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葉把頭雙刀分切裝置。
背景技術:
在打葉復烤加工領域, 初始段鋪葉解把的煙葉葉身和把頭分切技術作為第一道工序對均勻地切斷、分離、分類和供給物料以便于后續深度加工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煙葉的來料狀況不同、煙葉長短不一,卷煙客戶對把頭和葉身的分類處理要求也在隨時調整,直接體現為把頭分切和分離長度的變化,需且在分切后根據切斷部位不同,需要分離和不分離等多種組合模式來滿足煙葉后續加工的工藝要求。但現有的煙葉只能通過單刀切斷,且切斷位置不可調整,分切長把頭時將導致把頭后續處理困難。因此有必要對現有固定式、單一的把頭分切裝置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煙葉把頭雙刀分切裝置,不僅結構設計簡單、緊湊、合理,而且易于安裝調試,對煙葉把頭實現單切、雙切或多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煙葉把頭雙刀分切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橫向設置有用以運輸待分切煙葉的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出料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容納分切刀具的凹部,所述分切刀具可拆設置,且所述分切刀具包含至少一對上下設置的上圓盤刀與下圓盤刀,所述上圓盤刀與下圓盤刀分別經傳動組件與驅動電機相聯接。
優選的,所述上圓盤刀的直徑大于下圓盤刀的直徑,所述上圓盤刀與下圓盤刀的背面相貼構成剪刀狀,且所述上圓盤刀與下圓盤刀的轉速相同但轉向相反。
優選的,所述機架上縱向設置有利于拆裝上圓盤刀與下圓盤刀的螺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設計簡單、緊湊、合理,而且易于安裝調試,通過對分切刀具數量的控制,對煙葉把頭實現單切、雙切或多切。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構造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傳送帶,3-分切刀具,31-上圓盤刀,32-下圓盤刀,4-傳動組件,5-驅動電機,6-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2所示,一種煙葉把頭雙刀分切裝置,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橫向設置有用以運輸待分切煙葉的傳送帶2,所述傳送帶2的出料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容納分切刀具3的凹部,所述分切刀具3可拆設置,且所述分切刀具3包含至少一對上下設置的上圓盤刀31與下圓盤刀32,所述上圓盤刀31與下圓盤刀32分別經傳動組件4與驅動電機5相聯接;需要對煙葉把頭實現單切時,所述分切刀具3包含一對上圓盤刀31與下圓盤刀32,需要對煙葉把頭實現雙切時,所述分切刀具3包含兩對上圓盤刀31與下圓盤刀32,兩個所述上圓盤刀31同軸設置,兩個所述下圓盤刀32同軸設置,依次類推,可以在所述上圓盤刀31的傳動軸上快速軸向移動上圓盤刀31和對刀,可以在所述下圓盤刀32的傳動軸上快速軸向移動下圓盤刀32和對刀,在一定范圍內任意調整切斷位置,實現對煙葉不同位置進行等距離或非等距離的分切,完好地解決了分切長把頭時,把頭由于太長導致后續處理困難的問題。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上圓盤刀31的直徑大于下圓盤刀32的直徑,所述上圓盤刀31與下圓盤刀32的背面相貼構成剪刀狀,且所述上圓盤刀31與下圓盤刀32的轉速相同但轉向相反。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機架1上縱向設置有利于拆裝上圓盤刀31與下圓盤刀32的螺桿6。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煙葉把頭雙刀分切裝置。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