上皮帶的水平高度的調節螺栓與處理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由傳統的刀片切割煙支,改為加濕、搓揉撕開煙支,降低了對煙絲的切割影響,減少了造碎,提高了整絲率和出絲率。
文檔編號A24C5/36GK202588253SQ2012201826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
發明者呂建華, 靳亞偉, 王建濤, 付永民, 李朝陽, 侯俊峰, 牛宏偉 申請人: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